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柑橘皮中主要抗氧化成分及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3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即热风干燥、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前后柑橘皮中主要代表性抗氧化物质如VC、多酚、黄酮类物质等含量的变化情况,对其抗氧化能力的改变进行评价,并有针对性地采用HPLC法,研究真空冷冻干燥、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热风干燥处理前后,柑橘皮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干燥方式中,真空冷冻干燥对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影响最小;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对新鲜柑橘皮中的多酚成分破坏较小,对Vc及黄酮类成分的保护效果均差于传统的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2.
3种干燥方式对红辣椒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红辣椒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改善红辣椒干制品的营养品质,采用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新鲜红辣椒。结果表明:与鲜样相比,3种方式干燥的红辣椒色泽、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均有所下降。其中,太阳能干燥样品与鲜样的色泽最为接近,L*最高为82.91±0.59,ΔE最低为7.78±0.52;3种干燥方式对红辣椒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太阳能干燥的抗氧化活性最高,真空冷冻干燥的抗氧化活性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红辣椒的总酚、总黄酮和抗坏血酸与其抗氧化活性显著正相关;通过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鉴定出82种挥发性物质,太阳能干燥增加了大量酮类和醛类等挥发性物质,优于热风和真空冷冻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3.
探讨新鲜杨梅果实在不同干燥过程中的特性,分析不同工艺条件对杨梅的营养物质、色泽、产品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鼓风干燥方式相比,采用热泵方式杨梅的干燥时间为16.5 h,比鼓风干燥缩短2.5 h,干燥速率较高,时间较短,并且热泵干燥后杨梅果实中总糖含量及多酚、花色苷、VC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而采用不同干燥方式的杨梅干总酸含量无显著差异,鼓风干燥后杨梅的色泽变化较热泵干燥明显,复水比低于热泵干燥。测定杨梅干对羟基自由基(·OH)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来检验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采用热泵干燥的杨梅干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鼓风干燥。综合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营养与品质特性的影响差异较大,热泵干燥杨梅营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蓝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改善干制甘蓝的品质,提高甘蓝附加值,本试验采用65 ℃热风干燥、1 kW微波干燥、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处理甘蓝,测定干燥后甘蓝的色泽、VC、游离酚、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对抗氧化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干燥的甘蓝色泽最佳,ΔE值为15.01±0.59;不同干燥方式甘蓝总酚和游离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酚的存在状态变化较小;干燥后甘蓝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微波干燥甘蓝VC、游离酚、总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3.14 mg/100 g FW、80.22、124.85 mg GAE/100 g FW,保留率分别为67.3%、90%、86.6%,其中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最强。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干燥方式甘蓝VC、酚类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因此,甘蓝采用微波干燥方式优于热风干燥和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现有的干燥生产线可尝试结合微波干燥技术,以提高干制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干燥方式对辣椒中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干燥方式对辣椒中抗氧化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小米椒为对象,采用日晒、热风和中短波红外3种干燥方式干燥辣椒,分别测定干燥产品中多酚、类胡萝卜素和辣椒碱类化合物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分别用ABTS、DPPH和FRAP 3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干燥样品的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与新鲜辣椒相比,3种干燥方式处理的辣椒中多酚和辣椒碱类化合物含量显著性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比较3种干燥方式所得产品,日晒所得干燥产品中的多酚和辣椒碱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最低;在相同温度下,热风干燥和中短波红外干燥对产品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与日晒和热风干燥相比,中短波红外干燥有利于干燥辣椒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保留;3种干燥方式所得产品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高温(80℃)有利于样品中多酚和辣椒碱类化合物的保留;与低温(60℃和70℃)条件相比,高温条件下产品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辣椒中多酚和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含量均分别与ABTS,DPPH和FRAP方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其中辣椒总碱的含量与FRAP法测得的铁离子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的Kendall相关系数最高(0.911),说明辣椒中的多酚和辣椒碱类化合物与其抗氧化能力具有相关性,二者含量越高,辣椒的抗氧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苜蓿超微粉物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苜蓿超微粉总色差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苜蓿超微粉的最佳护色方法,优化热风干燥工艺参数;通过测定苜蓿超微粉粒度、溶解度、持水力、持油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等理化指标,比较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的苜蓿超微粉之间的物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采用热风干燥法干燥苜蓿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70℃、干燥时间8 h,护色剂为0.15% L-半胱氨酸时,此条件制备的苜蓿粉具有较好的物化性质。并且苜蓿超微粉粒度的减小能明显提高苜蓿粉的抗氧化活性。真空冷冻干燥苜蓿超微粉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特性,经过干燥粉碎后能够很好的保留其中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但其时间和能源消耗较大;而热风干燥苜蓿粉的物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差,但其干燥时间短,能源消耗较少。  相似文献   

7.
王莹 《中国油脂》2022,47(4):87-91
通过研究不同生长期对迷迭香脂溶性抗氧化物质(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熊果酸)得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生长期,在此基础上测定不同干燥方式(阴干、烘干(45 ℃)和晾晒)下迷迭香脂溶性抗氧化物质得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力,以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对迷迭香脂溶性抗氧化物质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迷迭香抗氧化物质积累的最佳生长期为10个月,3种不同干燥方式中烘干处理的迷迭香所提脂溶性抗氧化物质的得率最大,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力均最强,但弱于TBHQ,其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34、0.068、0.067 mg/mL。因此,采用生长期10个月、烘干处理的迷迭香所提脂溶性抗氧化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较好地保留迷迭香脂溶性抗氧化物质,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刺梨多糖的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不同干燥方包括热风干燥、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法干燥刺梨多糖,通过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红外光谱分析对刺梨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评价,并研究了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BTS]自由基的能力。结果热风干燥多糖,冷冻干燥多糖和喷雾干燥多糖具有不同多糖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与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相比,喷雾干燥多糖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结论考虑到多糖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喷雾干燥法是制备刺梨多糖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建议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猴头菇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3种不同干燥方式测定猴头菇干品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通过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ABTS+清除能力3种抗氧化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50℃真空干燥组猴头菇干制品总酚和三萜类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分别为17.56 mg/g和2.83 mg/g,随加热温度升高而降低, 70℃真空干燥组的总酚和三萜类含量仅为50℃真空干燥组的53.5%和71.7%;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组2种成分含量相差不大,总酚和三萜含量最高的皆为60℃热风干燥组,分别为7.28 mg/g和2.17 mg/g,含量最低的分别是70℃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总酚含量为4.06 mg/g,三萜含量为1.77 mg/g。发现真空干燥组醇提物抗氧化能力好于另外2种干燥方式,且抗氧化能力均随提取液浓度增加变大。结论 50℃真空干燥组猴头菇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可更好的应用于干燥和后续加工产品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地被竹叶抗氧化物质利用率,采用晒干、阴干、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冷冻干燥5种方法控制干燥条件,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黄条金刚竹和鸡毛竹叶提取物总黄酮、总酚和三萜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做各化合物与抗氧化性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对竹叶抗氧化成分和抗氧化能力都有较大的影响。采用冷冻干燥可使竹叶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能保持最高水平。考虑到成本与干燥周期等诸多因素,地被竹叶最佳干燥方法是:100℃热风干燥或480W微波干燥后90℃热风干燥2h。本研究结果为叶用竹林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茶叶木炭烘焙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炭烘焙温度不易控制导致茶叶品质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的智能茶叶炭焙烘焙机,控制系统经过两输入后进行模糊化等处理,实现三输出参数的实时变化,从而达到烘焙温度的设计要求。试验表明:烘焙20 min后箱体内整体温度能够保持在(80±2)℃;香气测试中发现木炭烘焙反-橙花叔醇、植物醇、法尼烯3种化合物的含量均高于电烘焙,且茶叶中的生化成分与电烘焙存在显著差异;感官评审对比中,木炭烘焙茶叶感官评审综合得分为92.66分,大于电烘焙的综合得分(91.44分);炭烘焙机在烘焙过程中性能稳定,烘焙茶叶品质整体优于电烘培,可有效提升茶叶烘焙品质。  相似文献   

12.
王玉婉  涂政  叶阳 《食品科学》2021,42(1):79-85
以全麦面包为对照,通过面包基本指标测定、感官评定研究不同添加量超微绿茶粉和超微红茶粉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并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的方法,分析超微茶粉对全麦面包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添加量的超微绿茶粉和超微红茶粉均对全麦面包比容、水分质量分数、质构及色泽品质影响明显。同时,随着茶粉添加量增加,全麦面包的茶多酚含量(0.87~1.87 g/100 g)、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0.45~1.25 g/100 g)和抗性淀粉含量(1.28~17.22 g/100 g)也明显上升。综合实验结果显示,添加质量分数2.0%超微红茶粉,可以更好地改善全麦面包烘焙品质,提高面包抗氧化性和抑制淀粉消化特性。  相似文献   

13.
试验测定了不同焙火程度武夷水仙(毛茶、轻火、中轻火、中火、足火)的主要生化成分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中火处理的武夷水仙感官评价得分最高,滋味醇厚顺滑,花香馥郁持久,清亮度较高。随着焙火程度的增加,水浸出物含量呈上升趋势;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焙至轻火时含量升至最高,而后随着焙火程度增加而减少;黄酮焙至轻火时含量降低,然后又随着焙火呈现先升后降的倒Z型曲线变化;咖啡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抗氧化能力随着焙火程度的升高而下降,其清除能力依次为毛茶>轻火>中轻火>中火>足火。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显著相关(p<0.05),氨基酸、咖啡碱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合武夷水仙感官评定和抗氧化能力,中火和中轻火可以作为最佳焙火选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发酵+焙烤、发酵+蒸制、直接焙烤3种烘焙方式对添加天然抗氧化剂面制品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在面食中添加5种天然抗氧化剂(大豆异黄酮、茶多酚、花青素、植酸、VC/VE),测定面食制品在加工前后的丙酮提取液对各种自由基的清除率,通过变异系数法全面评价面制品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加工方式和添加的抗氧化剂种类是影响小麦面制品抗氧化能力的重要原因。添加大豆异黄酮的面制品用于直接焙烤能提高抗氧化性能的3.85%,添加茶多酚的面制品用于直接焙烤时抗氧化损失率最低为-3.39%,添加花青素的面制品应用于发酵+焙烤可以更好地保留其抗氧化活性,损失率为-1.77%,添加植酸和VC/VE的面制品应用于发酵+蒸制可以更好地保留其抗氧化能力,损失率分别为-4.66%、-5.14%。在天然抗氧化剂作为面制品添加剂时,针对不同的抗氧化剂选择最适的加工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面制品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火功武夷岩茶生化成分浸泡规律,以同一武夷水仙毛茶精制而成的轻火茶、中火茶、足火茶为研究对象,考察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次数、浸泡茶水比对各火功岩茶生化成分浸出的影响,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烘焙对武夷岩茶生化成分产生较大影响,无论是同火功武夷岩茶在不同浸泡条件下内含物浸出,还是不同火功武夷岩茶在相同浸泡条件下内含物浸出,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浸泡温度从60℃升高到100℃不同火功武夷岩茶内含物浸出率均提高,但不同火功茶间差异缩小;浸泡1~3 min各火功茶样内含物浸出率可达60%~90%;三次冲泡后各火功武夷岩茶除游离氨基酸外,其余生化成分已基本浸出;不同茶水比条件下各火功武夷岩茶除茶多酚外,其余各成分变化幅度不足20%。  相似文献   

16.
烘焙提香时间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工夫红茶的甜香度,本文以山东夏季鲜叶加工的工夫红茶初制品为原料,在70℃的烘温下进行不同时间的烘焙提香处理,并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和香气分析方法研究其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焙时间的长短不仅影响工夫红茶的香型和高低,而且也影响汤色和滋味,在本试验条件下,烘焙时间以1.0~1.5h的感官品质较好;此外,烘焙时间对工夫红茶各生化成分的影响不同,但对品质有利的生化成分以烘焙1.0h的茶样含量最高;随着烘焙时间的延长,工夫红茶香气的种类、含量以及组分比值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可以解释不同烘焙时间工夫红茶香型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焙火程度的武夷岩茶(水仙、肉桂)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和茶汤物理特性(粒径、色差、透光率和沉淀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焙火程度对武夷岩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火可改善武夷岩茶品质,随焙火程度增加,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增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均降低;同时,粒径逐渐减小,透光率、△L、沉淀量逐渐增加,澄清度升高。焙火程度越高,茶汤澄清度越高,但焙火程度过高会导致茶汤产生焦苦味,不利滋味品质。轻、中火处理后武夷岩茶茶汤清澈透亮,滋味醇厚回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8.
不同焙火处理对四川乌龙茶香味与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早白尖茶树的开面二、三叶新梢为原料制作成颗粒形乌龙茶,并以电焙笼为焙火设备,设置不同的焙火温度(70、90、110 ℃)和焙火时间(2.5、3.5、4.5 h)处理,探讨焙火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90~110 ℃的焙火温度可促进四川乌龙茶香气和滋味的发展,并在90 ℃焙火3.5~4.5 h或110 ℃焙火3.5 h可获得最佳品质。在焙火过程中,生化成分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做青和烘焙对单丛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做青和烘焙的组合实验,探究做青和烘焙工艺对单丛茶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做青对单丛 茶的品质及生化成分变化起到主要的作用,烘焙起着次要的作用。轻做青单丛茶的茶多酚、黄酮类、可溶性 糖、茶红素和水浸出物含量均比重做青的高,氨基酸、茶黄素、茶褐素的含量相差不大;长时间烘焙,茶多酚 和黄酮类的含量变化不大,可溶性糖、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下降,茶褐素和水浸出物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吕海鹏  梁名志  张悦  王立波  林智 《食品科学》2016,37(12):122-127
目的: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分别制备"紫娟"绿茶(炒青、烘青、蒸青和晒青)、红茶和乌龙茶产品,从感官品质、化学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角度出发,尝试提出"紫娟"茶的最佳加工方式,为其更为合理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借鉴。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紫娟"茶产品茶汤中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感官品质等;此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紫娟"不同茶产品的香气成分组成。结果:"紫娟"茶产品的总抗氧化活性与其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与其花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烘青绿茶及红茶的感官品质较好。结论:从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感官品质等多方面考虑,"紫娟"茶产品的制作以采用烘青或炒青绿茶的制作工艺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