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布氏镜又称多功能显微诊断仪 ,是美国科学家Bradford博士 2 0世纪 90年代发明的一种高科技医学显微诊断仪。它以细胞形态学、氧化自由基学说和人体全息胚理论为依据 ,与高科技显微镜系统相结合 ,通过指尖一滴血进行亚健康诊断[1 ] ,能在几秒内客观、清晰、准确地显示脏器病变 ,预警肿瘤、心血管、血液等多系统疾病。尤其在肿瘤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独特的意义。现将作者观察到的 4例病例报告如下 ,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例 1:女 ,5 8岁。因不规则发热、呕吐 3个月于 1998年 4月 1日收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治疗 ,临…  相似文献   

2.
《中国肿瘤》杂志社将举办肿瘤早期诊断培训班,重点推荐乳腺诊断仪和肿瘤测定仪。乳腺诊断仪可清晰显示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面,辨别肿瘤良恶性、肿块大小等,是乳腺癌普查、早期诊断及妇女乳腺癌预防保偿的实用工具。HX 肿瘤测定仪适用于人群肿瘤普查和筛选。该仪器是根据经络学说原理,测出人体内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特点。方法 :全部病例术前采用超声诊断仪经腹部检查 ,并经手术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2 1例子宫肿瘤的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2 .56% ,误诊率 7.4 5% ;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 93.0 6% ;恶性为 91.84 %。结论 :根据子宫肿瘤的大小、形态、病灶周边及内部声像图特点、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 ,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子宫肿瘤。  相似文献   

4.
恶性实体肿瘤常对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产生治疗抵抗,严重影响治疗疗效。利用低强度超声增强肿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一直是超声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热点。采用诊断级的低强度超声增强肿瘤放化疗,具有精准影像引导、无创安全、临床转化快等特点。本文综述了诊断超声治疗的声孔效应机制,介绍了相关的超声肿瘤血流增强效应、超声增强肿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超声治疗安全性和超声诊断仪的治疗改进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超声显像对于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本院应用灰阶超声显像诊断仪对35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扫查。报告如下:资料、仪器、方法1984年7月至1987年3月,应用AlokaSSD-256和RT-2600线阵型实时超声显像仪。对35例膀胱肿瘤病患进行了扫查诊断。  相似文献   

6.
自Kleinsasser(1962)首次将手术显微镜用于直达喉镜以来,显微喉镜得到了广泛发展应用,成为喉癌及其早期病变诊断和治疗的标准术式。显微喉镜可较准确的对喉粘膜的癌前病变及癌变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在多数情况下喉粘膜得以恢复和保留,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不大。近年来在显微喉镜下切除喉内较大肿瘤作了一些尝试。基本来说,内窥镜手术能对粘膜上皮的早期病变及肿瘤的浸润程度作出较准确的术前诊断,从而尽可能的对其作局部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37例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 ,并采用 Mc Cormick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脊髓功能。结果  37例术前 MRI检查均明确诊断为髓内肿瘤 ,所有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病理结果为星形细胞瘤 13例 ,室管膜瘤 5例 ,血管母细胞瘤 2例 ,海绵状血管瘤 3例 ,脂肪瘤 4例 ,神经鞘瘤 2例 ,畸胎瘤 3例 ,皮样囊肿 3例 ,转移瘤 2例。肿瘤全切除 13例 ,次全切除 2 4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 2 8例 ,无变化 6例 ,加重 3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MRI对脊髓髓内肿瘤诊断最为有效 ,结合病史一般多能确诊。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效果良好 ,尤其对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可做到全切而不产生明显后遗症。有症状者应积极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8.
应用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诊断118例乳腺肿瘤患者,其中具有典型乳腺癌图像者96例,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102例,良性病变16例,诊断符合率86.4%,提示近红外线乳腺扫描对乳腺癌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超声显像对于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本院应用灰阶超声显像诊断仪对35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扫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晓航  彭卫军 《抗癌》2014,(1):16-18
放射学检查方法包括X射线透视、摄片、造影、X射线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等,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诊断仪器更新,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肿瘤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X射线诊断操作简单,设备价格相对低,使用范围较广泛。检查方法有3种:①普通x射线透视和摄片:常用于肺肿瘤、骨肿瘤,邻近肺部和侵及骨组织的其他肿瘤。②造影检查:适用于肿瘤与正常组织的x射线对比差的部位,如消化道肿瘤。③特殊造影:乳腺X射线摄影常用于乳腺肿瘤检查,数字减影摄像(DSA)对肿瘤的定位及肿瘤的血供等有价值,并可经血管进行肿瘤的治疗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特点,方法:全部病例术前采用超声诊断仪经腹部检查,并经手术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21例子宫肿瘤的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2.56%,误诊率7.45%,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06%,恶性为91.84%,结论:根据子宫肿瘤的大小,形态,病灶周边及内部声像图特点,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子宫肿瘤。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及化疗疗效观察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分析42例滋养细胞肿瘤不同的子宫CDFI特征,比较各组间化疗治愈率、疗程数、手术率,以总结经验,为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从我院2001年8月至2004年6月住院的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筛选病灶局限于子宫无远处转移的初治病例42例。年龄18~47岁,中位年龄34岁。按照宋鸿钊等的临床诊断及分期标准,其中侵蚀型葡萄胎27例,绒毛膜癌11例。2.方法:采用Aspen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于化疗前进行检测,依据子…  相似文献   

13.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复习32例脑胶质瘤显微手术病例,并与65例非显微手术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微手术组患者生存预后优于非显微手术组.生存预后与病理分级相关;同种手术方式中,生存预后与肿瘤全切除程度和年龄不相关.结论显微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预后.对任何脑胶质瘤患者都应争取选择显微手术,在保留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以获得最佳功能及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技巧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1例侧脑室内脑膜瘤患者,所有病例均行CT和MRI检查,9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所有患者均获肿瘤全切,无手术死亡。结论CT和MRI检查是诊断侧脑室脑膜瘤最可靠的方法,脑血管造影可明确肿瘤的血供,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涌泉  柏兰 《肿瘤》1994,14(1):46-46
B超诊断脾脏肿瘤马涌泉,柏兰,郭春霞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210000)脾脏的实质性病变并不多见,原发性脾恶性肿瘤更属罕见,其他部位癌瘤转移到脾脏的也很少。近年来,作者用日立EUB-4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诊断脾脏肿瘤3例,有2例得到术后及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胃癌常用筛查诊断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食管癌、胃癌高发区农村,对35岁以上男女476人,采用同步盲法依次应用肿瘤耳部信息诊断仪、隐血珠、拉网细胞学、胃镜、刷片、组织学活检6种方法进行了筛查诊断,并应用判定矩阵统计学方法对其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正确指数、阳性预报值、阴性预报值等14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是普查发现食管癌、贲门癌的较好方法.应用纤维胃镜直视、刷片或活检对于明确诊断有重要作用,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对每项检查的费用和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普查和临床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启武等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和激光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大大提高了诊断正确性,并获得了肿瘤全切除率达90%和手术后好转率达80%的良好效果。特别是占髓内肿瘤相当比例的血管细胞瘤等良性肿瘤患者,可以完全治愈。该研究进一步阐述了MRI诊断脊髓髓内肿瘤的定位、定性价值,特别是指出了髓内肿瘤发生囊变或继发空洞时与先天性脊髓  相似文献   

18.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7例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经显微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观察其镜下形态改变.结果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形态多样,免疫组化S-100,Leu7,MBP是敏感、可靠的标记物,其联合使用有助于明确诊断.结论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组织镜下形态多变,差异很大,常易误诊其它肿瘤,免疫标记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对114例136枚乳腺肿瘤进行二维超声、CDH检查并记录血流参数,比较良恶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声像图特征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在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块血流检出率、血流分级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V、PI、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恶性组均高于良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维超声、CDFI血流分级、血流动力学参数(PSV、RI、PI)综合分析和评价,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具有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松果体区肿瘤的争论及其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果体区肿瘤病理类型多样、术前定性诊断困难、多数对单纯放疗的疗效并不理想,随着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安全性的提高,诊断性放疗应该放弃。其最佳治疗方法目前仍存在争论。准确的病理诊断是提高松果体区肿瘤疗效所必须的。活检在松果体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安全性在文献中被错误的估计。近年来,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全切除率越来越高,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显著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由于多数松果体区肿瘤如能达到全切除,再根据准确的病理结果辅以必要的术后辅助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因此松果体区肿瘤应采用以积极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