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门诊糖尿病患者临床药学服务的经济学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我院糖尿病门诊实施药学服务干预前的113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2月我院糖尿病门诊实施药学服务干预后的113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配合治疗依从性及成本效果比.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经济学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马小平 《北方药学》2014,(4):106-107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药师干预对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健康教育、制定最佳用药方案、用药指导等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疗效、用药依从性和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干预前(U=13.4554,P<0.01),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X2=124.262,P<0.01),患者对药师的咨询明显增加(X2=50.8486,P<0.01),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明显改善(P<0.01)。结论:药师干预可明显提高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用药依从性,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高血压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效果和意义。方法:100例依从性差、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临床药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高血压用药知识和疑难问题,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个体化药学服务,对照组不予干预,并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对患者的治疗结果、用药依从性、用药知识等进行随访调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高血压用药知识水平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药师通过面向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可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依从性和用药知识水平,避免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高血压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效果和意义。 方法:100例依从性差、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临床药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高血压用药知识和潜在问题,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个体化药学服务,对照组不予以干预,并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对患者的治疗结果、用药依从性、用药知识等进行随访研究。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等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高血压用药知识水平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药师通过面向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可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和用药知识水平,避免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将基础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将药学服务实施于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药学服务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并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模式对门诊青壮年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门诊的100例年龄18~44岁的青壮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师简单口头发药交代的方式,观察组则通过微信工具开展更深层次的药学、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用药依从性、药品不良反应等,对比两种服务模式的降压效果应用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降压药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降压药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达标率、用药依从性、医疗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不良生活习...  相似文献   

7.
冯威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387-2388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药学干预治疗观察组(58)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2例).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个性化用药指导等药学服务干预,对照组不实施药学服务干预,定期考察2组患者依从性的变化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分别为52.03%和49.83%,两组差异无明显性,6个月后观察组依从性87.81%,对照组51.00%,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在6个月后均差异具有显著性;与对照组相比,舒张压改变值平均下降了15.9 mmHg(1 mmHg=0.133 kPa),收缩压改变值平均下降了8.9 mmHg,两组血压改变值差异具显著性.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持续用药.  相似文献   

8.
李连瑞 《中国药房》2009,(11):869-87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对76例用药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1次面对面的药学服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共进行4次,分析4周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情况的变化。结果:患者依从率从第1周的(48.99±22.90)%上升至第5周的(83.82±12.47)%(P<0.01);血压达标率由第1周的6.58%上升至第5周的51.32%(P<0.01)。结论:临床药师为门诊高血压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可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过实施药学干预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110例2型糖尿病病例进行本次研究,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指导服务,观察组行全方位药学干预.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偏差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以让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得以提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偏差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药学干预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为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指导,亦为转型期的二级医院临床药师探索药学服务新路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师干预与不干预对照试验方法,比较药师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血压变化和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结果 经过12个月实验,药师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都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药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观察药学服务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由临床药师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照组无临床药师进行药学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血压、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均较入院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达标率和用药依从率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出院时血压达标率和用药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在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血压,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门诊就诊的咳喘慢性疾病患者建立药学服务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上饶市立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咳喘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根据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学服务方法,融合咳喘慢性疾病患者的特定监护内容和流程,建立门诊药学服务模式。干预组实施咳喘慢性疾病患者门诊药学服务模式,对照组按门诊行常规治疗和复诊,均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用药依从性,两组用药偏差、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再入院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的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用药信念特异性问卷(BMQ-S)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MMAS、BMQ-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用药偏差、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一般医疗过程、用药指导过程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MTM方法构建咳喘慢性疾病患者的门诊药学服务模式,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社区居民合理科学用药实施药学服务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7月我校志愿者服务队进社区开展合理用药服务的173例慢性病患者,其中糖尿病78例、高血压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6例(高血压47例、糖尿病40)、观察组87例(高血压48例、糖尿病38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学服务干预,随访调查两组患者6个月后自觉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自觉服药、依从性等占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社区居民经药学服务干预后,其用药依从性、自觉服药率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建立门诊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远程药学服务模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桂林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2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在常规用药指导基础上,应用远程通信及信息技术提供高血压相关知识培训、用药教育、药物咨询、用药监护、药学科普等药学服务,研究周期为6个月。以患者血压改善、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实施远程药学服务后,研究组血压改善程度、高血压知识知晓程度、用药依从性、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实施远程药学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赵微燕 《海峡药学》2013,25(3):227-228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日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随访观察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治疗依从率及降压疗效的变化。结果随访8周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54,P<0.01);观察组的降压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02,P<0.05)。结论降压药物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降压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随同医师坐诊,参与门诊甲亢患者治疗的药学服务效果。方法将156例门诊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用药教育,建立用药档案,参与用药方案调整;对照组由门诊医生进行常规治疗。统计药物咨询例次及内容,观察2组患者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药物疗效。结果药学咨询468例次,其中患者咨询390例次,医师咨询78例次。咨询内容中药物的用法用量占42.31%;对治疗方案的调整,药师意见被采纳率为86.27%。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依从性明显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临床药师随同医师坐诊,参与门诊甲亢患者的治疗,提供药学服务,能协助医生更好地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的药物治疗,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峻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479-480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老年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门诊治疗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2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组及对照组各136例,对照组患者传统门诊开方取药,试验组患者给予药师干预。结果治疗第12周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试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师干预对老年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明显促进作用,药师应提供优质药学服务,提高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刘舒扬 《抗感染药学》2021,18(2):287-290
目的:探究长期个体化药学监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门诊诊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并且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长期个体化药学监护,比较两组患者随访6月的血压变化、治疗依从性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测得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6.25%vs 85.00%,P<0.05);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8.75%vs23.75%,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长期个性化药学监护,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控制了血压,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药学服务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指导;干预组行高血压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合理用药知识教育,定期随访、用药指导等干预措施,历时12个月。以患者血压控制率、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程度和用药依从性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干预组血压达标率从31.13%提高到74.71%,高血压认知问卷分数从干预前的61.07分提高到77.07分,不及格率从39.08%下降到2.30%;用药依从性从31.00%提高到86.20%,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主导的药学服务有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和合理用药的认知,提高血压达标率和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吕玉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28-129,13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面评估、降压护理、服药干预、劝导烟酒、饮食管理、正确测压、活动指导、心理辅导、定期复查等临床护理路径,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措施,2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下降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的疾病控制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