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式01机由一台3kW异步中速电机驱动,没有调速功能.实际运行中往往会因三角带塑性变形伸长打滑造成功率损失,印刷速度连2500张/小时也达不到.实际上如果机器安全度过磨合期,且运行良好,完全具备提速的潜力.以下是针对机器提速的一点简单改造.  相似文献   

2.
板式机成型装置的凸轮主轴在运行中多次发生断裂,用5次运动规律代替原1次项运动规律对凸轮曲线进行了改进,对5次项凸轮曲线方程的建立和凸轮曲线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介绍俄罗斯CRTM350轧机电气控制系统,SIMOTION D445运动控制系统通过电子凸轮曲线驱动5台伺服电机,使之与主电机能够完成多轴联动协调同步工作,实现双回转双送进的工艺要求。生产实践证明该控制系统精度高、效率高且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细纱机电子凸轮保养和操作不便,故障率高等问题,针对电子凸轮改造需求增大的现状,从驱动系统、工艺操作、旧机改造及改造成本4方面分析现有电子凸轮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指出:通过调整平衡块质(重)量,采用行星减速器为一级减速,传动比为40的蜗轮蜗杆减速箱为二级减速,建立产品数据库和纱线特性数据库,更换新的继电器和传感器,增加抗干扰措施,优化机械和电气设计,培养内部安装调试人员等,使改造后的电子凸轮细纱机运行稳定、故障率低、操作简单,工艺变更方便;细纱机管纱卷装容量可提高5%~20%,减少脱圈、开车断头和用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凸轮传动机构是常见运动机构之一,由于凸轮外廓决定机构的运动特性,故要调整其运动特性就需调整轮廓形状,致使设备调试中难以对凸轮机构进行调整。运用四连杆机构替换凸轮机构,并将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转换为连杆机构伺服电机运行参数,再经由软件进行运动参数设置,可实现不同凸轮运动的模拟及运动参数的灵活设置。  相似文献   

6.
基于MatLab的经编机钩针凸轮轮廓曲线反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伟  杨建成  刘哲  韩小琴  王磊  周朋飞 《纺织学报》2008,29(11):124-127
为设计并制造磨损的经编机钩针凸轮的替代品,提出一种新的反求设计方法,即利用三坐标测量仪测得磨损凸轮轮廓线上各点数据,在MatLab中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曲线绘制,通过进一步修正曲线,对数据进行重新筛选后,利用MatLab对新数据进行三次样条插值,再借助Excel将插值后的数据导入AutoCAD中生成可编辑的凸轮轮廓曲线,为数控编程提供依据。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加工出的凸轮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振动小,噪音低,这种方法可为类似凸轮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YB47型硬盒包装机包装轮的间歇运动对机器造成的冲击,易使包装轮包装过程产生铝箔纸破损或铝箔纸缺失现象.为此,利用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在高速运动中的高精度分度功能,应用于3号包装轮的驱动机构中,采用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代替槽轮机构,以减少分度机构对机器造成的冲击.应用效果表明,采用该机构的3号包装轮分度精度高,定位准确,传动平稳,结构紧凑,装配弧面分度凸轮机构步骤简化,操作方便.与YB45型硬盒包装机3号包装轮相比,YB47型包装机中的弧面分度凸轮机构有效减少了3号轮在高速运动中的振动和对机器的冲击;与YB45小包铝箔纸缺陷数据相比(5~9包/月),改进后YB47在3号轮包装过程中未出现铝箔纸破损或铝箔纸缺失现象,提高了烟包包装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条烟排包机和横向收集机在生产中出现的条烟不到位、故障率高、维修保养不方便等问题,采用下滑式条烟输送方式和整体提升技术对排包机进行了改进.收集机接收到下滑的条烟,由皮带机输送到封箱机,减少条烟输送链板的停机频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采用凸轮驱动保证条烟提升运动的可靠性,条烟提升和输出均采用伺服电机控制,条烟检测和控制系统均采用PLC控制.应用效果表明,条烟输送系统的故障停机次数由原来的每月340次左右降低为40次以下,机台人员手工装箱工作量由原来的每天每台15件以上降低到2~5件,减少了设备维修量,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对啤酒生产线上压盖机上的凸轮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利用SolidWorks和VB提取凸轮轮廓线,并结合MATLAB对凸轮和滚子从动件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其速度、加速度、压力角等数据。分析得出现用的啤酒生产线上凸轮不合理的地方,为了改善其性能采用了三次样条曲线改善凸轮轮廓,经分析采用三次样条曲线拟合的凸轮轮廓减小了现用凸轮机构的柔性冲击,提高了压盖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速喷气毛巾织机电子起毛机构伺服电机运动规律,以该机构为研究对象,运用MATLAB仿真计算求解出伺服电机运动规律。根据相关初始参数设计起毛运动规律,建立了起毛关键机构的运动学方程;运用MATLAB求解得到起毛伺服电机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曲线。经分析,该曲线符合工程实际应用,可作为电子凸轮曲线,为进一步对起毛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和动力学分析以及为电子凸轮曲线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脑绣花机金片绣装置中升降机构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阳 《轻工机械》2009,27(5):103-105
传统电脑绣花机金片绣装置中的升降机构为气动系统,工作噪音大,稳定性差,且成本昂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升降机构,采用伺服电机、丝杠、导轨等部件,利用伺服电机带动丝杠,继而带动整个金片绣装置上下运动,并用光耦传感器控制工作行程。改进后的升降机构噪音明显降低,且操作平稳,成本低廉,其功能完全符合设计初期的预想。  相似文献   

12.
郭威东  夏风林  张琦 《纺织学报》2021,42(1):162-166
针对高速经编机电子横移控制系统高速响应性不佳的问题,根据经编机梳栉横移的运动要求,搭建了一套梳栉横移运动响应性的测试平台。通过测试电子横移系统中伺服惯量比、电动机选型(如电动机功率、磁极对数等)等参数改变后,横移伺服电动机的实际运动曲线与控制系统指令曲线,分析这些因素变化对电子横移控制系统高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横移系统的伺服惯量比参数设置应与实际的负载情况相吻合,否则会导致横移时梳栉振荡、或运动刚性不足,影响横移精度;伺服电动机选型应考虑磁极对数与功率大小,增加伺服电动机的磁极对数可大大提升系统的响应性,而电动机功率的选择以够用为宜,增大电动机功率无助于系统响应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型棉精梳机分离罗拉采用单伺服电动机驱动功率过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双电动机单向混合驱动的方法,在满足分离罗拉运动规律的条件下,通过对混合驱动机构进行合理的动力分配,提出并列型以及偏列型差动轮系混合驱动的概念,并通过虚拟样机进行仿真分析,比较各方案中电动机的动态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伺服电动机直接驱动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方案中驱动电动机的速度、加速度(绝对值)减幅达30%以上,显著改善了电动机的动态性能;该设计还可根据不同种类的棉花工艺需求对车速进行适度的调节,增加机构的柔性,为高效精梳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俊荣  江励 《纺织学报》2018,39(1):133-138
针对国产链目毛巾绣电脑绣花机主轴电动机转速超过1 000 r/min时容易出现振动噪声过大、断线率增加,甚至机械结构卡死等现象,对现有国产机器的机械结构进行分析,对其针杆的运动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导致故障产生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对绣花机的机械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优化凸轮机构轮廓曲线提高了针杆机构运动的柔顺性。在ADAMS环境中对机构优化前后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针杆机构最大受力减小约50%。最后对绣花机高速刺绣时的振动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绣花机振动幅度远小于允许范围,机器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新型电脑刺绣机挑线机构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建龙  王小北  顾翔 《纺织学报》2006,27(12):105-108
电脑刺绣机针杆机构和挑线机构是形成刺绣轨迹的重要机构,对形成高质量的刺绣轨迹十分重要。以电脑刺绣机原始挑线机构为研究对象,在保持挑线规律不变的基础上,设计了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挑线机构,推导了设计理论方程,确定了凸轮的轮廓曲线,研制了新型电脑刺绣机挑线机构,在电脑刺绣机上进行了装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电脑刺绣机挑线机构具有良好的挑线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由开、停机过程中经纱张力波动引起的经编停车横条织疵,通过实验测试经编机电子送经系统在开、停机过程中主轴与经轴电动机的运动曲线。分析认为:开、停机过程中送经系统经轴电机滞后于主轴运动,开机时滞后时间随着主轴转速的升高而减小,滞后角度逐步增大;停机时滞后时间随着主轴转速的降低而变化不大,滞后角减小,引起经纱张力呈现“正常→偏松状态下的松、紧变化→较紧状态下的松、紧变化→正常”的波动。同时,还对主控制器性能、系统控制程序、伺服控制模式、送经伺服性能、伺服参数设置和主轴编码器等影响经编送经系统滞后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包装机金拉线直流调速系统维护不便,金拉线经常拉断、脱槽等问题,提出了采用交流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对原系统进行改造。新的金拉线伺服控制系统采用双环控制,并对摆臂角度传感器进行调整,对伺服驱动器参数进行优化。改造后,系统运行状态良好,未发生金拉线拉断、脱槽等生产事故,证明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PCI总线伺服导纱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捻线机导纱系统存在的缺点,采用PCI-1240运动控制卡和交流伺服电机开发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伺服导纱系统.通过对导纱系统的运动分析,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用Visual Basic高级程序语言编辑人机交互界面,调用PCI控制卡中的运动函数库,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向和转速,实现了往复导纱运动、防叠、防凸边、防硬边.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导纱系统能实现导纱工艺目标,可用在二倍捻、三倍捻、四倍捻等新型捻线机上.  相似文献   

19.
在数控系统中利用CANopen总线协议实现对数字伺服驱动器的上位控制,硬件环境为FPGA、MCP2510、MCP2551和IDM640-8EIA数字伺服驱动器。主从站之间的数据发送与接收主要以过程数据对象(PDO)和服务数据对象(SDO)的方式进行,并采用VHDL语言编程,在FPGA中实现CANopen主站的应用层功能。实验表明,CANopen通信能成功实现,数字伺服驱动器能够按照来自上位机的指令驱动伺服电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