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机制及效果。方法 25例ARDS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另选取25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整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APACHEII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ARDS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况、血流状况以及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3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CBP治疗,使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2、3、6、12 h和停止治疗后12h血浆中TNF-α、IL-1β、IL-6、IL-8的浓度,并与同期健康人群做比较.结果:ARDS患者血浆TNF-α、IL-1β、IL-6、IL-8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群,CBP治疗后四种细胞因子逐渐下降,第6 h降至最低,停止治疗后12 h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仍低于治疗前水平.结论:ARDS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明显增高.CBP可有效清除ARDS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从而阻断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患者16例,行CVVH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取血和超滤液检测炎症介质的浓度。结果 CVVH治疗后6~9 h炎症介质水平达最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对炎症介质清除有效,治疗6~9 h达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沐舒坦静脉滴注和静脉持续泵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综合救治的影响.方法 选择ARDS患者6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20例)和观察组(B组21例;C组22例).3组病人在相同综合救治的基础上A组应用生理盐水200ml,B组应用沐舒坦60 mg加生理盐水200 ml静脉滴注,C组应用沐舒坦60 mg加生理盐水200ml静脉持续泵入/24h连续7d.观察3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液中的IL-6、IL-8浓度,动脉血气分析,肺损伤程度的变化.比较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组内及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C组治疗后,病人血液中IL-6,IL-8浓度,动脉血气分析,肺损伤程度评分较治疗前、B组和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B组治疗后,病人血液中IL-6、IL-8浓度在7 d后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动脉血气分析,肺损伤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虽然动脉血气有明显改善(P<0.05),但该组病人血清炎症介质浓度和肺损伤程度评分则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 沐舒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急性肺损伤,有利于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静脉持续泵入比静脉滴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MODS的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17)。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分析比较这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平均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MODS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外周炎症因子的水平,有效提高治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部分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浓度、细胞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符合MODS、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1)治疗组:常规治疗+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CVVH治疗;(2)对照组:常规治疗+CVVH治疗.治疗组每天给予2h血液灌流树脂吸附治疗后,继续CVVH治疗10 h;对照组每天给予CVVH治疗12 h,均连续3d.治疗组于每天血液灌流树脂吸附前、2h后及CVVH治疗10 h后,对照组于每天CVVH治疗前后及以后两组均在病程第5、7、10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浆标本置入- 60℃冰箱冻存待检.入室24 h行APACHEⅡ评分,第1、2、3、5、7、10天查T细胞分类,每天监测血乳酸、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液灌流树脂吸附治疗后,血浆TNF-α、IL-6、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分类CD3+、CD4+、CD8+、CD4+/CD8+比值均上升(P<0.05);两组患者比较,在第1、2、3天血液净化治疗结束后,TNF-α、IL-1β、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5天TNF-α、IL-1β、IL-6浓度治疗组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第10天血浆TNF-α、IL-1β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略低(P>0.05);治疗组28 d死亡5例,对照组28 d死亡6例.结论 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CVVH治疗与CVVH治疗均能有效清除血浆中所检测的3种细胞因子,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病程中期(治疗第5天)降低所检测细胞因子的血浆浓度及提高患者28 d存活等方面似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妊娠合并急性肾衰竭的应用。方法18例妊娠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用前稀释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电解质、血pH值、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APACHE Ⅱ评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12h、24h、治疗后血液及废液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18例患者中,16例痊愈,1例死亡,1例转为慢性肾衰竭。治疗后血BUN、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电解质、血白细胞数及血pH值正常;CRP、APACHEⅡ评分、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肾衰竭早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疗效好,其机制明显降低IL-6、TNF-α水平,降低炎症反应,使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趋于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液净化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对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11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糖尿病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净化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脂肪因子脂联素、抵抗素、炎症因子、IL-6、瘦素、TNF-α水平,以及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脂肪因子脂联素及抵抗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效果,但对照组改善轻微,观察组效果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瘦素、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效果,但对照组改善轻微,观察组效果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均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评分在"社会"这个维度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调节脂联素、IL-6和TNF-α指标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疾病合并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疾病合并严重ARDS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急性生理评分和慢性健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用于危重疾病合并严重ARDS患者中可发挥显著的临床疗效,控制患者病情,减轻其炎症反应,还可减少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每组各43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的优劣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并观测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下降,且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下降较明显,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上升,且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血管通透性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均下降,且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下降的较明显,两组氧合指数均上升,且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均上升,但连续性血液净化组较常规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均下降,但连续性血液净化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清除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保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血管外肺水,纠正缺氧,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有效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SAP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CB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及治疗前后1 d、3 d、5 d APACHEⅡ评分、血浆TNF-α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病死率5.6%小于对照组的22.2%,但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 d、3 d、5 d APACHEⅡ评分、血浆TNF-α和IL-8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CBP治疗可改善SAP的临床症状,保护器官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IL-1β、IL-6、IL-8、IL-10、GM-CSF、TNF-α浓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n=20)和实验组(B组,n=20)。A组给予单纯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B组给予沐舒坦20mg/kg+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共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5d和治疗第7d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及动脉血气方面的变化和差异。结果用药7dB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IL-8、GM-CSF,TNFα浓度明显降低,血清IL-10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5),与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盐酸氨溴索可抑制ARDS患者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而促进其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利于其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炎性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脓毒性休克患者80例均予常规治疗.40例只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另40例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氢可组).治疗后4、12、24、48 h、7 d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 IL-1β, IL-6和IL-10含量;治疗前及后24、48 h、7 d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并检测降钙素原(PCT)以及皮质醇浓度,记录28 d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 TNF-α、IL-1β和IL-6明显下降(P<0.05),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48 h、7 d后APACHEⅡ评分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点TNF-α,IL-1β,IL-6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降低(P<0.05),PCT下降(P<0.05),28 d病死率下降.但血皮质醇浓度与28 d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能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的关系,探讨血乳酸水平对ARDS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78例ARDS患者入住ICU 24 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水平测定,比较不同APACHE II评分分值组血乳酸水平和死亡率.结果:APACHE II评分21~30分值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11~20分值组(P <0.05);>30分组明显高于21~30分组(P <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死亡率与APACHE II评分、血乳酸水平正相关(r =0.65,P <0.05).结论:血乳酸水平与ARDS严重程度正相关,血乳酸水平升高预示ARDS病情的恶化,可作为ARDS严重程度临床评估的简单、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危重病科2003年6月-2007年9月应用CBP治疗的19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氧合指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改变。治疗前后记录Boston心力衰竭积分、APACHE Ⅱ评分。结果 14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73.7%:CBP治疗后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很快下降,内环境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氧合功能逐渐改善,Boston心力衰竭积分和APACHE Ⅱ评分明显降低;治疗过程生命征稳定,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率低。结论 CBP能平稳地清除水分和溶质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周飞虎  王秀英  宋青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2):3842-3844
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血液净化(CBP)对创伤性猪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细胞因子和预后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小型猪1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n=7)、实验组 (n=6),实施二次打击建立MODS模型,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监测实验动物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实验组动物CBP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和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TNF-α、IL-6水平分别为173.37±15.64 pg/ml、146.46±79.64 pg/ml,较对照组(198.81±17.07 pg/ml、183.38±103.47 pg/ml)降低(P<0.05),而VEGF水平为29.66±2.26 pg/ml,较对照组(18.55±3.53 pg/ml)升高(P<0.05);实验组动物生存率(83.3%),高于对照组(28.6%)(P<0.05)。结论 早期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技术,可以降低血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弱炎症反应,有利于VEGF的表达,降低创伤引起MODS 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治疗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时降钙素原(PCT)的变化规律,探讨PCT与ARDS病情严重度的关系。方法:对16例合并ARDS的严重肺部感染病人,在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的同时行CBP,于0,4,12,24,48h及停止CBP后12h分别检测患者血清PCT和动脉血气分析,并采用APACHEⅡ评分对患者整体病情进行评价。结果:16例患者中12例成活。血清PCT浓度在CBP治疗过程中各时点均低于CBP前,其中24h降至最低。结论:PCT对CBP过程中ARDS严重性及疗效的评估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郑容  郑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7):1443-1445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水平值,探讨同型半胱氨酸、IL-1β、TNF-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病机制和作用,研究IL-1β、TNF-α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发病后的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2组:健康组(N组)与急性脑梗死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TNF-α浓度值,荧光标记免疫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同型半胱氨酸、IL-1β和TNF-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患者血浆IL-1β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纽IL-1β与TNF-α无显著相关性(P〉0.05)。急性脑梗死组IL-1β、TNF-α与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炎性反应过程,急性发病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增高可能是炎性反应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背景:壳聚糖磷脂酰胆碱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目的:观察壳聚糖磷脂酰胆碱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从潍坊市部分社区及老人院按照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筛选36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口服壳聚糖磷脂酰胆碱治疗)与空白对照组(不服药),并选择年龄、学历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说明壳聚糖磷脂酰胆碱能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法舒地尔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fasudil)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NS组,n=15)、脂多糖组(LPS组,n=15)及法舒地尔干预组(FAS组,n=15),LPS组和FAS组采用股静脉注射LPS(5 mg/kg)建立ALI模型,FAS组在LPS注射前30 min腹膜内注射法舒地尔(10 mg/kg)。在3 h、6 h、12 h三个时间点通过血气分析、肺湿/干重比(W/D)、肺组织HE染色观察急性肺损伤的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与LPS组相比,法舒地尔组在LPS注射后3 h、6 h和12 h时间点PaO2较LPS组显著升高(P<0.05),而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以减轻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致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