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卵巢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OPEM)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病理确诊为OPEM的临床病史和超声声像图。结果 OPEM好发于30~50岁女性,可无症状或以痛经为主要表现,常合并子宫腺肌症、卵巢上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CA125升高,可伴或不伴月经异常、CA199升高。超声表现为突起于卵巢表面、卵巢上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内壁或分隔的呈片状、息肉状、团块状实性回声,内多见囊性无回声区,部分呈“蜂窝”状改变,部分实性回声内散在点状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丰富或不丰富。结论 认识OPEM的临床特征与超声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OPEM,减少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超声表现及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由病理证实45例OEC患者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结果 45例OEC患者平均年龄48.0岁,多以腹部包块、阴道出血、腹痛腹胀就诊。其中37例CA125水平升高,29例CA19-9水平升高。经病理证实21例合并子宫内膜癌,23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1%)。声像图表现:39例单侧,6例双侧,25个单房囊肿有实性成分;17个多房囊肿有实性成分;3个多房囊肿无实性成分;6个实性。实性部分及隔上彩色血流评分多为2~3分,阻力指数(RI)平均0.46,腹水少见。结论 OEC声像图有一定特征,但是缺乏特异度,结合临床表现、患者年龄、CA125及CA19-9水平可以提高OEC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和子宫骶韧带息肉样子宫内膜异位症(PEM)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卵巢和(或)子宫骶韧带PEM包块的临床及超声特点。结果卵巢PEM超声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包块和分隔状囊肿,子宫骶韧带PEM表现为蜂窝状囊实性。血供不丰富或稍丰富。6例显示囊性部分类似卵巢巧克力囊肿。5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 PEM超声表现呈多样性,与发病部位有关。正确认识此种内异症的特殊表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妇科肿瘤,避免对年轻育龄患者过度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超声声像图特点,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7年5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诊治及手术病理确诊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45例患者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46个病灶(单侧卵巢病灶44例,双侧卵巢病灶1例)中32个(69.6%)形态规则,14个(30.4%)形态不规则;40个(87.0%)病灶边界清晰,6个(13.0%)病灶边界不清晰。病灶最大径4.8~17.6 cm,平均(10.2±3.4)cm;其中以实性为主的病灶15个(32.6%),以囊性为主的病灶12个(26.1%),囊实混合型病灶19个(41.3%);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28个(60.9%)病灶内血流信号丰富;18个(39.1%)病灶内血流信号不丰富;6例(13.3%)伴腹腔积液。 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肿瘤病灶较大,以单侧、边界清晰、囊实性改变、血流信号丰富的病灶居多。超声检查及早发现卵巢癌病灶可为患者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包括位置、大小、形态、边界、有无分隔、回声特点及血流信号等特征。结果 19例患者共计19个卵巢甲状腺肿病灶,其中3例合并囊性成熟性畸胎瘤,3例伴滤泡上皮异型增生,1例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伴卵巢甲状腺肿性类癌。超声表现:附件区囊性包块4例、附件区囊实混合性包块(囊性为主)10例、附件区囊实混合性包块(实性为主)5例。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超声声像图常表现为单侧多房囊性或囊实混合性肿瘤,边界较清晰,伴有不规则增厚分隔。囊实混合者囊内可见结节状中等或高回声突起伴丰富血流信号,或类圆形“白球样”特征性高回声团,临床结合患者腹水体征及CA125、甲状腺球蛋白的升高可考虑卵巢甲状腺肿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通过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观察卵巢鳞状细胞癌的特征,总结临床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卵巢鳞状细胞癌与发生在其他部位(食管、皮肤)的鳞癌组织病理特点相同,本例卵巢完全被肿瘤取代,没有发现畸胎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绝大多数卵巢鳞状细胞癌起源于卵巢畸胎瘤的鳞状上皮,部分源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Brenner瘤,不伴这些病变的卵巢鳞状细胞癌极其少见,形态学特点与其他部位的鳞癌相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照组患者使用CT进行二次诊断,观察组使用超声进行二次检查。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相比,观察组诊断符合例数为91例,其中实性肿块20例。囊性肿块20例,囊实性肿块51例,诊断符合率为91.00%,对照组诊断符合例数为81例,其中实性肿块38例,囊性肿块10例,囊实性肿块33例,诊断符合率为81.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结果显示:在发现实性肿块时,盆腔内显示一条索状高密度阴影。检查囊性肿块时,图像显示有水密度阴影,边界清晰。囊实性肿块则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阴影。超声特征:(1)患者子宫直肠窝或者盆腔内的回声出现不均匀现象,偶有回声团。分析原因为异位出血或者子宫组织纤维化后形成一到多个囊肿,形成硬结。(2)卵巢内膜异位形成的囊肿壁厚和周围组织相连,超声图像显示为颗粒大小的不均匀回声;(3)子宫增大。一般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显示为均匀的子宫壁增厚。内膜呈弥漫性分布的为轮廓增大者。不对称内膜增大患者,其超声图像表现为均匀的亮点或者光团。(4)月经后,囊性包块增大,超声图像显示,囊内光点或者光团异常增多,出现强烈的实性回声。结论:使用超声诊断方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临床诊断,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影像学特征比较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2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腹胀、腹痛、痛经。B超检查有10例发现盆腔包块中有实质性结构。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多见。临床分期为:Ⅰ期12例,Ⅱ期3例,Ⅲ期5例,Ⅳ期1例。治疗方法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早期临床诊断困难,B超检查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病的治疗以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6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较轻(55岁及以下者占80.2%),早期患者占大多数(71.9%)。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I期者5年生存率为71.9%,II期者为50.0%,III期者为23.8%,IV期者为0.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者高达50.0%。5年生存率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学类型、化疗方案无关,而与肿瘤分期FIG0分期、术前糖链抗原125(CA125)值是否高于150U/mL、肿瘤细胞减灭术满意程度、化疗方案的疗程是否足够有关。结论:早期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多见,易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总体生存率低。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足够疗程的化疗可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透明细胞癌(CCCC)超声声像图特征,为宫颈透明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宫颈透明细胞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5例原发性宫颈透明细胞癌患者中宫颈均可见实性或囊实性肿块,病灶最大径2.6~7.9 cm,平均(4.66±2.02)cm。其中表现为实性低-中等回声者4例,囊实性混合回声者1例;形态规则者1例,形态不规则者4例;边界清者1例,边界不清或局部边界欠清者4例;彩色多普勒显示3例血流丰富,2例内见少量条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1例累及子宫肌层,2例合并子宫肌瘤,2例合并宫腔积液。结论 宫颈透明细胞癌以实性低-中等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并血流信号丰富的病灶居多。超声检查及早发现宫颈透明细胞癌病灶可为患者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肿块声像图表现及其病理特征。结果 所有肿块均为单侧,切面呈不同程度囊实性改变。声像图分实性、混合性、囊性3类。其声像图与病理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声像图有一定的特点,但缺乏特异度,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CT诊断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及肿瘤的大小、边缘、囊性成分的密度、囊内结构、实性成分的特征.结果 本组肿瘤均为单侧,大小为7.2~11.3 cm,平均8.83 cm,边缘光滑,均以囊性为主,囊性成分CT值为15~28 HU,平均21.50 HU,其中囊液CT值≥20 HU者4例;5例为单房囊性肿块.肿瘤的实性成分均显著强化.术前CT均未诊断为卵巢透明细胞癌.结论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虽具有一定特征,但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97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患者共3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总结其临床特点。  结果  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3岁; 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为主; 诊断时分期多为Ⅰ期(24/33);5例患者同时又合并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位于卵巢者19例, 位于卵巢外者14例; 术后5年生存率为60%, 平均无瘤生存期为41.9个月。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较卵巢癌患者年轻, 病理类型以卵巢上皮性肿瘤为主, 透明细胞癌最为常见, 可同时合并有在位子宫内膜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卵巢癌预后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CT诊断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CT特点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术前CT表现。结果 23例中,7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1例合并子宫内膜单纯增生,5例合并子宫内膜癌。肿瘤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的囊实性或实性病变,囊内分隔厚薄不均,伴有囊壁及结节样、乳头样及片状不规则实性区。增强后肿物实性部分强化不均匀,强化程度等或略高于肌肉。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辅助诊断,但最终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并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苏继颖  张虹 《临床医学》2013,33(4):31-32
目的分析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发展的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明确内膜异位恶变的规律。方法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新发卵巢恶性肿瘤患者74例,其中7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发展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总结这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7例患者中有异位病史4例。7例患者中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发展为透明细胞癌4例,发展为黏液性囊腺癌2例,发展为卵巢未分化肉瘤1例。结论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发展的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所以临床医师应加强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便对本病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与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MRI特征,为两者的术前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1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OEC和49例HGSC患者,术前已行MRI影像检查并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比较其临床特征及MRI特征并总结分析。结果:2种癌症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无贫血、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种癌症的患者发病年龄、FIGO分期、单双侧发病、边界、实性部分最大径、肿瘤囊实性分布特点、囊性T1WI信号、实性部分强化特点、实性成分DWI高b值信号特点、大量腹水发生率、淋巴结转移及腹膜种植转移、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OEC典型表现为大单囊伴“梳妆”乳头样偏心附壁肿块为主、囊内伴或不伴纤维分隔;HGSC表现以实性占比为主的多房囊实性肿块伴多发纤维分隔并可能双侧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卵巢透明细胞癌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7年5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诊治及手术病理确诊为卵巢透明细胞癌的45例患者和浆液性腺癌的72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患者中共有46个病灶,其中32个(69. 6%)形态规则,14个(30. 4%)形态不规则; 40个(87. 0%)病灶边界清晰,6个(13. 0%)病灶边界不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28个(60. 9%)病灶内血流信号丰富; 18个(39. 1%)病灶内血流信号不丰富; 72例卵巢浆液性腺癌的患者中共有98个病灶,其中20个(20. 4%)形态规则,78个(79. 6%)形态不规则; 26个(26. 5%)病灶边界清晰,72个(73. 5%)病灶边界不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58个(59. 2%)病灶内血流信号丰富; 40个(40. 8%)病灶内血流信号不丰富;超声声像图显示两组病变在肿瘤的形态、边界以及血流情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以囊实混合型多见,病变一般发生于单侧,多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肿物;而卵巢浆液性腺癌以实性为主,多为双侧病变,表现多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肿物。结合病史及不同超声表现,有利于对这两种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5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图像。着重报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位置关系及切面图像特征。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手术后病理确诊,10例经腹腔镜确诊,其中6例B超诊断与炎性包块,经手术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本文提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B超图像上的表现需与炎性包块图像进行鉴别,要结合病史及临床症状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超声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37例患者中,声像图呈混合性占位22例,低回声占位7例,液性占位8例。术前超声无一例诊断卵巢透明细胞癌。结论分析卵巢透明细胞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临床上早期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0.
子宫体肿瘤分类(2003)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皮肿瘤和相关病变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样腺癌  伴鳞状分化的变异型  绒毛腺性变异型  分泌性变异型  纤毛细胞变异型 黏液性腺癌 浆液性腺癌 透明细胞腺癌 混合细胞腺癌 鳞状细胞癌 移行细胞癌 小细胞癌 未分化癌 其他子宫内膜增生 非不典型增生  单纯性  复杂性 (腺瘤性 ) 不典型增生  单纯性  复杂性子宫内膜息肉他莫西芬 (Tamoxifen)相关病变间质肿瘤子宫内膜间质和相关肿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低度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平滑肌肿瘤 平滑肌肉瘤  上皮样变异型  黏液样变异型 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