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脾多肽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127例术后需行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在辅助化疗同时加用脾多肽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辅助化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身状况、毒副反应并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析。结果辅助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7.2±6.4 vs.74.2±5.9,P<0.05),且观察组T细胞亚群分析各项免疫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相关血液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过程中,应用脾多肽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术前辅助化疗对局限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作用。方法:将96例局限性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择期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给予250mg/d吉非替尼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85%(2/52)、远处转移率1.92%(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6%(5/44)和6.82%(3/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SCLC术前给予吉非替尼辅助化疗,可在降低复发及转移率的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东山  李浒  王国卿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33-134,136
目的观察探讨根治术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根治术结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术后死亡2例,占4.35%.5ff内生存22例,占47.8%;对照组术后死亡3例,占6.52%,5年内生存10例,占21.7%;两组术后死亡率及IA期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及IB期后分期的生存率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治术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雷萼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8例.根据化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3D—CRT,观察组予以3D—CRT并紫杉醇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部分患者(PR)、1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而病情恶化(PD)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96,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可能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比较优化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二种手术方式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10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袖状切除术组)和对照组(全肺切除术组),各55例,对二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情况进行追踪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肺功能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自测呼气峰值流速(PEF)]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对照组为30.91%,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6%、60%、47.3%,对照组分别为65.5%、40%、27.3%,二组术后第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袖式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延长远期生存率,疗效优于全肺切除术,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牛连夫  骆明浩  谢兴 《海南医学》2011,22(17):38-40
目的探讨术前辅助性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6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生存率。结果治疗组经术前MVP辅助性化疗,临床总有效率为44.7%。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切除率为86.8%,对照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为56.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4.2%、76.3%和47.4%,对照组术后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2.0%、44.0%和24.0%,两组之间预后生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辅助性化疗的近期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在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28例Ⅲ期初治NSCLC患者,于手术前随机分成两组,即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组(试验组)106例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122例,观察新辅助化疗对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和毒副反应,对比手术治疗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化疗总有效率为66.98%;化疗反应患者可耐受;术后试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81%、25.4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切除率为91.35%.对照组为81.97%,两组间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35%、36.54%和38.52%、13.9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Ⅲ期NSCLC患者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将7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用中药配合化疗,对照组38例,单用化疗。观察原发病灶疗效、中医证候、毒副反应及1、2、3年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7.37%,对照组有效率为42.1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57、89%、44.74%、23.68%,对照组为34.21%、21.05%、5.26%,治疗组1、2、3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治疗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配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对于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反应及延长生存期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30例ⅢA期NSCLC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为观察组,同期直接手术的ⅢA期NSCLC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对照组术前未进行化疗,术后行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手术切除率为93.3%,对照组手术切除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发生率为2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6.7%,对照组为68.0%;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63.3%,对照组为52.0%;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提升NSCLC手术切除率,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并且化疗不良反应均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ⅢA期的NACLC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亮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63-163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观察组32例,采用NP方案加艾迪注射液;对照组单用NP方案化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25%,对照组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都给予肺癌根治手术,对照组给予单药化疗,治疗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并发症都比较轻微,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预后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和观察组(中药加化疗组),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免疫学指标、体重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58.54%,对照组为36.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重及生活质量状况Karnofsky积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能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癌扶正方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5例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化疗组(对照组)22例及化疗并用抗癌扶正方组(治疗组)23例,治疗周期均为21d,1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39.13%(9/23),36.36%(8/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治疗组为26.09%(6/23),对照组为72.73%(16/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治疗组为30.43%(7/23),对照组为77.27%(17/22),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治疗组9例(39.13%),对照组3例(13.64%),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抗癌扶正方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黄消癥胶囊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P方案)新辅助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10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3例,同期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在术前经细胞学或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确定肺癌局限于一侧胸腔,无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属ⅢA、ⅢB期肺癌,未接受过化、放疗,且经全面检查评价能耐受外科手术者,随机分组。试验组给予口服西黄消癥胶囊配合NVB+DDP化疗两周期,对照组则术前单纯行NVB+DDP化疗两周期。术后均根据P—TNM分期和组织学类型结果,给予术后4周期化疗或/和1疗程的胸部放疗。实验组口服西黄消癥胶囊每次3粒,每133次。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68%和72.5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分期下降率分别为67.92%和47.06%,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121%和39.22%,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其中恶心呕吐、Ⅲ,Ⅳ度白细胞降低及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切除率试验组(98.11%)高于对照组(94.12%),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西黄消癥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增加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并进一步探讨非小细胞癌肿瘤标志物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n =75)和对照组(n =75),对照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70.67%)高于对照组(38.67%),且两组患者化疗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 水平、CA125水平、Cyfra21-1水平、NSE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可将肿瘤标志物水平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有效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P方案化疗联合后程加速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剂量分割照射,同时行4周期TP方案化疗;观察组进行TP方案化疗联合后程加速放疗。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I~Ⅱ级放射性肺炎22例(36.67%),食管炎37例(61.67%)高于对照组[15例(25.00%)、22例(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IV级放射性肺炎患病人数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观察组1、2、3年生存率为81.67%、53.33%、30.00%高于对照组(66.67%、36.67%、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P方案化疗联合后程加速放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21d为1个周期,观察组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每周期化疗前2d开始,连续静滴14d,2个周期后分析两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骨髓抑制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谭红霞  张科  谭咏 《河北医学》2014,(3):441-444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和顺铂的联合治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及预后。方法:选取8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仅应用顺铂或姑息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45.5%(20/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7%(1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2.5±2.1)月,一年生存率为47.7%,与对照组患者(8.3±1.9、27.3%)相比差异显著( 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紫杉醇和顺铂的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患者生存期延长,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观察组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螺旋CT定位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一周后采用含顺铂的方案(紫杉醇+DDP、吉西他滨+DDP)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灌注治疗1-3次;选择同期接受相同化疗方案进行全身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全身化疗2-4次。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生存期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近期疗效(CR+PR)为78.1%对照组为37.5%,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6、12、24个月生存率,观察组为93.8%、75%和9.4%,对照组为67.5%、45%和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毒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联合化疗)58例与对照组(单纯化疗)57例,两组化疗均采用NP化疗方案,完成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稳定率为91.4%,对照组为8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体质量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睥生血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并可增加患者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