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反坦克导弹模拟训练系统由PC、发射模拟单元和系统软件构成.采用Visual C 及OpenGL编程技术,实现战时场景三维模拟、弹道实时显示.RS-232接收导弹飞行控制信号,并口接收发射控制信号并发送发控设备状态信号.其硬件由中央处理、模拟发射/控制、视景、接口等单元组成.软件含接口、控制、仿真、数据库等模块.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导弹发射安全性及降低成本,设计一种简易的地面发射系统,用于该导弹研制过程中的发射试验.采用模块化、通用化设计思路,分别对地面发射台架和发射装置进行介绍,基于多体运动学理论方法,建立地面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实现导弹倾斜发射,并对发射系统进行发射动力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发射系统方案可行,能够满足某型导弹的发射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试验靶场,测试与发射控制系统承担着对参加飞行试验的导弹进行测试与发射控制任务。在靶场导弹技术阵地,它是检测装弹设备和系统性能、参数,确定导弹品质是否达到技术要求的重要手段;在靶场导弹发射阵地,它是对导弹性能、参数进行检查,决定能否发射的重要关口;它也是控制导弹按程序发射的重要工具。为了使导弹和地面测试发控系统按要求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相似文献   

4.
导弹发射控制模拟器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检测导弹发射时导弹和发射阵地发射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了导弹发射控制模拟器,模拟了导弹发射过程中从导弹助推器解除保险后到雷达开机指令到来的过程,通过发出的指令信号检测了弹、架协调仪的时间测量精度、对弹供电状态、信号加载能力、活门开启返回信号等性能.着重介绍了导弹发射控制模拟器的软件、硬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数学模拟方法探讨了推力矢量控制的小型导弹的飞行运动,并与气动舵操纵的导弹进行了比较,模拟了空中发射及地面发射两种情况。在空中发射情况下,导弹跟踪高空高速运动的目标。而地面发射时,导弹是从地面垂直发射,迎击低空高速入侵的目标。通过模拟取得丁如下两点结果:空中发射时,推力矢量控制的导弹与气动舵操纵的导弹在15.2km(50kft)以上的高度,大体上具有相同的最小射程(即导弹命中目标所需要的导弹与目标间的最小距离),在15.2km以下的高度,气动舵操纵的导弹比推力矢量控制的导弹具有更小的最小射程。地面发射时,发射后为了迅速改变弹道,推力矢量控制方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研究巡航导弹飞行过程的基础上,描述了支持多点攻击的巡航导弹有关作战概念,考虑战术巡逻因素,对移动目标实时搜索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指挥系统与巡航导弹信息铰链模型,定义了接口信息类型,并进行了软件仿真.该指挥模型可以克服以往巡航导弹发射后地面指挥操作员不能再对其实施控制的缺陷,实现地面指挥官控制飞行中的导弹进行多点攻击,以攻击移动目标和突然出现的时间敏感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体化导弹发射平台上集成了很多电子和电气设备 ,电磁环境比较恶劣 ,其组合导航系统需要连续进行实时导航数据的传输和融合 .为了有效克服干扰 ,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有效 ,也为了调试方便 ,设计了一种实用的串行通讯协议 .通过实际使用结果表明 ,该协议实用、方便 .  相似文献   

8.
地空导弹发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地面滑轨倾斜发射方式的导弹,根据发射模型的特点,建立发射动力学模型,推导其离轨发射运动方程组,对"一"字型滑轨与"品"字型滑轨,分别取不同的导轨长度和发射倾角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导弹离轨运动参数和离轨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导弹的离轨运动特性与滑轨长度和发射倾角有关,此外,对于"一"字型滑轨,还须考虑导弹离轨时的下沉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PC104总线的导弹阵地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PC104控制总线与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的导弹阵地检测系统.论述了该检测系统的测试原理、系统的硬件设计,并阐述了基于多线程技术的系统软件开发.试验表明该检测系统在保证准确模拟导弹发射过程的同时,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导弹发射中多路多种相关信号的自动测试,为准确定位导弹故障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美国休斯公司已同联邦德国政府官员,就共同生产先进的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改进型地面发射弹以取代现有的霍克导弹的可能性,进行了磋商。休斯公司把AMRAAM设计成导轨基座式导弹,它不必非得安置在地面控制雷达附近,改进型的AMRAAM导弹可满足欧洲对中程地对空导弹的需求。空中发射的AMRAAM具有“发射后不管”(fire andforget)的性能,它能同时攻击数个目标。最近休斯公司已将首批产品AMRAAM导弹提供给美国空军。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作战试验实战化背景要求下的防空高炮系统反应能力的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指令识别的武器系统反应性能评估方法,在建立武器装备关键状态与作战指令之间的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运用语音识别技术对作战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的话音口令进行处理,综合数据指令等通信数据,重构武器系统操控关键时间序列,统计给出各作战试验科目条件下的防空高炮系统反应时间,弥补了当前试验方法的不足,可为提高作战试验效能评估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靶场试验指显数据实时性强、数据量大、保密要求高的特点,对两种常用密码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DES算法在加密效率和适用性等方面存在的优势,提出采用DES算法对指显数据进行加密,并给出Matlab仿真实例。经结果分析,证实了将DES加密算法用于指挥显示系统的实用性,为进一步提高指挥显示系统数据安全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RS的路灯无线智能监测终端,采用CYGNAL单片机及GPRS模块G20实现底层软件开发环境和监测终端与GPRS网络通信.监测终端通过G20模块将单片机采集的电力参数、开关量和报警信息远程传输,实现实时监控.单片机通过AT命令实现监测终端与GPRS网络和Internet连接,建立通信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4.
战场气象环境直接影响作战指挥决策和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为实现作战指挥中心对战场气象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有效预测,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基于Labwindows/CVI平台,采用多线程和模块化技术设计了一套战场气象环境远程监控软件,可实时监测战场多个测点的气象信息,并对重要气象参数的趋势进行预测和历史查询,对终端设备状态进行远程控制和监视.结果表明,该软件是实现战场气象环境远程监控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战场数据感知平台.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以Infoplus.21实时数据库软件为核心,通过在工业控制系统上增加数据采集站并安装相应的数据采集接口软件,来采集工业控制系统的生产实时数据,并发送到设在生产指挥中心的实时数据库服务器中。利用Infoplus.21提供的开发工具,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开发,使网络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工艺流程画面、历史趋势的浏览、生产报表、报警的查询以及事故的追忆等等。  相似文献   

16.
系统以Infoplus.21实时数据库软件为核心,通过在工业控制系统上增加数据采集站并安装相应的数据采集接口软件,来采集工业控制系统的生产实时数据,并发送到设在生产指挥中心的实时数据库服务器中。利用Infoplus.21提供的开发工具,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开发,使网络用户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工艺流程画面、历史趋势的浏览、生产报表、报警的查询以及事故的追忆等等。  相似文献   

17.
某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的训练难题较多。该系统的仿真平台实现了主要战斗人员的操作、协同和指挥训练模拟化。仿真平台运用动态建模、信息同步、多感知和图像融合技术,解决了在对抗训练环境下,大场景、多角度图像实时控制与同步显示的难题,利用多传感器实时采集操作信息和指挥信息,对操作精度、时机、协同训练过程全面、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用电话网构成的分布式实时监控系统,上位机为工控机,下位机为S7—200系列PLC,采用PLC自由口通信.上位机利用VB 6.0MSComm通信控件,在Text中输入电话号码,调用ATD语句,通过Modem拔号,实现音频和脉冲上网,并接受其物理连接和数据持输的通信流程管理.PLC通信遵循MODBUS协议,支持RTU格式,数据交换类型由功能号控制,采用模块化结构.其通信调度模块判定通信出借,初始化模块进行工作区复位,寄存器刷新模块对寄存器实时刷新,控制命令接收模块接收上位机命令。  相似文献   

19.
便携式移动机器人手持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胜军  马宏绪 《兵工自动化》2006,25(1):64-66,68
便携式移动机器人手持监控系统,基于嵌入式PC/104plus总线结构,由视频图像监视、状态信息监测、遥控指令、无线通信、数字地图交互及全局路径规划六大模块组成.各模块通过接口实现信息交换与数据共享.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平台为Windows CE(WinCE),包括键盘扫描串口通信视频处理数字地图路径规划等模块.并以履带结构便携式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上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手持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指控装备试验数据使用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基于当前指控装备效能评估的军事需求及试 验数据分析现状,提出一种试验数据的检验与统计分析框架。该框架在分析指控装备试验数据类型的基础上,根据 样本量大小,确定合适的试验数据异常值检验及统计方法;其中,对于小样本试验数据采用基于Bootstrap 的数据统 计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框架可为下阶段指控装备效能评估的数据使用提供处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