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评估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的临床分类及前庭上神经(superior vestibular nerve,SVN)和下神经(inferior vestibular nerve,IVN)的受累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60例诊断为前庭神经炎的患者(前庭神经炎组)和3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电位(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眼肌前庭诱发肌源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前庭双温试验检查。双温试验用于评估水平半规管,oVEMP用于评估椭圆囊及前庭上神经功能,cVEMP用于评估球囊及前庭下神经功能。结果 前庭神经炎组中,前庭上神经炎46例,前庭下神经炎12例,全前庭神经炎2例,VEMPs异常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相比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上神经患者患侧oVEMP潜伏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振幅及不对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健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温试验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庭下神经炎患者oVEMP潜伏期及振幅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庭下神经炎患者oVEMP振幅及不对称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庭双温试验CP值与前庭神经无明显相关。前庭双温试验前庭cVEMP异常的患者oVEMP及前庭双温试验结果正常时代表前庭下神经。结论 前庭神经炎主要表现前庭上神经炎,部分可累及前庭下神经,cVEMP和oVEMP及双温试验提供更详细的前庭神经损伤定位。  相似文献   

2.
我军招飞体检前庭功能检查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庭功能在飞行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与运动病和空间定向障碍都有密切关系。招飞中对此进行检查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晕机病和空间定向障碍、眩晕及其他与前庭功能有关的问题 ,对前庭自主神经反应亢进者和前庭功能有疾患或功能低下者进行筛选。我军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Coriolis加速度耐力检查和微量冰水试验。虽然采用了这些方法 ,近年来飞行员中晕机病和前庭功能不良仍是医学停飞的主要原因 ,甚至有个别前庭功能完全丧失的飞行学员被漏检而选入 ,最后不得不作停飞处理 ,造成财力、人力的损失 ,对飞行安全也构成了威胁。因此 ,改进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军事飞行员前庭神经炎的医学鉴定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资料来源与选择 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和综述.资料引用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综述40篇.资料综合 主要对前庭神经炎的研究进展、前庭神经炎对军事飞行的影响、军事飞行员前庭神经炎的医学鉴定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4个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讨论.结论 对于军事飞行员的医学鉴定,需要进行全面的前庭功能评估.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制新的前庭功能检测设备,为在模拟真实飞行环境下对患者进行评估提供支持,从而为患前庭神经炎的飞行员重返飞行岗位,提供最直接和最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前庭功能的选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查、评价航天员候选人的前庭功能,选拔出前庭功能良好的航天员.方法对59名候选人-歼击机飞行员进行冷热刺激检查, 其中38名飞行员进行了平行秋千、科氏加速度刺激检查.植物神经反应症状、胃电图、眼震电图、心电图、血压、姿态平衡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冷热刺激检查表明,所有飞行员双侧半规管功能对称, 视-眼动反射和前庭-眼动反射功能正常.平行秋千、科氏加速度测试表明,38名飞行员的前庭功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Ⅰ级(稳定型)占52.6%;Ⅱ级(较稳定型)占42.1%;Ⅲ级(较敏感型)占5.3%.结论本检查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候选人的前庭功能,评定结果是Ⅰ级和Ⅱ级者,其前庭功能为合格,可被选拔为航天员.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歼击机飞行员,因右耳廓剧痛,皮肤表面有数个米粒状疱疹,右侧头部持续性跳痛,诊断为右耳廓带状疱疹。入院后给予地塞米松5mg肌注,杞菊地黄口服液10ml口服,维生素B_120mg口服治疗后,右耳廓红肿、痛减轻,第九天出现头晕、走路步态不稳、右眼闭合障碍、嘴向左侧歪斜等面瘫症状,冷热水试验示右耳前庭功能丧失,左耳前庭功能减退,诊断为病毒性前庭神经炎。除继续原治疗外,又增加针炙及理疗,右耳廓红肿及疱疹消失,面瘫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6.
认知特征与飞行错觉水平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大脑半球认知功能分化理论为基础,从空间认知角度探讨飞行员认知功能特点同飞行错觉水平(或飞行空间定向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轻度错觉组飞行员的规空间认知分数明显优于重度错觉组的飞行员(F=5.502,P<0.05);尽管轻、重错觉组的飞行员在认知侧化商数上并无显著性差异(F=0.735,P>0.05),但前者的认知特点更倾向于以空间认知为主;两组飞行员在认知功能的总体水平上构成显著性差异(F=5.825,P<0.05),但构成这种显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空间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因此,空间认知能力对于飞行员形成良好的飞行空间定向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前庭功能检查在飞行员飞行错觉中的分类诊断意义及医学鉴定价值。方法总结因飞行错觉入院诊治和结论的75例飞行员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前庭功能检查(ENG或VNG资料)结果与飞行结论的关系。结果(1)75例86例次飞行错觉(少数飞行员有两种感觉器所致的飞行错觉)中前庭本体性错觉62例次,其中25例次前庭功能检查异常(38.5%);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人体空间定向前庭感知模型,通过仿真试验验证模型的仿真效果和对前庭性飞行错觉的预测效能。方法基于人体多感觉系统空间定向建模理论,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包含耳石器、半规管传递函数及其整合机制的空间定向前庭感知模型。通过给模型输入前庭功能检查或引发飞行错觉的线加速度、角速度等运动信息,对偏垂直轴旋转、前庭科里奥利效应、墓地螺旋错觉和躯体重力错觉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模型输出的线加速度、角速度、姿态角和重力矢量等结果与相关研究或理论分析计算结果一致,能较准确地模拟人体空间定向前庭感知功能和预测前庭性飞行错觉。结论建立的人体空间定向前庭感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用于飞行空间定向及飞行错觉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综述新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前庭功能选拔鉴定训练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该领域相关研究论文与综述.资料引用引用公开发表的论文共62篇.资料综合综合分析高性能战斗机对飞行员前庭功能的影响,明确飞行员前庭功能选拔、鉴定、训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前庭功能选拔鉴定训练未来的发展方向.结论 必须要建立快速、简便、易耐受的前庭功能筛选与全面的前庭功能评估方法、研究具有良好预测率的晕机病易感性预测方法、研制有效的前庭定向能力训练设备,以便更好地开展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前庭功能选拔鉴定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查方法及在战斗机飞行员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和综述。资料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综述25篇。资料综合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五项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查方法及其在军事飞行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结论旋转试验、甩头试验、冷热试验、旋转知觉测试、主动头旋转测试是5项常用的垂直半规管功能检查方法,在战斗机飞行员前庭功能的全面评估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强东昌 《民航医学》2007,17(2):23-23
由于看不见地平线,鸟类飞行通常依赖于简化的视觉功能,而飞行员在相似的条件下飞行则易导致空间定向障碍(SD),必须依赖仪器来获得安全飞行。因此我们猜测,在飞行前如果遮住鸽子的眼睛并将其置于离心机上进行旋转,可能会有空间定向障碍的一些症状表现。我们建造了一个小型离心机,  相似文献   

12.
前言 空间定向障碍和位置意识的丧失在航空界 与人的因素有关失事中占重要份额。疲劳、满负荷工作、注意力狭窄以及视觉/前庭错觉是导致空间定向障碍的一些因素。陆地上的定向是通过视觉、前庭和身体感觉而确定的。在航空环境中,前庭和躯体感觉系统常提供错误的定向感示。视觉定向是间断性的,必须用视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患者前庭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前庭功能的改变及意义,作者对54例帕金森病患者和20名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用眼震电图(ENG)仪进行视动系统反应、自发眼震、冷热试验反应、位置试验检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组前庭功能减退占81.4%,正常老年人组前庭功能减退占3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平衡障碍与前庭功能减嫁有一定关系,ENG可提供客观检测。  相似文献   

14.
飞行中诱发前庭性错觉训练矫治严重空间定向障碍一例徐安庆于立身关键词(KEYWORDS)错觉(Ilusion)健康状况(Healthstatus)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852.32一、对象与方法患者,男,32岁,某部飞行员,飞行总时间1200h,仪...  相似文献   

15.
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高分辨率CT和MRI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8例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颞骨高分辨率CT和MRI检查.结果 前庭导水管扩大11例,MRI显示所有病例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均扩大;单纯Mondini Ⅱ型畸形2例;水平半规管不发育2例;共同腔畸形合并内听道狭窄1例;脑脊液内耳漏2例,MRI显示前庭耳蜗神经畸形;单侧Mondini Ⅰ型畸形合并单侧内听道狭窄1例;双侧内听道狭窄合并前庭半规管发育不良1例;单纯内听道狭窄1例.所有内听道狭窄者MRI均显示其前庭耳蜗神经畸形.其余27例CT和MRI均未见内耳及内听道畸形.结论 颞骨高分辨率CT能显示内耳骨迷路畸形,MRI则能显示畸形的迷路内腔,同时还清晰显示扩大的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以及内听道内前庭耳蜗神经.因此MRI在评价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方面比CT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仪表视觉对模拟前庭性错觉的行为反应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模拟前庭本体性错觉的实验方法,观察两种视觉定向方式对错觉引起的错误操纵的行为控制作用,证明训练飞行员养成高水平的“间断、突然、扫视”仪表定向能力的必要性。方法对象为15名健康男性战斗机飞行员,年龄21~25岁,飞行总时间250~300h。在GL-2000型高级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上模拟绕Y轴向的躯体重力错觉和倾侧错觉。设立始终看地平仪和突然看地平仪两种仪表定向方式。记录在发生了错觉时的错误操纵方向和程度。结果15名飞行员都发生了模拟躯体重力错觉和倾侧错觉。在突然仪表定向方式下受前庭本体错觉影响下发生的操纵错误明显严重于连续仪表定向方式。错误操纵动作度数均值分别为8°-58°~14°-58°,与1°-11°~0-21°。结论证明了“间断、突然、扫视”仪表定向方式下易发生、难克服空间定向障碍的推断和进行这种仪表视觉定向能力养成专门训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前言 纵然为了维持空间定向作用必需有完整的前庭功能,但航空界还没有好的可用的前庭功能筛选试验。高频随意头旋转被选来作为一种前庭刺激,而将视觉影响从前庭眼球反射(VOR)中分离出。对随意头旋转时的动态视敏度试验,进行了评定,以考虑将这个试验用作前庭功能普查的可行性。方法 24名正常的受试者,在三种不同的视觉条件下(强化视觉的前庭眼球反射,前庭眼球反射,抑制视觉的前庭眼球反射),从  相似文献   

18.
通过空中引发飞行错觉进行预防错觉训练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进一步检验飞行中引发前庭性错觉训练对提高飞行员空间定向认知水平,增强预防、克服飞行错觉能力的确切效果。方法在歼教-5、6、7飞机上按设计的8种飞行动作引发前庭性错觉,对72名飞行(学)员进行123架次带飞训练和效果观察。结果人数错觉引发率100.0%;动作引发率77.7%~93.4%;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受训者对飞行错觉识别速度加快,错觉所致各种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错觉状态下按仪表定向操纵5分率由54.0%提高到78.3%(P<0.05)。结论设计的8种飞行动作能有效引发出飞行错觉,用于训练能明显增强空间定向认知水平及预防、克服飞行错觉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认知特征和场独立性这两个重要的认知维度检测认知特性和空间定向能力的关系,为降低空间定向障碍的发生,提高飞行员相应的空间定向能力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认知分化测验(CLB)、团体镶嵌图形测验(GEFT)以及飞行定向水平的模糊评价技术,评价飞行员的认知特征、场独立性和飞行空间定向水平。结果①错觉水平量值与场独立性分数、空间认知分数及认知分化商数分别构成了较为显著的负相关(r≤-0.241,P<0.05)。②高水平的视觉空间认知能力及较强的场独立性特征不仅有助于获得一个良好的飞行定向水平,而且还构成了预测定向水平差异的有效指标。③错觉较轻的飞行员与中、重度错觉水平组飞行员在空间认知、认知分化水平和场独立性上的得分分别构成了显著的差异,表明轻度组飞行员在空间定向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视觉空间信息组织、加工和较强的场独立性。结论良好的视空间信息加工水平和特定的元认知技能对于降低空间定向障碍,保持良好的定向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前言 视觉和前庭系统是用于空间定向最重要的感觉输入途径。与视觉系统不同,对飞行员的前庭系统的研究,由于缺乏实用和可靠的检测手段而很少进行。现行的临床评价,主要依据由热刺激或频率低于2Hz的被动旋转所诱发的眼动的间接检查方法,检查费时。自然运动中,频率1 Hz~4 Hz的头部运动最常见。本研究进行以头部高频随意运动,作为检测前庭功能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