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We describe a method of choosing an ejector pump for given operating conditions. Generalized dimensionless characteristics of ejector pumps are given for averaged loss coefficients and top-notch designs. We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decreasing the coefficient of head loss by improving the profile for the delivery of passive fluid to an ejector pump (use of stepped diffusers).__________Translated from Khimicheskoe i Neftegazovoe Mashinostroenie, No. 2, pp. 26–28, February, 2005.  相似文献   

2.
液环泵在常减压蒸馏装置真空系统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常减压蒸馏装置真空系统进行调研,提出了茂名石化四蒸馏真空系统采用液环泵代替第二级蒸汽喷射器的改造方案并预测其效益,认为液环泵在常减压真空系统的应用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喷射反应器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一套喷射循环反应器进行水合物快速生成的实验。系统核心部件为由射流器和静态混合器组成的气泡发生器,通过控制气体循环速度的变化可控制气泡流流型。水合物生成实验始终保持喷射器处于自由抽吸状态,流态为高速向上的喷射型。采用静态混合器的情况下,喷射装置产生的微气泡可以极大地缩短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但会降低水合物的生成速度,由于采用静态混合器增加系统背压,造成气体循环速度减小。经过对实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喷射反应器中水合物的生成速度主要依赖于过冷度、气体循环流量、压力等因素;射流反应器生成水合物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脱碳系统蒸汽喷射泵的冲刷腐蚀情况除流速外,介质温度高、含有电解质和氧的去极化作用是产生腐蚀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采用1Cr18Ni9Ti板对喷射泵蒸汽腔进行整体包覆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喷射引流装置变工况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天然气喷射引流技术是靖边气田低压气井开采、实现稳定生产、取得较好开采效果的主要技术,如何选择合适的喷射装置设计参数和运行过程中工作制度,对于装置的长期有效运行非常关键。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高低压气流量和引射率随压力的变化规律,掌握了喷射装置的变工况性能:低压气流量与高压气压力为非单调关系,随着高压气压力增加,低压气流量先增加后减小。现场应用中,需要根据工况性能选择合适的高压气工作压力,引射率变化规律与低压气流量变化规律一致,引射率与低压气压力为近似直线关系,且随着高压气压力的减小,斜率就增大。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场应用井的稳压能力,设计合理的工作压力和流量,以延长喷射装置的应用时间。喷射引流装置变工况性能与装置本身结构参数有关,对于不同的喷射装置需要进行变工况性能分析,并做出相应图版来指导现场生产。  相似文献   

6.
冯进  魏俊  刘倩倩  马良丰 《石油学报》2018,39(3):357-364
七缸泵曲柄初相角的不同布置对泵吸入性能及曲轴受力有较大影响。采用无量纲方法,分析了吸入管各断面瞬时流量,基于流量波动及断流时间等优化条件先后优选出任意2个和3个初相角的组合方案;对最优的3个初相角进行组合布置并考虑曲轴旋转,得到4种基本布置方案,并根据流量叠加的无序性,对4种基本方案进行了扩展;最后通过液缸内压对曲轴受力的影响,以曲轴受力最优为目标,得到了七缸泵曲柄初相角的4种优选布置方案;该4种方案的断流时间、流量波动及曲轴弯矩等均达到了较优结果。优选方法简单易行、效率高,且采用该方法对五缸泵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国内外现行五缸泵产品所采用的曲柄初相角布置方案完全一致。通过方案优选,有效地降低了液流附加的惯性水头损失、减轻了管路断流沉沙现象,改善了泵的吸入性能,并降低了曲轴弯矩,从而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及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油井深抽过泵产液剖面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找出油井的出水层段,研究了深抽过泵产液剖面测试技术。该工艺技术在油井检泵作业施工期间.进行,在井下2000m以内套管上悬挂空心测试抽汲泵,通过油管驱动深抽产液,测试仪器从油管下入并过泵柱塞到达测试层段,进行不停抽测试,得到产液剖面资料,判断出主产水层,进行有针对性的卡堵水作业。适用于斜井、稠油井、螺杆泵井、电潜泵井、水力泵井等无法进行环空测试的油井。在华北油田成功实施了50余井次,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判定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机抽系统优化设计问题属于多参数系统优化问题,参数包括冲程、冲次、泵径、平均杆径、下泵深度等。将遗传算法引入到机抽系统优化设计中,形成了一种新方法,该法采用二进制编码形式来表示抽汲参数和下泵深度,按优胜劣汰的原则来寻求问题的最优解,既能提高优化设计的速度,又能克服模糊数学以及专家系统等方法易漏掉最优方案的缺点。通过实例进行敏感性分析表明,遗传代数越多、交叉系数越高时,算法优化效果越好,而适中的变异系数有利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螺旋轴流式混输泵导叶水力设计的一种选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片泵在输送气液两相混合介质时,其扬程和效率与输送纯液体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的程度与气泡群在叶轮内的滞留状况密切相关。现文推荐一种实用的泵导叶水力设计的选型方法。该方法将含气率α、增压Δp和气液混输泵综合性能指标λ作为选型的3个综合考虑依据,其原则是保证泵即使在高含气比下仍有较强的增压能力。按此方法对6组导叶设计方案进行了选型,最后综合评价增压单元内的叶轮和导叶,得到6组增压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井、斜井采油工艺的需要,设计了小排量、高扬程潜油电泵机组。通过对电泵机组在斜井段的状态分析,在机组结构设计上进行了技术改进,并对机组关键部位的零部件进行优选和自行设计制作,增强了机组通过斜井段、在倾斜状态下运转的适应能力。下井前对机组排量、扬程、电流、电压等技术要求进行了室内验证。现场4口井应用表明,小排量、高扬程潜油电泵具有提液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效果,基本满足了深井、斜井、低产量井采油工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的喷射系数和性能系数随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发生温度等工作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工作参数的变化对系统中各个部分熵产的影响,进而确定系统性能最优时的工作参数。结果表明,系统的制冷性能系数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总熵产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适当提高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有利。在研究工况下,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一定时,存在一个使系统的总熵产最小的发生温度。  相似文献   

12.
小型高压引射天然气液化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液化效率低、能耗大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采用HYSYS软件对5×10~4 m~3/d处理量的高压引射液化工艺进行模拟与分析,探究主要工艺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引射器高压入口压力(引射压力)、出口压力以及净化气中不凝气体组分含量对系统功耗、出液率会产生显著的影响;②引射压力增高,预冷系统功耗、冷箱出液率将逐渐增大,系统总功耗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存在着最佳引射压力,在出口压力介于0.5~1.8MPa的范围内,所模拟引射压力系列中20MPa时系统总功耗最小;③引射器出口压力增高,循环气压缩机、系统总功耗呈现非线性降低趋势,降低速率逐渐减小,而预冷系统功耗、冷箱出液率将逐渐增大;④净化气中不凝气组分含量增加,系统出液产量、冷箱出液率将显著下降,单位产量能耗逐渐增大,因而该工艺并不适宜处理高含不凝气体组分的净化气。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小型高压引射天然气液化装置工艺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Various versions of pump designs with an axiradial impeller and an impeller running in conjunction with a preconnected endless screw are examined.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regarding alterat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flow section of the axiradial impeller for improving pump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有杆泵井漏失后停产检泵和带产检泵的产油量和每吨油成本对比,研究了有杆泵井最佳检泵时机;建立了最佳检泵时机函数;利用计算机绘图,得到带产检泵和带产检冲的图版,正常日产量1~10 t的有杆泵井是图版的应用重点。2002年1~8月共实施带产检泵51井次,成功50井次,累计增油10 294 t,每吨原油成本26.68元,减缓自然递减率1.62%。产液单耗大幅度降低,平均产液单耗由16.9 kW·h/t降为7.1 kW·h/t。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Injection recovery of oilfields is a method which supplies energy, keeps the stratum pressure, improves the oil-recovery speed and rate through injecting water from injection well to the strata. The main method is to build injection statio…  相似文献   

16.
提高机采井抽油泵效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低泵效对抽油机、三抽设备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同时因气体影响较大对油井产能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机采井抽汲理论分析,结合现场运行,找到了影响采油三厂机采井抽油泵效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深入剖析,探讨提高抽油泵效的最优途径。结合油田现状,有的放矢的从技术装备、油井参数及管理水平三个方面对机采井抽油泵效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提高抽油泵效措施的有效实施,全厂机采抽油井在产液量和含水均保持平稳的同时,抽油泵效从2009年1月的36.2%上升到12月的40.5%,累计全年产生经济效益291.85万元,也为本厂抽油泵效提供了一套成熟的工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南海西部部分油田地饱压差小、溶解气油比高,开发后期生产压差大、原油脱气严重,井下电泵机组常出现气蚀、气锁等情况,导致无产出或躺井.为提高高气液比油井的检泵周期,降低故障率,调研了业内先进的电泵举升气体处理技术,分析了各个模块的气体处理能力,形成了基于吸入口气体体积含量和产液量的电泵举升系统优选图版.阐述了高气油比油井塔...  相似文献   

18.
携砂抗砂增效抽油系统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由KS—A抗砂增效泵及配套的KS—T携砂助抽器构成的新型抽油系统 ,具有抗砂磨、防砂卡、防砂埋、减少泵漏失及携砂助抽等特点。与长柱塞防砂卡抽油泵相比 ,KS—A抗砂增效泵的不同之处是柱塞两端装有刮砂杯 ,柱塞密封段有几道强磁密封环 ,增加了泵筒与柱塞间隙的密封性能。从现场 2 5口井的应用情况看 ,对于出砂量小于 1%的油井 ,可直接下抗砂增效泵和携砂助抽器进行生产 ,不会出现卡泵或砂埋泵筒 ;对于出砂较严重的井 ,应先采取化学防砂和固砂措施 ,然后再下携砂抗砂增效抽油系统 ,能有效延长油井的检泵周期。然而KS—A抗砂增效泵的泵底阀阀座及阀球材质硬度不是很高 ,有时会出现被刺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出砂油井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有效防止出砂油井砂粒沉积,提高油井开发效率,对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携砂采油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出砂油井生产数据、工艺设计参数进行处理分析,对油井生产工况进行诊断分析和优化设计。主要介绍了该工艺诊断与优化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并对其在孔店油田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以实现工况诊断分析和工艺参数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A method is proposed for selecting the best values for the geometrical and working parameters of a spiral impeller with constant pitch, which gives the maximal cavitation performance in pumps in which it is used either as a preliminary pumping facility (centrifugal pump) or the inlet section of an axidiagonal pump.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himicheskoe i Neftegazovoe Mashinostroenie, No. 3, pp. 19–23, March,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