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和趋势变化。方法从沈阳市肿瘤随访登记系统中提取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率(中标率)、年龄别死亡率、累积死亡率(0~74岁)、截缩死亡率(35~64岁)等指标;采用SPSS 23.0软件分别对男性、女性及各年龄组死亡率进行χ^(2)检验;Joinpoint 3.5.3软件对死亡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222.16/10万,中标率为100.50/10万,累积率(0~74岁)为10.88%;5年间合计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和男性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77%,P=0.030;APC=-1.78%,P=0.020),且男性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512.28,P<0.001)。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女性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结论2013—2017年沈阳市城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下降,肺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是重点防控癌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1年仙居县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为恶性肿瘤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仙居县肿瘤登记处2011年登记的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计算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等指标.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计算中国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 2011年仙居县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552例,死亡946例;肿瘤发病率为312.45/10万,中标率为216.03/10万,肿瘤死亡率为190.45/10万,中标率为126.20/10万.男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45岁以后快速上升.男性肿瘤发病前5位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发病前5位为胃癌、食管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男性肿瘤死亡前5位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死亡前5位为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宫颈癌.[结论]胃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肺癌和宫颈癌是威胁仙居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安徽省涡阳县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趋势,为制订本地区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法,由各村医生收集本村所有死亡病例上报,设计调查表入户调查;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用Cox-Stuart法分析其死亡趋势.[结果]1992年~2001年安徽省涡阳县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总体上升趋势(P<0.05),粗死亡率从81.78/10万(标化率为78.35/10万)上升至150.93/10万(标化率为143.23/10万),居死因首位.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增长速度高于男性.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居前6位的分别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白血病.其中白血病增速最快,其他依次为肠癌、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未见显著性(P>0.05).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居前6位的分别为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其中肝癌增速最快,其他依次为宫颈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P>0.05).[结论]安徽省涡阳县1992年~2001年恶性肿瘤死亡呈总体上升趋势,胃癌、肺癌、白血病、肝癌、肠癌、女性乳腺癌、宫颈癌为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2010-2012年山东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减寿情况,为开展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和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0.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47.22/10万;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前5位,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恶性肿瘤合计的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240 474人/年,减寿率(PYLLR)为1.61‰,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20.71年。PYLLR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白血病。而AYLL前5位则是白血病、脑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癌和肝癌。结论 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是对山东省居民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应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治工作,提高人群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近年来,我国因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所致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分析湖北省居民2008-2012年恶性肿瘤死因谱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2008-2012年死亡监测数据,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率进行描述,并进行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 湖北省2008-2012年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41.67/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为肺癌(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69.04/10万)、肝癌(52.15/10万)、胃癌(36.92/10万)、食管癌(18.40/10万)、结直肠癌和肛门癌(14.32/10万).女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为肺癌(21.29/10万)、肝癌(17.28/10万)、胃癌(16.21/10万)、结直肠癌和肛门癌(9.27/10万)、乳腺癌(8.05/10万).其中肺癌、结直肠癌和肛门癌的死亡风险,农村男性低于城市男性(OR值分别为0.93和0.83);男性肝癌、胃癌和食管癌死亡风险表现为农村高于城市(OR值分别为1.74、1.96和1.39).女性肺癌和乳腺癌的死亡风险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结直肠癌和肛门癌的死亡风险表现为农村女性低于城市(OR值分别为0.51和0.68),而胃癌是农村女性的死亡风险高于城市(OR值为2.48).2008-2012年,男性鼻咽癌、结直肠和肛门癌与女性鼻咽癌死亡率分别增加2.03%、4.07%和21.99%,男女其他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肺癌、肝癌和胃癌是湖北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男性前五位恶性肿瘤的死亡风险存在城乡差异,女性肺癌和乳腺癌的死亡风险无显著城乡差异,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今后应当结合城乡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开展肿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李丹  周莹  王联君 《中国肿瘤》2021,30(12):911-918
摘 要:[目的] 分析2007—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整理2007—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计算其死亡数、粗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顺位等指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别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主要死因恶性肿瘤的年龄分布情况。标化死亡率采用201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标化,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来描述恶性肿瘤死亡的时间趋势特征。[结果] 2007—2019年北京市东城区居民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189.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0.23/10万,标化死亡率APC为-0.09%(P>0.05),整体趋于平稳,分性别来看,男性标化死亡率整体高于女性。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无性别差异,5岁以上人群年龄别死亡率APC为10.03%。前10位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食管癌、淋巴瘤、胆囊癌、肾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5.38%。肺癌是男女共同的首位死因,男性的结直肠癌及女性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男女年龄别死亡率趋势一致,肺癌、胃癌、肝癌男女年龄别死亡率趋势不同。主要恶性肿瘤多在25~65岁呈现死亡率快速上升趋势。[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于稳定,肺癌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主要恶性肿瘤死因;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死亡出现持续上升趋势。主要恶性肿瘤死亡快速上升期多为青少年阶段,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是干预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琰琰  赵腾  马恒敏 《中国肿瘤》2018,27(4):261-266
摘 要:[目的] 分析2002~2013年山东省肥城市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为肥城市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肥城市肿瘤登记处2002~2013年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的病例资料,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标化率等指标,利用Joinpoint软件估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结果] 2002~2013年肥城市肿瘤登记处共登记报告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26 550例,死亡20 741例。其中,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59.93/10万,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11.42/10万,男女比例为1.65∶1;合计标化发病率、男女性标化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01);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94.63/10万,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2.12/10万,男女比例为1.88∶1。合计标化死亡率、男女性标化死亡率均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分别为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其他不明部位肿瘤、白血病、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胰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9.66%;死亡前10位恶性肿瘤分别为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其他不明部位肿瘤、白血病、脑及神经系统、胰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92.31%。[结论] 2002~2013年肥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死亡率变化趋势不明显;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是肥城市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应作为肥城市恶性肿瘤防治的主要癌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西藏自治区2004~2005年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方法]抽取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西藏自治区1市4县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覆盖总人年数为388 626人年,其中男性188 269人年,女性200 357人年.按性别和地区分别计算粗死亡率、肿瘤死因构成比、年龄别构成比、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和肿瘤死因顺位.并与第1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1973~1975年)资料比较.[结果] 2004~2005年共调查西藏自治区恶性肿瘤死亡病例250例,粗死亡率为64.33/10万,中标率为50.94/10万,世标率为63.70/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率,男性合计粗死亡率为77.55/10万,女性为51.91/10万.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包括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7位合计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94.52%;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包括胃癌、肝癌、食管癌、宫颈癌和乳腺癌,前8位合计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93.27%.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死亡癌谱有较大差异,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前3位为胃癌、肝癌和肺癌,农村地区死亡前3位为胃癌、肝癌和食管癌.与70年代相比,城市和农村的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粗死亡率水平呈下降趋势,肝癌和肺癌粗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西藏自治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胃癌和肝癌仍然是影响西藏人口最主要的肿瘤死因.  相似文献   

9.
彭慧  张一英  黄芳  邵月琴  张玉龙 《中国肿瘤》2011,20(12):893-896
[目的]探讨上海市嘉定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特征,为该区恶性肿瘤流行趋势评价和肿瘤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嘉定区1996~2006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996~2006年嘉定区共登记报告新发恶性肿瘤病例15 563例,粗发病率为285.23/10万,世界标化发病率为176.25/10万,死亡病例10 469例,粗死亡率为191.87/10万,世界标化死亡率为112.97/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于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大幅上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前5位均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为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和肝癌,死亡前5位为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结论]嘉定区1996~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则相对稳定,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等是威胁人群的主要肿瘤,扩大防癌健康教育,做好高危人群的早诊早治是嘉定区今后肿瘤防控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郑雨虹  周海茸  杨华凤 《中国肿瘤》2021,30(12):919-925
摘 要:[目的] 分析南京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Excel对南京市2007—2019年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粗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标化率),采用Joinpoint软件计算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分析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率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19年,南京市居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累计88 923例,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55.00%,年均粗死亡率和标化率分别为105.51/10万、64.20/10万。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粗死亡率和标化率均呈下降趋势(P均<0.001);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的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P均<0.001),而标化率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胆囊癌的粗死亡率相对稳定,标化率呈现下降趋势(P<0.001)。除胆囊癌外,其余5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标化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0岁前死亡水平均较低,45岁后增长明显,55岁后大幅度增长。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郊区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标化率高于市区,而市区结直肠癌、胆囊癌、胰腺癌的标化率高于郊区。[结论]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导致南京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有待通过综合措施加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  相似文献   

11.
杨琛 《肿瘤》2005,25(5):504-505
目的研究上海市浦东新区1993~2004年来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与变化趋势.方法采用199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和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浦东新区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结果恶性肿瘤粗死亡率由1993~1995年的174.88/10万上升到2002~2004年的219.66/10万.而世界标准人口标化后的恶性肿瘤死亡率由1993~1995年的130.40/10万下降到2002~2004年的115.25/10万.男性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是女性的1.6倍左右.2002~2004年男性前5位恶性肿瘤部位分别为肺、胃、肝、结/直肠、食管,女性前5位恶性肿瘤部位分别为肺、胃、结直肠、肝、乳腺.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1993~2004来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前5位死因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7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及其造成的疾病负担,为广西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7年广西33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及其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发病率/死亡率和世标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分析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采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等指标评价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结果 2017年广西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共报告新发病例34 105例,粗发病率为243.67/10万,中标发病率为201.71/10万,世标发病率为196.51/10万;共报告死亡例数20 709例,粗死亡率为147.96/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7.81/10万,世标死亡率为116.26/10万。恶性肿瘤发病前10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颈癌、胃癌、鼻咽癌、子宫体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4.0%;死亡前10位分别为肝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鼻咽癌、食管癌、白血病和脑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2.0%。2017年广西恶性肿瘤合计损失的DALYs为301 738.20人年,DALYs率为2 155.86/10万人年,DALYs率前10位癌种分别为肝癌、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子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脑癌和食管癌。结论 2017年广西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均处较高水平,肺癌、肝癌、结直肠癌、鼻咽癌、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等是广西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华红伟  张敏璐  龚飞 《中国肿瘤》2012,21(8):578-582
[目的]探讨上海市祟明县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水平。[方法]收集上海市崇明县2006~2008年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的恶性肿瘤病例资料,计算发病(死亡)率、世界标化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累积发病(死亡)率等。[结果]2006~2008年崇明县共登记报告恶性肿瘤(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新发病例7185例,粗发病率为343.09/10万,世界标化发病率为175.35/10万;死亡病例4876例,粗死亡率为232.8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7.46/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于女性,男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为肺癌、胃癌、肝癌、直肠癌、结肠癌,死亡前5位为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直肠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为乳腺癌、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癌,死亡前5位为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胰腺癌。[结论]崇明县2006~2008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死亡率总体均无明显变化。肺、胃、肝、乳腺和结直肠癌等是威胁人群的主要肿瘤,需加强肿瘤防治宣传教育,开展癌症二级预防,提倡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控制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growing threat of malignancy to health,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cancer incidence and patient survival rates among the residents in Pudong New Area of Shanghai to formulate better cancer prevention strategies. A total of 43,613 cancer patients diagnosed between 2002 and 2006 were recruited from the Pudong New Area Cancer Registry. The incidence, observed survival rate, and relative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grouped by sex, age, geographic area, and TNM stage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Kaplan-Meier, life table, and Ederer II methods, respectively. Between 2002 and 2006, cancer incidence in Pudong New Area was 349.99 per 100,000 person-years, and the 10 most frequently diseased sites were the lung, stomach, colon and rectum, liver, breast, esophagus, pancreas, brain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yroid, and bladder.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 breast, thyroid, brain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bladder, the 5-year relative survival rate was greater than 40%, whereas patients with cancers of the liver and pancreas had a 5-year relative survival rate of less than 10%. The 1-year to 5-year survival rates for patients grouped by sex, age, geographic area, and TNM stage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l P<0.001).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ncer incidence and patient survival in Pudong New Area vary by tumor type, sex, age, geographic area, and TNM stage.  相似文献   

15.
Most studies of cancer risk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exposures have focused on male operators. Cancer mortality in a cohort of 38 962 women engaged in agriculture (Province of Forlì, 1969-1993)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rest of the female residents using the ratio of age-standardized (Europe) mortality rates (ASR)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Moreover, mortality time trends in both subsets of the population were evaluated. The cohort yielded 798 439 person-years with 2397 cancer deaths. Total ASR ratio was 0.86 (95% CI 0.80-0.92). Only gastric cancer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but declining excess mortality (ASR ratio 1.26; 95% CI 1.11-1.43). Total ASR ratio decreased from 1.07 (95% CI 0.95-1.20) in 1969-1976 to 0.74 (95% CI 0.66-0.82) in 1985-1993. This resulted from a downward mortality trend restricted to the cohort. In particular, mortality from cancers of the oesophagus, stomach and colon/rectum decreased more steeply in the cohort. Mortality from liver cancer decreased only in the cohort. Mortality from cancers of the pancreas, lung, breast, bladder and skin melanoma remained stable in the cohort whilst increasing in the rest of the population. In conclusion, risk excesses previously reported were not confirmed. Agricultural workers qualified as a subset of the female population with atypical, favourable epidemiologic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02—2013年金山区肺癌发病与死亡特征,为制订有针对性肺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肿瘤登记信息系统采集2002—2013年肺癌发病和死亡病例,计算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率、截缩率、累积率、潜在减寿年、潜在减寿率和标化减寿率。结果 2002—2013年,金山区肺癌粗发病率为70.79/10万,中标发病率为36.90/10万,世标发病率为36.65/10万,肺癌粗死亡率为62.53/10万,中标死亡率为32.30/10万,世标死亡率为31.99/10万,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12年间,男性中标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0.36%,P=0.632),女性中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4.42%,P<0.001),同期男性肺癌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70%,P=0.033),女性中标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0.02%,P=0.980)。2002—2013年,金山区居民肺癌所致潜在减寿率为7.21‰,标化减寿率为4.18‰。12年间,男性标化减寿率呈下降趋势(APC=-2.58%,P=0.025),女性标化减寿率无明显升降趋势(APC=2.16%,P=0.143)。结论 肺癌是对金山居民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人口老龄化是造成金山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山市2006年恶性肿瘤发病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研究2006年中山市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中山市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年中山市肿瘤登记处登记的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数、粗发病率、中国与世界标化发病率、发病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06年中山市恶性肿瘤男女世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34.09/10万与159.31/10万,男性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是肺、肝、鼻咽、食管和胃恶性肿瘤,女性依次是乳腺、肺、宫体、鼻咽和结肠癌,鼻咽癌占中山市同期男女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的第3、4位。[结论]2006年中山市恶性肿瘤发病位于国内外发病较高水平,且其发病有上升趋势,提示应加强中山市恶性肿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汇总分析济南市2012年人群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济南市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济南市肿瘤登记处2012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统计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和构成比等指标,分析恶性肿瘤人群分布特征。结果:济南市2012年居民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214.56/10万,中标率为152.52/10万,世标率为167.14/10万。男性发病率为255.54/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为189.77/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为212.25/10万;女性发病率为173.60/10万,中标率为120.75/10万,世标率为129.32/10万。济南市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为176.96/10万,高于城区的135.2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3,P〈0.001。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40岁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快速上升。城区和农村相比,〈20岁人群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20岁人群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区。济南市发病率居前10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淋巴瘤、白血病和胰腺癌,共占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81.77%。城区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农村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乳腺癌。男性发病率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发病率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结论:济南市肺癌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以及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较高,是今后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