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57岁,食道癌手术后10个月。95年4月7日因发作性心悸、胸闷、黑朦、抽搐收治入院。入院时ECG示: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阿斯综合证。入院后即安装临时起搏器。V_3R(附图)为次日心电图描记,P—P基本规则,频率75次/分心室起搏心律频率79次/分与窦性P波频率75次/分接近。但由于存在Ⅰ°房室传导阻滞,其P—R间期长达0.32秒,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69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而入院就诊,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三导联同步记录,窦性心律,R—R_(0.64s),心率94次/min,P—R间期0.18s,ORS波时间0.15s,Q—T间期0.42s,P′_1及P′_2均提前出现,P′均重于其前的T波降支处,后随的QRS波与窦性P下传的QRS波形态相同,当窦性心动周期0.64s及P′_1后的代偿间歇为0.74s时下传的QRS波均呈完全性左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性,5岁,主因间断性咳嗽、流涕2个月,胸闷10余天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咽充血,左侧扁桃体Ⅰ°肿大,心律不整。血常规,抗链“O”,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均在正常范围。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加速性定性自主节律(AIVR)。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型)。 心电图分析:(见附图)  相似文献   

4.
临床及心电资料:患者黄某,女性,37岁,因双下肢浮肿并感心悸1周入院。查体:BP:14/10kPa,体温正常,心率115次/分,听诊无杂音。查心电图(如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15次/分,P—R0.06S,QRS波群起始部可见不典型Q波,时限0.12S,RI.aVL、V_4~V_6呈双峰,rSV_1~V_3,STI、aVL、V_5、V_6呈下斜形下移,TI、aVL、V_5、V_6倒置,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5.
1 资料患者男,30岁,因胸痛1个月入院.入院体检:BP(130/80mmHg),胸部无压痛,心界不大,心率82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待排.心电图(图1A)示:运动试验前心率125次/min,窦性P波,P-R间期0.12秒,II、aVF导联呈R型,III导联呈qR型,QRS波起始部有delta波,ST段下降0.175mV,T波双向.运动后(图1B示)2分钟和45分钟,心率分别为139次/min和125次/min,仍为窦性P波,P-R间期0.14秒,II、aVF导联呈qQ型,III导联q波加深,QRS波起始部光滑无切迹delta被消失,ST段未见异常偏移,T波直立.  相似文献   

6.
先证者 男 ,6 4岁 ,农民。因反复黑目蒙、眩晕、乏力 2 0年 ,晕厥半小时于 1998年 4月 16日入院。查体 :T:36 .7℃ ,P:46次 /分钟 ,R:2 2次 /分 ,神清合作。心率 46次 /分 ,心律略不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心电图检查 :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 ,心率 44次 /分。心脏 B超检查示心脏结构正常。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窦性心动过缓 <5 0次 /分 ,交界性逸博、窦性停博长达 2秒以上 ,阿托品实验阳性。诊断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经用阿托品、舒喘灵、异丙肾上腺素治疗效果不…  相似文献   

7.
例1患者女性,53岁。2002年1月17日夜在睡眠中突然醒来,自觉头晕,四肢无力,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随后晕倒约数分钟后清醒。家人发现火炉边有未完全燃烧的煤炭,室内有煤烟味,随之急送我院。体检:T36·5℃,P92次/min,R23次/min,BP110/65mmHg,急性病容,神志清,表情淡漠,口唇粘膜呈浅樱桃红色。心界不大,心律剂,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临床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律68次/min,Ⅰ,V3,V4,ST段下斜形压低0·05-0·1mV,Ⅰ,Ⅱ,aVF,V2-V6T波深倒置,V3,V4深达1·5mV。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心肌损害。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特征以及定期监测心电图对早期发现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脏副作用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10月住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39例,在治疗开始前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连续6周监测心电图,并在治疗的3、6、9、12月末随访心电图,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诊断及最早检出时间以窦性心率失常为主,占67.33%,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1例(30.69%),检出时间(10.65±2.61)天;窦性心律不齐20例(19.80%),检出时间(15.44±1.99)天;窦性心动过缓17例(16.83%),检出时间(13.37±3.10)天;女性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χ~2=5.89,P0.05);年龄越大,心电图异常率越高(χ~2=5.18,P0.05);联合用药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患者(χ~2=9.32,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肌代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心电图,有助于早期发现抗精神病药物的心脏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6岁。因阵发性心悸就诊。曾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查体:BP:12/9kpa,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显示(附图)P波消失,以f波代之,QRS波宽大畸形,起始部可见δ波,R—R间期绝对不整,Ⅱ、Ⅲ、aVF主波向下呈QS型,V_1V_3主波向上呈qR型。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10.
Brugada波2例     
例1患者,男,7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常规心电图检查(图1)示:QRS波群宽顿,V1导联呈rSR'型,其ST段呈明显下斜型抬高可达0.4 mv,V2导联ST段呈下斜型抬高>0.1 mV,TV 1~4呈近乎对称性倒置,患者否认有高血压病及家族性晕厥、猝死等病史.心脏多普勒检查无明显异常.心电图诊断为:1.窦性心律;2.Brugada波;3.ST-T异常.  相似文献   

11.
1 资料 患者男 ,30岁 ,因胸痛 1个月入院 .入院体检 :BP(130 / 80mmHg) ,胸部无压痛 ,心界不大 ,心率 82次 /min ,心律齐 ,未闻及杂音 ,双肺呼吸音清 ,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 .临床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待排 .心电图(图 1A)示 :运动试验前心率 12 5次 /min ,窦性P波 ,P-R间期 0 .12秒 ,II、aVF导联呈R型 ,III导联呈qR型 ,QRS波起始部有delta波 ,ST段下降 0 .175mV ,T波双向 .运动后 (图 1B示 ) 2分钟和 4 5分钟 ,心率分别为139次 /min和 12 5次 /min ,仍为窦性P波 ,P -R间期0 .14秒 ,II、…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19岁”住院号38441,主诉心悸,胸闷,乏力四个月入院,查体:T38.2℃P111次/分,R 22次/分 BP18/12Kpa心脏所诊:心律不齐,胸透:两肺野正常,心脏左右心缘向两侧增大,以左侧较明显。平卧位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附图A),站立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附图B),入院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型。  相似文献   

13.
1 资料与方法房颤组 :87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 :①复律前心电图检查确定为房颤 ,复律后心电图检查确定为窦性心律 ;②无脑部疾病及外伤史 ;③头颅CT检查正常 ;(4 )近期未使用对脑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房颤组中男 5 6例、女 31例 ,平均年龄 6 3 4岁。心室率≤ 10 0次 /分为 45例 ,心室率 >10 0次 /分为 42例。对照组 :76例 ,均为近一年来到我院进行体检人员 ,且符合以下条件 :①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律 ;②无脑部疾病及外伤史 ;③头颅CT检查无异常。对照组中男 5 9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5 5 1岁。心率≤ 10 0次 /分 6 9例 ,心率 >10…  相似文献   

14.
例1:先证者男性.48岁,1991年5月因阵发性心悸20余年.又发2天就诊。心电图检查示:室上速,经用心律平70mg 50%葡萄糖液20ml静脉注射后,转为窦性心律,PR间期0.10S.QRS时间0.13S,QRS波起始部见△波.V1-V5;导联呈R型,X线胸片,心脏B超检查正常。诊断:A型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窦房结和房室结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确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制作兔窦房结和房室结缺血/再灌注(I/R)动物模型并认定。方法:10只兔心血管乳胶灌注后观察右冠脉及其分支、走行;12只兔制备右冠脉急性I/R实验,记录并分析心电图,观察此双结光、电镜结构变化。结果:右冠脉第一分支距主动脉根部为(1.9±0.3)mm,8例呈右优势型;右冠脉结扎后有66.7%的兔发生窦性及房性心律失常,83.3%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再灌注早期心律紊乱加重,后逐渐恢复正常;8例兔双结起搏细胞边界不清,胞核染色加深,胞浆嗜酸性增强,超微结构示线粒体模糊乃至消失。结论:此模型的建立关键是从胸骨正中开胸、右冠状动脉根部结扎,结合心电图加以确认,方法可靠,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入院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一般临床资料显示,饮酒、家族史,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等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5.9%(66/87例),对照组为51.6%(47/9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T-T改变者36例(41.4%)、传导异常19例(21.8%)、病理Q波7例(8.0%),对照组分别为17例(18.7%)、3例(3.3%)、1例(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房室肥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肢体导联低电压,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体现为ST-T改变、传导异常、病理Q波增多。  相似文献   

17.
先证者 ( 1 ) 女 ,5 4岁。因“间断胸闷、心悸 10年”就诊。患者于 10年前开始出现心律不齐 ,心电图提示房性早搏 ,偶尔出现室性早搏 ,在当地检查疑为先天性心脏病。近几年来劳累后下肢轻度浮肿、心悸加重 ,未正规治疗 ,于 2 0 0 1年 2月 16日来院就诊。查体 :体温 37.2℃ ,脉搏 80次 /分 ,血压 130 / 90 mm Hg(1mm Hg=0 .133k Pa) ,两肺呼吸音粗 ,心界稍扩大 ,于胸骨左缘2~ 3肋间可闻及 级收缩期杂音 ,轻度返流音 ,向腋下传导 ,肺动脉瓣第 2音稍亢进。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频发房性早搏 ,右室大。B型超声心动图提示 :右房、右室增大 ,…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1806例受检者的体表窦房结电图检查结果,常规心电图均诊断为窦性心津。其中正常人861例,各类心脏病患者945例。根据有无表示窦房结活动的特征性“P前波”,正常人中存在窦性心律(包括窦性心律、窦房及窦房结内游走心律)者828例,房性自主心律33例(占3.8%)。各类心脏病患者存在窦性心律者852例,房性自主心律93例(占9.8%)。正常人的窦房传导时间男女分别为44.73±15.36及43.32±13.45毫秒(P>0.05)。本研究说明,少数正常人确实存在房性自主心律,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有关;心脏病患者出现持续性房性心律与其窦房结起搏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先证者(Ⅲ1)女,17岁,先天性聋哑,3岁时因运动中突发晕厥就诊,当时仅发现心电图中QT间期延长.首次发作后每年类似发作约2~3次,诱因都为运动,发作数分钟内自行缓解.而平时的心电图检查则表现为窦性心律,QTc:0.57 s,T波倒置且低平,心率86次/分.血液常规及血清电解质检查均正常.家系调查(图1):本家系共3代12人,确诊患者4人,疑似患者1人.家系成员无近亲结婚史.  相似文献   

20.
窦房结与房室结节律间存在着一种数学关系,当窦性心律不变时,房室传导呈进行性阻滞而发展为完全阻滞,逐渐建立起与窦性节律完全无关的房室结区节律,AVJ—1(房室结区逸搏节律)是NSR(窦性节律)心率的2/3,AVJ—2(房室结区)是NSR心率的2/9,如用数学比例表示其心率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