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野外地质资料和室内分析资料,从成因类型和形成机理方面对盘车沟寒武系剖面中硅质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镘头组下部的硅质层是同生期生物化学作用成因的,形成于潮下低能浅水环境。  相似文献   

2.
辽宁西部北票地区高于庄组白云岩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野外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辽宁西部北票地区高于庄组上部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 识别出若干由薄层白云岩和中厚层白云岩组成的沉积旋回, 为潮上带至潮间带沉积特征, 具有微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和内碎屑白云岩3 种沉积微相, 部分伴有白云岩的重结晶现象以及硅质成分的孔洞充填和交代现象。剖面中硅质条带和结核均顺层出露, 可能形成于准同生阶段。硅质成分的交代或充填对白云石的重结晶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溶蚀作用对泥晶白云石的晶间孔隙度有明显的改善, 形成优质的白云岩储层。因此, 准同生阶段的硅质充填或交代作用对白云岩储层的形成与演化可能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南秦岭毒重石成矿带矿床中的生物成因重晶石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阳黄柏树湾毒重石矿床和竹山文峪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呈层状或似层状产于下寒武统下部或其相当层位的硅质岩中,矿体受岩性和岩相控制作用明显.矿床中毒重石、钡解石和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组成这些矿物的碳主要为有机成因碳;毒重石或重晶石矿石中发现的生物成因重晶石(bio-barite)说明Ba主要通过生物成因重晶石的形式将海水中的Ba2 浓集并沉降于海底,形成钡矿床的初始富集体,而毒重石是在早期成岩阶段在生物和有机质作用下交代重晶石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寒武-奥陶系地层中发育层状硅质岩和硅化岩,野外露头发育良好,出露完整。层状硅质岩发育于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深水沉积相区,一般黑色、灰黑色,薄层状,岩性致密,水平层理发育,常与硅质页岩、碳质页岩伴生;硅化岩发育于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的碳酸盐岩旋回界面及层间岩溶附近,见硅质条带,顺层分布,受层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滇西北核桃坪铅锌矿是保山地块内沿澜沧江断裂带发育的一个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和沙河厂组大理岩化灰岩及矽卡岩中,严格受近SN向的断裂带及层间破碎带控制。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与澜沧江老厂铅锌矿进行对比,对核桃坪铅锌矿形成的大地构造成因进行研究。大地构造位置,主成矿期铅同位素比值、物质来源等证据显示核桃坪矿床与老厂矿床具有相同的成因。根据老厂矿床的前人研究得出核桃坪铅锌矿床形成的机制为青藏高原的主碰撞期末,大规模走滑断裂的形成导致地壳重融、减薄,幔源岩浆沿走滑断裂侵入地壳与围岩交代蚀变成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下寒武统、下三叠统与中泥盆统金宝石组葛万藻成因的核形石对比研究认为,微生物是巨鲕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微生物参与构建巨鲕暗色纹层,促进同心纹层加积,对巨鲕的形成具有建设性作用。在金宝石组核形石纹层中微生物发育的区域,纹层厚度不均匀且形态不规则,说明微生物对巨鲕规律纹层是具有破坏性的。巨鲕和核形石都是在无机化学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产物,不同的水体环境制约着微生物的发育程度,进而控制了巨鲕与核形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王昱翔  顾忆  傅强  王斌  于晓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506-11513
为明确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硅质岩特征及其成因。在岩石学特征研究基础上,对不同产状硅质岩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合硅氧同位素测试结果开展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硅质岩特征及成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硅质以灰黑色条带状、团块状和灰白色条带状分布于灰岩之间,与基质灰岩粒屑镶嵌发育。岩心断面局部可见贝壳类和介壳类生物碎屑。硅质岩样品稀土元素含量很低,平均仅0.3μg/g,整体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两者分异明显且具有明显正Eu和正Ce异常,指示热液流体对硅质岩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且硅质岩颗粒Ni/Co值为6.53~55.45,平均值23.7,表明硅质岩主要形成于相对还原的成岩环境中。不同产状硅质岩δ~(30)Si‰值分布范围0.6‰~2.74‰,平均1.74‰,指示交代成因为主。综合分析认为,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硅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富硅流体,流体在颗粒灰岩发育相带交代围岩形成硅质岩,但改造作用使原岩颗粒孔隙降低,整体表现为破坏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云岩是黄骅坳陷千米桥潜山奥陶系主要储集层,具有层位分布较稳定,分布面积广和物性好、储产能力强的特点.本文通过该地区白云岩地层岩心、岩屑微观特征、岩相古地理环境、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包裹体分析,认为主要有3种成因的白云岩:①潮坪环境中,由准同生期蒸发作用引起交代成因的白云岩;②发生于海水潜流与淡水潜流混合带,由混合水交代作用形成的白云岩;③发生在深埋藏期,由热液沿裂缝进入地层并对岩石进行交代而形成的白云岩.  相似文献   

9.
研究格尔木九八沟透闪石玉矿这一典型昆仑玉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化学、矿体产状、含矿地层和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时代, 确定其成矿时代和成矿机理。结果表明, 控矿岩体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27.1±4.7 Ma。矿区内岩浆热液交代成因的矽卡岩中发育阳起石, 玉石中则为透闪石, 二者具有明显不同的矿物化学特征。结合岩浆、围岩、玉矿石和蚀变岩的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认为成矿过程是岩浆侵入含硅质团块白云岩, 引发接触热变质作用, 使得白云石和硅质团块直接发生变质反应而形成透闪石玉矿床。  相似文献   

10.
研究格尔木九八沟透闪石玉矿这一典型昆仑玉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化学、矿体产状、含矿地层和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时代, 确定其成矿时代和成矿机理。结果表明, 控矿岩体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27.1±4.7 Ma。矿区内岩浆热液交代成因的矽卡岩中发育阳起石, 玉石中则为透闪石, 二者具有明显不同的矿物化学特征。结合岩浆、围岩、玉矿石和蚀变岩的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认为成矿过程是岩浆侵入含硅质团块白云岩, 引发接触热变质作用, 使得白云石和硅质团块直接发生变质反应而形成透闪石玉矿床。  相似文献   

11.
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硅质岩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地球化学及沉积岩石学等方面,配合一些数学地质分析方法(如Q-型因子分析、对应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及Q-型聚类分析等),对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硅质岩的成因、硅质来源和水深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四川石棉田湾地区地质背景的实际资料,指出磨西脆-韧性剪切带乃是控矿构造,它控制田湾矿田的展布,其派生的次一级构造控制了矿体方向。薄片观察结果揭示千糜岩是由原岩以硅质白云岩经剪切变形和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它有五种类型,即绢英白云千糜岩、白云石英千糜岩、绢英千糜岩、硅质千糜岩、石英绿泥千糜岩。硅质白云岩的变形作用产生许多特色的显微构造和石英C轴组构;而变质作用则以广泛的退变质为特征,二者密不可分,它们共同产生千糜岩和含矿石英脉。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溶蚀孔洞中矿物充填序列及流体作用过程,综合应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质岩类溶蚀孔洞中具白云石、方解石、微晶石英—纤维状玉髓、细—中晶石英及粗—巨晶石英5个世代典型矿物充填并历经6期流体作用影响.在早期硅质岩形成基础上,第Ⅰ期深盆富镁热液溶蚀—充填叠加改造形成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拉尔玛金矿床中金与有机碳的关系分析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研究,结合岩(矿)石中金的浸出率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分析,岩(矿)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Q型聚类分析,得出结论:与硅质岩相比,板岩能提供的金是微不足道的。硅质岩中的活性金远远高于板岩,在成矿过程中易于迁移出来参与成矿;板岩中的金多为惰性金,难于活化和提供金源。大阳顶群热水成因的硅质岩,在沉积时不仅为当时的海水提供了大量的金源,而且成岩后构成了拉尔玛金矿床主要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5.
乌当大、小麻窝断裂中的红花园组硅质岩呈团块状、透镜状、不规则状产出.野外观察和显微镜下鉴定表明这些硅质岩可能为交代作用形成.常量元素分析表明硅质岩以SiO2为主,其他含量较低.通过岩石显微镜下研究、化学全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稀土元素分析,初步推测:该区硅质岩的形成是含大量硅质的热液活动作用于红花园组的生物碎屑灰岩,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陕西秦岭泥盆纪盆地群构造沉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秦岭泥盆纪盆地群是在早泥盆世扬子板块北缘陆内裂谷沿勉略一线进一步发育成有限洋盆,而后分裂出秦岭板块,勉略洋盆与商丹洋盆的并存导致秦岭造山带出现了三个板块(扬子、华北及秦岭板块)共存的格局,由此形成了秦岭泥盆纪盆地群.在这种复杂的板块构造格局下,整个秦岭造山带出现了构造动力学成因不同的一系列盆地.在秦岭板块北缘发育了刘岭边缘盆地,在其中堆积了含火山岩的巨厚碎屑岩系(最大厚度超过11km).在秦岭板块内部,由于广泛发育的伸展断裂而形成了一系列地堑和半地堑型盆地,在其中堆积了反映以陆表海为主的一套碳酸盐和碳酸盐碎屑沉积.在扬子板块与秦岭板块之间的勉略有限洋盆中发育了夹超基性至酸性火山岩、硅质岩的碳酸盐碎屑沉积.在扬子板块北缘的高川一带还发育了以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的陆表海沉积.总之,秦岭在泥盆纪发育了一个多种构造沉积动力学成因性质完全不同的盆地集合群  相似文献   

17.
对分布于西藏改则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早白垩世去申拉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大地构造研究。该区火山岩为一套低-中钾的中-基性钙碱性岩石,其中玄武岩原始岩浆来源于不均一地幔,安山岩岩浆由玄武岩岩浆结晶分异形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未发生地壳混染作用;该区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大陆板内裂谷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18.
母岩成分对残积红土形成及分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刚  廖义玲 《贵州科学》1994,12(3):33-39
本文运用地质成因观点,通过对比碳酸盐岩、花岗岩、玄武岩三种不同母岩残积红土的地质削面和分带特征,分析母岩对红土形成及分带的影响,认为可溶性岩石形成红土的过程不同于非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红土剖面完全不同于其它红土剖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母岩的溶蚀性。本文还提出碳酸盐岩红土属溶蚀残积的成因观点,并建议按母岩成分划分残积红土亚类。  相似文献   

19.
用生油岩生烃动力学模型计算生油气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埋藏较浅的未成熟的东濮生油岩样,在岩石评价仪上进行不同升温速率的热解模拟实验,用Friedman方法处理,求得一系列在不同生烃率时不同的动力学参数。将此样品热解生烃动力学模型与该地区沉积速率、地温梯度等地质参数结合,用龙格-库塔法计算出在天然地质条件下,不同埋深处生油岩的生烃率及已生成油气量的数值解。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硅质煤矸石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 ,用硅质煤矸石配料烧成了硅酸锌结晶釉 ,试验结果表明 ,用硅质煤矸石配料的结晶釉比传统配料烧成温度低 ,其中所含的少量铁质对烧成及制品性能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