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与埋线干预对抑郁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针刺与埋线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差异和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针刺组和埋线组开始治疗,周期21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下丘脑和海马的NE、5-HT和DA均有明显下降(P<0.05,P<0.01)。针刺与埋线均可使脑内的神经递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埋线组在提高下丘脑的5-HT和DA以及海马的DA方面更具优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针刺与埋线对抑郁模型大鼠均有效,其作用机制具有相似性,均可通过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电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NE、5-HT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单侧颈总动脉不全结扎联合孤养和小剂量利血平皮下注射制备复合型PSD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大脑海马区NE和5-H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和脑内NE、DA含量均明显下降.电针能使PSD大鼠糖水消耗量和脑神经递质NE、DA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电针治疗PSD大鼠的机制可能与提高其海马区5-HT和NE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养心开郁片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和脑内5-HT、NE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根据1%蔗糖水偏嗜度和体重随机分成6个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养心开郁片大、中、小剂量组(1500m g/kg、750m g/kg、375m g/kg)。造模方法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模型加孤养。观察大鼠的体重、在敞箱中的运动及海马内5-HT、NE含量。结果:养心开郁片大剂量组能增加大鼠在敞箱中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小剂量组能升高海马内5-HT含量;大、小剂量组能升高海马内NE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盐酸氟西汀组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结论:养心开郁片能显著增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活动。能明显增加脑内5-HT和NE的含量,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与抑制5-HT和NE再摄取有关。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17,(4):322-325
目的:探讨疏肝调神针法针刺对睡眠剥夺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小平台水环境间断剥夺睡眠法复制失眠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分别针刺相应穴位,每次20 min,每日1次,共治疗7 d。西药组腹腔注射地西泮。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5-羟色胺(5-HT)、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皮质、丘脑内的5-HT 5-HIAA、GABA含量显著降低,DA、NE含量上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大鼠的脑组织5-HT、5-HIAA及GABA含量上升,NE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调神针法针刺可能是通过增加了脑内的5-HT合成及代谢水平,增加GABA的含量,降低NE含量,从而改善睡眠剥夺大鼠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桂附地黄丸对大鼠肺纤维化形成阶段肺与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普通级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桂附地黄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平阳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14天开始灌胃用药,第28天处死动物比较各组肺与脑组织DA、NE、5-HT含量。结果:模型组肺与下丘脑NE、DA、5-HT及海马5-HT含量均高于正常组,桂附地黄丸组肺NE、DA、5-HT与下丘脑NE、DA含量低于模型组,海马NE、5-HT含量低于模型组而DA含量高于模型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纤维化形成阶段肺与下丘脑DA、NE、5-HT及海马5-HT含量均升高,桂附地黄丸可能阻止模型肺组织NE、DA、5-HT与下丘脑NE、DA及海马5-HT含量的升高,并能提高海马DA含量,降低NE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失眠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安定组、针刺组和埋线组,每组8只。实验第1天,应用对氯苯丙胺酸(PACA)制作失眠大鼠模型。实验第3天开始,安定组用安定注射液腹腔注射治疗,每日1次,连续5 d;针刺组用毫针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5 d;埋线组用穴位埋线治疗1次。各组均于实验第7天治疗后1 h处死大鼠取下丘脑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下丘脑组织中5-HT、DA、NE及IL-1β、TNF-α含量。结果实验第7天,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HT及IL-1β、TNF-α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DA、NE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安定组、针刺组、埋线组5-HT含量均升高,DA、NE含量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定组、针刺组、埋线组之间比较,埋线组下丘脑5-HT及DA、NE含量改变情况优于安定组及针刺组(P0.05),安定组和针刺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埋线组IL-1β、TNF-α含量均升高,埋线组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改善失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NE及细胞因子IL-1β、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匮要略》不同方药对肺纤维化模型早期阶段(7天)肺、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探讨中药作用机制即肺纤维化早期阶段中医方证本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平阳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用药组造模后第2天开始用药,7d后处死动物,比较各组肺、脑组织NE、DA、5-HT含量。结果:模型组肺组织NE含量高于正常组、瓜蒌薤白汤组和泼尼松组,5-HT含量低于肾气丸组和泼尼松组,肾气丸组DA含量低于瓜蒌薤白汤组;模型组脑组织NE含量高于正常组,DA含量低于正常组、瓜蒌薤白汤组、麦门冬汤组,大黄虫丸组5-HT含量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肺纤维化早期阶段肺、脑组织NE含量增高,脑组织DA含量降低;瓜蒌薤白汤能阻止肺组织NE含量的增高与脑组织DA含量的降低,麦门冬汤能阻止脑组织DA含量的降低,大黄虫丸能提高脑组织5-HT含量,肾气丸能降低肺组织5-HT含量。上述方药可能通过影响肺、脑组织NE、DA、5-HT含量干预肺纤维化早期阶段病变,肺、脑组织NE、DA、5-HT含量变化可能与中医方证本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胡理中汤结合针刺对缺血性卒中后失眠大鼠血清中NE、5-HT含量的影响,探讨柴胡理中汤和针刺治疗失眠症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5组,每组8只。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6 d。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不做任何治疗、针刺、柴胡理中汤、针药结合处理,共6 d。ELISA法检测血清中NE、5-HT含量。结果针药组NE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但与针刺组和中药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HT含量上,针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针刺组和中药组(v0.05),其数值接近空白组(P0.05)。结论柴胡理中汤结合针刺可以使卒中后失眠SD大鼠减少NE含量,升高5-HT含量,初步表明柴胡理中汤结合针刺对治疗卒中后失眠症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大椎"和"后三里"穴对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人参皂甙组,采用束缚和冷水游泳制备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针刺"百会"、"大椎"和"后三里"穴,观察大鼠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及针刺的治疗作用.结果:模型组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升高,而5-羟色胺(5-HT)含量明显降低,针刺可明显降低(NE)的含量而升高5-HT的含量.结论: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可能参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针刺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针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时间段缺血侧脑组织中ROCK的表达,掌握各时段针刺治疗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各项相关数据,推断针刺治疗的最佳时间点。方法选取18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又分为6 h、24 h、48 h、72 h和2 w 5个亚组,共12个小组,每组15只。采用线拴法阻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作颈动脉分离,空白组和假手术组于造模后第2天取材,模型组各小组分别于造模后6 h、24 h、48 h、72 h和2 w取材检测;而针刺组各小组分别于造模后6 h、24 h、48 h、72 h和2 w进行针刺百会、大椎、足三里处理后取材检测。结果针刺可以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其中针刺6 h组神经功能评分下调幅度最大,与其他针刺组(24 h、48 h、72 h)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ROCK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缺血再灌注6 h、24 h、48 h、72 h)ROCK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血再灌注6 h ROCK达到峰值。针刺组(缺血再灌注6 h、24 h、48 h)ROCK表达与模型组(缺血再灌注6 h、24 h、48 h)点对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血再灌注6 h针刺组ROCK下调最为显著。结论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Rho/Rock具有抑制作用,而缺血再灌注6 h针刺为最佳治疗时间点,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和改善缺血后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TNF-α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动脉血注入法,在Wistar大鼠身上复制急性脑出血模型,以针刺为治疗手段,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并与非针刺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治疗组TNF-α的表达在注血后6 h、24 h、3 d、7 d、14 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对急性脑出血后TNF-α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转运体(5-HTT)、5-HT_(1A)受体(5-HT_(1A) R)、去甲肾上腺素α_2受体(NEα_2R)m RNA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每组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法复合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不予干预,药物组予以氟西汀(2 mg/kg)灌胃,针刺组选取"百会""风府""神门""太冲"穴,针刺20 min,期间行针1次,每日1次,7 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 d。观察干预后各组大鼠行为学及5-HT、NE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5-HT_(1A) R、NEα_2R m RNA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Zea Longa评分升高,糖水消耗量、敞箱水平运动、敞箱垂直运动次数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Zea Longa评分降低,糖水消耗量、敞箱水平运动、敞箱垂直运动次数升高(P0.01,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比较,大鼠行为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5-HT、NE及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 m RNA、5-HT_(1A) R m RNA表达降低(均P0.01),NEα_2R m RNA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脑皮质5-HT、NE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5-HT_(1A) R mRNA表达升高(P0.01,P0.05),NEα_2R m RNA降低(均P0.01);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能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变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脑皮质5-HT、NE及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5-HT_(1A)R、NEα_2R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脑组织支链氨基酸及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健康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除12只作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大鼠造疲劳力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头穴透刺组和传统针刺组,每组12只.共进行游泳大鼠模型训练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力竭游泳后力竭时间;脑组织五羟色胺含量;血清游离色氨酸及支链氨基酸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治疗组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传统针刺组和头穴透刺组均能显著降低脑组织5-HT含量,降低血清中的F-Trp水平,增加大鼠血清BCA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穴透刺组在降低脑组织5-HT含量,降低血清中的F-Trp水平,增加大鼠血清BCAA含量方面优于传统针刺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穴透刺能降低运动性疲劳大鼠脑组织5-HT含量,降低血清中的F-Trp水平,增加大鼠血清BCAA含量,延长大鼠游泳力竭时间,而头穴透刺抗运动性疲劳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乐冲剂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单胺递质NE、5-HT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凝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复合孤养、应激处理制备PSD大鼠模型,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NE、5-HT浓度。结果:舒乐冲剂可提高PSD大鼠脑组织NE和5-HT含量,尤以提高NE为著。结论:舒乐冲剂对PSD大鼠脑内单胺递质降低有改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PS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针刺"神门"和"命门"穴后大鼠中缝背核(DRN)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及高香草酸(HVA)含量变化,探讨微透析技术在针刺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SD雄性大鼠21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神门"组、针刺"命门"组,采用立体定位法将微透析探针置入大鼠中缝背核,运用微透析法收集大鼠针刺前40min、针刺后20、40、60、80、100、120 min DRN细胞外液,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D)检测其5-HT、NE、DA及HV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针刺大鼠"神门"穴和"命门"后2h各时相点中缝背核5-HT、NE、HV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中针刺"神门"穴NE水平在120min时相点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针刺前的基础值相比,针刺大鼠"神门"和"命门"穴20min后中缝背核5-HT、NE及HVA的水平显著下降(P0.01),在其后的2h维持在低水平。针刺"神门"和"命门"穴作用相比除针刺"神门"后40min时相点处NE含量较低(P0.05)外,其余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在DRN未检出DA。结论:针刺"神门"和"命门"穴能降低中缝背核组织中5-HT、NE及HVA含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印堂对脑卒中抑郁(PSD)大鼠神经递质释放及miRNA-219/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γ(CaMKⅡγ)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非经非穴组、文拉法辛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PSD大鼠模型,分组处理后,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蔗糖水消耗实验及敞箱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抑郁症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以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iRNA-219、CaMKⅡγ信号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aMKⅡγ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蔗糖水消耗量、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次数、神经递质NE及5-HT、DA含量、脑组织miRNA-219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文拉法辛组、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aMKⅡγ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蔗糖水消耗量、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次数、神经递质NE及5-HT、DA含量、脑组织miRNA-219表达升高(P<0.05);非经非穴组大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文拉法辛组比较,大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印堂可上调miRNA-219表达,下调CaMKⅡγ表达,修复PSD大鼠神经功能,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改善大鼠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及其各药对对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小柴胡汤及其各药配伍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观察小柴胡汤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评定小柴胡汤及各药对对抑郁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方组大鼠海马5-HT、NE、5-HIAA(5-HT的降解物)的含量明显升高;姜夏组、参草组大鼠海马NE含量显著升高;全方组、柴芩组、参草组大鼠海马5-HT含量显著提高;全方组、柴芩组、姜夏组大鼠海马5-HIAA含量极显著增高。结论:小柴胡汤治疗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各药对作用于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靶点有一定的偏向性。柴胡与黄芩配伍主要通过提高大鼠海马5-HT含量而发挥其抗抑郁作用;生姜与半夏配伍能显著提高大鼠海马NE含量,二者配伍虽然对抑郁大鼠海马5-HT的改变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增加5-HT的降解物5-HIAA的含量;人参、甘草、大枣能显著提高抑郁大鼠脑内5-HT和NE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对大鼠肺纤维化形成阶段神经递质的干预作用。方法普通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虫丸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均采用气管内注入平阳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大黄虫丸组灌胃浓度为80mg/ml药液1.5ml/100g体重,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天给药1次,各组于造模后第28天处死,比较各组大鼠肺、下丘脑及海马组织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肺与下丘脑组织中NE、DA、5-HT及海马组织中5-HT含量均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黄虫丸组肺、下丘脑NE、DA、5-HT含量及海马组织中NE、5-HT含量均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纤维化形成阶段肺与下丘脑DA、NE、5-HT及海马组织中5-HT含量升高,大黄虫丸能调节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及脑组织中NE、DA、5-HT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穴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的效应差异。方法采用急慢性应激刺激法制作D-IBS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天枢+足三里组、太冲+足三里组,针刺组分别给予双侧相应穴位电针刺激20 min,隔日1次,共治疗7次。观察各组大鼠体征状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5-HT、NE含量明显增加,CGRP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5-HT、NE含量明显降低,CGRP含量升高(P0.05);两针刺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太冲"和"天枢"可能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血浆5-HT、NE含量,增加CGRP含量达到治疗D-IBS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肾俞"对吗啡戒断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NAc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0只大鼠。采用剂量递增法颈背部皮下注射吗啡,连续5日,每日2次,间隔时间为8 h,每日剂量分别为20 mg·kg~(-1)、30 mg·kg~(-1)、40 mg·kg~(-1)、50 mg·kg~(-1)、50 mg·kg~(-1),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末次注射结束后3 h,给予纳洛酮催促戒断。针刺组和电针组选取"足三里""肾俞"穴分别予以单纯针刺和针刺基础上连接KWD808Ⅰ脉冲治疗仪,每日15 min,每日1次,连续干预6日。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和记忆保持能力。高效液相色谱-ELISA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空白组在相同时间点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比较,针刺组、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1)。在相同时间点,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针刺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针刺组、电针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电针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高于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显著增加,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电针组大鼠脑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明显降低,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电针组在降低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增加5-羟色胺(5-HT)含量方面优于针刺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肾俞"能改善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后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记忆保持能力,并推测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伏核内的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增加5-羟色胺(5-H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