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研活动的参与,"强调教师成长"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文章选择体育教研方式中的"看课"、"评课"进行探析,意在促进教师专业进步和学生全面发展。事实上,掌握了有效的看课、评课方法,对教师来说,有助于其正确归因、优化策略;对学校来说,有助于教研活动的推进、深入,保证办学与育人的良性循环、品位与理念的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2.
<正>看评课可以说是每位一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它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能够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把握看评课的技巧尤为重要。而"专题式"看评课是事先选择好要看课的专题内容,看课结束以后以"专题式"评课为主要方式的一种新的看评课形式。很多人过去采用这种方式看评课的次数或许不是很多,但是,当看评课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或高度以后,尝  相似文献   

3.
【胡言乱语】:评课,不是一项适宜全体教师的技能!会看课,本身就是已经具备了针对某项标准而形成的对课的分析与观察能力。至于评课的标准,难道跟看课的标准是异同的吗?假如是,看与评不就是两张皮了?评,就是评价,有甄别性、激励性、过程性、总结性、阶段性。评课的目的难道是自我发展?评课可以表达出评价者的思想与见解吗?【浙江温州·nive169】:个人认为:真正的评课者,肯定是一个懂体育教育和懂体育教学技能的人。至于教学技能能不能用于实践,这就看人的本  相似文献   

4.
<正>一、熟悉标准记要点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应该有其质量标准。目前体育学科还没有统一的评课标准,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的体育课堂评价标准(见下表)。评课者可依据看课标准记录要点,为评课做好相应的准备。看课记录一般包含教学实录与课堂点评。教学实录有:1.看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2.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手  相似文献   

5.
看评课可以说是每位一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它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够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而"专题式"看评课是事先选择好要看课的专题内容,看课结束以后以"专题式"评课为主要方式的一种新的评课方式。文章尝试用这个方式来点评笔者本人执教的一堂公开课。  相似文献   

6.
一、体育课评定的意义和作用当前,我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经常采用看课、分析和对课进行评定的方法。看了课必然对这课要进行讨论和评定,否则失去了看课的意义。评课,能相互学习,增进团结,集思广益,推动教学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评课,只要评议得法,无论课上得好或坏,上课人和看课人都会有收获,都能从中吸取经验或教训。二、一堂课的分析与评定(一)看课的形式和分析课的方法。目前看课的形式很多,有大规模的公开课,小规模的互相观摩课,领导检查性看课,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看课,新教师看老教师的课……有的看一次或连续看几  相似文献   

7.
<正>"看评课"作为评价参赛选手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广泛运用于体育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观看课堂教学视频或课例,采用"延迟性评课"的方法来进行评课。如何提高看评课的效率,在短短的评课稿中将执教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师生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评价等进行展示?作为评委,笔者在评审中颇有感悟,提出看评课的"五个方面",仅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8.
<正>评体育课能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提高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思想、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特色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育教师不仅要学会看课、评课,还要学会结合自己的课堂"由人及己"进行比较评课,将看、评课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延伸到自己的课堂中。笔者从看课现  相似文献   

9.
有效提高体育教研效果的七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听、看、评课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如果不经常听课、看课、评课,及时学习同事们优秀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探讨不同教学方法,那么,他所上的体育课就很容易进入固定模式,新课改也不能顺利完成。因此,组内同事之间互听课、看课、评课,是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上课、看课与评课是体育教师教学与教研的重要环节之一。就评课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的课堂教学与其他文化课学科不同,上课的成功与否即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本身的互动,也离不开天时(天气因素)、地利(场地因素)等客观因素,而后者往往会在评课中被忽视,很多时候,评课是建立在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即便如此,每个评课者都有其自身的观察点与关注点。可以说,评课过程的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教研互动过程。正因为如此,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仅就"我们在评课中要评点什么?"谈些自己的评课体验,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正>一、带着"问题"去评课只有在看课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出现了困惑,在进行评课的时候才会有话可说。所以,在教师看课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感受最深的情节和自己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体育教研员看课评课议课是本职工作,但是针对"教案"写点评还是第一次。看教案写点评,是从"文字"到"文字"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真实的看课评课有着较大的不同。教案所体现出来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情的感知,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所以笔者的点评也从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本节课是初中八年级的一节《蹲踞式跳远——助跑起跳》课,针对这个内容,执教教师安排了5个课时的单元计划,设计了第2次课的课时教案。  相似文献   

13.
如何看课与评课专题,从本期开始,重点结合课例进行案例分析,并以"会看的看门道"作为主标题,分别探讨体育教学设计、准备活动、讲解示范、教法与学法、教学语言、放松活动、场地布置等的合理性和技巧,以及课的问题与干扰项、特点与亮点等问题,旨在为一线教师更有效地掌握看课方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评课要点     
<正> 评课如不掌握要点,容易陷入困境。我认为评课的基本要点是: 1.做好评课准备评课的准备是评好课的先决条件,其任务是把看、听课所了解和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为评课做好充分准备。首先是统计测定数据,其次是整理听、看课记录,最后是写出评课的发言材料。 2.明确评课重点无论是全面性的评课,还是专题性的评课,评课时均要有所侧重。应根据教师授课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明确不同的评课重点,使每次评课都能集中精力,重点解决几个主要问题。 3.注意评课语言在评课中我们体会到,好的评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师的上课、看(听)课、评课是教师教学与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就评课而言,我们常说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评课者的切入点不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在这个纷繁错杂的评课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们为什么要评课?或者说,我们的评课目的是什么? 一、评课的目的在于评价 评课,简单的说,就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评价授课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呈现教学预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第1期至第7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连续刊载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素梅博士的"看体育课的目的与价值取向"、"看体育课的若干视角与切入方法"、"看体育课不可忽视的几项原则"、"会看的看门道(一):看课与分析体育教学设计"等7篇文章,文中于博士从不同的视角对当前看课、评课的目的性、价值性、  相似文献   

17.
<正>一、设计"课堂评价与组织"看课记录量表活动开始前,根据专家们对"课堂评价与组织"专题评课的建议,结合笔者团队成员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设计相应的观察记录量表分组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记录。看课结束后,几个组对记录内容进行互补汇总。例如,运用观课评价表对《技巧:多种形式的直体滚动练习方法》一课进行观察(见表1)。  相似文献   

18.
<正>看、评课是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对于看课后的讨论,不仅仅是在于构建科学、有效的教研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为体育教师充分地认识一节好课从哪些方面进行合理地设计提供方向,对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以看、评课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想达到的目的。但很多教师在看课中只能从一个视角来评论这节课的优缺点,因此在课堂观察中做到分工合作是开展教研的积极有效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正> 体育教研员的主要工作是抓好体育教学,而抓好体育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看课、评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在多年的教研工作实践中,利用看课方法指导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总结概括为看课十法。 1.同教师一起先备课,后看课 对个别教学水平较差和刚毕业的新教师,为了尽快地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我以上课教师为主,与教师一起备课,不给上课教师划框框,定调子,只在他们准备不足之处,加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体育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听课、磨课、议课、评课等是体育教学专业教师的发展所需,也是必须经过多次历练、演绎、蜕变的过程,是许多优秀教师成长的路径.笔者对听课、磨课、议课、评课这几个环节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阐述一下,供大家参考. 一、听课——自身成长进步的需求 听课应带着问题、需要、疑惑等去听.听课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有效措施.常言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