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刺加常规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口服甲钴胺片常规治疗,连续治疗 2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日 1 次,每周 5 次,共治疗4 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 THI、VAS 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 THI、VAS 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SAS、AI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SAS、AI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21/24),对照组为66.67%(16/2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加常规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性耳鸣,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耳鸣症状,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有喜  袁益兵  王芳 《新中医》2020,52(22):98-101
目的:观察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78 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2 组,对照组 39 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 39 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益肾养血通窍汤治疗。对比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及耳鸣严重程度积分。结果:2 组治疗前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治疗前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前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均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流速度,缓解耳鸣症状,提高患者听力。  相似文献   

3.
谭丽  王爱平  陆波 《新中医》2011,(11):57-58
目的:观察耳鸣汤配合针刺治疗耳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2例。治疗组用自拟耳鸣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纽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谷维素治疗。10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及耳呜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复发率3.7%,对照组总有效率63.5%、复发率54.5%,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T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鸣汤配合针刺治疗耳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7,(5):1056-1058
目的:探讨瘈脉颅息透刺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耳鸣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耳鸣咨询及行为认知治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瘈脉颅息透刺穴位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应用耳鸣残疾量表(THI)评价,并根据耳鸣的响度分级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THI总分、情绪性评分、功能性评分及灾难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瘈脉颅息透刺穴位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特发性耳鸣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耳鸣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发蒙法配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30例,分别采用发蒙法配合子午流注针法、普通针刺、口服中药进行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2个月后耳鸣频率、耳鸣响度匹配、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的变化,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耳鸣匹配响度较治疗前减小(P0.05),3组THI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3组间耳鸣频率、耳鸣响度匹配、T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耳鸣频率低于治疗前(P0.01);3组耳鸣响度匹配和TH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耳鸣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1);治疗组耳鸣响度匹配小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1);治疗组THI评分低于对照组B(P0.05),治疗组THI评分与对照组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A为70.0%,对照组B为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P0.01)。结论发蒙法配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神经性耳鸣平均疗程较普通针刺、口服中药更短,且能够更大程度减轻耳鸣响度、降低耳鸣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揿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揿针治疗,治疗4 周。治疗 4 周后,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与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贝克抑郁量表Ⅱ(BDI-Ⅱ)与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与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与TH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耳鸣严重程度与TH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BDI-Ⅱ与BAI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BDI-Ⅱ与BAI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与EQ-5D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SQI与EQ-5D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能显著改善患者耳鸣的症状,缓解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耳鸣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耳鸣响度评分和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耳鸣发生环境、对睡眠影响、持续时间、对生活工作影响、对情绪影响和主观感受6个维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耳鸣响度评分和THI评分降低(P<0.05),不同时间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针刺率谷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耳鸣主要症状体征,降低耳鸣响度,改善耳鸣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耳三针联合鼓膜按摩治疗突发性聋伴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耳三针针刺联合鼓膜按摩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程度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3%(28/30),对照组为76.67%(23/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TH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TH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耳鸣程度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耳鸣程度分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三针联合鼓膜按摩治疗突发性聋伴耳鸣,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听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第二掌骨全息穴位"肾"埋线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第二掌骨全息穴位"肾"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0.5 mg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TH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THI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埋线是一种治疗耳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清热耳鸣方治疗神经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性耳鸣(邪郁少阳痰瘀阻窍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观察患者总有效率、耳鸣致残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HI评分、SDS评分、SAS评分、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清热耳鸣方可明显提高神经性耳鸣患者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耳鸣症状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耳呜客观检测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具有典型中医证候表现的6个证型的180例(215耳)耳鸣患者,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经颅多普勒等检查,数据经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证型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图类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风邪袭闭型耳呜频率最低,与其他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耳呜响度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风邪袭闭型耳鸣TEOAE、DPOAE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他型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风邪袭闭型TCD检测异常者为31.8%,低于总的TCD检测异常率;气滞血瘀型TCD检测异常者为77.8%,高于总的TCD检测异常率;其余各型与总的TCD检测异常率接近。各证型间鼓室导抗图、声顺值、同侧和对侧镫骨肌声反射、ABR的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耳鸣患者进行客观检测有助于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西医常规处理。对照组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d。观察患者治疗后NFDS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脂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25%、95.00%,对照组分别为28.75%、937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为78.75%、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1天观察组患者的NFDS评分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和LDL-C均降低,HDL-C均升高。组间比较,TG、LDL-C和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协助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血脂含量,临床疗效优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各评定1次,以评定疗效;治疗6周后,通过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情况。最后用HAMA减分率评定总体疗效,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和SA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组间TESS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与帕罗西汀疗效相似,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在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云南省保山市中医院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中西医联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云南省保山市中医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  相似文献   

15.
许玲 《亚太传统医药》2013,(11):183-18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心脏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0例)加服银杏叶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的心脏功能参数和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差异不显著(P〉O.05),治疗后的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TC、TG、LDL—C水平差异显著(P〈O.05)。两组治疗前的EF、CO、EDD、CI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EF、CO、EDD水平均有所改善(P〈O.05),但其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EF、CO、EDD、CI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EF、CO、EDD、CI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和血脂水平,值得I】盘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120例黄褐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观察组给予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SH、LH、E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H、LH、E2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LH、E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FSH比较两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MC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皮损区皮肤,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9)在手术室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9)在对照组实施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的变化、患者切口及咽喉疼痛程度.结果:满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评分及咽喉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及术后切口与咽喉的疼痛程度,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对痛经大鼠血清和子宫的雌激素(E2)、孕激素(P),血浆、子宫、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镇痛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3月龄处于动情间期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盐水组、模型组、电针三阴交组、电针血海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对各组大鼠血清、子宫雌孕激素,血浆、子宫、垂体、下丘脑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电针三阴交组、血海组血清E2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P<0.05),P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电针血海组血清E2含量较之三阴交组显著性降低(P<0.05)。电针三阴交组子宫E2、P含量均显著性下降(P<0.05,P<0.01),E2/P比值均有升高趋势(P>0.05);电针血海组子宫E2含量显著性升高,P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P<0.01),E2/P比值显著性升高(P<0.01)。电针三阴交组、血海组血浆、垂体、下丘脑β-EP含量呈升高或下降的趋势,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子宫β-EP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P<0.05);电针三阴交组子宫β-EP含量较之血海组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对于痛经大鼠E2、P的紊乱状态的影响,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血海穴为佳;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均可通过升高子宫β-EP的含量达到镇痛作用,但三阴交穴升高子宫β-EP含量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远红外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观察温针关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针刺取穴大肠俞、关元俞、环跳、委中、承山、阳陵泉、阿是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温针关元,四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愈显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77-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TTM显示腰部温度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下腹部温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但应在背部取位,还应加用腹部温针治疗以补肾气,并阴中求阳,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