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本文分析表明:按《设计规定》1985年版设计卧式容器时,最佳支承位置应为A=0.5 R_i。此时,若容器的直径较小,D_i≤1m;或长度较短,L<3m;或设计压力较高,P≥1.4MPa时均可不必进行简体局部应力校核,只要按标准选取支座就行。一、寻优程序卧式容器(不考虑设置加强圈)与支承位置A值有关的简体局部应力共有8个;轴向应力  相似文献   

2.
一、卧式容器的计算方法卧式容器的设计,除按常规计算筒体、封头外,还应验算支座处的局部应力。此局部应力由于它的作用范围比较大,还不能都应用英国标准BS5500(1983年版)的附录G.2(或WRC107会刊)所推荐的局部应力计算方法。支座处的局部应力的计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座的结构型式。众所周知,支座型式大致可分为三种:鞍式支座、圈座和支腿式支座。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卧式容器多置于两个鞍式支座上。对于鞍式支座支承的卧式容器,看起来受力简单,但山于容器重量和支座反力所引起的局部应力的计算还是很复杂的。目前,关于鞍式支座支承的卧式容器的局部应力的计算方  相似文献   

3.
针对双鞍座卧式容器,在建立了鞍座真实结构模型基础上,在鞍座与筒体之间分别采用全焊接和全接触支承方式条件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得到了鞍座处筒体上的应力分布,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连接方式的不同,简体上最大等效应力的位置与大小均不一样,并且鞍座处筒体的应力分布也不相同.计算结果对于鞍座与卧式容器连接...  相似文献   

4.
在《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附录D中(以下简称《规定》),U形膨胀节的计算应力如下σ_1=(PD_m/2mS_p)(1/0.571 2h/w) σ_2=Ph/2mS_p σ_3=(P/2m)(h/S_p)~2C_p σ_4=(E_c(S_p C)~2/2h~3C_f)δσ_5=(5E_c(S_p C)/3h~C_d)δ符号意义见《规定》。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可以在假设S_p、m已知的条件下,用上式求出σ_1、σ_2、σ_3。但σ_4、σ_5则因δ未知而无法求出。《规定》说明了δ是每个波的轴向伸缩量,其单位为mm。美国膨胀节制造商协会标准《EJMA》80版对δ解释为每个波的总当量轴向位移(轴向拉伸、压缩,横向位  相似文献   

5.
关于卧式容器的合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说明) C_2 腐蚀裕度,cm; D_i 容器内直径,cm; K 系数; L_o 简体长度(未包括封头直边),cm; N 系数,1/cm; V 容器容积,cm~5(文中已注有单位者除外) σ′_1 由弯矩M_1所引起的在跨距中点处筒体横截面最高点处的轴向应力,kgf/cm~2; σ′_2 由弯矩M_2所引起的在跨距中点处筒体横截面最低点处的轴向应力,kgf/cm~2;  相似文献   

6.
为大庆石化总厂铂重整车间的一卧式容器顶部迭放另一卧式容器,其间采用了反鞍式支座连接。承受反鞍式支座的简体应力计算,没有现成的公式可用。经查阅有关资料并分析受力情况,用以下公式解决了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7.
[Ⅰ]圆形冲头尾部所产生的最大压应力:σ_(max)=P_(max)/A(公斤/毫米~2)最大冲力:P(max)=ltτ_(?)(公斤)A——冲头截面积(毫米~2)l——冲孔圆周长(毫米)t——毛坯板厚(毫米)  相似文献   

8.
《机械强度》2016,(5):1113-1117
首先通过实测获得了一系列具有横向纹理的表面粗糙度数据;然后,借助傅里叶非线性变换拟合出粗糙度函数,并将其叠加到油膜厚度方程中形成了混合热弹流润滑模型;基于此模型,针对中、重载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通过改变粗糙度数据共进行了280组数值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当齿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值σ≤0.3μm时,粗糙齿面接触时的主剪应力最大值τ_(max,r)仅比光滑齿面的相应值τ_(max,s)大5%左右;但当σ≥0.5μm时,τ_(max,r)比τ_(max,s)约大15-20%。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建立了中、重载齿轮传动粗糙度系数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9.
卧式容器在工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保证卧式容器结构的安稳性,才能正常发挥出功能作用。本文针对卧式容器鞍座位置的设计进行探究,从鞍座结构要求和筒体受力计算入手,分析了鞍座位置对筒体受力的影响,并结合计算实例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卧式容器鞍座位置对筒体受力具有明显影响,提示设计人员根据容器的受力特点,对鞍座位置进行合理设计,必要时采用加强设计方案,以保证卧式容器的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陶晓亚  柳曾典 《压力容器》1992,9(6):14-19,31
1 引言超高压反应管是高压聚乙烯生产装置中的关键设备,它的静强度是其强度设计的一个主要方面,许多超高压容器设计规定均取Faupel公式作为静强度设计公式,并要求由该式计算出的爆破压力对设计压力的安全系数不小于2.5或3。由Faupel公式可知,对光滑圆筒,只要知道材料的σ_s、σ_b和简体的径比就可计算出爆破压力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因此从工程角度看,除非简体材料发生不均匀的变化或材料不明,否则不必进行简体的爆破压力验证试验。另  相似文献   

11.
以Φ3750 mm/16 m多鞍座卧式压力容器为例,对结构进行设计及有限元强度分析。利用ABAQUS软件数值模拟了2种典型工况下容器应力和变形,对优化前后容器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分析及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预紧工况和正常工作工况下,此卧式储罐的最危险位置均发生在筒体与法兰的焊接处,平盖处受力次之,有局部应力集中现象。通过优化卧式容器局部结构(平盖和筒体的钢板厚度),达到了减轻自重、提高强度和刚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变计式压力传感器主要有圆板及圆筒式两种。圆板式压力传感器的弹性元件是一块等厚固支金属或硅圆板,在圆板上表面粘贴应变片或用扩散法形成压阻半导体层,如图1的R_1、R_2、R_3及R_4,并组成图2所示的电桥。当圆板底面作用均布压力P 时,上表面的径向及周向弯曲应力σ_(βr)及σ_(βt),圆板中面径向及周向拉应力σ(αr)及σ_(αt)分别为[1][2]  相似文献   

13.
符号г_1 筒体内半径г_2 筒体外半径г_3 绕丝层外半径 K=r_3/r_1容器内外径比 K′=r_2/r_1筒体内外径比σ_(0.2) 材料屈服极限 n 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4.
一、压力容器传统强度计算方法及其局限性传统的压力容器设计方法常用的有: 对薄壁容器(外内径比k=D外/D内≤1.2) 多采用中径公式: P/[δ]=t/R_m=2(k-1)/(k 1) (1) 式中P:内压; [σ]:许用设计应力,系对材料的屈服强度σ_y或强度极限σ_u取一定的安全系数n_y  相似文献   

15.
多支座卧式容器应力计算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卧式容器的设计 ,标准中一直采用Zick法进行应力分析 ,而对多支座卧式容器的计算则没有统一的标准 ,目前较多采用的是用材料力学中的三弯矩方程求得支座反力 ,再利用Zick法进行应力计算。本文以三支座卧式容器为例 ,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有限元应力计算 ,分析了容器的应力与变形 ,并研究了支座位置对支座反力分布的影响 ,进而探讨了三弯矩方程求解多支座卧式容器支座反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润滑脂流变特性的研究Ⅱ润滑脂在管中的流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符号说明η─润滑脂的表观粘度; τ_y─润滑脂的屈服值;D─剪切速率;λ,λ_1,λ_2,λ_3,K,K’─参数, β─松驰时间, β_1=λ_1/(2K’λ); λ=(λ_1λ_2λ_3)/(2KT);T─温度;μ─牛顿粘度;M,M_0─转矩;R─毛细管半径;L─毛细管长度;Q─润滑脂流量;P─压力; m─润滑脂的流动性,a,b,n─参数; m= 1/η;ε─膜厚度;τ_w─壁剪应力;τ,τ_0─剪切应力; K_1,K_2,K_3─参数 润滑脂是由基础油和稠化剂形成的胶体结构分散体系,具有胶体的特征,如触变作用、离浆作用和溶胀作用。润滑脂胶体的制备可用分散法和凝聚法,其结构的形成靠皂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或氢键,稠化剂形成纤维骨架,基础油分散、吸附、膨化到结构骨架中,常温下润滑脂的相状态呈伪凝胶(或悬浮体),随着温度升高转变为凝胶及溶胶。  相似文献   

17.
我厂制造的2000米~3球形容器在某石油化工厂使用二年之后,在设备大检修过程中发现了较多的缺陷,其中有一处缺陷比较严重,在清除缺陷后的深度达9.3mm。对此,我们进行了补焊。现将容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概况、缺陷的情况以及补焊工艺分别介绍如下。一、设计、制造及使用概况二台球形容器的各项设计指标列于表1。球形容器最小壁厚按下式计算 S=(PD_n/(4[σ]φ-P))+C式中S—最小壁厚;P—最大工作压力;D_n—球壳内径;[σ]=σ_s/n_s—许用应力,σ_s取3100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设计电镀零件的结构,并确定其最佳使用规范,必须知道镀层的机械性能(硬度、抗拉强度σ_B、屈服极限σ_(0.2)等)。已经知道,金属材料的σ_B、σ_(0.2)与硬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σ_B=b HB;σ_(0.2)=a HB+C (1)对于动力设备用的极大多数钢和金属材料:σ_B=0.345HB(兆帕) (2)σ_(0.2)=(0.25HB-19)(兆帕) (3)在研究某些电镀层的机械性能时,同样  相似文献   

19.
卧式容器筒体长径比对鞍座个数的设置有显著的影响,为了确定鞍式支撑卧式容器双鞍座与三鞍座支座设计的临界长径比,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满水工况下不同长径比的双鞍座与三鞍座卧式容器筒体中危险截面的Tresca当量应力、周向应力和轴向应力进行分析,并基于各应力判据和不同厚度模型筒体中的Tresca当量应力、局部膜应力和轴向压应力曲线的交点确定了不同厚度卧式容器三鞍座设置的合适长径比。研究结果表明,筒体厚度较薄时,三鞍座卧式容器临界长径比可取L/D=12;筒体厚度较厚时临界长径比趋于L/D=10。  相似文献   

20.
<正> 工件热处理时从装炉到出炉可分成图1的几个阶段。从图中可以看出:τ_总=τ_炉+τ_表+τ_透+τ_均T_O—淬火加热温度;T_G—工件入炉后炉温下降最低温度 1—炉温;2—工件表面温度 T_表;3—工件心部温度 T_心图1加热时炉温及工件心表温度变化示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