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NF-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脑出血后核转录因子кB(NF-кB)表达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尼膜同组、栀子总环烯醚萜苷(20、10mg、5mg/kg)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12、24、48和96h 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NF-кB蛋白表达,同时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结果:20~10 mg/kg栀子环烯醚萜苷治疗组脑出血后NF-кB P65表达水平及脑含水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结论:栀子环烯醚萜苷可以抑制脑出血后NF-кB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开灵注射液组(3000 mg/kg)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高、中、低荆量组(30,15,7.5 mg/kg),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在术后48 h取脑组织标本,放射免疫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免疫组化检测ICAM-1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栀子总环烯醚萜苷中、高剂量组血肿周围脑组织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ICAM-1和Caspase-3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可以干预脑出血后炎症反应,阻止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脑出血AQP4和MMP-2/9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30mg/kg)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4、48、72和120h时间点各组各取5只大鼠脑组织标本,采用干湿重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测定脑含水量、AQP4蛋白和AQP4mRNA的表达、MMP-2和MMP-9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在各时间点脑含水量减少(P0.01),AQP4蛋白和AQP4mRNA表达降低(P0.05),术后72~120h时间点MMP-2和MMP-9表达水平低(P0.05~P0.01)。结论: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可能通过抑制AQP4、MMP-2和MMP-9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栀予总环烯醚萜苷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和栀予总环烯醚萜苷(20,10,5mg/kg)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12,24,48,72和144h5个时间点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HO-1表达,同时测量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20~10mg/kg栀予环烯醚萜苷组脑出血后HO—1表达水平及脑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脑出血组(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栀予总环烯醚萜苷可以抑制脑出血后HO-1表达,增强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内皮屏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30、15和5mg/kg)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4、48、72和120h时间点各组各取10只大鼠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周围血肿组织中内皮屏障抗原(endothelial barrier antigen,EBA)和血管内皮整合素αVβ3(αVβ3-Integrin)表达,ELISA法测定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栓调解蛋白(Thrombomodulin,TM)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24~120h模型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中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增多,整合素αVβ3平均光密度值增加,Ang-1和TM浓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30mg/kg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组在术后24~120h各时间点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α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浓度降低。15mg/kg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组仅在术后24~72h有效。结论: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可保护或修复内皮屏障,减少EBA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α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唐栀子提取物环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认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通过双盲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唐栀子环烯醚萜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Ⅳ型胶原酶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参考Longa评分法筛选建模成功大鼠模型进行后续实验。建模1d后唐栀子环烯醚萜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7.5、15、30mg·kg-1剂量的唐栀子环烯醚萜苷,假手术组与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治疗1周。期间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情况,通过平衡木行走实验观察大鼠运动功能变化情况。治疗1周后,将大鼠麻醉取出脑组织检测脑组织含水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病灶组织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3d后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大鼠在2min内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灶组织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唐栀子环烯醚萜苷中、高剂量组大鼠3d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3d后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含水量及病灶组织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唐栀子提取物环烯醚萜苷可改善脑出血大鼠认知、运动功能,缩小脑水肿面积,可能与调节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光化学法诱导脑梗死大鼠大脑皮层一氧化氮(NO)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含量的变化,以及中药山茱萸提取物(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苷)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预先灌胃给药7 d后,制作光化学致脑梗死模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中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了明显的梗死灶,脑皮层NO含量与NOS活性增加,NF-κB阳性细胞数量增多.与模型组相比,山茱萸提取物能明显减小脑梗死面积,降低脑皮层NO含量和NOS活性,并显著减少NF-κB阳性细胞数量.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可通过影响脑内NO,NF-κB的水平发挥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sICAM 1)、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的影响。方法 :STZ 60mg/kgip 1周后血糖值高于 16.7mM的糖尿病大鼠连续灌胃给药 12周环烯醚萜总苷 0 .5 g/kg、1.0 g/kg和氨基胍 0 .1g/kg ,各组取血清分别测定sICAM 1、TNF α的含量。 结果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模型大鼠血清sICAM 1、TNF α较正常组上调 ,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模型大鼠血清sICAM 1、TNF α的含量。结论 :环烯醚萜总苷能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中过高的sICAM 1、TNF α水平 ,这一作用可能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管秦艽中总环烯醚萜苷对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注射木瓜蛋白酶加L-半胱氨酸的方法建立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与现有治疗骨关节炎药物双醋瑞因比较,计算大鼠脏器指数、检测大鼠血液全血粘度;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IL-1、PGE2、COX-2、COX-1、NO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切片,综合评价黄管秦艽中总环烯醚萜苷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各指标有显著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双醋瑞因组及100 mg/kg、200 mg/kg总环烯醚萜苷组大鼠血清中IL-1、PGE2、COX-2、NO含量明显降低;COX-1含量各组间无差异;双醋瑞因组、总环烯醚萜苷给药组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明显下降;双醋瑞因组、总环烯醚萜苷给药组大鼠胸腺指数明显降低;各组间脾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病理切片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关节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且明显增生,染色严重降低,各给药组关节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染色中度降低。结论:黄管秦艽中总环烯醚萜苷可通过降低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中致炎因子含量来发挥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大蒜素5 mg/(kg·d)组、大蒜素10 mg/(kg·d)组、大蒜素20 mg/(kg·d)组、尼莫地平组2 mg/(kg·d)组,每组4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自体血注射法复制脑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2 mL/kg腹腔注射,其余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腹腔注射,均1次/d,连续7 d。采用mNSS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伊文思蓝渗透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通过HE染色法行脑组织病理学观察,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脑出血组大鼠mNSS评分、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大蒜素10 mg/(kg·d)组、大蒜素20 mg/(kg·d)组和尼莫地平2 mg/(kg·d)组mNSS评分、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脑出血组(P均<0.05),且大蒜素20 mg/(kg·d)组mNSS评分、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2 mg/(kg·d)组(P均<0.05)。大蒜素各组和尼莫地平2 mg/(kg·d)组脑组织病理学明显轻于脑出血组,以大蒜素20 mg/(kg·d)组减轻最为显著。脑出血组SOD、CAT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MDA、TNF-α、IL-1β、IL-6含量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大蒜素10 mg/(kg·d)组、大蒜素20 mg/(kg·d)组和尼莫地平2 mg/(kg·d)组SOD、CAT活性显著高于脑出血组(P均<0.05),MDA、TNF-α、IL-1β、IL-6含量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脑出血组(P均<0.05);且大蒜素20 mg/(kg·d)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尼莫地平2 mg/(kg·d)组(P均<0.05),MDA、TNF-α含量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2 mg/(kg·d)组(P均<0.05)。结论大蒜素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下调NF-κB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大鼠血清SOD值的变化分析。探讨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抗氧化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STZ60mg/kg以造成糖尿病大鼠,注射1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若血糖值≥16.7mol/L者则纳为糖尿病大鼠,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烯醚萜组(0.5,1.0g/kg,ig)和氨基胍组(0.1g/kg,ig),周期另设正常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12周。实验结束后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SOD的含量。结果 造模12周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模型大鼠血清SOD值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环烯醚萜总苷及氨基胍均能显著增加SOD的含量,结论 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由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光化学法诱导脑梗死大鼠大脑皮层一氧化氮(NO)与核转录因子-κΒ(NFκ-Β)含量的变化,以及中药山茱萸提取物(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苷)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预先灌胃给药7 d后,制作光化学致脑梗死模型,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中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Β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了明显的梗死灶,脑皮层NO含量与NOS活性增加,NF-κΒ阳性细胞数量增多。与模型组相比,山茱萸提取物能明显减小脑梗死面积,降低脑皮层NO含量和NOS活性,并显著减少NF-κΒ阳性细胞数量。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可通过影响脑内NO,NF-κΒ的水平发挥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山茱萸环烯醚萜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手术造模,术后6 h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3个月。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大鼠识别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存活神经元和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表达。结果永久性2VO术后3个月,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识别指数降低,海马和大脑皮层Neu N阳性神经元存活数减少,ChAT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识别指数升高,海马和大脑皮层Neu N阳性神经元存活数增多,海马ChAT表达升高。结论山茱萸环烯醚萜苷通过保护神经元和促进ChAT表达从而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和栀子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姚干  何宗玉  方积年 《中草药》2006,37(1):57-64
目的建立栀子中总环烯醚萜苷测定方法,研究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目标成分,考察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对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最大吸收波长为238 nm,与栀子苷一致,栀子苷在9.36~21.84μg/mL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7%;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将提取物中总环烯醚萜苷由45.45%提高到83.72%,栀子苷由24.46%提高到62.28%。结论HPD 450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富集并纯化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栀子苷;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栀子总环烯醚萜对抑郁模型小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氟西汀组(20 mg/kg)、4个不同时间点模型组(2、6、12、24 h)和4个总环烯醚萜组(2、6、12、24 h,90 mg/kg),各组连续给药7 d,于末次给药后1 h,腹腔注射脂多糖(0.83 mg/kg)建立小鼠抑郁模型。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抑郁行为,同时以LC-MS/MS分析小鼠海马区GABA、Glu、ACh、5-HT和DA水平。结果LPS注射后2 h和6 h,总环烯醚萜可以缩短强迫游泳小鼠的不动时间(P<0.01);同时总环烯醚萜可以降低2 h和6 h抑郁模型小鼠海马区Glu,ACh水平(P<0.01),并升高GABA、5-HT、DA水平(P<0.01)。结论栀子总环烯醚萜可以改善脂多糖诱导的抑郁模型小鼠的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总环烯醚萜调节GABA、Glu、ACh、5-HT和DA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药中3类环烯醚萜苷抗炎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环烯醚萜苷在传统中药中分布广泛,具有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也是中药中重要的一类质控成分。中药中常见的环烯醚萜苷分为九碳骨架环烯醚萜苷、十碳骨架环烯醚萜苷及裂环环烯醚萜苷3类。以3类环烯醚萜苷中15个受到广泛关注的代表性成分,包括京尼平苷、梓醇、龙胆苦苷等为对象,概括了近5年其抗炎功效及可能的相关机制,以期总结不同类型环烯醚萜苷成分的抗炎作用特点。通过对比结构和作用特点分析,发现这些环烯醚萜苷的抗炎作用多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这几个炎症因子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另外,少数具有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通过NLRP3、Nrf2/HO-1、PI3K等通路发挥作用的特点。从构效关系来看,环烯醚萜苷中环戊烷上的双键、C-11取代基、开环后的成键方式均对其抗炎活性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肝阳化风证大鼠模型,随机分组为模型组、西药组、天麻钩藤饮组合中西结合组,同步设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相应干预后,处理动物。对大鼠神经缺损症状、脑组织含水量、组织形态学、脑组织中NF-κB的mRNA含量和蛋白含量以及核转位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天麻钩藤饮加减及其联合西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大鼠神经缺损症状有明显改善,可明显下调模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同时可明显减少NF-κB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以及抑制NF-κB的核转位情况,且中西结合组效果优于单用组。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与甘露醇及速尿联合对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肝阳化风证模型大鼠的脑出血后的组织损伤及脑水肿,保护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可能与下调NF-κB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以及抑制NF-κB的核转位情况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变化、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及环烯醚萜总苷对其影响。方法:自制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4周后,按25mg/kg一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2周后用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test,OGTT)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Model)、降糖通脉胶囊组(Jiangtang Tongmai Jiaonang,JTTM)及环烯醚萜总苷组(Iridoid glycosides of Cornus officinalis,IGCO),并设正常对照组(Control)。饲养16周,观测血清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A(Apo-A)及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运用视网膜消化铺片和图像分析方法,观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结构改变及环烯醚萜总苷对其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po-A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HOL、TG、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环烯醚萜总苷组能显著升高糖尿病大鼠Apo-A水平,降低糖尿病大鼠CHOL、TG、LDL-C、Apo-B水平。模型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C)数目明显增加,而周细胞(PC)数目明显减少,导致E/P值上升。环烯醚萜总苷组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的E/P值。结论: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血脂改变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栀子豉汤抗抑郁症的有效部位。方法:对SD大鼠进行未知刺激制作抑郁症模型,以大鼠体重变化和血液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为检测指标,以氟西汀为阳性对照,对栀子豉汤中挥发油、总多糖、异黄酮和总环烯醚萜苷四个部位进行筛选。结果:栀子豉汤中挥发油、环烯醚萜苷可明显降低大鼠体重变化(P<0.05),升高抑郁大鼠血中多巴胺、5-羟色胺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确定挥发油和环烯醚萜苷部位为桅子豉汤抗抑郁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测定各组大鼠肛温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有显著解热效果(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PGE2和cA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黄芩苷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性降低干酵母引起的体温升高,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