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霞 《山东医药》2009,49(45):72-72
经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相比,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2008年4月-2009年4月,我院行经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11例。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多脏器联合手术3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腔镜下多脏器联合手术是指在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同时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腹腔内病灶的手术方法,它充分地利用了腹腔镜微创、灵活、远距离操作及术中明确诊断的优势,拓宽了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范围,避免了传统多脏器手术长切口或多切口给患者造成的创伤与痛苦,弥补医生术前诊断不明的不足。我们从1994年10月到2003年6月完成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39例,占同期腹腔镜手术的1.7%。  相似文献   

3.
电视腹腔镜是近几年来应用于妇科的一项先进诊疗技术,许多妇科经典手术已被腹腔镜所取代。该技术在直视盆腔内脏器下进行各科治疗操作,代替了许多不必要的剖腹探查。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还具有术中出血少、减少肠黏连发生等优点,是微创手术的一项新技术。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10年余,2006—05后新开展子宫肌瘤手术10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多脏器联合手术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荣雪香  孙怀钦  李鑫 《山东医药》2006,46(23):52-52
对16例需同时处理两种以上腹腔内病变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多脏器联合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妇科手术及阑尾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85min,术中平均出血45ml,住院2~5d。提示一次腹腔镜手术同时处理两种以上腹腔内病变安全可行,可减少传统开腹联合手术引起的创伤。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由于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和费用低等优点,已被国内外外科专家视为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常用方法。但是,有腹部手术病史,尤其是有上腹部手术病史的患者,常遗留腹腔内粘连故被认为不适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甚至被列为禁忌症。但在我们开展腹腔镜的实践中,观察到因不同的手术史及部位,腹腔内的粘连是有差异的。随着腹腔镜器械的改良和操作技术的提高,我们自1995年8月起开展了腹部手术后的LC,其中上腹部手术史患者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治疗上消化道穿孔具有创伤小,探查全面.腹腔冲洗彻底,同时应用生物胶将穿孔及大网膜粘合.具有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病人恢复快的特点。我院自2002年4月至今对17例患行此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妇科腹腔镜手术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山东医药》2009,49(8):20-20
妇科腹腔镜手术可治疗宫外孕、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常见妇科疾病,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腹腔干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现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多脏器联合手术临床应用的优点及适应症。方法对1998—12/2003—05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中46例行多脏器联合手术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6例联合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能够一次完成腹腔内不同部位多脏器疾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楚爱霞  楚爱芬 《山东医药》2007,47(19):172-172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胃肠减压已经不再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常规,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更为复杂的上腹部非胃肠道腹腔镜手术免插胃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3例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以肠梗阻为临床表现,但腹胀不明显,而肠绞窄症状出现较早.23例均经手术(全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13例、直接开腹手术10例)证实,行疝内容复位11例、肠切除吻合12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 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早行剖腹探查术有助于明确诊断,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全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可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11.
后腹腔镜手术由于更接近手术部位,具有对腹腔脏器影响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普遍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有报道认为后腹腔镜手术应用于老年患者是安全的,也有报道认为后腹腔镜手术CO2吸收显著加快,从而导致高碳酸血症及酸碱平衡失调。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系统功能减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差,术中呼吸和循环系统易发生剧烈变化而导致  相似文献   

12.
对8例不能触及睾丸的患儿均行B超及腹腔镜检查,其中4例行CT检查。结果B超及CT均未探及睾丸,腹腔镜证实2例为无睾,2例为单睾,1例为两性畸形,1例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2例位于腹腔内。同时,采用腹腔镜进行了相应治疗。认为腹腔镜检查创伤小,视野大而清晰,可明确睾丸是否存在及存在位置,决定手术方式并协助完成手术,可作为处理睾丸不能触及时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 [1]。由于腹腔镜手术本身的局限性,腹腔粘连患者曾被视为 LC的绝对禁忌,但近年来不断有腹腔粘连患者成功完成 LC的文献报道 [2,3,4],本文拟对腹腔粘连患者 LC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进行探讨。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1年 9月至 1999年 1月间施行 6 200例 LC术中有 948例腹腔粘连的患者,男 421例 ,女 527例;年龄 18~ 83岁 ,平均年龄 56.7岁。有腹部手术史 897例, 37例有 2次以上手术史。下腹部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2002-11/2004-08,我院在腹腔镜下施行胆囊切除术8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渐提高和普及,腹腔镜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老年妇科手术中得到应用。老年妇女心血管疾病合并症较多,给妇科手术带来困难,本院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对老年妇科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3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廷翰  曾天芳  汪晓东  李立 《山东医药》2011,51(14):110-111
目前,腹腔镜手术是最常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微创技术,具有术后患者早期康复快、镇痛药物用量少及能住院时间短的特点。近年来,Nakagoe等明确提出一种切口长度不超过7 cm的小切口开腹手术,进而减少对小肠的暴露和触碰达到微创的效果。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小切口开腹术具有费用更低、手术时间更短、设备简单及可用手探查整个腹腔情况的优点。现对开放式小切口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敬告读者     
腹腔镜手术是现代高科技与外科学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外科手术技术。它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点。我院自2002~2006年,应用腹腔镜对163例普外科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术中治疗方法及配合体会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探讨腹腔镜联合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NOTES)技术的操作方法、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雌性小型猪模型4头.先常规腹腔镜检查,腹腔镜监视下选择经胃壁切口的位置,经内镜用针状刀在胃前壁打孔,扩张球囊扩大切口后将内镜送入腹腔.腹腔镜和内镜配合下进行腹腔脏器探查、输卵管结扎、卵巢切除、胆囊切除及关闭胃壁切口,根据术中情况选择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 d,半流食饲养.2周后内镜检查胃壁切口腔内闭合情况,处死模型进行解剖,观察胃壁切口脏面闭合情况和手术部位改变.结果 两镜联合顺完成了腹腔脏器探查、输卯管结扎2次、卵巢切除2次、胆囊切除2次和胃壁切口闭合术.2头猪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4头模型猪术后均存活至2周,体重增加;解剖后见胃壁切口愈合良好,脏面可见切口处少许组织粘连.手术部位无大出血及粘连,临近脏器无损伤,腹腔无脓肿.结论 腹腔镜联合经胃壁切口内镜下的腹腔脏器探查术、输卵管结扎术、卵巢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腹腔镜辅助可降低NOTES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在普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杰  徐宗珍 《山东医药》2005,45(9):70-71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高新诊疗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且手术适应证逐步扩大。本文着重介绍腹腔镜在普外科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对腹壁神经肌肉损伤小的特点,故术后疼痛轻,减少术后应用止痛药,减少了一般开放性手术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切口疝等。康复快,术后第2~3d可下床活动,缩短住院天数,术后1个月可恢复正常工作。2005—06我院实施1例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