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为全面了解鞍山市妊娠妇女贫血状况,探讨贫血原因,采取干预措施,以期达到逐年降低妊娠妇女贫血发生率和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目的。我们于2002年对在市区妇幼保健院(所)建册的1 020名妊娠妇女进行了贫血状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妊娠期妇女对妊娠期贫血的知信行状况.方法 以宜昌市夷陵区妇幼保健院管理的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妊娠期贫血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了解妊娠期妇女的贫血相关知信行现状.结果 妊娠期妇女对于贫血防治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对妊娠贫血的诊断标准、常见症状、贫血的危害等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知晓贫血标准(OR=4.76,95%CI=2.00~11.32)、是否知晓妊娠期应该补铁(OR=3.01,95%CI=2.00~4.52),以及是否愿意了解预防贫血的知识(OR=7.81,95%CI=1.03~59.23)等是影响妊娠期妇女采取有效防治行为的主要因素.此外,不同妊娠周期的孕妇获取妊娠贫血知识的途径差异不大.结论 妊娠期妇女掌握正确的妊娠期贫血防治知识和采取防治措施的比例较低,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当地妊娠贫血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郎亦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761-761,767
[目的]加强基层妇幼保健站对孕妇在孕期的系统管理,防止妊娠期贫血,减少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和围产儿病残率的发生,总结农村妊娠期妇女贫血状况,探讨贫血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545例在我所进行孕产期保健的妇女妊娠期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计算妊娠前半期、30周左右和分娩前贫血的发生率及妊娠期体重增长>14kg和<14kg孕妇贫血发生率;比较贫血孕妇胎儿体重和无贫血孕妇胎儿体重的差异性;观察贫血对孕妇的影响.[结果]妊娠期妇女贫血的发生率后半期是前半期的2倍;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多可能加重贫血;妊娠期贫血可影响胎儿大小;贫血加重心脏负担. [结论]妊娠期贫血主要发生在后半期,应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妊娠期体重增长,进行针对性的饮食及必要的铁剂干预.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中国妇女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卫生工作目标的要求,本课题将摸清本市妊娠期妇女贫血状况,以便制定预防妊娠期妇女贫血的干预措施,为政府制订政策提供科学依据。1 调查对象 各地区25~27岁妊娠妇女,按城市、郊区、农村分3组,每组按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各100名,每组300名,共900名。  相似文献   

5.
脐血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浓度与母亲贫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新生儿脐血中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erumtransferrinreceptor ,sTfR)的浓度 ,研究母亲贫血对新生儿的影响 ,为早期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提供一个有用的预测性指标。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了由 3 0例贫血妊娠妇女 ,48例健康妊娠妇女分娩的新生儿体内的sTfR水平 ,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  3 0例贫血妊娠妇女分娩的新生儿的sTfR平均值 ( 3 2 .2 4± 8.0 8)nmol/L显著高于临界值 2 8.10nmol/L(P <0 .0 1) ,属于缺铁性贫血范围 ;48例由正常妊娠妇女分娩的新生儿的sTfR平均值 [( 2 5 .5 5± 9.69)nmol/L]接近临界值 2 8.10nmol/L(P >0 .0 5 ) ,属于正常范围。贫血妊娠妇女分娩新生儿的sTf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分娩新生儿的sTfR水平 (P <0 .0 1)。 【结论】 缺铁性贫血母亲分娩新生儿的sTfR值偏高 ,说明sTfR值有可能作为早期预测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孕妇与微量元素铁及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妊娠合并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如果妊娠期缺铁,血红蛋白偏低,便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妊娠贫血不仅影响母体的健康,而且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为了解太原市孕妇贫血状况,现将2005~2006年来我院就诊的500例健康妊娠妇女的铁和血红蛋白值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疆哈萨克族妇女贫血500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妇女贫血发生原因.方法:血球仪血液检测,骨髓涂片实验室检查.结果:哈萨克族妇女贫血中缺铁性贫血占第一位,且贫血程度有城乡差别.结论:应重视改善哈萨克族妇女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8.
贫血对孕妇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贫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我国5308名孕产妇血红蛋白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贫血组的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降低;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中度贫血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贫血组手术性分娩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结论 我国孕晚期妇女贫血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9.
1310例城市妇女妊娠期贫血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城市妊娠期妇女贫血状况;探讨贫血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 310例在该院进行孕产期保健的城市妇女妊娠期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计算妊娠前半期、30周左右和分娩前贫血的发生率及妊娠期体重增长>14 kg和<14 kg孕妇贫血发生率;比较贫血孕妇胎儿体重和无贫血孕妇胎儿体重的差异性;观察贫血对孕妇的影响。结果:妊娠期妇女贫血的发生率后半期是前半期的2倍;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多可能加重贫血;妊娠期贫血可影响胎儿大小;贫血加重心脏负担。结论:妊娠期贫血主要发生在后半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妊娠期体重增长,降低妊娠期贫血对母婴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妇女妊娠期贫血患病率在20%以上~[1-4],2003年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婚前医学检查妇女的贫血患病率仍在25%以上~[5].而农村地区有78.9%~84.1%的妇女在登记结婚后一年内受孕~[6],在北方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比例可能更高,因此有些妊娠贫血可能是孕前期(孕前)贫血的延续和发展.本研究分析妇女婚前医学检查时血红蛋白(Hb)浓度(g/L)和贫血患病情况与其在孕期Hb浓度和贫血患病率间的关系,明确防治孕前贫血对降低妊娠贫血患病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乐清地区妊娠中晚期妇女血清铁蛋白水平,了解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该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孕妇550例,对所有孕妇进行妊娠中晚期血常规检测,并对孕妇妊娠中期血清铁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跟踪孕妇情况至分娩结束,分析其是否影响妊娠结局。结果选取的550例妊娠孕妇中,贫血147例,占26. 7%,其中缺铁性贫血87例,占59. 2%。选取的孕妇妊娠中期血清铁蛋白平均水平为(29. 05±28. 96) ng/ml,其中262例为妊娠中期铁缺乏,占47. 6%。在不同性质贫血发生比例方面,妊娠中期孕妇与妊娠晚期孕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方面,与妊娠晚期贫血孕妇相比,妊娠中期贫血孕妇MCH、MCHC正常分布情况及MCH、MCHC降低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分析不同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贫血发病关系,孕妇贫血发生率随血清铁蛋白降低而增高,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另外,对于不同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孕妇,不管其发生贫血与否,其不良妊娠结局并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乐清地区妊娠中晚期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且妊娠中期孕妇贫血发生率随血清铁蛋白降低而增高,为提升临床对妊娠期妇女贫血的筛查率,应加大对血清铁蛋白与血常规的联合检测,通过给予积极治疗以有效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2.
王志远  唐吉元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6):3649-3651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性铁缺乏病,育龄妇女贫血发生率是反映妇女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育龄妇女由于月经、妊娠、分娩、哺乳、避孕及慢性妇科炎症等多种因素,成为贫血高发的特殊人群,发展中国家40%孕产妇死亡与贫血有关.孕妇贫血易出现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母亲贫血,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胎儿肝脏贮存的铁量少,婴儿易发生贫血,育龄妇女严重贫血还会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因此,育龄妇女贫血尤其是孕妇贫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对1062例世居高原地区的藏族牧民育龄妇女贫血状况及发生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Jin L  Ye R  Liu J  Ren A 《卫生研究》2012,41(1):65-69
目的研究江苏、浙江两省2001~2005年妊娠妇女的贫血患病率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资料来自江苏、浙江两省14县(市)围产保健监测系统,研究对象是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276 895名妊娠妇女,采用WHO贫血诊断标准。结果妊娠妇女总贫血患病率为31.7%(95%CI 31.4%~31.9%),孕早、中、晚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5.0%(95%CI 14.9%~15.2%)、24.6%(95%CI24.4%~24.9%)和50.8%(95%CI 50.5%~51.1%),均以轻度贫血为主。5年间,妊娠妇女总贫血率下降了26.6%,孕早、中、晚期贫血患病率分别下降了39.4%、32.6%和23.4%。贫血患病率因妇女的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孕次、产次和居住地经济水平而异,与围产保健建册时期相关。结论 2001-2005年江苏、浙江两省的妊娠妇女贫血患病率逐年下降,但妊娠期贫血仍是影响我国妇女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妊娠贫血的预防应重视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的多次怀孕或多产次妇女,同时还应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和孕期保健中预防妊娠期贫血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7-18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贫血对心电图ST段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妇女100例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平均分为观察组(存在贫血)和对照组(不存在贫血)。对两组妊娠妇女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与对比两组妊娠妇女的心电图ST段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Ⅱ、Ⅲ、aVF、V_4、V_5和V_6导联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Ⅰ导联和aVL导联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是导致妊娠妇女心电图ST段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产检妇女心电图检查ST段异常改变时应怀疑是否存在贫血,并及时予以确诊,早期干预,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妊娠妇女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自身的健康,而且影响下一代的身体素质.微量元素对母亲和胎儿都有极大的影响.妊娠期妇女对钙的需要量激增,缺钙可引起婴儿先天性佝偻病,严重时会引起孕妇骨质软化,造成骨盆畸形,以及胎儿不能自然分娩等严重后果.铁缺乏容易造成胎儿营养缺铁性贫血,严重可引起早产或死胎,发生贫血性心脏病.锌缺乏容易造成胎儿发育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同步、免疫力低下等多种症状[1,2].为全面了解泸州市妊娠妇女的钙、铁、锌水平,我们测定了妊娠妇女头发的钙、铁、锌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829名妇女妊娠期贫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测定不同孕期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发现,妊娠合并贫血随孕周增加而增加,孕中期增加最为显著,至孕晚期总患病率为62.7%,妊娠期贫血能影响分娩时的孕周,是造成出生低体重儿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829名妇女妊娠期贫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珊定不同孕期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发现,妊娠合并贫血随孕周增加而增加,孕中期增加最为显著,至孕晚期总患病率为62.7%,妊娠期贫血能影响分娩时的孕周,是造成出生低体重儿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曹霞  樊利春  王洁  劳海红  李超  彭云  张妮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7):3185-3189
目的 了解海南省孕产妇贫血发生率的分布特点,降低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改善孕产妇保健服务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海南省各个市县(区)抽取3个乡镇卫生院为调查点,调查妊娠至产后42 d内的孕产妇10 297例;采用我国的贫血诊断标准判断孕产妇贫血状况.结果 海南省孕产妇贫血患病率24.10%,中重度贫血患病率2.20%,黎、苗族患病率高于汉族;农村高于城市.孕产妇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生育史、吸烟饮酒、嗜好浓茶与贫血患病率相关,随着孕周增加,孕产妇贫血患病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不断上升.结论 该省孕产妇贫血防治需同时注意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可在孕前和孕期开展地中海贫血筛查.孕产妇贫血与妇女的经济状况及营养关系密切,孕产妇戒烟戒酒,少喝浓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提高医疗机构孕前、孕期保健水平,加强产科建设,可以预防和降低中重度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廖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269-2270
目的:预防和控制妊娠妇女的缺血性贫血提供帮助。方法:对恩施自治州308例妊娠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常规检测。结果:孕早期贫血发病率低于孕中期和孕晚期;初中以下孕产妇的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大专以上的孕产妇;年龄与贫血发生率呈正相关;孕期未合理补充营养的孕产妇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进行合理补充的孕产妇。结论:预防缺铁性贫血应以补充营养物质为主。医疗保健机构要做好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宣传工作,以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20.
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占妊娠期贫血的95%。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不少妇女在非孕时铁的摄入量已不足,研究表明,妇女妊娠后,尤其是妊娠后半期,孕妇对铁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都可导致贫血,我国近60%孕妇患缺铁性贫血。针对其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高发病率,我院门诊自2008年1月-2008年9月采用口服生血宁片治疗该病97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