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社交网络的节点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共同决定了网络中节点的社团结构划分。为了准确地发现多关系社交网络中的社团结构,通过研究信息在多子网复合复杂网络模型上的传播过程,提出了一种多关系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发现算法。该算法基于多子网复合复杂网络模型建立的多关系社交网络,利用信息在多关系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将网络中的节点转化成能够被聚类算法处理的向量形式,进而采用聚类算法完成多关系社交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划分。该算法综合考虑了网络中多种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异质节点间的相互影响,得到的传播信息量矩阵表示了各节点在整个网络中的影响力,并将影响力相似的节点划分到同一个社团结构中。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社团结构发现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在准确度上有所提高,还能将异质节点划分到一个社团中,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挖掘出多关系社交网络中的隐藏信息。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社交网络快速划分社区算法存在质量低、不能充分利用节点链接信息的问题,而效果较好的划分算法也存在时间复杂度高、无法应用于大规模社交网络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的社区发现算法。利用PGP算法内信任者推荐模型迭代计算用户之间的信任强度,通过社区传播的方式聚合节点。在经典数据集上和大规模新浪微博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度量用户间的信任度,得到准确的社区发现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社会机会网络中存在的自私节点,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相似性的信任转发算法。该算法首先计算了节点的路径相似性和社交相似性;然后根据相似性强度确定节点间的信任关系,并将其量化为具体的信任值;最后引入消费心理学思想,选取稳定性较高的信任节点作为转发节点。实验表明,与经典转发算法对比,该算法在含有自私节点的网络环境中能保证数据可靠传递。  相似文献   

4.
信任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复杂社交关系的桥梁。通过网络分层机制将个体信任水平动态转变策略与社交网络上信息动态传播过程分层研究,从两个网络层节点独立传播和交互影响角度来研究个体信任水平博弈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改进了单层网路研究的局限性。两层网络节点符合层内独立传播、层间相互影响的规则。信任层节点的传播采用博弈演化动力学方法来处理,信息传播层节点传播则符合流行病动力学SIR传播模型,但其受信任层信任因子的影响。并且文中给出了DTM-SIR模型各层元素动态变化的具体分析过程,通过实例仿真表明信任层的引入对信息传播扩大化影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融合社交信息的推荐算法有效缓解了推荐算法中的数据稀疏性问题和冷启动问题,近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但社交信息依然存在数据稀疏性问题,而且社交网络提供的二值数据无法衡量不同用户间的信任程度。针对这些问题,利用重启随机游走算法获取社交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提出重要节点信任传播算法建立重要节点和其他用户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同时利用节点的结构信息进一步量化用户间的信任权重,以得到更精确的推荐结果。在三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结合重要节点信任传播的社会化推荐算法(INTP-Rec)丰富了社交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推荐算法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任的网络群体异常行为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大规模网络群体异常事件往往由多个复杂安全事件融合,且这些安全事件之间隐藏着社会化利益与联系,表现出典型的群体性与控制性.对恶意网络群体事件的感知与响应是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的异常检测机制与基于偶图模型的群体异常行为发现方法均未深入分析这些恶意网络行为潜在的社会化关系,且没有考虑交互过程对节点关系的影响.基于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信任的网络群体异常行为发现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网络交互拓扑信息建立网络节点间的信任矩阵;进而结合直接信任度和相关信任度计算网络节点间的相似度,并通过松弛谱聚类算法中的约束条件,增强类数目的自动识别能力,提高节点聚类准确性.实验表明该模型交互能够有效感知网络中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蠕虫与僵尸网络的异常行为,并对潜伏期内的安全事件行为有较高识别度,同时比基于偶图的行为分类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对等网络中存在大量不安全服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信任机制。在符合查询操作的节点中,根据前若干周期的信任向量,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各个节点在当前周期的信任向量,设计云模型算法分别建立云模型,依据信任云决策算法和信任云相似度度量算法选出值得信任的节点为请求节点提供服务。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在选择目标服务节点时,不仅考虑节点信任值的平均值,而且还考虑信任值的离散性,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合理地选出最值得信任的目标服务节点,达到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增强网络安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上创建连接、协作、共享的全新变革方式的出现,互联网上丰富的社交行为现象引起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普及与推广,基于社交网络的推荐系统也成为了个性化推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社交推荐系统可以利用社交网络来缓解传统的推荐算法中数据稀疏性问题.在社交网络中,社交关系影响起着重要作用,而用户信任是社交关系形成的基础,每一个用户会受到其信任的用户影响,这些被信任的用户也会被自己的社交关系所影响,这就表明了联系在一起的用户会相互影响,导致社交联系之间的用户偏好具有相似性.用户的信任关系影响着用户偏好的推断,同时用户受到其信任用户的社交关系影响,而这些社交关系影响在社交网络中递归传播和扩散.因此,基于社交推荐算法研究的关键就在于信任信息的挖掘和利用.在基于社交网络的推荐领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为Diff Net,该模型未充分考虑到信任问题,同时,在递归计算长距离的社交关系时,有额外的噪声,影响推荐预测的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Diff Net改进的社交推荐模型-EIDNet.首先,该模型在模拟社交关系影响扩散过程时,通过用户对物品的历史交互记录建立用户间的信任关系,并融...  相似文献   

9.
传统神经网络协同过滤算法存在建模复杂、训练效率不高、数据稀疏的问题,导致推荐精度较低。通过度量用户间的信任关系的强弱来丰富现有的稀疏数据集,添加社交信任这一特征属性提高推荐算法的相关性能,针对项目上下文信息的神经网络协同过滤算法(IFE-NCF)提出一种融合信任度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推荐算法T-NAMF。该算法将用户-用户之间的信任度值加入到特征向量中并且在神经网络模型中加入注意力机制,增大关键隐式反馈信息的权重,用来缓解社交网络中大量数据信息缺失的问题。在MovieLens-1m和Pinterest-20两个数据集上的实验测试表明,T-NAMF算法与部分基于NCF的经典算法相比,在推荐效果上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邢星  张维石  贾志淳 《计算机科学》2014,41(1):163-167,191
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信息变得越发困难。传统的推荐方法利用用户兴趣的历史数据来预测用户未来感兴趣的项目,忽视了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关系,导致推荐方法的推荐质量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社会信任潜在因子模型的推荐方法。该方法引入社会信任来度量社交网络中朋友之间的隐含信任关系,根据社会信任程度来选择用户信任的朋友,对用户信任的朋友与目标用户的共同兴趣进行潜在因子分析,构建基于社会信任的潜在因子模型,实现目标用户的前k个项目推荐。真实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社会信任潜在因子模型的推荐方法在推荐质量上优于现有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于涛 《测控技术》2021,40(7):71-76
针对大型试验场所试验过程中通信位置灵活分散、通信节点多的特点,满足人员分组通信互不干扰、通信状态可控、通信内容保密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数据分发服务(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DDS)的语音通信系统.设计通信控制台对分组通信与动态登陆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在保证语音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语音通信需求,并进行实时通信状态监控与用户管理.通过对通信终端软硬件的设计,实现将采集的语音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在本地进行数字信号的订阅与发布,提升网络使用效率,同时保证组间通信互不干扰,并且能够将通信内容通过RSA算法进行加密传输.语音通信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外界电磁环境对通信质量的干扰,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服务计算背景下,针对用户难以获得满足需求的可信服务问题,提出基于社会网络动态反馈的Web服务信任度模型.基于用户使用经验设计服务直接信任度算法,对服务交易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测.当用户缺乏使用某服务的直接经验时,基于社会网络中服务使用者信任度,聚合其他服务使用者对服务的直接信任度,计算该服务的间接信任度.采用修正因子进行修正,以提高社会网络节点及关联服务可信性.算法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借助社会的人际关系网,提出web服务中基于信任网的推荐机制用于实现信任关系的传递,给出信任网的数学表达、生成算法和聚集算法,并归纳信任网推荐链之间的各种依赖关系及相应的处理策略,最后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社交网络直接信任关系稀疏性问题,并降低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成本,文中提出基于信任传递机制的三支推荐算法.首先构建信任传递机制,获取用户的间接信任关系,扩展用户的社交网络,并使用二部图网络结构计算用户间双向影响因子.然后,将双向影响因子作为约束项,设计目标函数进行矩阵分解.最后引入三支决策思想,考虑推荐过程中的误分类代价与推广代价,构建基于目标函数的三支推荐算法.在Filmtrust、Epinions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算法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双边匹配算法单边占优、缺乏最低保障以及无法精细调控个体优先级等问题,提出了可通用于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双边匹配的WYS算法。WYS算法通过外生给定优先级,使得每个参与主体都有机会遍历自身偏好序中全部对象,从而显著提高匹配结果中最差群体的效用以及全体总效用,并能够对个体效用进行精确调控。随后按照诺奖得主Roth提出的“经济工程学”范式设计实验对WYS算法的性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大量随机实验表明WYS算法匹配结果稳定,能够给予参与主体某种程度的最低保障,且不存在单边占优问题。WYS算法对于维持市场厚度、兼顾效率与公平有重要意义,拓宽了匹配理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Word embedding, which refers to low-dimensional dense vector representations of natural words, has demon-strated its power in many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asks. However, it may suffer from the inaccurate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free text corpus as training data. To tackle this challenge, there have been quite a few studies that leverage knowledge graphs as a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our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d embedding. Although these studies have achieved certain success, they have neglected some important facts about knowledge graphs: 1) many relationships in knowledge graphs are many-to-one, one-to-many or even many-to-many, rather than simply one-to-one; 2) most head entities and tail entities in knowledge graphs come from very different semantic spac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algorithm named ProjectNet. ProjectNet model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ad and tail entities after transforming them with different low-rank projection matrices. The low-rank projection can allow non one-to-on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tities, while different projection matrices for head and tail entities allow them to originate in different semantic spac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rojectNet yields more accurate word embedding than previous studies, and thus leads to clear improvements in various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asks.  相似文献   

18.
Given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s of service computing and cloud computing, a large number of Web services are deployed on the Internet, triggering the research of Web service recommendation. Despite of service QoS, the use of user feedback is becoming the current trend in service recommendation. Likewise in traditional recommender systems, sparsity, cold-start and trustworthiness are major issues challenging service recommendation in adopting similarity-based approaches. Meanwhile, with the prevalence of social networks, nowadays people become active in interacting with various computers and users, resulting in a huge volume of data available, such as service information, user-service ratings, interaction logs, and user relationships. Therefore, how to incorporate the trust relationship in social networks with user feedback for service recommendation motivates this work.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ocial network-based service recommendation method with trust enhancement known as RelevantTrustWalker. First, a matrix factorization method is utilized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trust between users in social network. Next, an extended random walk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obtain recommendation result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experiments on a real-world dataset are conduc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recommendation and the speed of the method a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existing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9.
信任网络中的依赖关系分析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的信任聚合方法普遍存在因推荐信息损耗或重复计算等导致信任度量结果与直接推荐之间偏差增大的问题,首先引入信任子图及左部与右部结点等相关概念,并证明了信任子图中依赖关系与结点入度及出度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依赖关系消除算法,最后,给出了一个数值计算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信任是人类社会的现象,在社会网络中信任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这种互相依赖的信任关系组成了一个所谓的信任网络。目前,研究信任现象和信任关系的领域很多,重点对P2P网络电子商务环境下信任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