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野胡萝卜(Daucus carot L.)籽挥发油碳氢部位为淡黄色液体,比重0.91;有收缩子宫的作用,临床可望作为引产药物。小鼠po LD_(50)为20.5 g/kg,sc LD_(50)>5.0g/kg。本文用Ames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体内、体外致畸胎试验对其特殊毒性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1.Ames试验:野胡萝卜籽挥发油在5000,1000,500,100和50 μg/皿,±S9时对TA97,TA98,  相似文献   

2.
乙双吗啉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乙双吗啉的遗传毒性.方法:乙双吗啉5,10和15 mg·kg~(-1),腹腔注射观察诱发的小鼠骨髓染色体/染色单体畸变;应用Ames试验观察对测试菌株TA97,TA98,TA100,TA102的诱变作用.结果:乙双吗啉显著诱发小鼠骨髓染色体/染色单体畸变,其诱发的畸变细胞率(ACF)显著增加(P<0.01);在不加S9条件下,乙双吗啉对TA98,TA102有一定的诱发回复突变的作用.结论:乙双吗啉是一种遗传毒物质.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采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和哺乳动物微核试验对崖柏精油的遗传毒性进行评价。方法: AMES试验采用TA97、TA98、TA100和TA102四种菌株,对崖柏精油的致突变性进行评价。采用小鼠骨髓噬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本品的染色体毒性进行评价。结果: 崖柏精油不同剂量组对TA97、TA98、TA100、TA102四种试验菌株,在加大鼠肝微粒体酶S9和不加S9的情况下,回复突变数均不超过溶剂对照组的1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诱变阴性。微核试验表明,崖柏精油各剂量组对小鼠骨髓微核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崖柏精油无明显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研究了尼索地平的诱变作用.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当尼索地平的浓度在0.1,1,10,100,1000μg/皿,无论加或不加S9混合物,其对四株沙门氏菌株的回复突变作用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尼索地平在体外对原核细胞无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高通量评价药物遗传毒性的微型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方法 采用平皿掺入法进行标准Ames试验,采用6孔板掺入法进行微型Ames试验,两试验均设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2组又分别分为代谢活化和非活化2个亚组,各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菌液(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活化组加大鼠肝微粒体酶(S9)混合液,阳性对照组再加入阳性诱变剂:Dexon(-S9),应用于TA97、TA98和TA102;NaN3(-S9),应用于TA100和TA1535;2-AA(+S9),应用于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凝固后37℃温箱培养约48 h,计数各组回变菌落数。结果 在标准Ames试验中,阴性对照组各个菌株回变菌落数均在本实验室自发回变菌落数正常值范围内。在两试验中,阳性对照组所诱导的回变菌落数均是阴性对照组的2倍以上,标准试验细菌回变菌落数约为微型试验的5倍。结论 在6孔板上进行微型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大大减少了受试物的用量,提高了筛选速度。本实验室建立的微型细菌回复突变试验背景数据,用于遗传毒理的检测是高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闫英超  王梦 《安徽医药》2006,10(6):410-412
目的评价9-[2-(膦酰甲氧基)乙基]腺苷-钠盐(PMEA-Na)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 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观察PMEA-Na的致突变性。结果PMEA-Na在50~5000μg.皿-1剂量范围内,加与不加S9活化系统条件下,对TA97、TA98、TA100、TA102四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对照的2倍,即Am es试验结果为阴性;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当药物浓度为48、24、12、6 mg.L-1时,活化条件下各浓度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均低于5%。在非活化条件下,药物浓度为48 mg.L-1培养48 h时,染色体畸变率为10%,因此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阳性;小鼠静脉注射PMEA-Na剂量为1 000、500、250 mg.kg-1时,骨髓中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明显增加,即微核试验结果为阳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PMEA-Na具有潜在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冰片-葛根素脂质体中葛根素含量及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冰片-葛根素脂质体,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葛根素的含量和包封率.结果:葛根素在8~16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 ;柱层析法可有效分离药物,分离游离药物的柱回收率为99.32%(RSD=1.16%,n=9),加样回收率为98.56%(RSD=1.23%,n=9).3批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62.35%,65.41%,63.18%(n=3).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冰片-葛根素脂质体中葛根素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白眉蝮蛇 (Agkistrodonhalysussuriensis)毒中精氨酸酯酶的致突变作用。 方法 用鼠伤寒沙门细菌营养缺陷型突变株TA97,TA98,TA10 0和TA10 2 ,采用平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 ,将实验分为加和不加代谢激活系统S92组平行试验。精氨酸酯酶设 6个浓度 :10 .0× 10 -3 ,5 .0× 10 -3 ,2 .5× 10 -3 ,1.2 5× 10 -3 ,0 .6 2 5× 10 -3 和 0 .312× 10 -3 U/mL。结果 加和不加代谢激活系统S9两种条件下 ,精氨酸酯酶不诱发鼠伤寒沙门细菌营养缺陷型突株的回复突变。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从致突变角度考虑 ,精氨酸酯酶在高于“蝮蛇清栓酶”(主要成分为精氨酸酯酶 )临床治疗剂量约 10 0 0倍的条件下仍然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用毒性预测软件及细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评价茜素型蒽醌的基因突变风险。方法 通过毒性软件Toxtree、Derek Nexus和Sarah Nexus对茜素型蒽醌:茜草素、异茜草素、甲基异茜草素、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茜素-1-甲醚、羟基茜草素、光泽汀进行致突变风险预测;每个受试物设置5个给药浓度,分别在有或无S9代谢活化条件下,使用5种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100、TA102、TA1535和TA1537开展基于6孔板培养的Ames试验,判断该类化合物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致突变性的影响。结果 软件基于蒽醌环的存在预测该类化合物均具有致突变风险。在非S9代谢活化下,异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可导致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光泽汀可诱导TA97、TA100和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在S9代谢活化下,异茜草素可导致TA97、TA100和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羟基茜草素可导致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光泽汀可导致TA97、TA100和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甲基异茜草素可导致TA97、TA100、TA102和TA1537回复突变菌落数大幅增加;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可导致TA100回复突变菌落数增加。结论 茜素型蒽醌受试物在有或无S9代谢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程度、不同菌株的回复突变,开展相关研究评价其毒性风险对该类化合物合理监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药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葛根素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性。方法 :7名患者均给予葛根素 5mg·kg-1(体重 ) ,溶于10 0ml生理盐水中 ,单次静脉滴注 ,6 0min滴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注过程中及停滴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药物浓度 ,用3p87程序拟合计算。结果 :葛根素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表现为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α=(2 .7± 1.0 )min ,t1/ 2 β=(141.1± 34.7)min ,Vc=(0 .0 0 3 7± 0 .0 0 2 9)L·kg-1,CL =(0 .0 0 0 6± 0 .0 0 0 2 )L·kg-1·min-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体内的葛根素药动学过程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原料药对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菌株基因回变菌落的影响,对其遗传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直接平皿掺入法,将曲克芦丁原料药以5、1、0.2、0.04、0.008mg曲克芦丁/皿为终浓度,在活化与非活化条件下,分别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突变菌株,37℃接触48小时,计数回变菌落数。结果:在5~0.008mg曲克芦丁原料药/皿的不同测试浓度,+S9与-S9两种测试系统条件下,其作用的5种测试菌株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相比无明显增加,回变菌落背景正常,未显示其有抑菌作用,且无剂量-反应关系。结论:曲克芦丁原料药在本试验所确定的5mg/皿剂量范围内,对TA系列测试菌株无明显致DNA碱基置换及移码突变性。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 通过Ames试验以及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探索石房蛤毒素是否存在致突变性。 方法 通过Ames试验,选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菌株,经过菌株鉴定及菌株毒性试验,在有无代谢活化系统存在的情况下分别对石房蛤毒素0.04、0.2、1.0 μg/皿三个剂量组进行试验,了解其是否具有致突变性。通过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采用MTT法检测石房蛤毒素对CHL细胞毒性,依据IC50,确定试验剂量后染毒,制片、吉姆萨染色,镜下观察染色体畸变数量及类型,计算畸变率,评价其致突变性。 结果 在有无S9活化系统条件下,在0.04、0.2、1.0 μg/皿测试浓度范围内,石房蛤毒素对测试菌株诱发产生的回变菌落数未达到溶剂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的2倍,且无剂量反应关系。石房蛤毒素对CHL细胞毒性测定结果显示,有S9时,其IC50值为1.20 μg/mL;无S9时,其IC50值为1.34 μg/mL。石房蛤毒素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分别在加入S9混合液和未加S9混合液条件下染色体畸变数及畸变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石房蛤毒素未见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参胶囊的遗传毒性。方法选用SPF级健康ICR小鼠,通过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等遗传毒性试验验证银参胶囊的安全性。结果 Ames试验中,银参胶囊在8~5 000μg/皿剂量范围内,无论是否加入哺乳动物肝脏微粒体酶(S9),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等4株菌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未出现剂量依赖性增加;微核试验中,2 500,5 000,10 000 mg/kg剂量组均未见骨髓中含微核的嗜多染红细胞数增加;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中,药物质量分数为2 500,5 000,10 000 mg/kg时,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均未出现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银参胶囊未显示致突变作用,可初步判定其在遗传毒性方面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爱宁的致突变性,以提供有关致突变的遗传毒性安全评价数据。方法设1.6,8,40,200和1000μg/皿5个剂量组,进行Am es试验;设0.3,1,3和9μg.mL-14个剂量组,进行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15,100和250 mg.kg-13个剂量组,观察其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结果Am es试验表明,爱宁在加和不加S9的条件下,对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回复突变菌落结果为阴性。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表明,爱宁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无畸变作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表明,爱宁三个剂量组的微核出现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爱宁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9种大孔吸附树脂筛选,寻找适合于纯化葛根中葛根素成分的大孔吸附树脂,为从葛根中工业化生产葛根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9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葛根提取液进行吸附纯化,以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检测手段,监测和测定其葛根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选择两种树脂进行组合,可从葛根素含量为2.4%的葛根药材纯化得葛根素含量高于55%的提取物,出粉率为1.5%~2.0%。结论:独特的组合树脂技术能有效富集并纯化得到较高纯度的葛根素提取物。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引起急性溶血和肾功能衰竭的致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索葛根素引起急性溶血和肾功能衰竭 (肾衰 )的病理机制。方法 :作血液免疫学体外药物模拟抗球蛋白试验 (AGT)。以病人d 1,d 8及8mo的血样为标本 ,作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DAT)检测病人红细胞 (Pc)上的免疫复合物 ,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 (IAT)检测O型供者红细胞 (Dc)与病人血清(Ps)、葛根素、补体孵育后在盐水介质及抗球蛋白血清 (AGS)中有否凝集或溶血。结果 :PcDAT阳性 ;IAT———孵育后的Dc在盐水介质中凝集 ,在IAT洗涤过程中部分溶血 ;在AGS中 ,Dc与抗 广谱AGS、抗 C3的凝集强于抗 IgG。单纯药物孵育的Dc不凝集 ,不加葛根素的Ps及加入葛根素的AB型供者体血清红细胞 (Ds)不凝集 ;8mo后重复Pc和Ps试验 ,凝集全部消失。结论 :Ps中含有可活化补体的IgM类抗葛根素抗体 ,此为急性血管内溶血、肾衰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使用鼠伤寒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及阳性剂开展基于6孔板、24孔板和标准10 cm平皿的Ames试验,为确立标准化微孔板Ames试验奠定研究基础。方法 6种不同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TA1535、TA1537)和1种大肠埃希菌(WP2 uvrA)经鉴定及扩增后,分别使用标准平皿、6孔板和24孔板在有无S9代谢活化条件下使用不同浓度的阳性剂开展平板掺入法Ames试验。所有样本置37℃培养约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结果 所有试验条件下均出现浓度相关性的回复菌落形成率增加,且最高浓度条件下的菌落数高于对照组3倍。然而微孔板中可出现阴性背景菌落数过少的情况,阳性剂的用量也不能照搬标准平皿中的浓度设置。结论 本研究所用条件可成功开展基于6孔板和24孔板的Ames试验,其试验条件和背景数据需要经过摸索与积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医疗器械进口产品骨水泥的遗传毒性。方法以骨水泥粉体浸提液与其液体混合液为供试液,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和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在非代谢活化(-S9)和代谢活化(+S9)条件下检测。Ames试验检测了25、50、100μL/皿3个剂量组诱发鼠伤寒沙门氏菌(his-)TA98、TA100、TA1535、TA1537及大肠杆菌(trp-)WP2uvrA的回变菌落数;MLA检测了0.125、0.25、0.5%(V/V)3个浓度组,在+S9/3 h、-S9/3 h、-S9/24 h三种处理条件下诱发的L5178Y细胞tk-+/-基因突变频率(MF)和小集落突变百分率(SC%)。结果 +/-S9条件下,剂量组诱发五株菌的回变菌落数对比DMSO溶媒(阴性)对照组均无明显增加;-S9/24 h处理条件下0.5%(V/V)浓度组诱发的MF明显增加(P<0.01),但未达到阳性评判标准。结论骨水泥对试验菌的his-/trp-无明显诱变作用,对测试细胞的tk+/-及染色体无明显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使用Ames波动试验和GADD45a-GFP GreenScreen两种快速筛选方法,对有毒中药芫花和了哥王的主要单体成分大黄素和芫花素的遗传毒性进行评价。方法 (1)Ames波动试验:在非代谢活化(-S9)和代谢活化(+S9)条件下使用鼠伤寒沙门菌TA100开展基于96孔液态培养法的细菌回复性突变试验,大黄素和芫花素(终质量浓度范围均为0.1~10 μg/mL)与菌液充分混合后在37℃下培养72 h。(2)GADD45a GreenScreen高通量筛选试验:在非代谢活化(-S9)和代谢活化条件下(+S9)将表达GADD45a基因的TK细胞(GenM-T01和GenM-C01)与大黄素(0.13~32.0 μg/mL)和芫花素(0.07~16.0 μg/mL)分别作用48 h(-S9)和3 h(+S9),之后通过酶标仪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荧光强度。结果 有无代谢活化条件下,10 μg/mL大黄素均可诱导TA100的回复性突变率显著性升高(P<0.05、P<0.001);代谢活化条件下,10 μg/mL芫花素可诱导TA100的回复性突变率显著性升高(P<0.001),16.0 μg/mL芫花素诱导TK6细胞表达的GADD45a-EGFP荧光强度也超过了遗传毒性阈值(1.3倍)。结论 当前研究提示大黄素和芫花素为可疑遗传毒性,需要开展深入研究明确其遗传毒性及机制。Ames波动试验和GADD45a GreenScreen是良好的高通量筛选备选试验,可极大优化浩繁的药物的毒性筛选工作,尤其适宜诸如中药等成分和配伍复杂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Ames试验探讨泰格列净是否具有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标准平板掺入法,应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对泰格列净进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 在31.25~2 000μg/皿剂量范围内,加和不加大鼠肝微粒体酶S9平行条件下测试,泰格列净Ames回复突变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泰格列净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