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目的:建立从石蜡包埋表皮组织中提取DNA,进行β-连环蛋白基因3号外显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方法。方法:从14例不同重量、不同年代石蜡包埋皮肤鲍温氏病病变组织中提取DNA,再进行β-连环蛋白基因3号外显子PCR扩增。结果:5mg组织提取DNA的PCR扩增未获成功,而用10mg和20mg组织提取的DNA可成功扩增;已包埋10年以上的5例标本仅2例成功扩增,而9例10年以内的标本全部成功。结论:10mg及10mg以上且10年以内的石蜡包埋表皮组织可用于目标基因PCR扩增。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从石蜡包埋表皮组织中提取DNA ,进行 β 连环蛋白基因 3号外显子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的方法。方法∶从 14例不同重量、不同年代石蜡包埋皮肤鲍温氏病病变组织中提取DNA ,再进行 β 连环蛋白基因 3号外显子PCR扩增。结果∶5mg组织提取DNA的PCR扩增未获成功 ,而用 10mg和 2 0mg组织提取的DNA可成功扩增 ;已包埋 10年以上的 5例标本仅 2例成功扩增 ,而 9例 10年以内的标本全部成功。结论 :10mg及 10mg以上且 10年以内的石蜡包埋表皮组织可用于目标基因PCR扩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ITS)的基因扩增测序技术在皮肤癣菌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39株临床收集的皮肤癣菌临床标本和经培养后的标本中分别提取DNA,应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的基因库中查询,通过BLAST工具比对分析进行rDNA?ITS序列分析分子鉴定。同时根据形态特征、生长特性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对经培养后的标本进行表型鉴定,并与分子鉴定结果相比较。结果:两组标本均成功扩增到ITS靶基因,经测序分析,临床标本和经培养后标本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一致,与表型鉴定结果相吻合。结论:直接从临床标本中提取致病菌DNA并进行ITS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序分析可快速、有效鉴定皮肤癣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细胞系K562及慢粒患者中尝试基于DNA水平的bcr/abl融合基因检测方法。方法:以Waller的“L—T DNA PCR”方法为基础,并针对其引物位置设计的缺陷,改进设计了一套DNA—PCR引物,分别提取K562细胞及慢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进行bcr/abl融合基因扩增,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运用DNA—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了K562细胞及2名CML患者外周血基因组的bcr/abl融合基因片段,随后进行的片段测序进一步明确了融合基因的断裂位点。结论:DNA—PCR提供了一种基于基因组DNA水平的新检测手段,结合测序能鉴定融合基因的断裂位点,若结合定量PCR的方法则能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还能检测患者经化疗后的残留微小病灶。  相似文献   

5.
Wang CY  Wang O  Nie M  Zhao DC  Xia WB  Li M  Guan H  Meng XW  Xing XP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4):1694-1697
目的 通过对一例散发性甲状旁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基因突变分析研究和免疫组化分析研究,初步探讨散发性甲状旁腺癌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病理标本及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的DNA,PCR扩增HRPT2基因的17个外显子及其与内含子的边界,测序确定HRPT2基因的突变位点,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表达.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内分泌功能检查及病理特点均符合甲状旁腺癌,以其血液和肿瘤组织基因组DNA为模板的PCR产物测序发现,患者携带-HRPT2基因杂合性胚系突变,其HRPT2基因第222位密码子从CGA变成TGA终止密码子,导致其编码的蛋白成为一个只包含221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免疫组化结果示HRPT2编码的蛋白(parafibromin)表达完全缺失.结论 HRPT2基凶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不能正常表达,为散发性甲状旁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改良石蜡组织DNA快速提取方法的流程,评价其提取效率,探讨其应用于病理诊断PCR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包括淋巴瘤及反应性病变的52例存档蜡块,以缓冲液煮沸方法快速提取DNA,并以传统酚-氯仿抽提法和试剂盒提取法作为对照,采用PCR反应扩增看家基因β-Globin以确定模板DNA质量,并通过测序确定结果的可靠性;同时根据临床病理诊断选择性的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或T细胞受体γ基因(TCRγ)重排检测.结果 快速法提取DNA的浓度虽低于对照方法,但β-Globin扩增效率与对照方法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gH和TCRγ重排的检出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测序结果显示扩增片段与目的基因序列完全符合.DNA可在-20 ℃保存至少4周.结论 快速DNA提取法可以从存档的石蜡包埋组织中提供足量的PCR反应模板,结果稳定可靠,且省时省力,在病理诊断PCR分析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IK3CA基因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标本,其中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型、besal-like型各50例。提取DNA,用紫外光分光光度仪来测定浓度及含量,对exon9及exon20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另取20例乳腺腺病组织标本用作为对照,与基因库序列对比分析其突变的情况。结果200例乳腺癌组织中发现突变64例,突变率32%,其中exon9突变26例(40%),exon20突变38例(60%),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luminal A型中22例(44%),luminalB型中16例(32%),HER-2过表达型20例(40%),besal—like型6例(12%),突变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例良性对照组中均没发现突变。PIK3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肿瘤患者肿瘤大小、年龄、淋巴结状态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IK3CA基因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的突变有差异,与乳腺癌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15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酚:氯仿法提取46例食管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中高分子量的基因组DNA,并对p15基因外显子1和2进行PCR扩增,以1.5%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溴化乙烷染色,分析PCR产物中p15基因的纯合性缺失。结果: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未见p15基因的纯合性缺失。食管癌肿瘤组织中,p15基因的纯合性缺失率为63.04%(29/46),且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级及DNA含量有关。结论:p15基因的纯合性缺失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判断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降落式PCR和单链构型多态性(SSCP)方法检测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克隆T细胞受体(TCR)γ基因重排,探讨其在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盐析法提取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TCR-γ基因重排通用引物和降落式PCR扩增基因重排。分别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SSCP和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PCR扩增产物。阳性细胞系DNA模板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DNA按不同比例混合后扩增,检测降落式PCR的灵敏度。结果 琼脂糖电泳中,18例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有15例、4例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有2例为阳性。阳性标本经SSCP进一步分析,呈不连续条带。DNA直接测序证实扩增产物为TCR-γ基因重排。阳性对照模板占1%以上时可得到阳性扩增结果。结论 TCR-γ基因重排通用引物结合降落式PCR可有效扩增T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重排,可用于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从石蜡包埋胃镜组织中提取幽门螺杆菌菌体DNA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263例胃癌术后石蜡包埋标本及2011年6月~2014年6月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和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石蜡包埋标本,利用试剂盒提取菌体DNA、PCR扩增,对扩增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3例胃癌大体标本中,231例检测出随意选取基因片段,阳性率为87.83%;206例胃镜标本中,194例检测出幽门螺杆菌cag A基因,阳性率为89.81%。胃大体标本和胃镜标本DNA提取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石蜡包埋胃镜组织中提取幽门螺杆菌菌体DNA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多重二次PCR扩增极微量DNA标本供后续SSCP和DNA测序分析。方法:对照组取微量组织提取的DNA为模板,分别用不同的4对引物各自行PCR,同一PCR反应体系里加入4对引物扩增。然后将此扩增产物稀释1000倍为模板,再以相同引物进行第二次PCR。实验组:取微量组织提取的DNA为模板,以与对照组相同的4对引物各自进行PCR。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结果,用DNA测序方法检验二次PCR扩增产物的特异性。结果:微量的DNA标本可同时被多对引物二次扩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自引物扩增的DNA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区带速率相同,测序显示碱基序列相同。结论:因极微量的DNA模板不能满足多引物多次PCR时,可用多重二次PCR扩增,本方法在法医学、考古和组织活检等方面将有广阔的用途。  相似文献   

12.
hTERT片段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肿瘤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hTERT基因并克隆人PGEM—T Easy载体中,然后再亚克隆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用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法筛选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以DNA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法证实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成功。测序表明,hTERT基因片段与GenBank公布的相应基因同源性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7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68%。结论:成功构建了hTERT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与hTERT相关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大鼠心肌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因。方法:采用RT—PCR法,从大鼠缺血性损伤的心肌组织mRNA中扩增出ICAM—1基因部分CDS区片段,克隆人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最后测序鉴定。结果:经RT—PCR法扩增出的特异性产物与预期扩增的片段长度110bp相符,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提供的已知序列比较,所克隆的ICAM-1基因片段与目的扩增的序列完全相同,与ICAM-1基因100%同源。结论:采用RT—PCR和T载体技术获得了大鼠心肌组织中ICAM-1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14.
石蜡组织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择一种高效、简便、稳定的从蜡块中提取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的方法。 方法 :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从石蜡组织中提取DNA ,比较所提取的DNA质量 ,PCR扩增cyclinD1基因的效率。对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了改良。 结果 :四种方法提取的DNA质量都能达到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 ,但在操作程序、扩增效率等方面存在差异。 结论 :微波脱蜡法操作简单、快速、扩增成功率高 ,适合于应用PCR技术对病理标本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和完善石蜡组织RNA提取的方法。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诊断用石蜡包埋组织块共100例,经RNA灭活处理后,进行组织切片、脱蜡、清洗、消化等一系列提取前预处理,用TRIZOL试剂提取组织的RNA,并在-20℃长时间沉淀RNA。对提取的RNA以核酸测定仪检测RNA的浓度和纯度,并通过RT—PCR检查提取RNA的β-actin基因,以检测提取RNA的质量。结果:100例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的RNA经过核酸测定仪测定后,浓度在20~50mmol/L,260nm及280nm光密度比在1.75~2.0;经过RT—PCR反应,提取的RNA都能扩增出190bp的pactin目的片段。结论:通过RNA提取前对材料的一系列合理处理,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档案组织材料中提取小片段RNA进行目的基因mRNA检测,可以成为一种稳定成熟的方法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 ARMS-PCR)检测晚期肺癌患者血清游离DNA和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突变,探索两者间的一致性。方法同时收集53例未经治疗的肺癌Ⅲb~Ⅳ期患者的原发灶肿瘤组织和外周血,分别提取DNA,采用ARMS-PCR扩增EGFR基因的第18、19、20和21外显子突变,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用微滴式数字PCR法对外周血标本进行验证。结果血浆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灵敏度为51.4%(17/33),特异度为100%;血浆EGFR基因的突变率为29.4%;16例血浆和组织结果不一致的标本,数字PCR检测的结果与血浆游离DNA检测的结果一致。结论血浆游离DNA为监测Ⅲb~Ⅳ期肺癌患者原发肿瘤中EGFR基因突变提供了新的来源, ARMS法是检测血浆游离DNA中EGFR基因突变的可靠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检标本石蜡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在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CR杂交梳法及抗酸染色法检测本院90例病理组织学改变不典型的可疑活检标本。结果:PCR杂交梳法检测可疑组织中结核杆菌DNA阳性率23.33%(21/90);抗酸染色阳性率10%(9/90),两有显差异(P<0.05)。PCR杂交梳检测阳性病例经随访证实临床抗结核治疗后均有好转。结论:临床活检标本石蜡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省时的特点,有助于组织学改变不典型病例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胃癌中SOX4基因的碱基及其编码的氨基酸突变情况,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提取胃癌肿瘤及癌旁组织的DNA,PCR扩增胃癌SOX4基因的HMG—box框,并对其进行PCR—SSCP分析,对有差异的样本进行DNA测序。将测序结果用ClustalX软件与正常的HMG—box框序列比对,用DNAStar软件将HMG—box框碱基序列转化成氨基酸序列,再用ClustalX软件与正常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经序列测定发现在27例胃癌样本中有12例出现点突变,而在癌旁组织中没有发现突变,晚期胃癌的突变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结论SOX4基因突变可能与胃癌的发展和转移有相关性。本研究为探索SOX4基因突变与人类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分子资料。  相似文献   

19.
天麻总DNA提取及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改良常用的植物DNA提取的CTAB,SDS法,以有效去除天麻多糖类杂质。方法:用CTAB法提取天麻鲜品不同部位(块茎、花序轴和胚芽)DNA;用生理盐水浸泡天麻干品之后,在应用CTAB,SDS法提取天麻干品的DNA;通过已知序列的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片段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PCR产物测序鉴定天麻DNA及其质量。结果:提取了44份天麻样本DNA,用CTAB法提取天麻鲜品不同部位的DNA,成功地用于PCR扩增,并通过DNA测序进一步鉴定;应用改良的CTAB,SDS法提取天麻干品DNA可用于PCR扩增,但DNA测序未成功。结论:用CTAB法提取的天麻鲜品各个部位DNA均可用于基因分析,而用天麻胚芽提取DNA的效果最理想;改良CTAB法能有效提取天麻干品DNA。提取的DNA可用于基因扩增。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克隆人MAGE-12基因并测序。方法从人肺癌组织中提取mRNA,用RT—PCR从中扩增出MAGE-12基因片段,对其进行PvuⅡ酶切鉴定;将扩增片段克隆于pGEM—Teasy载体中,转化JM109菌;进行蓝白筛选后,运用pGEM Teasy质粒的TT/SP6作为引物对重组子鉴定,并进行DNA测序。结果PCR扩增得到944bp的基因片段,经PvuⅡ酶切初步证实为MAGE-12基因;阳性克隆经筛选鉴定连接有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比较,结果完全相同,表明靶基因成功插入pGEM—Teasy。结论成功克隆MAGE-12基因,为MAGE-12用于肿瘤的生物治疗做出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