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从诸法兼备、清下为主,虚实相应、交融为用,治有次第、层次分明3个方面对《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治法和方剂进行了探析。1)治法包括汗法、和法、下法、消法、清法、温法和补法,其中以清法和下法为主;2)同时治法围绕五脏辨证体系形成了虚实相应的特点,在确定某一治法的同时,辅以他法,交融为用;3)根据疾病的发展方向,先后采用不同的治法策略,又因病情的轻重缓急,治法又有相应的层次特点。认为《小儿药证直诀》充分反映了钱乙对病机的精准把握和对小儿病理生理特点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2.
补中益气汤治疗发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创立之甘温除大热法,是中医治疗内伤发热的重要治法,亦是《脾胃论》一书的核心论题,数百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著名方剂之一,系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意,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症而设。李氏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指出“脾胃气衰,元气不足”,会导致阴火内生,并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拟定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笔者五年来在临证中,对32例应用中西药治疗而罔效的久热病例施以加减的补中益气汤而屡用屡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消法是外科疾病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治法之一,适用于初期尚:来化脓的一切疮疡。《内经》“坚者消之”即消法之意。《医学心悟》云“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忽而有之,必为消散,方得其平”。可见消法是从“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出发,针对各种致病因素,采取“祛邪”为主,以求将疮疡消散于无形的一种治法。消法的范围较广,包括解表、清热、通里、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等8种方法,现将各法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庆已故名老中医谢浴凡先生生前撰著《内经析疑》,其学术地位和成果价值与科学水平,本文作了扼要的评述,作者认为其价值主要在于该书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和注释,切合实际,完善理论;旁征搏引,补充治法,发微阐义,突破经解,推陈出新,修正字义,提要钩玄,革新体例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纪立金 《中国医药学报》2003,18(11):643-645
本文从表里同治、表里分治、表里独治、表里和治的不同方面,对《伤寒论》表里辨治法进行了探析,以期提高对表里病的辨治能力。  相似文献   

6.
清代王旭高氏《西溪夜话录》中载有肝病诊治一篇分为: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异名,但各有主症,因此治法亦异,故肝病最杂而治法亦广。王氏对肝病的辨证施治,著有治肝三十法(见附),近代中医亦颇多采用,但分类较繁,相似亦不少,现将其删繁就简,归纳总结成八法。以便于记忆和使用。一、肝气:症状:胸胁或胃脘部胀闷或痛,少腹气  相似文献   

7.
李东垣运用活血化瘀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李杲 ,字明三 ,号东垣老人 ,著《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辨惑论》、《医学发明》,其不仅以擅长“补土”而名之于世 ,对于血瘀理论及活血化瘀治法亦不凿执古法 ,而独具匠心 ,理法方药自成体系。东垣在其诸多著作中载自创方共 30 0余首 ,其中以活血化瘀为主或兼有活血化瘀功效者 80余方 ,约占总数的 1 / 4 ,共使用活血化瘀药 35味 ,足见其对活血化瘀法颇具心得。东垣运用活血化瘀法甚为广泛 ,大体可归纳为 1 2法。1 养血活血法用于血虚血瘀之“血枯经绝”、“妇人血积”等 ,常以四物汤加三棱、莪术、干漆 ,攻补兼施 ,养血而不留…  相似文献   

8.
八法之一的下法,是以通下肠腑,祛除实热、寒实所致积滞以及宿食、痰饮、水湿、瘀血等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即《黄帝内经》所谓“留者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之意。  相似文献   

9.
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在第一轮专家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中医、中西医结合流行性腮腺炎诊疗指南》第二轮专家问卷,向全国30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4份,从诊断、证型、治法、处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建立科学、客观、系统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流行性腮腺炎诊疗指南。  相似文献   

10.
“通因通用”是《内经》提出的反治法之一,属反治法的范畴。具体来说,是以通治通,亦即运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实邪而见通泄症状的病证。兹列验案两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撰《温病条辨》一书对痢疾证治的论述十分详细,其中对“久痢”证治的研究十分重视,方证达十个,其理、法、方、药尤其精当,本文试根据《温病条辨》对吴氏“久痢”治法要点作一概述。 一、芳香凉淡,悦脾止痢:长期饮酒之人,酿生湿热,下注于肠,痢下久不止,饮食如常,治疗主要针对湿热,同时悦脾升阳。方用茵陈白芷汤(苦辛淡法)。六药合用使湿热除,脾阳升,痢自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收集近12年有关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文献,对其中医辨证、治法、用药进行统计分析,拟找出其中医辨证分型、治法及用药规律,从而为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1995年1月~2007年12月生物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62篇,采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治法及用药规律.结果:①统计出血瘀型、气滞血瘀型、肾虚血瘀型、寒凝血瘀型、热瘀互结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证型.②统计出行气化瘀法、补肾化瘀法、清热化瘀法、活血消癥法、温经化瘀法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治法.③统计出各主要治法的12味常用中药.结论: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能够总结出其中医辨证分型、治法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丸是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著名方剂,功效为滋阴补肾,主治肾虚症,是治疗糖尿病的主方。糖尿病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在治法上《医学心悟》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由此强调了"滋"、"润"、"清"、"补"四法。孟河医派传承人主治中医师宋焱将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引伸和创立辩证论治糖尿病,现  相似文献   

14.
郑健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经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郑健教授对小儿哮喘病的治疗有较深造诣,分别从急性期主要治则治法、缓解期主要治则治法、佐治法、预防发作4个方面介绍了郑健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和”论     
"和"在中医学单独出现,首见于清·程国彭的《医学心悟》,曰"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温、清、补八法尽之"。其所论的"和"是治病八法中的一种。笔者认为"和"在医学上的含义很广,其在生理、病理、治疗、养生方面有丰富的内涵。可以说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和",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失和",治病的最终目的是"致和"。  相似文献   

16.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其含义.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然而,从事儒家思想史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梁涛在他的文章“释慎独”中提到: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帛书《五行》经传和90年代出士的郭店竹简《五行》都提到一种慎独,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相径庭。其文云:“鸬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相似文献   

17.
特异性治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不断扩大延伸而产生的一种颇具特色的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某一疾病或其特有的病原、症状、体征、各种检测数据及指征等,施之以针对性强的治疗,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降温汤治疗高热50例李素珍,陈见民(平顶山市卫校467001)内科急症之高热,以体温骤升,身灼热,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多属实热或本虚标实之热。其特点发病急,病程短,热势较高,有感受六淫疫毒之病史。本治法适用于《伤寒论》中的太阳、少阳和阳明高热...  相似文献   

19.
刘鑫 《哈尔滨医药》2013,33(3):169+17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对医疗损害责任做出了新的规定,本文按照条文排列顺序介绍法条要点来阐述条文含义,以此帮助临床医务人员了解医疗损害责任有关法律条文的基本含义,规范医疗活动,依法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一中一百余个医案中的发热病症的辩证和治疗进行分析。通过对医案的阅读和分类,以及用药的频率检索,来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仔细的阅读分析,对王泰林治疗发热病的治法治则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辩证方式汇通伤寒、温病两大流派的精华来结合辩证。治法善用清法、下法、和法。用药善用清热生津,芳香化湿,疏解气郁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