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疾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与环境变化的反应过程,而此过程对机体造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重大影响,使机体的正常生理和心理出现失衡状态。要恢复机体的平衡必需要通过相应的措施,特别是针对心理变化的改善对策。良好的心理护理会使疾病的恢复“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上)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相似文献   

4.
分娩过程中产妇有很大的心理变化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心理冲突,造成不良心理体验甚至母婴生理损害。因此,加强分娩的心理干预是产科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现就如何加强分娩的心理干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分娩过程中,精神心理状态可以明显的影响产力,临床观察发现心理应激可导致一系列神经一内分泌变化,从而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所以在工作中,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时时有个“情”字融人其中,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孕妇的主观能动性,使分娩顺利进行。通过笔者观察和分析对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总结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评估和处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结果:干预组病人的心理状态明显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患者各种心理状态的分析,采取各种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尽快适应病人角色,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活动。  相似文献   

8.
倪爱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820-1821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的下降,常伴有不同的心理变化,在临床护理中,我们注意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类型加强心理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要经常面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挑战,这些突发事件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与职业性质有关,如战争爆发、反恐怖袭击、平息社会动乱、执行特种任务等,这类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危险性与艰巨性;第二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造成心理影响的突发事件,如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核泄漏、洪水、金融危机等,这类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第三类是灾难性事件的援助性工作,如飞机失事、海啸、矿难、地震、重大交通事故等事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两岸关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定居、以及投资创业。而回大陆的台湾同胞大都有年龄偏大,患病的机会也就非常大。1999~2002年,我院内科就收治了台湾归来住院患者54例,笔者通过对他们在住院期间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正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76-76
“杯弓蛇影”出自《晋书·乐广传》 ,说的是有个叫乐广的人 ,一次请客吃饭 ,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 ,有个客人以为是蛇 ,回家之后得了病。乐广知道后 ,又把那位客人请来 ,在相同的地点请他吃饭喝酒 ,并故意向他提示 :墙上挂着一长弓 ,杯子里的蛇不过是弓的影子 ,这个客人明白了事情真相 ,病就马上痊愈了。这个故事揭示的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暗示 ,人受到不良心理暗示 ,暗示在心理扎下了根 ,以至于形成心病。杯弓蛇影——消极暗示心理  相似文献   

12.
浅谈病犯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急诊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诊接诊工作中,由于疾病种类、职业、及社会因素不同,病人心理反应不一,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个十分重要却又常易被忽视的问题。顾名思义“急诊”一向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急感,有些人认为对急诊患者只需施行先进、有效治疗措施,不需心理护理,况且在紧急关头也没时间,没精力搞心理护理。多年来临床经验证明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医护人员的人格特征、心理品质、职业素养,救治水平都影响着患者的心理活动,关系到心理护理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首次接受内窥镜检查不同患者群心理反应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查首次接受内窥镜检查患者,在检查前后问卷调查,对问卷总结分析。结果:约70%的患者表现紧张焦虑,只是不同群体关注重点不同。结论:关注接受内窥镜检查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制定个体化心理行为干预方案是提高内窥镜检查依从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科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患者占有一定比例。患者或因高空作业,或因交通事故,都是由于意外而遭到不幸。强烈而突然的身心打击,造成机体的唤醒不足,使身心功能及社会活动突然发生障碍或崩溃。在此过程中,我们针对患者心理变化的不同阶段,及时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工作,使其顺利度过心身调节过程,建立新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15例,基中男性2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9岁,35岁以上者占90%,现将其心理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谈心理护理中心理支持和疏导的言语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开展已经比较普遍,许多护士都开始注意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试图在心理与社会方面更多的帮助患者。应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患者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去满足患者的需求,帮助患者适应和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性,解决患者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心理测量对临床心理护理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长期疾病的折磨和精神的摧残使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悲观等消极心理,这些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和预后。笔者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现将心理施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患者配偶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 《浙江临床医学》2004,6(8):735-735
恶性肿瘤因预后差,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创伤和经济压力.而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通常需由其配偶来照顾及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所以改善患者配偶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