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分解反应中大比例质量损失和大量气体产生,制备出具有40.369m2·g-1大比表面积的多孔FeF2材料。多孔结构为FeF2材料构建了优异的离子和电子导电通路,表现出优秀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在2C、5C和15C的倍率下分别表现出589.21mAh·g-1、406.95mAh·g-1和83.53mAh·g-1的高放电比容量。在0.5C和2C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分别为502.5mAh·g-1和267.9mAh·g-1。该结果为电池正极材料提升倍率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锂硫电池以其高理论比容量、高能量密度、储量丰富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多硫化锂严重的穿梭效应等缺陷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为了能有效抑制穿梭效应、改善锂硫电池性能,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结晶良好、元素分布均匀的一维氮化钒纳米线,将其作为隔膜修饰材料后,电解液间的浸润性得到了改善,离子传输性能得到了提升;同时,修饰层的形成有效地覆盖了初始隔膜较大的孔洞,从而有效抑制了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得到了提升。0.1C下的初始放电容量可达1055 mAh·g-1,0.5C、1C、2C、5C下的放电容量也能分别维持在862m Ah·g-1、803m Ah·g-1、736m Ah·g-1和651m Ah·g-1,1C循环后的容量能维持在641 mAh·g-1。当正极硫负载量为3 mg·cm-2时,3C循环后的容量也能维持在645 m Ah·g-1。  相似文献   

3.
田澍 《当代化工》2023,(4):862-866
层状二硒化钼负极由于其较大的层间间距(0.65 nm)、较高的理论容量和较大的表面积而在钠能量转换和存储方面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体积膨胀、导电性能差和层堆积仍然是巨大的挑战,这大大阻碍了MoSe2电极在钠储能中的应用。因此,使用静电纺丝方法设计和制备了一维MoSe2@C纳米纤维(缩写为1D-MoSe2@C)。对1D-MoSe2@C的结构、形貌和储钠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电化学测试表明,一维MoSe2@C负极材料在0.2 A·g-1和3 A·g-1下显示出573.9 mA·h·g-1和342.5 mA·h·g-1的高放电容量。得益于一维导电碳骨架,在200次循环后,它在4 A·g-1时可提供287.2 mA·h·g-1的高可逆容量,容量保持率约为95.2%。  相似文献   

4.
李清  梁天颖  周世明 《山东化工》2023,(18):73-75+80
判断电极材料的类型是研究能源存储和转换的基础。通过简单易控的室温沉积法制备花状草酸钴镍纳米材料,利用SEM、XRD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探究,并在碱性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判断电极材料的类型。结果表明,草酸钴镍电极材料符合电池型的特征。而作为对比的活性炭电极具有电容型电极的特征。在1 A·g-1电流密度下,草酸钴镍电极的比容量为90.1 mAh·g-1。当电流密度升高至10 A·g-1时,比容量仍然能够保持77.2%;在1 A·g-1时,活性炭电极的比电容是84.8 F·g-1,当电流密度增至10倍时,比电容衰减至68.8 F·g-1(比电容保持率81.1%)。  相似文献   

5.
Bi2S3是一种有潜力的转换合金化负极材料,它具有较高的首次可逆钠离子充/放电容量567.6m Ah·g-1/744.2m Ah·g-1和钾离子充/放电容量464.3m Ah·g-1/984.5m Ah·g-1,但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均有待改善。同步进行掺氮碳层包覆(Bi2S3@NC)和石墨烯包覆(Bi2S3@rGO)实验后,发现NC包覆效果不明显,而rGO在较少容量损失的前提下,大幅改善循环稳定性,经100次循环后分别用于钠离子和钾离子存储均可维持100m Ah·g-1左右的可逆容量。且倍率性能改善更为明显,2000mA·g-1时,Bi2S3@rGO仍能保持183.9mAh·g-1的高可逆钠离子存储容量。  相似文献   

6.
任博阳  车晓刚  刘思宇  王满  韩兴华  董婷  杨卷 《化工学报》1951,73(10):4745-4753
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是其走向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以富含芳香结构单元的煤液化固体残渣为碳源,结合KCl/CaCl2熔融盐的结构导向作用,可控制备了二维多孔碳纳米片(carbon nanosheets, CTx),并探究其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通过调控碳化温度可对煤基多孔碳纳米片的微观结构进行优化,在1000℃下制备的二维碳纳米片样品(CT1000)具有相对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缺陷结构。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0.1 A·g-1 的电流密度下,其可逆比容量为221.4 mAh·g-1,当电流密度增加至10 A·g-1时,比容量可以保持在124.4 mAh·g-1,倍率性能优异。此外,在1 A·g-1 的电流密度下经20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高达94.2%,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任博阳  车晓刚  刘思宇  王满  韩兴华  董婷  杨卷 《化工学报》2022,73(10):4745-4753
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是其走向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以富含芳香结构单元的煤液化固体残渣为碳源,结合KCl/CaCl2熔融盐的结构导向作用,可控制备了二维多孔碳纳米片(carbon nanosheets, CTx),并探究其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通过调控碳化温度可对煤基多孔碳纳米片的微观结构进行优化,在1000℃下制备的二维碳纳米片样品(CT1000)具有相对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缺陷结构。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0.1 A·g-1 的电流密度下,其可逆比容量为221.4 mAh·g-1,当电流密度增加至10 A·g-1时,比容量可以保持在124.4 mAh·g-1,倍率性能优异。此外,在1 A·g-1 的电流密度下经20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高达94.2%,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钼氮化物的电化学储锂性能,以钼酸铵、六次甲基四胺及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通过水热、冷冻干燥及在H2/N2混合气中热处理,制备了Mo2N量子点@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Mo2N-QDs@Ngs),并探究了GO复合量对电化学储锂性能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Mo2N量子点尺寸约为2~5 nm,Mo2N量子点均匀地分布在氮掺杂石墨烯的表面。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GO复合量为30%时(Mo2N-QDs@Ngs-30),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其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具有699 mA·h·g-1的比容量,在2 A·g-1下仍具有286 mA·h·g-1的比容量。  相似文献   

9.
王捷  李圆  赵海雷 《化工学报》2020,71(4):1844-1850
通过软模板法(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结合后续空气气氛热处理制备出纳米颗粒组装三维Co3O4微米花负极材料。研究中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循环伏安测试(CV)、恒流充放电测试以及交流阻抗测试(EIS)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Co3O4微米花材料独特的结构优势赋予其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100 mA·g-1电流密度下电极具备约920 mA·h·g-1的循环可逆比容量;在500 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的循环可逆比容量为757 mA·h·g-1,容量几乎无衰减。大电流循环性能测试显示,所制备电极即使在2 A·g-1电流密度下依旧具有476 mA·h·g-1的循环可逆比容量。简易、有效且低成本化的高性能微米花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制备工艺将大大加速转换型电极材料的实际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赫  秦楠  郭鑫  郑俊生  赵基钢 《化工学报》2020,71(6):2735-2742
以浓硫酸和浓硝酸为氧化剂,采用超声氧化法对硬碳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并研究其作为锂离子超级电容器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超声氧化处理对硬碳形貌、结构以及表面含氧官能团相对含量的影响。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及交流阻抗法等电化学测试手段对处理前后硬碳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氧化处理能在硬碳表面引入适量的含氧官能团,添加额外的活性中心,提高电子迁移率,进而提高硬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半电池测试中,在2 A·g-1的高电流密度下,氧化硬碳的比容量是未处理硬碳的2倍,具有优秀的倍率性能。以氧化硬碳负极和活性炭正极制备出锂离子电容器,能量密度为37.6 W·h·kg-1,功率密度可达9415 W·kg-1,在1.0 A·g-1电流密度下,经过4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9.1%,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用高温烧结法制备FeS2碳包覆粉体,探索不同碳源包覆对其放电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最佳碳源的不同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其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覆柠檬酸,450℃和5 h煅烧下制备的粉体放电效果效果最佳。所制备的正极(vs.LiB)放电起始电压为1.90 V,当电压截至到1.5 V时,比容量可达538 mAh·g-1。  相似文献   

12.
毕宏晖  焦帅  魏风  何孝军 《化工学报》2020,71(6):2880-2888
在三聚氰胺为氮源、碳酸钾为活化剂的条件下,由菜籽饼制得了珊瑚状氮掺杂分级多孔碳(CNPCs)。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氮吸脱附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三聚氰胺的用量对CNPCs微观形貌、组成及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三聚氰胺的用量为2 g时,所得CNPC2的比表面积达2050 m2·g-1。以6 mol·L-1 KOH为电解液,在0.05 A·g-1的电流密度下,CNPCs的比容可达274 F·g-1;当电流密度为50 A·g-1时,CNPCs的比容为169 F·g-1,显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经过10000次充放电测试后,比容保持率达96%,展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此工作为从生物质大规模生产高性能储能用多孔碳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单、绿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六水合硝酸钴、2-甲基咪唑为溶质,甲醇为溶剂,采用室温共沉淀法制备ZIF-67,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ZIF-67掺杂在碳纤维中。研究了此负极材料的结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由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综合热分析、X射线衍射(XRD)以及LAND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以ZIF-67衍生的多孔钴氧化物碳纤维作为负极材料,具有较高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1时,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具有597.7 mAh·g-1)。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剂热法,以乙醇-四氯化碳为溶剂,KB作为载体和分散剂,与升华硫S进行复合制备正极材料S-KB,研究结果表明KB与S进行复合未改变S的微观基本结构,且起到了将S分散的作用,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S:KB质量比为1:2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62.5 mAh·g-1,循环50周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4.1%,表现相对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电池比容量、循环性能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简单的静电纺丝结合刻蚀和硫化策略获得了FeS2@碳纤维(FeS2@CFs)薄膜电极,每个独特的蛋黄蛋壳结构单元与全方位三维碳纤维导电网络之间的协同效应赋予了电极材料优异的锂存储性能。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在5 A·g-1的大电流密度下容量仍能保持在415.4 mAh·g-1,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循环400圈的循环之后可逆容量约为977.9 mAh·g-1。更重要的是,前驱体材料具有很广泛的扩展性,这可为柔性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功能化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BMIMTFSI)作为高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用于抑制有机溶剂的氧化,以提高碳酸酯类电解液的耐高压性。分别采用充放电测试、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循环伏安法(CV)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LiNi0.5Mn1.5O4/Li电池的电化学行为和LiNi0.5Mn1.5O4材料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当在电解液中添加20% (体积分数)BMIMTFSI时,LiNi0.5Mn1.5O4/Li电池在室温、0.2C下的最高放电比容量是126.81 mA·h·g-1,5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09.36 mA·h·g-1,比在1 mol·L-1 LiPF6-EC/DMC电解液中的放电比容量提高了91.7%;且该电池在0.2C下循环50圈后的放电比容量保持率在95%左右,比用碳酸酯类电解液提高了近10%。SEM结果表明,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加入BMIMTFSI后,LiNi0.5Mn1.5O4电极表面附着了一层均匀且致密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  相似文献   

17.
FeNb11O29由于其高的理论充电容量(400 mAh·g-1),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报道的FeNb11O29实际容量仅有168~273 mAh·g-1。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Ga掺杂FeNb11O29材料的方法,成功合成了GaxFe1-xNb11O29(x=0.1,0.2)。结果表明,Ga0.2Fe0.8Nb11O29的电导率比FeNb11O29提高了两个数量级。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Ga掺杂不会改变FeNb11O29的正交剪切ReO3晶体结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材料的微观形貌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电化学实验表明,Ga0.2Fe0.8Nb11O29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1 C时,Ga0.2Fe0.8Nb11O29充电容量为290 mAh·g-1,当电流密度达到5 C时容量仍能保持145 mAh·g-1,此外,Ga0.2Fe0.8Nb11O29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5 C时循环1 000圈之后,容量保持率为91.0%,而不掺杂的FeNb11O29的充电容量仅有107 mAh·g-1,容量保持率仅为55.9%。利用Ga掺杂改善FeNb11O29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开发新型、超高能量密度、高法拉第反应活性的电极材料,尤其将其应用于新一代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通过水热法直接在柔性基质碳布上生长海胆状V2O5纳米球和十四面体Fe2O3纳米盒子。V2O5微观结构和储能性能可通过改变水热时间进行调控。海胆状V2O5纳米球正极材料具有最高比容量535 F·g-1。以十四面体Fe2O3纳米盒子作为负极材料组装的新型结构V2O5-CC//Fe2O3-CC柔性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699.49 W·kg-1时,能量密度可达46.06 W·h·kg-1。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柔韧性,在180°弯曲循环测试5000次,比容量保持率仍高达83.4%。研究为开发下一代超高能量密度、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了一种通用而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空多孔碳因其低密度、大孔容、高比表面积以及优良的电导率,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电负极材料。以纳米碳酸钙晶须为模板剂,负载聚多巴胺薄膜与氧化石墨烯,作为碳源与氮源,制备出晶须形中空多孔碳材料(Cw-GO),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碳化过程中,碳酸钙晶须经高温分解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刺破碳前体壳层,具有高效扩孔功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氮气吸附-脱附仪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CV)、阻抗谱(EIS)、循环充放电(GCD)对样品进行电化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Cw-GO在5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其初始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185.9 mA·h·g-1,在循环200次后,比容量为921.8 mA·h·g-1,库仑效率基本保持在99.4%,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溶胶-凝胶高温法制得三元正极材料Li LiNi1/3Co1/3Mn1/3O2,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系统的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该材料在环境温度为25、45、75℃条件下,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39.5、129.7、97.8mAh·g,第20周放电容量分别为133.2、120.9、87.8mAh·g-1,2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5.5%、93.2%、89.8%。表明该材料具有优越的循环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