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NA干扰技术抑制耐药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载体表达的小干扰RNA (siRNA)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并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的可行性。 方法: 浓度梯度诱导法和人MDR1基因载体转染法建立阿霉素耐药细胞株OVCAR/AR和多药耐药亚株OVCAR/MDR细胞。脂质体介导将MDR1特异性siRNA的表达载体(pSN/mdr1a和pSN/mdr1b)转染耐药细胞,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MDRl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gp的表达,MTT法检测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的抵抗性。 结果: 耐药细胞OVCAR/MDR细胞MDR1 mRNA的表达高于OVCAR/AR细胞,两者均高于其亲代细胞OVCAR-3;转染pSN/mdr1a和pSN/mdr1b可显著抑制两株耐药细胞MDR1 mRNA和P-gp的表达,OVCAR/MDR和OVCAR/AR细胞对阿霉素抗药性的逆转率分别为79.5%和93.9%。 结论: 载体表达的MDR1特异性siRNA可抑制卵巢癌耐药细胞亚株MDR1基因的表达,因而增加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分子干扰RNA(siRNA)逆转胃癌多药耐药细胞亚系SGC7901/VCR mdr1介导的多药耐药效应。方法根据mdr1cDNA已知序列,设计并体外转录2条含21个核苷酸的siRNA(mdr1si2631和mdr1si3071),转染SGC7901/VCR细胞,用RT-PCR检测mdr1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g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在细胞内的蓄积,MTT法检测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siRNA转染SGC7901/VCR细胞48h后,mdr1基因mRNA和P-gp的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内阿霉素积累量增加,对阿霉素敏感性的相对逆转率各达79.59%及59.98%。结论siRNA可逆转SGC7901/VCR细胞mdr1介导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种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及BEL-7402/FU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并对其基因表达谱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方法: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BEL-7402细胞及BEL-7402/FU细胞的总RNA,并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荧光分子Hy3标记的cDNA探针,与基因芯片杂交;采用Genepix Pro 6.0图像分析软件对芯片图像进行分析,把图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以差异为2倍的标准来确定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在333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发现有2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331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miR-122,miR-195等基因组对表达肝癌细胞耐药基因表达谱有显著的影响,可能参与肝癌耐药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耐长春新碱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VCR)多药耐药(mdr1)的逆转效果。方法:以HL60/VCR细胞为模型,合成正、反义寡核苷酸作用于HL60/VCR细胞,采用RT-PCR方法、流式细胞术及药敏试验等观察细胞mdr-1mRNA表达、mdr-1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和对药物长春新碱(VCR)的敏感性。结果: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的细胞mdr-1mRNA表达、P-gp表达较正义组及HL60/VCR细胞显著降低,且可明显提高HL60/VCR细胞株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结论:反义寡核苷酸具有逆转HL60/VCR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mdr1mRNA的转录,使P-gp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提高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研究家蝇抗菌肽对该耐药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采用阿霉素浓度梯度递增体外诱导法建立人肝癌耐药细胞株Bel-7402/ADM;采用MTT法检测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以及抗菌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计算Bel-7402/ADM细胞对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耐药指数(RI);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阿霉素的荧光强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表面P-糖蛋白的含量。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Bel-7402/ADM对阿霉素、顺铂和吉西他滨耐药指数分别为10.96、1.74和8.14,周期分析结果显示Bel-7402/ADM细胞的细胞周期较Bel-7402细胞发生改变: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S期的细胞比例下降,荧光显微镜观察Bel-7402/ADM细胞内阿霉素量明显低于Bel-740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Bel-7402/ADM细胞表面P-gp含量明显高于Bel-7402细胞,表明建成的Bel-7402/ADM细胞对多种药物耐药。抗菌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检测显示,抗菌肽对Bel-7402/ADM细胞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耐药细胞对抗菌肽并无耐药性。小剂量(100 mg/m L)的抗菌肽作用后,Bel-7402/ADM细胞的耐药指数减小至7.1,荧显微镜观察Bel-7402/ADM细胞内阿霉素荧光强度增强,流式细胞术检测Bel-7402/ADM细胞表面P-gp表达降低。结果表明,抗菌肽有可能通过降低细胞表面P-gp的表达起到逆转Bel-7402/ADM细胞耐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多药耐药基因(mdr1)转入CIK细胞,观察转染前后其对紫杉醇的耐药性及对Lewis肺癌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培养CIK细胞,在细胞对数生长期,将mdr1的重组质粒转染CIK,通过RT-PCR鉴定耐药基因表达;MTT法检测CIK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变化,同时检测转染前后CIK细胞对Lewis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dr1编码的P-gp蛋白的表达的变化;通过计算瘤重抑制率(TWI)检测转染前后的CIK细胞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转染mdr1后的CIK细胞mdr1 mRNA阳性,同时P-gp的表达较转染前及转染空质粒的CIK细胞均有显著增高(P<0.05),转染后的CIK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有显著提高,但对Lewis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将mdr1基因转入CIK细胞后,细胞获得了多药耐药性,同时保持了原有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g3对逆转人肝癌细胞BEL-7402耐药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人参皂苷Rg3与长春新碱(VCR)联合对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抑制率,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人参皂苷Rg3作用于肝癌细胞MDRImRNA的表达量.结果 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3( 10、20、30、40、60 mg/L)与长春新碱(0.02 mg/L)联合作用后,其对细胞增殖抑制率较单独用药时作用增加(P<0.05),相互作用指数CDI<1.人参皂苷Rg3 40.0μg/mL作用于肝癌细胞BEL-7402不同时间(24、48、72h)后MDR1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79.21±2.23)%,(62.58±2.46)%,(45.46±1.13)%],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参皂苷Rg3与长春新碱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能逆转BEL7402对VCR的耐药.人参皂苷Rg3能抑制BEL-7402细胞MDR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NA-122对肝癌耐药细胞株BEL-7402/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的FU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iR-122及其阴性对照空载体并稳定转染至BEL-7402/FU细胞中,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miR-122转染组(n=3)、阴性空载体转染组(n=3)和未转染组(n=3)中与耐药相关的Bcl-2和Bcl-XL蛋白表达水平。用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噻唑[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法检测三组细胞对FU敏感性。结果:与未转染组、阴性空载体转染组比较,miR-122转染组Bcl-2和Bcl-X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MTT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FU处理下,miR-122转染组的细胞抑制率较未转染组和阴性空载体转染组高(P<0.05)。结论:miR-122能特异性地下调Bcl-2和Bcl-XL表达,可增加BEL-7402/FU细胞对FU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川芎嗪(TMP)与环孢菌素A(CsA)联合应用对转基因多药耐药细胞K562/MDR的耐药性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非细胞毒性剂量的TMP和CsA单独及联合作用于K562/S和K562/MDR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对阿霉素(ADM)的药敏性,计算耐药倍数及逆转倍数。利用罗丹明123(Rh123)进行蓄积与排出试验,免疫组化检测P-gp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K562/S细胞相比,K562/MDR细胞的耐药倍数为19.2倍;TMP及CsA可显著降低ADM对K562/MDR细胞的IC50(P0.01),逆转倍数分别为4.9倍及9.2倍,两者联合应用,逆转倍数为15.4倍。TMP及CsA单独应用均能降低K562/MDR细胞P-gp的表达,联合应用使K562/MDR细胞P-gp的表达率明显低于单独应用(P0.01);TMP和CsA单独及联合应用,MDR1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 TMP和CsA联合逆转K562/MD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DR1基因表达和降低P-g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靶向 MRP1 基因的shRNA稳定逆转肺癌的多药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短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逆转肺癌细胞株(A549/DDP)的多药耐药性。方法: 构建2个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MRP1 )基因特异的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 2.1-U6 neo-MRP1,稳定电转染A549/DDP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RP1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MRP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Rho123)的潴留情况。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成功构建了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 2.1-U6 neo-MRP1,稳定转染sh-MRP1-2.1-1和sh-MRP1-2.1-2后,A549/DDP细胞MRP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内Rho123相对荧光强度由16.93%±0.58%分别升高至89.02%±0.59%和82.56%±1.37%;A549/DDP亲本细胞顺铂的 IC50分别由(101.45±0.64)μmol/L降至(38.06±0.05)μmol/L和(53.72±0.36)μmol/L,5-氟尿嘧啶的IC50分别由(263.20±2.00)μmol/L降至(98.82±1.16)μmol/L和(141.81±0.49)μmol/L。结论: shRNA干扰表达载体pSilencer 2.1-U6 neo-RMP1能够稳定、持久地抑制 MRP1 基因,有效地逆转了A549/DDP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