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垂直传播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47例肝病孕产妇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基因(HCV~RNA),对HCV感染产妇血清进行HCV分型及半定量分析.再对HCV感染产妇的丈夫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出生后24小时内、1、6、12个月股静脉血进行抗-HCV、HCV-RNA和HCV分型的检测.结果1047例肝病孕产妇中有12例(1.15%)HCV感染,其丈夫血清抗-HCV、HCVRNA均为阴性,而12名新生儿中有3例脐血及出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均抗-HCV阳性,其中2例HCV-RNA同时阳性,仅1例婴儿在出生后1、6、12个月时检测抗-HCV与HCV-RNA均阳性,且与其母所感染的HCV基因型相同,其余2例婴儿出生后1个月均阴转.本组HCV母婴传播率为8.3%.结论支持我国存在HC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2.
小儿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途径很多,母婴传播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据文献报道[1]母婴传播HCV的危险性差异很大(0~100%)对于高危人群。抗-HIV阳性、高度肠道外暴露和性传播疾病者,垂直传播率达44%~100%。迄今,母晏传播HCV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其传播发生率与很多因素有关。本文就近几年的研究作一综述。1婴儿血液抗-HCV阳性的评价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抗-HCV阳性可以反映患者有HCV感染,并且有传染性,而婴儿血液中抗-HCV阳性则不能定义。Weicstal等[2]报道了8名HCV感染的母亲生下的11名婴儿,出生后6个月之内…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CV母婴传播的可能性及其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2136名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了抗-HCV检测,抗-HCV阳性者进一步应用PCR检测其HCV-RNA并收集其婴儿脐血进行抗-HCV和HCV-RNA检测。结果:孕妇的抗-HCV阳性率为1.59%(34/2136),抗-HCV阳性母亲的HCV-RNA阳性率为47.06%(16/34),母亲HCV-RNA阳性者发生垂直传播率为53.3%。结论 :应用抗-HCV评价母婴传播并不合和达,只有通过检测HCV-RNA方能证实感染的存在。HCV确实存在母婴传播,但在人群HCV流行中并非主要传播途径。母新肝功能异常是影响HCV母婴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1050例不同人群血清抗—HCV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第二代酶联免疫试验(ELISA)对我省1050例不同人群血清标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表明:健康人群抗0HCV是性率为5.2%,存在HCV无症状携带者或隐性感染者;职业供血员中HCV感染严重,两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30.1%和71.8%,受血者抗-HCV阳性率为20.7%,表明输血是HCV的主要传播途径,各类肝病中抗-HCV阳性率为21.1%,存在HBV和HCV和重叠感染,在孕妇和新生儿中检出抗-HCV阳性者,提示HCV有经母婴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传播机率及感染方式.方法:用ELISA和RT-PCR法检测母婴血清及母亲乳汁、羊水、唾液的抗-HCV IgG及HCV-RNA,循环测序法测定母婴HCV-cDNA序列.结果:对1 521例孕妇筛查,其中15例抗-HCV IgG阳性(12例HCV-RNA阳性).所生15例婴儿,随访结果仅1例抗-HCV IgG持续阳性,出生时2例血清HCV-RNA阳性者中的1例抗-HCV IgG及HCV-RNA持续阳性.HCV母婴传播率为16.7%(2/12).其中一对母婴间HCV-cDNA序列同源性为100%.羊水、乳汁、唾液抗-HCV及HCV-RNA检出率分别为100%和25.0%,53.5%和16.7%,100%和0.0%.结论:HCV母婴传播可能发生于宫内或分娩时,羊水可能是引起HCV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乳汁、唾液引起传播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妊娠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孕妇占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的构成比变化,妊娠合并HCV感染母婴传播情况,为疾病控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8年至2012年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2例妊娠合并HCV感染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妊娠合并HCV感染孕妇的构成比变化,观察孕期丙型肝炎活动情况,随访HCV感染孕妇的婴儿,分析HCV的母婴传播情况。结果:妊娠合并HCV感染孕妇的构成比是3.34%(162/4 848),近5年妊娠合并HCV感染孕妇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孕期发现有37例孕妇ALT异常,孕期肝炎活动率22.84%(37/162);144例新生儿HCV抗体均为阳性,4例新生儿HCV RNA阳性;随访到18个月有4例婴儿HCV抗体阳性,考虑发生HCV感染。结论:近5年HCV感染孕妇在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中的比例无明显变化;孕妇HCV可以传染给婴儿;HCV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相似文献   

7.
PCR法与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比较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R与ELISA2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和惭型肝炎病毒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无偿献血者标本300份,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用ELISA法检测抗-HCV和HbsAg,用RT-PCR检测HCV-RNA和HBV-DNA。结果:抗-HCV阳性标本26例阳性率为8.7%,经RT-PCR检测,HCV-RNA均为阳性,抗HCV阴性的标本中有2例HCV-RNA为阳性。HCV-RNA的阳性率为16%,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份标本中HBsAg阳性和HBV-DNA阳性比率分别为11.3%和12.7%,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存在一定的漏检现象,应用RT-PCR检测HCV-DNA利于早期诊断,也是筛选献血员是否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高,重复性好且特异性强的RNA分离纯化方法,方法:磁捕法是用亲和素包被的珠交联带有生物素标记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寡核苷酸探针,与血清HCV-mRNA(以异硫氰酸胍作裂解液)特异性结合,经洗涤分离纯化HCV-mRNA模板,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用于检测HCV患者血清,并用蛋白酶K消化法作对照。结果:磁捕法检测抗-HCV阳性肝病患者血清50例,HCV-RNA阳性34例(68%),对34例阳性标本,用蛋白酶K消化法提取HCV-mRNA检测HCV,结果HCVRNA阳性仅28例。结论:磁捕法分离HCV-mRNA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 638例孕妇产前肝炎病毒及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泰洲  洪楷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205-1206
目的 了解潮汕地区普通孕妇乙型(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RPR)产前感染的情况,分析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并探讨其传播途径.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六项、抗-HCV,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HBV-DNA、HCV-RNA;RPR做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1 638例孕妇检测HBsAg阳性189例(11.5%);30例HBV-DNA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中8例阳性,母婴传播率26.7%.RPR阳性3例(0.18%);抗-HCV阳性15例(0.92%),其中10例HCV-RNA阳性,所生10名婴儿有2例阳性,母婴传播率20%.结论 潮汕地区普通孕妇人群产前肝炎病毒及梅毒的感染率不低,并有垂直传播的危害性,故提倡采取预防保健措施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抗原肽(MAP)免疫血清在体外能否阻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树Gu感染树Gu肝细胞,为研制HCV分子疫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兔抗MAP血清分别与两分感染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接种于原代培养的树Gu肝细胞中,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PCR),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分别检测细胞内或上清中正负链RNA,细胞内HCV NS3抗原的表达情况,以及原位检测细胞内HCV负链RNA,结果:1份HCV RNA阳性血清与兔抗MAP血清按1:1混合后接种于培养的树Gu肝细胞中,细胞内可检出HCV正负链RNA,并有HCV NS3抗原的表达,而另外1份HCV RNA阳性血清与兔抗MAP血清按1:1,5:1,10:1混合后接种于培养的树Gu肝细胞中,细胞内未检测出HCV正负链RNA,也未见特异性抗原表达,结论:兔抗MAP血清在体外能部分阻断HCV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宫内感染情况。方法 对54例抗HCV和/或HCV RNA阳性孕妇之55例新生儿(其中1例为双胞胎)的脐静脉血进行研究:孕妇平均年龄25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一一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新生儿脐静脉血中抗HCV和HCV RNA的量。结果 抗HCV阳性,而HCV RNA阴性的孕妇其宫内感染机率很低。而HCV无论阳性或阴性,只要HCV RNA阳性孕妇,其宫内感染率可达100%,转氨酶(ALT)升高的孕妇,其新生儿ALT也明显升高。结论 HCV RNA阳性孕妇必有宫内感染,而抗HCV阳性。HCV RNA阴性孕妇也有宫内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孙晶  程荔 《吉林医学》1999,20(2):67-68
为探讨尿毒症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易感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血清HCV-RNA。结果:90例患者中42例HCV-RNA阳性,48例HCV-RNA阴性,HCV感染率为46.7%(42/90),其中输血患者HCV感染率为64.3%(27/42),非输血患者为31.3%(15/48),血透患者HCV感染率为42.9%(9/21),腹透患者为22.2%(6/27)。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HCV感染与输血、透析方式等有关,而与乙肝病毒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异常妊娠     
970394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在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研究中的应用/李春洪…//中华妇产科杂志一1996,31(1)一34一35 作者于1993年3月至10月间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 nested咒R)检测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中HCV核糖核酸(HCV~RNA),并对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清中抗HCV与HCV~RNA阳性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 .EllSA检测315例产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血清抗一HCV;产妇血清抗一HCV阳性23例占7 .30%(23/315);新生儿脐血清抗一HCV阳性9例,占2·86%(分/315),这9例产妇血清抗一HCV均为阳性。2 .RT nested PCR检测23例抗一HCV阳性…  相似文献   

14.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联合检测抗-HCV和HCV-RNA确定孕妇和婴儿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分析HCV基因型和定量检测孕妇血清中HCV,研究HCV的婴母传播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对610名孕妇进行了研究,孕妇HCV感染率为2.95%(18/610),对感染HCV的孕妇所生18名婴儿随访12个月,其中5名婴儿感染了HCV,HCV母婴传播率为27.8%(5/18),所  相似文献   

15.
乙肝免疫球蛋白阴断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作用机理。方法:将50例HBsAg阳性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分别自孕28周、32周、及36周肌肉注射HBIG200IU,分娩后24h内再注射HBIG200IU1次;对照组20例,不用HBIG。两组孕妇所生婴儿均于出生后24h内肌肉注射HBIG100IU1次,注射乙肝疫苗的时间和剂量均胺正常婴儿的操作方案进行。母儿血清HBsAg,HBeAg和抗-HBs用固相放免法检测,HBV-D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实验组婴儿血清HBsAg和HBV-DNA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婴儿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于孕期多次注射HBIG进行被动免疫,可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减少婴儿HBV感染。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血液以外途径是否可以传播丙型肝炎病毒(HCV),同时测定泪液中与血液中丙型肝炎病毒(HCV)RNA。54例血清HCVRNA阳性患者,其泪液中HCV RNA全部阳性,表明除血液以外,HCV还有其它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应用巢式PCR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HCV—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否与丙型肝炎病毒有关,应用巢式PCR技术和ELISA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50例除外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及抗HCV抗体和乙肝二对半。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中,乙肝二对半阳性37例(92.5%),抗HCV阳性8例(20%),HCV—RNA阳性13例(32.5%),HCV总感染率为35.0%(14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40.0%),2例(4.0%)及3例(6.0%)。在3例HBV—M阴性PHC患者中,HCV—RNA阳性2例。结论:在我国PHC的发生不仅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还与丙型肝炎病毒有关。  相似文献   

18.
覃桂芳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166-167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核心抗原与丙氨酸转氨酶检测值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丙型肝炎病毒抗一HCV阳性血清,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核酸RNA和肝功能检测(ALT、GGT检测)。结果153例丙型肝炎中HCV—cAg阳性65例(42.50%),65例HCV—cAg阳性的患者血清中ALT、GGT均不同程度增高,53例肝功能异常占81.54%、HCV—RNA阳性49例占75.38%。结论HCV—cAg检测可以作为丙型肝炎患者病情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1例慢性丙肝患者血清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 RNA。结果 血清HCV RNA阳性41例,PBMC中HCV RNA阳性36例(Х^2=23.835,P=0.000〈0.05);但其中3例血清阴性患者PBMC中HCV RNA阳性。结论 PBMC可能是肝外HCV贮存和复制的另一场所,PBMC中HCV RNA存在不完全依赖于血清HCV RNA。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能否母婴垂直传播,采集产妇临产前静脉血标本,婴儿出生时从脐静脉抽血标本后再剪断脐带,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Hp抗体。结果显示78例婴儿血清中抗Hg-IgG抗体检测阳性者28例,其母亲均为阳性;产妇为阴性者,其婴儿均为阴性。上述结果提示:母体血清中抗Hg-IgG抗体能够通过胎盘进入婴儿血液,即能够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