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青葙子及其伪品苦地丁种子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青葙子及其伪品苦地丁种子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性状、显微粉末特征比较,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法对其进行了鉴别。结果:二者外观性状差异较小,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则区别较大。结论:可用显微粉末、薄层色谱、理化和紫外光谱特征鉴别二者。  相似文献   

2.
麦冬与其伪品竹叶麦冬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麦冬及竹叶麦冬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法鉴别并给出了有关图谱。结果:麦冬与其伪品竹叶麦冬的性状相似,显微、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有明显区别。结论:可用此方法鉴别二者。  相似文献   

3.
张煜鑫 《中国药业》2002,11(9):62-63
采用显微、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鉴别木瓜与其伪品小木瓜。结果表明二的饮片性状、粉末显微特征略有差别,其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之结果差别显。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的生药学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金银花进行生药学鉴定,为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来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鉴定方法。结果金银花在来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特性。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金银花的生药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天麻与掺伪品白及饮片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麻与掺伪品白及饮片的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鉴别方法。结果:发现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为饮片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朱山寅 《中国药业》2001,10(8):44-45
本对山茱萸及其混伪品大枣果皮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的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7.
燕窝的快速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维锋 《海峡药学》2014,26(1):37-39
从来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理化反应等方面对燕窝进行鉴别,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锦贵 《海峡药学》2003,15(3):49-50
目的:对伪品菟丝子——莎草种子的鉴定,为正品菟丝子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的鉴别方法。结果:正品和伪品具不同鉴别特征。结论:探讨研究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准确地鉴别正品菟丝子和莎草的种子。  相似文献   

9.
黄文凤 《海峡药学》2006,18(6):68-69
对苍耳子及伪品刺苍耳子进行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张学惠 《海峡药学》2008,20(7):93-94
对佛手及非正品佛手瓜进行性状、理化、显微、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返魂草(Seheciocannabifolius less)药材进行鉴别研究。方法:应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法为返魂草建立了药材鉴别方法。结果:返魂草的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特征明显。结论:特征可以作为返魂草的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节裂角茴香的定性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等方法对其定性。结果:不同产地的节裂角茴香药材均具有相同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能检出原阿片碱的特征斑点。结论:建立的定性分析方法对节裂角茴香药材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吐根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运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详细描述了吐根的生药学鉴定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该药材鉴定和相关质量标准提高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5种贝母类药材的定性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浙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和伊贝母的粉末显微鉴别特征及薄层色谱(TLC)鉴别特征。方法:按《中国药典》方法对5种贝母粉末进行显微鉴别;采用2种展开系统,分别对5种贝母进行TLC鉴别。结果:得到5种贝母粉末的显微特征区别点。浙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的TLC图谱中均含有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均无西贝母碱;伊贝母的TLC图谱中无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但含有西贝母碱。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5种贝母类药材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鸢尾根茎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用传统方法对药材性状进行鉴别;用徒手切片法对其根茎进行切片并观察;粉末显微特征观察;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进行理化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鸢尾根茎的生药性状、横切面构造、粉末特征以及分析了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结论:试验结果可为鸢尾根茎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翠云草进行系统生药鉴别研究,为翠云草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观察药材的性状特征、组织结构和粉末显微特征;采用TLC法以穗花杉双黄酮为对照品定性鉴别翠云草;测定翠云草的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结果:建立了翠云草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初步确定了其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限度标准。结论:为翠云草药材的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了风湿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杜仲、续断、全蝎、白术、钩藤、千年健、党参;采用TLC法对方中白术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专属性强;TLC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风湿胶囊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伤痛康胶囊的制备工艺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选最佳水提工艺,采用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法对制剂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该制剂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制剂按照鉴别方法均可检出。结论:该制备工艺及制剂鉴别方法合理可行,专属性、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了调胃疏肝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柴胡、人参、黄芩、黄连、淫羊藿、大枣;采用TLC法对方中木香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专属性强;TLC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调胃疏肝散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杨文红 《中国药房》2008,19(15):1173-1174
目的:为蘡薁的鉴别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对蘡薁从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方面进行鉴别。结果:确定了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特征;薄层色谱鉴别试验效果和重现性满意。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蘡薁的鉴别,可为蘡薁的开发利用、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