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与防治对策。方法回顾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总结临床工作中防治急性脑膨出的有效方法。结果患者出院时以GOS评定预后:良好8例,中残14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15例,死亡38例,病死率44.2%。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运用控制性减压措施,对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技术改良,采用大骨窗减压,双侧开颅减压等措施,排除增高颅压的因素,能明显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128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术中分步切开硬脑膜(观察组),66例采用常规单侧大骨瓣减压(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中未发生造成关颅困难的恶性脑膨出,对照组25例(37.9%)术中发生恶性脑膨出而强行关颅。伤后随访6个月至1年,根据GOS评分评定预后:观察组GOS评分4~5分28例,2~3分23例,1分11例;对照组GOS评分4~5分12例,2~3分27例,1分27例。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脑膜分步切开结合对侧开颅减压能有效防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128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术中分步切开硬脑膜(观察组),66例采用常规单侧大骨瓣减压(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术中未发生造成关颅困难的恶性脑膨出,对照组25例(37.9%)术中发生恶性脑膨出而强行关颅.伤后随访6个月至1年,根据GOS评分评定预后:观察组GOS评分4~5分28例,2~3分23例,1分11例;对照组GOS评分4~5分12例,2~3分27例,1分27例.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脑膜分步切开结合对侧开颅减压能有效防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标准大骨瓣减压开颅术是缓解颅内高压及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方法,但由于术后颅骨和硬脑膜缺损,治疗后期易发生脑膨出,对患者意识、神经功能及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期预防脑膨出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总结了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行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2例,其中70例术中  相似文献   

5.
硬膜网格成形与常规减压影像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应用硬脑膜网格成形与常规方法减压两种术式的术后影像学表现。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肿胀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术中分别应用硬脑膜网格成形与常规方法减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术后脑嵌顿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有差异;术后中线移位、环池受压情况及术后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运用硬脑膜网格成形技术有助于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防止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可达30%~60%[1]。弥漫型脑肿胀、术中急性脑膨出与术后脑梗死是影响其预后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采用标准外伤性大骨瓣快速减压手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一旦术中出现脑膨出或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提高,可达50%~70%。我科对1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大骨瓣减压术中ICP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ICP值。术后6个月时评估患者的预后,对术前不同ICP患者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在大骨瓣减压术前、骨瓣去除后、硬脑膜切开后、血肿清除后和关颅后的平均ICP,分别为(45.48±10.09)mm Hg、(29.84±5.21)mm Hg、(8.86±3.78)mm Hg、(10.15±4.12)mm Hg和(11.41±5.26)mm Hg。减压术前ICP60 mm Hg患者的预后不良率和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均显著高于ICP40 mm Hg和40~60 mm Hg的患者(均P0.05)。减压术中大骨瓣去除后和硬脑膜切开后的ICP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ICP明显增高患者的预后较差,应警惕患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大骨瓣减压的同时充分切开硬脑膜能最大程度地降低ICP。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的临床特征,为减少或避免脑膨出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探讨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发生率67.7%,术前广泛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脑肿胀,术后新发颅内血肿和(或)脑挫裂伤灶扩大、脑积水、大面积脑梗死、张力性硬膜下积液、颅内感染是导致术后脑膨出的重要原因。术后脑膨出的发生率与预后有相关性(Spearman=0.990,双侧P=0.000).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的发生率高,需要严格把握去骨瓣减压术的手术指征,预防或及时处理术后各种导致术后颅高压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机理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在颅脑手术过程中发生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应对措施,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过度通气、咬除颅底骨质、阶梯性减压、及时复查颅脑CT等综合措施。结果术后随访三月按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9例、轻残11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2例。迟发性血肿(63.8%),弥漫性脑肿胀(27.6%)及脑梗死(8.6%)是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患者要正确判断,区别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特点、成因及处理方法。方法14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患者行保守治疗6例,钻孔引流4例,去骨瓣开颅手术4例,脑室-腹腔分流术4例。结果硬膜下积液消失7例,好转3例,无效4例。结论严格掌握大骨瓣减压手术适应证,术中硬脑膜减张缝合有助于减轻术后脑膨出,减少对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手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86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观察组在标准大骨瓣减压的基础上术中采用控制性阶梯式降颅压手术。结果观察组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观察组预后良好率(GOS评分4~5分)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基础上,术中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手术,能有效降低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226例重型颅脑损伤需行减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A组180例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基础上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手术,B组46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颅内血肿、大面积脑梗塞、严重的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以及GOS标准预后评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的手术能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应用阶梯式减压技术的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6例,依据术中有无采用阶梯式减压技术,随机分成两组:阶梯式减压组(n=187),传统减压组(n=169),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时GOS评分并行统计分析。结果阶梯式减压组急性脑膨出以及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减压组(P 0.05);阶梯式减压组术后6个月时预后好于传统减压组(P 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采用阶梯式减压技术能够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226例重型颅脑损伤需行减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A组180例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基础上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手术,B组46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颅内血肿、大面积脑梗塞、严重的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以及GOS标准预后评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的手术能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双额冠状骨瓣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行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减压术。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恢复良好33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观察组恢复良好率(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51.26%;P<0.05)。两组术前颅内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3、7 d颅内压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疝1例、颅内感染3例、急性脑膨出2例、脑积水2例、脑脊液漏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疝4例、颅内感染4例、急性脑膨出3例、脑积水4例、脑脊液漏8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26%)明显低于对照组(53.49%;P<0.05)。结论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充分减压,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重型颅脑损伤于2001—10~2005—10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的患者53例和1995—05~2000-10行传统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患者42例的疗效,并进行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均进行脱水、预防感染、止血、护脑等处理。结果治疗组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可以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继减压指单侧开颅后因脑压仍难以控制,而再次麻醉行对侧开颅手术治疗。本文对我院自2003年3月以来46例接受相继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验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4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20例(44.4%),中残7例(15.5%),重残4例(8.9%),植物状态2例(4.4%),死亡12例(26.7%)。直接死亡原因:原发脑干损伤并发脑内血肿8例,慢性全身衰竭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直视下脑疝复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大面积脑水肿颅内高压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介绍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验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4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39.6%),中残8例(16.7%),重残6例(12.5%),植物状态3例(6.2%),死亡12例(25.0%)。直接死亡原因:原发脑干损伤并发脑内血肿6例,慢性全身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直视下脑疝复位可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7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按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538例,中残67例,重残25例,植物生存24例,死亡66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减压充分,显露彻底,疗效确切,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