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深圳市罗湖区感染性腹泻发生的现况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筛查。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进行横断面入户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与感染性腹泻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 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214份,感染性腹泻的年发生率为0.56次/人年,其中男性的感染性腹泻发生率为0.63次/人年,女性为0.50次/人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出就餐史(OR1.38),生吃凉拌菜(OR1.24),海产品(OR1.86),喝生水(OR1.50),食用过期食品(OR1.50),食物加热是否熟透(OR1.53),加工人员是否有手指受伤(OR2.09),饮食时用手拿(OR1.51)等8种因素与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P值均<0.05)。 结论 感染性腹泻仍是深圳市居民的常见病,其中外出就餐史,不卫生的饮食,食物的加工以及食用方式等可能是感染性腹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 1998年8月16日,某初中学校发生一起感染性腹泻,262人就餐,81人发病无死亡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签定为感染性腹泻。1.流行病学调查 8月10日,该校学生中开始有人腹痛,腹泻,之后病人逐日增加,至18日已达81人,住院治疗16人,发病率为:31.2%。 对病人进食情况和食品从业人员调查发现,大部分病人为学生,其中在大食堂就餐者,小灶就餐者,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一起景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和分析,为防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动搜索、现场调查、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等方式对2017年8月仙女山景区感染性腹泻进行调查,采集腹泻人员的粪便标本及肛拭子标本等,应用RT-PCR法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该起疫情2017年8月6日起,至8月11日,共搜索到67例病患,罹患率为2.23%(67/3 000),其中临床诊断病例62例,确诊病例5例。患者无统一就餐史,但均使用并饮用过仙女山水厂管网水。所有病例病情较轻,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结论此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可能为生活饮用水污染和生活接触传播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处置某学校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探讨防制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对象的饮水行为、就餐地点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能的暴露因素。采集部分病例的肛拭标本及校内末梢水、直饮水样和食品开展诺如病毒核酸和致病菌检测。结果某学校发病27人,总罹患率为1.14%。是否饮用直饮水、是否饮用直饮温水的学生发病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9,P0.05;χ~2=8.02,P0.05)。8份病例肛拭子标本(阳性率80.00%)和1份直饮温水中的诺如病毒(GII群)核酸检测为阳性。结论完善校园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马山县白山镇一起水源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肛拭子标本和水源水、学校二次供水和银峰屯饮用水等水样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RT-PRT)反应法检测诺如病毒抗原,食物中毒常规致病菌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历时4 d时间,共发病108例,其中学生和老师92例、学校外围人员16例。采集34例病例肛拭子标本,实验室检测诺如病毒抗原阳性24例,阳性率70.59%。采集生活饮用水3份,诺如病毒抗原阳性3份,阳性率100.00%。结论本次疫情为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是疫情的主要传播途经。应加强饮用水的消毒和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水源污染引起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肠道疾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测及处置措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水源污染引发此次感染性腹泻,采取的处置措施效果明显.结论 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是控制肠道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传播途径,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诺如病毒荧光PCR检测以及细菌分离培养常规方法。结果共发病69例,均为学生,罹患率为2.55%,治疗后均痊愈。发病集中在5月4~6日之间;分布在不同班级;男生45例、女生24例;年龄集中在15~17岁之间;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症状较轻,病程多为2~3 d,有一定自限性,血常规多正常,大便常规均无异常;肛拭子标本中诺如病毒PCR核酸检测阳性。结论经调查确定本次疫情为一起雨水渗入自备水井,自备水井经管网混入自来水供水管网,部分学生饮用未被烧开的生水所致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做好学校饮用水水源防护和管网改造维护,定期进行饮用水水质检测,学校供应充足的开水,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预防和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临涣矿区小学夏季感染性腹泻进行调查,分析致病原因.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法,收集72例病例资料,并采集其中10例粪便及血液进行化验分析.结果 72例病例的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调查结果表明,该事件为饮用水质不合理引发的群体感染性腹泻事件.结论 给予感染性腹泻正确、充分的认识,做好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不忽视每一个生活中的细节,注意卫生安全.加强饮用水水质的检测,避免水源发生污染,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高校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县人民医院和校医务室就诊的学生444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其收治时间均在2018年4月17日至2018年5月8日。上述学生经过调查核实与诺如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相符的病例为50例。比较商务学院、科技学院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占比,分析导致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50例腹泻病例当中,商务学院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占比相比较于科技学院,明显较高,P0.05;水质不合格同疾病发生有密切关联。结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同水源污染有密切关联存在,应当在学校积极实施健康宣教,以此对疫情暴发进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陕西省某市学生胃肠道症状监测结果与感染性腹泻发病的相互关系,为学校胃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早期预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某市学校症状监测系统中收集2015-2016学年和2016-2017学年因胃肠道症状缺勤的全部学生个案信息,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讨中小学生因胃肠道症状缺勤与感染性腹泻发病间的相关性。结果70所中小学校共报告因胃肠道症状缺勤2 858人次,其中小学生占72. 71%(2 078/2 858)。小学生缺勤症状以腹泻为主,占45. 48%(945/2 078);初中生和高中生缺勤症状均以腹痛为主,分别占61. 23%(338/552)和50. 00%(114/228)。2015-2017年4个学期中小学生因胃肠道症状缺勤与其适龄人群感染性腹泻发病在"本周"的相关系数rs=-0. 556、-0. 131、-0. 569、0. 607,相应P 0. 05、 0. 05、0. 05、0. 05;与中小学生适龄人群感染性腹泻发病在"本周"的相关系数rs=0. 105、-0. 428、-0. 608、0. 510,相应P 0. 05、 0. 05、0. 05、0. 05。结论小学生胃肠道症状的发生可以预测预警其适龄人群及中小学生适龄人群感染性腹泻发病的波动,但具体的预测预警效能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23日玉州区仁厚镇铁匠村发生的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头痛,呕吐.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认定这是一起由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12.
一起水介感染性腹泻暴发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为确定引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的原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疾病的蔓延,稳定秩序,亦有助于病人的救治。方法 按照《食品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微生物学部分》、《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汇编》、《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类型的9份水样的卫生细菌学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其中8份检出致病性弧菌。在9份病人肛门拭子样本中,有2份检出致病性弧菌。结论 这是一起由致病性弧菌污染而引起的水介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饮用水和环境卫生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方法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对某地的饮用水和环境卫生情况以及调查期间近2周的介水传染病的发病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其相关性。结果集中式供水覆盖率升高时,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会有所下降;厨房卫生良好率、水样合格率、集中式供水覆盖率、垃圾不随意乱扔率越高,居民感染性腹泻疾病发生率便越低,主要表现为负相关。结论饮用水和环境卫生与介水传染病的发生概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改善居民用水状况,对居民生活环境中的环境卫生进行有效控制,能有效地减少介水传染疾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积累防治内科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性腹泻的资料。方法对13,797例内科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性腹泻HID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3,79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性腹泻298例(占2.16%),护理干预前HID感染率为3.08%(182/5914),护理干预后为1.47%(116/7883),干预前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1.24,P<0.01)。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医院感染性腹泻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深圳市坪山新区学校和托幼机构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改善饮用水的质量,保障学校及托幼机构饮用水的安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照国家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我市坪山新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饮用水进行检验,并拟订“深圳市学校、托幼机构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表“对饮用水的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共抽检水样35份,所检项目均合格的水样有21份,检验的合格率为60%.其中,开水的检验合格率为100%,桶装矿泉水的检验合格率为100%,桶装纯净水的检验合格率为33.33%.结论:桶装纯净水的卫生状况令人堪忧,提示使用饮水机会使饮用水遭到污染,建议加强对桶装水的生产和饮水机定期清洗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与环境卫生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朝阳市龙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5所农村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生活饮用水与环境卫生干预,进行健康教育相关活动,实施健康促进进学校,对比干预前后5所学校水质检验,环境卫生检验结果,学生卫生知识认知情况、卫生行为改善情况等,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水样检测结...  相似文献   

17.
一起因水污染引起的群体性感染性腹泻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突发事件进行深入调查以查找致病原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聚集性病例的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并结合实验室检测查找此次群体腹泻等症状的病因。结果:82名病例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该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地区山洪暴发污染生活饮用水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事件。结论:督促供水部门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达不到要求的必须保护水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年来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特别是学校这样特殊场所,由于人口密度大,活动频繁,饮用水污染危害更大,范围更广。2008年11月15~17日间在敖汉旗新惠镇某中学发生一起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造成52人有不同程度胃肠疾患。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控制污染水源,关闭学生餐厅,消毒供水管网,积极有效救治学生,宣传卫生知识等措施使52名学生全部痊愈。结论根据污染现场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认此事件为一起生活饮用水受污染引起的胃肠道疾患,是一起生活饮用水污染所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发生感染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可能影响患者出现感染性腹泻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计数0.2×10~9/L、中性粒细胞持续减少的时间、使用药物为粒细胞感染发生感染性腹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发生感染性腹泻的可能性较高,需重视对其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集中办学形式的推广,在校就餐学生剧增,就餐安全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平度市92个农村中小学及托幼机构食堂调查分析,学校食堂软硬件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卫生监管,改善学校食堂条件已成为保障学生就餐安全的当务之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