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黎颂铭 《海南医学》2014,(10):1495-149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局部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分为观察组(n=68)与对照组(n=51),观察组为新辅助化疗后进行SLNB,对照组未进行新辅助化疗行SLNB,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及假阴性率,并分析新辅助化疗前SLNB检出率及假阴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中61例检出SLN,其检出率为89.7%,对照组中47例检出SLN,其检出率为95.2%,观察组患者检测的准确度为89.7%,灵敏度为89.5%,特异性为90.0%,假阴性率为10.5%,对照组患者检测准确度为94.1%,灵敏度为95.2%,特异性为93.3%,假阴性率为4.8%,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的SLN检出率及假阴性率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左右侧乳腺癌、化疗方案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关,肿瘤分期Ⅲa期的检出率显著低于Ⅲb期,Ⅲa期的假阴性率显著低于Ⅲb期。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与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无明显差异,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分期是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检出率及假阴性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165例I、Ⅱa、Ⅱb、Ⅲ期乳腺癌行^99mTc联合亚甲蓝示踪剂注射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其中65例Ⅱb、Ⅲ期先行3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再行前哨淋巴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另100例I、Ⅱa期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行新辅助化疗组和未行新辅助化疗组每例平均腋窝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14.60枚和14.74枚(P〉0.05)、前哨淋巴结数分别为1.46枚和1.5枚(P〉0.05)、SLN检出率分别为96.7%和96.9%(P〉0.05)、SLN假阴性率分别为4.6%和4%(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检出数、前哨淋巴结的确认率和假阴性率与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结果一致,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靶向腋窝淋巴结切除术(TAD)在评估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丽水市中心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收治的行新辅助化疗患者57例,其中31例行新辅助化疗前先在超声引导下将金属标记夹植入经细针穿刺证实转移的腋窝淋巴结,完成化疗后行手术时先在超声引导下对标记淋巴结行穿刺染色定位后行标记的腋窝淋巴结切除,同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后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TAD组)。另26例行新辅助化疗后,术中单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后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比较两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及假阴性率。结果:57例患者中至少检出1枚前哨淋巴结者有53例,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2.98%,其中TAD组31例,对照组26例。TAD组淋巴结检出率为100%(31/31),灵敏度为94.44%(17/18),假阴性率为5.56%(1/18),准确率为96.77%(30/31)。对照组淋巴结检出率为84.62%(22/26),灵敏度为62.50%(10/16),假阴性率为37.50%(6/16),准确率为72.73%(16/22)。TAD组的淋巴结检出率、灵敏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AD组假阴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行TAD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相较于单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更能真实反映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CT)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可行性.方法 以“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前哨淋巴结活检”为自由词和主题词于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和PubMed、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所获得文献进行筛选.根据NCT前腋窝淋巴结状况分为腋窝淋巴结阴性组和腋窝淋巴结阳性组.对纳入文献记录提取必要数据后,使用STATA软件将各项研究结果合并后计算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及假阴性率.结果 共纳入41项原创性研究,共计5 848例患者.腋窝淋巴结阴性组患者2 050例,其中1 891例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0.94(95%CI 0.92~0.96),假阴性率为0.07(95%CI 0.04~0.10).腋窝淋巴结阳性组患者3 798例,3 059例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0.87(95%CI 0.84~0.90),假阴性率为0.13(95 %CI 0.11~0.16).结论 NCT前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可在NCT后行SLNB,NCT前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则不建议NCT后行SINB.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66-6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治疗的11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应用新辅助化疗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照组(59例)直接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观察比较两组准确率、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差异,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与临床病理关系。结果实验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92.16%、89.36%、92.00%、4.26%,与对照组(91.53%、87.04%、89.66%、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2期患者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7.43%)较T3期患者(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外侧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3.75%,内测区和中央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9.47%,不同区域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预测腋窝淋巴结病理学状态,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及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亚甲蓝示踪60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分析前哨淋巴结与根治性清扫腋窝淋巴结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91.7%,假阴性率为0%,准确率为100%;有4例检出后蓝染淋巴结。结论前哨淋巴结可以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采用亚甲蓝示踪法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金属标记夹定位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至2019年丽水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经空芯针穿刺活检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针吸细胞学检查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临床分期T1~4N1~3M0)32例。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先行超声造影确定前哨淋巴结,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明确淋巴结转移后放置金属标记夹定位,术中应用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比较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统计标记的前哨淋巴结在前哨淋巴结标本中的比例、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及准确率,分析影响检出率及假阴性率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32例患者全部完成新辅助化疗并行手术治疗;32例中28例标记淋巴结在前哨标本中(28/32),2例在清扫标本中,2例前哨及清扫标本中均未找到标记淋巴结;32例患者中2例前哨标本未检出淋巴结,余30例至少检出1枚前哨淋巴结,2例假阴性,检出率为93.7%(30/32),灵敏度为0.909(20/22),假阴性率为9.1%(2/22),准确率为93.3%(28/30)。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假阴性率与标记的前哨淋巴结是否在前哨标本有关(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金属标记夹定位阳性前哨淋巴结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有助于提高标记淋巴结位于前哨淋巴结标本中的比例及降低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NAC)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检出率和假阴性率,评估NAC后行SLNB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56例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按临床腋窝淋巴结状态分为临床淋巴结阴性(N0)组(A组)和阳性(N1~2)组(B组),予TEC 4个疗程结束后第14 d手术,以亚甲蓝为示踪剂先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后对两组SLN检出率及假阴性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SLN检出率及假阴性率分别为100.0%(7/7)及0.0%(0/1),B组SLN为87.8%(43/49)及11.8%(2/17),两组检出率及假阴性率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AC后的患者行SLNB是可行的。对于腋窝淋巴结临床阴性的乳腺癌患者,NAC后的SLNB能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的状态,指导腋窝淋巴结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联合淋巴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价值。方法 4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新辅助联合淋巴化疗及仅进行新辅助化疗,对治疗后可切除病例(试验组治疗后可切除病例归入A组,对照组治疗后可切除病例归入B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淋巴结清扫术,对活检资料及腋淋巴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检出率88.24%,准确性80%,假阴性率35.71%;B组检出率90.91%,准确性90%,假阴性率11.11%。两组准确性、假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淋巴化疗会干扰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T1~2N0M0期乳腺癌患者于手术时应用亚甲蓝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依据术前患者意愿分替代组和清扫组,替代组如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清扫组前哨淋巴结活检后直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统计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腋窝复发的发生率。结果 1检出率为90.4%;清扫组中准确率为96.7%,灵敏度为92.8%,特异性为100%,假阴性率为7.1%,假阳性率为0。2并发症:替代组术后上肢麻木、肿胀、僵硬、肌力减退、腋窝外形改变方面均明显较清扫组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发情况:随访21.5个月,替代组出现腋窝复发2例,清扫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亚甲蓝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基层医院仍可将其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全分期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行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准确性。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41例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Ⅱ期或Ⅲ期)予2—4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行患侧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联合腋窝淋巴结(Ⅰ-Ⅱ/Ⅲ级)清扫的乳腺癌保乳术。结果:在Ⅰ级腋窝淋巴结中检出前哨淋巴结39例,每例平均前哨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的检出数目分别为1.5-±0.2枚和17±5枚。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95.1%、92.3%、88.0%、12.0%,以上各指标与新辅助化疗前患者的原发肿瘤大小、区域淋巴结分级、TNM分期、年龄,或者体重指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部分行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安全可行的,且能较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状况评估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为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0一05—2012—11接收的6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32例患者先给予3—4疗程的新辅助化疗,然后行前哨淋巴活检术和腋窝淋巴清扫术;其余30例患者未行新辅助化疗,直接行前哨淋巴活检术和腋窝淋巴清扫术。结果:新辅助化疗组的SLN检出率、SLN假阴性率和准确性分别为93.75%、16%、90.87%,与非新辅助化疗组(96.67%、12.5%、89.66%)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用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的评估,并且准确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前哨淋巴结活检已取代腋窝淋巴结清扫作为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的腋窝分期手术。新辅助化疗可以使相当比例的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实现病理完全缓解。前哨淋巴结活检用于新辅助化疗后达腋窝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以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然而,在新辅助化疗后的患者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存在争议。本文归纳相关文献,综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亚甲蓝染色法对83例乳腺癌行腋窝蓝染淋巴结活检,后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比较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术前化疗、术前或术中活检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因素对SLNB检出率、准确率和假阴性率的影响。结果全组83例患者SLN的检出率为91.56%(76/83);准确率为94.73%(72/76);灵敏度为84.61%(22/26);假阴性率为1538%(4/26)。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患者年龄、肿瘤位置、术前是否化疗与SLN的检出率无明显相关(P〉0.05),肿瘤大小(〉5cm)、术前或术中活检、腋窝淋巴结状态与SLN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腋窝淋巴结肿大对SLNB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种因素对SLNB的假阴性率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状态,亚甲蓝染色法可以成功确定SLN。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 和未接受新辅助化疗两组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 活检的结果,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以及相关临床及病理因素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 年2月-2010 年10 月期间经我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96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新辅助化疗组(A 组)54 例,以PFE 方案(每疗程紫杉醇210mg 、氟尿嘧啶2.5g 、吡柔比星60mg) 行2-4 疗程化疗,然后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未行新辅助化疗组(B 组)42 例,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两组患者术前经乳腺原发肿瘤(或活检残腔)周围或乳晕区皮下组织分3点注射1% 亚甲蓝,术中肉眼寻找蓝染的前哨淋巴结并切除,然后常规清扫腋窝Ⅰ、Ⅱ组淋巴结.术后对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 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明显低于B组(81.48%vs95.24%,P<0.05);A 组和B组SLN 活检的假阴性率以及准确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0%vs3.57% 以及95.45%VS97.50%,P 均>0.05);A 组中,肿瘤(或残腔)位置注射美兰者的检出率略低于乳晕注射者(75.86%vs88.00%,P=0.427);SLNB 的检出率及假阴性率与患者年龄及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无关,相应数据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1.00).结论:NAC 能够降低SLNB 的检出率,但NAC 后的患者的SLN 情况仍能代表腋窝淋巴结状况,新辅助化疗后仍可对患者进行SLNB,新辅助化疗后肿瘤(或残腔)处注射的SLNB 检出率略低于乳晕注射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素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T1-2N0M0乳腺癌治疗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的43例T1-2N0M0乳腺癌患者,使用核素法行SLNB,随后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内的根治性手术,统计相关数据,分析SLNB相关影响因素。结果:SLNB成功率97.7%,假阴性率18.25%,准确率92.9%。患者年龄小于50岁、原发乳腺肿瘤部位、操作者的学习曲线与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有明显相关性,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与SLN检出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核素法SLNB是一项可行的技术,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住院治疗的5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先行2~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EC方案或TEC方案),术前用亚甲兰皮下注射法标记前哨淋巴结,术中寻找标记的前哨淋巴结作活检,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对所有淋巴结作常规病理检验。结果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92.00%(46/50)、假阴性率6.90%(2/29)、准确率91.30%(42/46)、灵敏度93.10%(27/29)。肿瘤对化疗反应为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和SD(稳定)的SLN检出率分别为100.00%、92.86%和71.43%(P0.05)。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临床N分期这几个因素和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相较于对早期乳腺癌行SLNB,接受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进行SLNB可以得到与之类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2014年9月~ 2015年9月期间我科的39名Ⅰ、Ⅱ 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CT淋巴造影,采集其数据并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准确定位前哨 淋巴结并进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视化预演及临床手术,评价在数字三维技术指导下腔镜前哨淋巴结 活检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结果39例患者腋窝三维模型符合患者实际解剖,清晰显示前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与腋静脉、胸大 肌、胸小肌、背阔肌等的三维关系。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为100%,总符合率为 87.18%(34/39),灵敏度为91.67%(11/12),假阴性率为8.33%(1/12)。术后随访半年,39例患者均未发现患侧腋窝皮下积液、感 染、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结论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和较低的 假阴性率,可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辅助手术治疗乳腺癌及对腋窝淋巴结分期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乳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根据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病理结果确定是否对患者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探究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淋巴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0%,低于对照组的3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为97.56%(40/41),在每例患者中发现1~3枚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共57枚。通过开展HE染色和连续切片,发现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41.46%(17/41),其中微转移4例。结论乳腺癌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能有效评估腋窝淋巴结情况,准确判断是否开展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促进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腋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色素法对7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前哨淋巴结作快速冰冻病理,术后常规石蜡连续切片病理对照,并观察比较前哨淋巴结与非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1)72例中70例成功找到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7.22%,总体准确率为98.60%,总假阴性率为3.70%(1/27);其中前40例准确率为97.50%,后30例为100%;前40例假阴性率为5.88%(1/17),后30例假阴性率为0%。(2)70例中前哨淋巴结平均个数为2.99枚,其中前40例平均为3.48枚,后30例平均为2.33枚。70例患者中有27例淋巴结转移,其中仅前哨淋巴结转移者为77.78%(21/27)。(3)前哨淋巴结活检所用时间从最初的35.6min缩短到目前的6.7min即可完成。结论乳腺癌的色素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其检出率、敏感性、正确率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可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上“个体化、微创化”的有益手段之一。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清扫术必须经过30~50例的外科专业培训,保证假阴性率在5%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