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索不同生育期香菇多糖、蛋白质积累规律及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首先对三潮香菇不同生育期总糖、多糖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对第一潮香菇不同生育期多糖提取液使用20%、50%、70%乙醇终浓度进行分级醇沉,得到12个组分粗多糖样品(依次命名L1P20,L1P50,L1P70,……,L4P50,L4P70),比较12个粗多糖组分得率、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第一潮香菇各时期总糖和多糖含量均高于第二潮和第三潮,蛋白质和总糖含量在第一潮L3达到最大,分别为13.13%和45.33%,而多糖含量在第一潮L4达到最大8.24%;12个粗多糖组分得率、多糖和β-葡聚糖的含量有一定差异,P20组分得率最高,但是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明显低于其他2个组分。抗氧化活性方面,12个粗多糖组分均表现出抗氧化活性,在未成熟时期整体抗氧化活性最强,其中P20组分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为香菇适宜采摘时期以及香菇多糖活性最优组分的制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多糖的结构和性质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从真菌多糖和藻类多糖中共选出6种多糖,分别为地木耳多糖、葛仙米多糖、发菜多糖、螺旋藻多糖、香菇多糖和茯苓多糖。对6种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8种均一性多糖组分。分别对纯化后多糖的特性黏度、分子量、红外光谱、单糖组成、三股螺旋结构等相关参数进行测定,进一步对比纯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利用最小偏二乘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初步分析纯化后多糖的结构、性质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溶液特性黏度与分子量大小有关,香菇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最强,单糖组成(葡萄糖醛酸、半乳糖和葡萄糖)和分子量对多糖体外抗氧化生物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香菇柄为原料,采用乙酸酐法制备乙酰化香菇柄多糖,考察不同纯化程度对多糖乙酰化修饰取代度以及多糖结构特性的影响,并对多糖及其乙酰化多糖的降血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纯化后,香菇柄多糖及其对应乙酰化多糖纯度分别由纯化前的36.42%和41.87%提高到88.57%和81.27%,多糖得率则分别由纯化前的83.25%和48.83%显著降低到21.85%和35.42%。纯化对多糖乙酰化修饰的乙酰基取代度无显著影响,不同纯化多糖的乙酰基取代度均在0.3左右。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纯化未造成多糖结构的破坏,且多糖经乙酰化修饰后具有乙酰基的特征吸收峰。刚果红实验结果表明,经不同程度纯化后香菇柄多糖及其对应的乙酰化多糖均具有三螺旋结构,但其红移幅度随着纯化的不断进行而逐渐减小。香菇柄多糖及其乙酰化多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活性,且乙酰化可显著提高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表明乙酰化修饰可提高多糖的降血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可显著提高香菇柄多糖及其对应乙酰化多糖的多糖纯度,而对多糖结构无显著影响,乙酰化修饰可进一步提高多糖的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4.
香菇柄多糖乙酰化修饰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柄为原料,采用乙酸酐法制备乙酰化香菇柄多糖,考察不同乙酸酐用量在NaOH体系和甲酰胺体系中对多糖乙酰化修饰取代度以及多糖结构特性的影响,并对多糖及其乙酰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NaOH体系和甲酰胺体系中,香菇柄多糖乙酰化修饰取代度与乙酸酐用量均呈正相关,在乙酸酐用量为5 mL时,取代度分别为0.31和0.14。红外光谱表明,乙酰化修饰香菇柄多糖除具有多糖特征峰外,还出现了乙酰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香菇柄多糖的乙酰化修饰成功。NaOH体系乙酰化修饰后多糖仍然具有三螺旋结构,而甲酰胺体系乙酰化修饰后多糖的三螺旋结构被破坏。抗氧化结果表明,香菇柄多糖乙酰化修饰前后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且NaOH体系乙酰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香菇柄多糖和甲酰胺体系乙酰化多糖,宜采用NaOH体系对香菇柄多糖进行乙酰化修饰。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桑叶多糖,采用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树脂和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桑叶多糖(MLP),得到2种纯化多糖MLP-1和MLP-2,并对其结构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LP-1分子量为9.31×104 Da,单糖组成包括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其摩尔比为0.26∶0.36∶1.00∶0.41∶1.34∶1.02。MLP-2的分子量为2.22×106 Da,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摩尔比为0.18∶1.22∶1.00∶0.14∶1.7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LPs各组分具有典型的糖特征吸收峰。超氧阴离子(O2·-)、H2O2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MLP-1和MLP-2均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VC> MLP-1> MLP-2。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纯化远志多糖(polysaccharide of Polygala tenuifolia,PTP),并对其理化性质、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分级醇沉、DEAE-cellulose 52和Sephadex G-100柱色谱分离纯化远志多糖;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比旋光度法、凝胶渗透色谱法3种方法验证纯度;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测定单糖组成;清除1,1-二苯基-2-苦味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评价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以研究其降血糖活性。结果:远志多糖经分离纯化后获得组分PTP-1,经3种方法验证PTP-1为均一性良好的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4.62×10~4,由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3.92∶1.00∶2.08。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PTP-1对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半数清除率浓度IC_(50)分别为0.35 mg/m L和0.51 mg/m L。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PTP-1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IC_(50)值为0.52 mg/m L。结论:远志多糖PTP-1为具有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的均一多糖。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研究金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纯化组分进行结构分析。采用热水浸提、不同浓度乙醇分级沉淀的方法从金蝉花中提取多糖,分别获得50%醇沉金蝉花多糖(50% polysaccharides from Cordyceps cicadas,CP50)和80%醇沉金蝉花多糖(CP80),并检测两者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CP50较CP80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CP50进一步经二乙氨乙基(diethylaminoethyl,DEAE)纤维素-52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多糖CPA-1和CPB-1。经紫外扫描光谱法和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鉴定CPA-1和CPB-1为均一多糖;单糖组成分析显示两个组分中均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0.48∶0.52和1∶0.14∶0.114。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及刚果红实验发现,CPA-1和CPB-1具有典型的多糖红外吸收,且含有三股螺旋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纯化香加皮多糖(Cortex Periplocae Polysaccharides,CPP),并对其进行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以期为香加皮多糖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水提醇沉和Sevag法除蛋白得到香加皮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4种多糖组分CPP0、CPP1、CPP2和CPP3,并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分析、红外光谱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4种多糖的糖含量分别为82.20%、77.13%、75.23%和72.85%,且都含有糖醛酸;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85、477、411和572 kDa。4种多糖均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按照不同摩尔比组成的杂多糖。红外光谱表明4种多糖含有β-糖苷键且具有呋喃环。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4种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总体抗氧化能力顺序为:CPP0>CPP3>CPP1>CPP2。结论:从香加皮中提取得到的4种酸性多糖,糖含量高、相对分子量大且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CPP0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一株航天诱变的高产胞外多糖肠膜明串珠菌L21-49为对象,分离纯化其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 EPS),测定多糖的结构及功能活性,并分析其结构与功能活性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 CL-6B分子筛层析纯化该菌株的胞外多糖;然后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液相色谱对纯化后多糖进行结构分析;随后测定纯化组分的抗致病菌生物被膜、抗氧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结果显示,L21-49产胞外多糖经纯化得到EPS-A、EPS-B和EPS-C 3种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 629、36 959、24 714 Da。EPS-A主要含有甘露糖和葡萄糖,EPS-B主要含有甘露糖和半乳糖,EPS-C主要含有葡萄糖和半乳糖。体外功能活性研究表明,此3种胞外多糖对致病菌生物被膜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EPS-C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均高于其他组分,原因可能与其分子质量及所含官能团有关。研究结果对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纯化红曲霉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方法:红曲霉菌发酵液经乙醇沉淀获得胞外多糖,经精制除杂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获得多糖组分,再分别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柱前衍生PMP-HPLC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Mw)和单糖组成,测定多糖组分清除DPPH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EPS经分离得到三个组分EPS-1、EPS-2和EPS-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673、143537、238742 Da。EPS-1、EPS-2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0.301∶2.052∶3.614和1∶2.475∶1.950∶1.532,EPS-3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0.401∶0.066∶0.307∶2.974。三个多糖组分对DPPH·和羟自由基均有清除能力,并与多糖浓度呈现正相关。当多糖浓度为1 mg/m L时,三个组分对DPPH清除率分别为16.4%、15.9%和14.8%;对清除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0.4%、39.6%、63.8%。结论:红曲霉菌胞外多糖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比例均有差异;对羟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也存在差异,这种活性差异可能与各组分Mw及结构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11.
The article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main streamlines and scope of scientific activities of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of RAMS for the recent 10 years.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聚甘油酯(Polyglycerol esters of fatty acids,简写为PGE)在常温下有半固态和固态两种存在状态,本文通过对分别添加这两种PGE的软冰淇淋基料进行粘度、pH、粒径分析和垂直扫描分散稳定性分析(Turbiscan),发现半固态PGE的添加量为0.2%时,乳状液的粘度最低,粒径最小,稳定性最好;固态PGE的添加量为0.4%时.乳状液的粘度最低,粒径最小.通过比较发现,两种PGE对基料的影响有很大差别:半固态PGE能使乳状液的粒子更小,并能有效延长乳状液的稳定性;而固态PGE由于其熔点较高,可以促进脂肪结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食用油中酸价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为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 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 最终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结果显示, 样品中酸价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1.764×10?3 mg/g, 样品中酸价含量为(0.16±0.002) mg/g(置信水平95%, 包含因子k=2)。结论 在测定过程中, 测量重复性对总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其次是滴定管的体积。  相似文献   

14.
有梭织机稀密路织疵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有梭织机打纬过程中织机构件的位置和状况对纬纱之间距离的影响出发,推导出纬向密度计算公式,直观分析了影响纬向密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为减少稀密路织疵在国产老织机上采取的几项改进措施:采用弹簧回综、机外送经、电子驱动、导布辊加压等装置。  相似文献   

15.
通过DNS法测定小麦木聚糖酶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小麦木聚糖酶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是50℃,最适pH是5.5~6.0,最适底物浓度是1.0000%,最适底物与酶液用量比例为9/1,最适反应时间为5-9min。  相似文献   

16.
酶水解猪皮胶原的色谱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红  张新申  蒋小萍 《中国皮革》2001,30(21):10-12
比较详细地描述了用现代色谱分离的试验方法.用本实验室自制的弱阳离子交换树脂将猪皮胶原的酶水解产物成功地分离为5个组分,并详细讨论了影响分离效果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曲虫治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慎安 《酿酒》2004,31(3):13-14
通过对曲虫治理应用研究效果的分析 ,结果表明 :质量效果提高 7% ,糖化力效果提高 80 % ,综合效果提高 92 7%。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不同温度下Na ,K ∥Cl-,SO2 -4 —H2 O四元体系相图 ,对通过物理方法分离高温盐中一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当循环母液和高温盐配成的浆料温度超过 5 5℃ ,浆料液体中氯化镁达到一定浓度时 ,才能分离出纯净的一水硫酸镁和氯化钠。  相似文献   

20.
就皮化材料与清洁化制革的关系、目前传统制革工艺中存在的严重污染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采取的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清洁化是我国制革行业的必由之路,清洁化制革工艺与皮化材料的关系非常密切,只有研发出相应新型的、高吸收的、功能型的、易降解型的各类化工材料,才合乎清洁化生产的要求。在制革工艺中采用生物酶制剂辅助浸水脱脂、无硫脱毛与无灰浸碱工艺、无铵脱灰/碱等改造传统工艺,减少污染;采取高吸收铬鞣、无铬或少铬鞣制,提高铬的吸收率或克服铬鞣的弊端;在染整中,合成并采用助剂辅助染料、复鞣剂和加脂剂等的吸收与结合。这几方面通过集成应用,方可减轻制革的污染,实现清洁化生产。同时,就皮革固废物的利用及水的循环使用问题提出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