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三叶木通F17R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分别测定不同产地的三叶木通生药材的红外吸收图谱.结果 KBr直接压片法测定所得的图谱,在1737~1032 cm-1间不同产地三叶木通的红外吸收峰的峰值、峰位、峰形和峰强等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三叶木通的鉴别依据.结论 本方法 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为三叶木通生药鉴定提供红外光谱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酸枣仁与其伪品滇枣仁FTIR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分别测定酸枣仁与其伪品滇枣仁生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KBr直接压片法测定所得的图谱,在1800~960cm-1间,酸枣仁与其伪品的红外吸收峰的峰数、峰位、峰形和峰强等,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酸枣仁与滇枣仁的重要区别.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红外图谱具有特征性和指纹性,且谱峰显著,可为酸枣仁与伪品滇枣仁的真伪鉴别提供红外光谱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3.
白花蛇舌草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中药白花蛇舌草的HPLC鉴定方法.方法:应用HPLC对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及其混淆品水线草进行指纹图谱比较.结果:通过对7份样品分析鉴定,获得了白花蛇舌草的标准HPLC指纹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结论:HPLC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白花蛇舌草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江苏产白花蛇舌草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Krama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以芦丁为参照物,建立白花蛇舌草HPLC指纹图谱.结果:共标出白花蛇舌草药材10个共有峰.各批次白花蛇舌草的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基本一致,但其相对峰面积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本实验建立的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方法稳定,可以用于白花蛇舌草药材的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5.
酸枣仁与其伪品滇枣仁的FTIR指纹图谱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酸枣仁与其伪品滇枣仁FTIR指纹图谱的鉴别方法。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仪,分别测定酸枣仁与其伪品滇枣仁生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结果:KBr直接压片法测定所得的图谱,在1800-960cm^-1间,酸枣仁与其伪品的红外吸收峰的峰数、峰位、峰形和峰强等,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酸枣仁与滇枣仁的重要区别。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红外图谱具有特征性和指纹性,且谱峰显著,可为酸枣仁与伪品滇枣仁的真伪鉴别提供红外光谱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6,(4)
目的:建立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水线草的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真伪鉴别。方法:建立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的UPLC指纹图谱,对主要色谱峰进行化学指认及快速检识,利用两者化学成分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开展真伪鉴别。结果:分别建立了两者UPLC指纹图谱方法并评价了多批次的相似度;白花蛇舌草22个共有峰中的10个、水线草16个共有峰中的5个及4个非共有峰得到了指认或检识;主成分分析(PCA)可将真品、伪品分为两组;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显示车叶草酸甲酯等5个色谱峰是分组的主要原因;白花蛇舌草中的(E)-6-O-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Z)-6-O-香豆酰鸡屎藤次苷甲酯,水线草中的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可作为两者的3个特征差异峰用于白花蛇舌草真伪鉴别。结论:将UPLC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可用于白花蛇舌草真伪鉴别,从而为提高白花蛇舌草整体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亲水作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HILIC/ESI-MS)对白花蛇舌草药材中的强极性组分进行考察。方法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基于基峰强度的特征色谱图谱中的8个共有峰为考察对象,对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水线草中的强极性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8个共有峰的准分子离子或加合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分别为:m/z 383.2,m/z 399.2,m/z 389.1,m/z 850.9,m/z 665.3,m/z 827.4,m/z 989.4,m/z 1151.6。通过主成分分析,白花蛇舌草药材中的强极性组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且其与伪品水线草成分差异也十分显著。结论 HILIC/ESI-MS方法可以提供强极性组分一些基本信息,较单纯利用色谱保留时间为参数的指纹图谱分析更加可靠、准确,为进一步了解白花蛇舌草强极性组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白花蛇舌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对多批次药材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各含0.1‰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建立白花蛇舌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通过比对化学分离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对主要特征峰进行化学指认;对22批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专属性、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均较好的白花蛇舌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11个特征峰得到明确化学指认;17批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相似度值明显高于5批伪品;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7批白花蛇舌草密集分布在一个区域,而5批伪品离散分布在此区域外;对22批药材进行聚类分析,17批白花蛇舌草聚为一类,5批伪品均未与其聚为一类;进一步运用聚类分析对17批白花蛇舌草进行质量评价,总共可聚为4类。结论:将HPLC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手段相结合,可对白花蛇舌草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可为提高其整体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白花蛇舌草的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刘小平  李惠  徐海星  钱进夫 《中药材》2003,26(7):488-490
目的:建立中药材白花蛇舌草的鉴定新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谱鉴定法。结果:通过对8份样品进行分析鉴定,获得了白花蛇舌草的标准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结论: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Fourier谱鉴定法可用于白花蛇舌草的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江苏产白花蛇舌草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芦丁为参照物,采用Kramasil C18(250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共标出白花蛇舌草药材10个共有峰。结论指纹图谱分析可作为科学、快速地鉴别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药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白花蛇舌草与水线草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文彪  曾元儿 《中药材》2001,24(8):64-64
白花蛇舌草Oldenlendia diffusa(Willd.)Roxb.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其同科植物水线草Oldenlandia corymbosa L.在植物形态和功效方面与白花蛇舌草有相似之处。在我国一些省、区,尚有以水线草作白花蛇舌草入药的情况,但两者在选方、主治病症方面有明显区别。它们的植物形态及性状  相似文献   

12.
应用位点特异性引物鉴定白花蛇舌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忠权  郝明干  王加连 《中药材》2004,27(7):484-487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白花蛇舌草药材的DNA分子鉴定方法.方法:收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白花蛇舌草及伪品共9种,分别提取总DNA,扩增rDNA ITS-2区序列,对比所有样品的该段核苷酸序列,并设计能专一性鉴别白花蛇舌草的位点特异性引物.结果:白花蛇舌草及其混淆品在ITS-2区的序列有显著差异.用位点特异性引物对所有样品DNA进行PCR扩增,只有白花蛇舌草有明显的约392 bp扩增产物,而其它8种植物在同等条件下无阳性产物.结论:所设计的鉴别引物对白花蛇舌草有高度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挥发性成分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挥发油的成分,了解不同产地药材挥发性成分的差别,为白花蛇舌草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蛇舌草挥发油,测定其挥发油出油率,并采用GC-MS法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挥发油出油率为0.25%~0.30%;分别检出24~28个化学成分,其中广东产白花蛇舌草含主要成分16个,江西产白花蛇舌草17个,广西产白花蛇舌草14个.结论广东、江西、广西白花蛇舌草挥发油出油率基本相同,但化学成分有所差异;挥发油成分以脂肪酸及脂肪酸酯类为主.  相似文献   

14.
白花蛇舌草为南方民间常用草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在部分地区还用白花蛇舌草代茶泡水饮用的习惯。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收载了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一种,近来发现农贸市场不时有当地农民在卖白花蛇舌草,然仔细辨别后发现市售者多为纤花耳草H.tenellisflora Bl.笔者在检查过程中也时常看到有些单位用纤花耳草误作白花蛇舌草或在商品中掺杂使用。为便于鉴别,现将两者的鉴别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超临界流体(SFE)萃取白花蛇舌草挥发油工艺参数,并对萃取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出油率为衡量指标,考察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药材粒度),确定其较佳工艺水平,用GC-MS对萃取产物进行分离分析,应用图谱库检索结合KI指数确定各化合物结构,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萃取产物中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白花蛇舌草超临界萃取出油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25 MPa、温度50℃,药材粒度20~40目。萃取产物GC-MS结果显示,白花蛇舌草中除含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外,还含有大量的甾族化合物。结论:超临界流体萃取白花蛇舌草挥发油是稳定和可行的;利用GC-MS分析技术结合保留指数鉴定结构的方法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鉴别白花蛇舌草与水线草,并对其所含化学成份作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生药学方法及含量测定的方法对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水线草进行鉴别。结果在生药学研究中,两种药物存在着差异,在含量测定中,白花蛇舌草与水线草含有的多糖成分与氨基酸总量存在着差异,而且两种药物所含的主要成分也不同。结论将生药学研究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相结合,鉴别出白花蛇舌草与水线草,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作出进一步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中药红外指纹图谱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寻找能够鉴定复方中药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仪,以复方板蓝根颗粒和六味地黄丸为例,分别测试两种制剂与各自组方中缺不同药味制剂的红外光谱。结果两种复方中药与各自缺方制剂的无水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图谱峰强和峰位存在差异,但是光靠人工比较难以得出正确结论,通过相似度计算可以得到比较客观的结果。结论傅立叶变换红外图谱定量分析法可用于复方中药的鉴定。  相似文献   

18.
TLC测定白花蛇舌草中熊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钟瑞建  郭晓秋 《中药材》1997,20(1):33-34
熊果酸为白花蛇舌草 Oldenlondia diffusa(Willd)Roxb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测定白花蛇舌草中熊果酸的含量就成为评价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白花蛇舌草中熊果酸的含量。1 仪器与材料 仪器: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PBQ-I型薄层自动铺板器。 试剂:硅胶G(青岛产),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样品材料:白花蛇舌草购于南昌黄庆仁药栈。经本院中药鉴定教研室杨雄志讲师鉴定为白花蛇舌草 Oldenlondia diffusa(Willd)Roxb的干燥全草。 对照品:熊果酸(742-8902)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定白花蛇舌草药材质量标准,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或收集22批白花蛇舌草药材,对这些样品的性状、检查、鉴别、指标成分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TLC)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的含量。结果:对白花蛇舌草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根据22个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测定结果,确定白花蛇舌草水分不得超过6%,总灰分不得超过13%,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5%,浸出物以水为溶剂,热浸法测定,不得低于10%;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的进样量在0.019~2.44μg(r=1.000 0)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8%,RSD 2.73%,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含量不得少于0.1 mg·g-1。结论:该标准可用于白花蛇舌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白花蛇舌草的rDNA ITS序列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忠权  郝明干 《陕西中医》2005,26(2):167-169
目的 :运用 DNA序列比对鉴定中药材白花蛇舌草的真伪。方法 :收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所有白花蛇舌草正伪品样品共 9种 ,分别抽提出 DNA,扩增 r DNAITS- 1区序列 ,比对所有样品的该段核苷酸序列。结果 :白花蛇舌草与其它混淆品在 ITS- 1区的序列有显著差异 ,与同属的其它 3种植物的序列差异在 2 8- 32 bp,与粟米草科 2种植物序列差异分别为 81和 91 bp,与石竹科 3种植物的序列差异最大 ,为 96- 1 0 1 bp。结论 :对于药材白花蛇舌草正伪品的鉴定 ,比较其 r DNA的 ITS区序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