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在原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小球内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蛋白尿、Scr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44例IMN患者(IMN组)与6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肾小球内MMP-9、MMP-3和TIMP-1的表达。结果MMP-9及MMP-3在对照组正常肾组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和肾小球足细胞有少量表达;在IMN组肾小球足细胞、系膜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表达。IMN组肾小球内MMP-9及MMP-3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TIMP-1在对照组正常肾组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少量表达,肾小球内无表达;在IMN组肾小球足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表达。IMN组肾小球内TIMP-1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IMN组24h尿蛋白定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期MN组肾小球MMP-9/TIMP-1及MMP-3/TIMP-1比值较Ⅰ期MN组明显下降(P〈0.01)。IMN组肾小球内MMP-9的表达与Scr呈负相关(r=-0.02,P〈0.05);TIMP-1的表达与Scr呈正相关(r=0.34,P〈0.05)。结论MMP-9与TIMP-1从正反两方面影响IMN患者肾功能的改变。MMP-9、MMP-3的异常表达与IMN患者蛋白尿之间可能相关;IMN患者肾小球MMP/TIMP比值失衡可能与IMN患者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颅脑损伤患者30例,并分为轻重两组,分别留取24、72、120 h内脑脊液及静脉血,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MMPs和TIMPs水平.结果 本实验检测到MMP-9在颅脑损伤患者组脑脊液中24 h内达到高峰[(71.34±13.93) μg/L],可以持续72 h.TIMP-1在120 h内可达高峰[(162.24±17.15) μg/L],相对第72小时及第24小时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患者与对照组的MMP-9、MMP-2、TIMP-1及TIMP-2无论脑脊液还是血液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TBI患者组的MMP-9在脑脊液水平显著高于轻度TBI患者组.颅脑损伤患者组伤后MMP-9 (24 h)含量与TIMP-1(120 h)含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MMPs和TIMPs在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增加,TIMP-1和MMP-9呈正相关,MMP-9可以作为预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4例,其中2型糖尿病无蛋白尿组患者37例;微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肌酐为30 ~ 300 mg/g)27例;显著蛋白尿组患者(尿白蛋白/肌酐>300mg/g)30例.健康体检者32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检测对象于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结果 (1)微量蛋白尿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为(4.3±4.1)μg/L,显著蛋白尿组患者为(4.6±4.1)μg/L,与正常对照组[2.8±0.4)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微量蛋白尿组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为(69±19)μg/L,显著蛋白尿组患者为(69±18)μg/L,与正常对照组[(52±30)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无相关(r =0.077,P=0.468);(4)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与尿素氮、肌酐水平相关(r分别为0.370及0.468,P分别为0.00、0.000),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呈正相关(r分别为0.196、0.342、-0.167、0.203,P分别为0.004、0.000、0.016、0.003).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7例LN患者和22例无明显肾损害(24h尿蛋白定量〈500mg)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MP-9mRNA和TIMP-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7例LN患者MMP-9/β-actin与TIMP-1/β-actin比值分别为(0.94±0.16)和(0.78±0.49),与22例无明显肾损害(24h尿蛋白定量〈500mg)的SLE患者比较,其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TIMP-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N患者MMP-9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其肾脏病理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创伤弧菌脓毒症大鼠肝脏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抑制基因(TIMP-2、RECK)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创伤弧菌脓毒症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第1组为健康对照组,第2—6组为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组。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提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总RNA,半定量RT-PCR法检测MMP-2、MMP-9以及TIMP-2、RECK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染菌4h后,大鼠出现呼吸急促,皮温升高,下肢肿胀,且症状进行性加重;染菌12h后,大鼠出现紫绀、间断抽搐等症状。染菌2、6和9h后,大鼠肝脏组织中MMP-2及MMP-9基因mRNA水平表达明显上调,TIMP-2和RECK表达水平下调。结论MMP-2和MMP-9表达上调,以及TIMP-2和RECK表达水平下调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创伤弧菌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川崎病(KD)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物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水平的测定,探讨MMP-9 及TIMP-1与川崎病发病及其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对30例KD无冠状动脉病变(CAL)及9例KD合并CAL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MMP-9、TIMP-1水平进行检测,并与15例其他发热性疾病患儿及18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结果急性期KD有CAL组和无CAL组血清MMP-9、TIMP-1、MMP-9/TIMP-1分别是896.2±81.7、342.6±43.1、2.5±0.6和284.3±40.9、389.5±20.8、0.8±0.2,均较发热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87.9±18.9、251.5±13.0、0.3±0.1和24.6±2.8、90.0±4.2、0.3±0.02)明显增加(P<0.01),且有CAL组的MMP-9及MMP-9/TIMP-1较无CAL组增高更为显著(P<0.01);恢复期KD无CAL组患儿血清MMP-9、TIMP-1、MMP-9/TIMP-1降至正常水平(26.4±7.6、95.6±5.8、0.2±0.1),而有CAL组患儿虽较急性期亦明显下降(220.0±28.3、258.9±15.0、0.9±0.3),但仍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P<0.01和P<0.05),发热对照组血清MMP-9及TIMP-1水平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但其MMP-9/TIMP-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MP-9及TIMP-1参与了川崎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MMP-9升高及MMP-9/TIMP-1持续失衡可能与川崎病冠状动脉炎及动脉瘤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与肾盂移行细胞癌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7例肾盂移行细胞癌标本MMP-2,MMP-9发TIMP-1表达水平。患者中男97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岁。肿瘤病理分级:G123例、G273例、G321例;TNM病理分期:Ta22例、T127例、T221例、T325例、T422例。结果 肾盂癌组织MMP-2表达阳性率81.2%(95例),MMP-9表达阳性率72.6%(85例),TIMP1表达阳性率72.6%(85例),阳性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分布不均匀,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随肿瘤分级、分期增加,MMP-2、MMP-9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FL与预后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阳性表达率随分级、分期增加呈递减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1表达强度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MMP-9/TIMP-1比值与肿瘤临床病理分级、分期密切相关,随着分级、分期增加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 MMP-2及MMP-9检测在肾盂癌病理分级、分期中有重要价值。MMP-2、MMP-9及MMP-9/TIMP-1比值在肾盂癌的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与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绝经后妇女不同骨密度条件下MMP-19、TIMP-1浓度的变化,探讨两者在骨质疏松症(OP)中的作用,为临床OP诊断与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绝经后妇女80例.采用Challenge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椎(L2-L4)侧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骨密度(BMD).分为正常对照组(骨密度正常组,21例)、低骨量组(20例)、骨质疏松组(23例)和严重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骨折组,16例),对各组进行身高、体重等常规检查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MMP-9和TIMP-1的浓度.结果 绝经后女性血清MMP-9水平随骨密度的降低呈现升高趋势.以骨质疏松骨折组为著;低骨量组、骨质疏松组TIMP-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低骨量组、骨质疏松组MMP-9与TIMP-1的比率依次升高,致使MMP-9与TIMP-1的比率失调.结论 绝经后妇女血清MMP-9水平升高及MMP-9与,TIMP-1的比率失调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戴燚  沈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4):229-232,25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抑制因子(TIMP-2)水平及其与绝经骨质疏松症指标的关系。方法将202名48~65岁绝经后妇女分为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JSA)测定的血清MMP-2、TIMP-2以及骨保护蛋白(OPG)、骨保护蛋白配体(OPGL),计算MMP-2/TIMP-2和OPG/OPGL比值,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华氏区和大粗隆的骨密度(BMD)。结果①骨质疏松组中血清MMP-2的数值(1392±121)μg/L高于正常组(1123±141)μg/L(P〈0.05),而TIMP-2的数值(44.3±36.2)ng/ml低于正常组(47.8±30.2)ng/ml。②骨质疏松组中血清MMP-2和MMP-2/TIMP-2比值与骨密度、血精OPGL数值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和OPG和OPG/OPGL比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TIMP-2和华氏区骨密度和OPG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MMP-2和MMP-2/TIMP-2比值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OPG、OPGL和OPG/OPGL比值具有关联性。血清MMP-2水平升高和MMP-2/TIMP-2比值降低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随骨代谢转换过程增快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又称明胶酶A)、MMP-9(又称明胶酶B)及其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增生性瘢痕不同形成时期的基因表达.方法 提取16例人体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样本和8例正常皮肤样本总RNA,分离m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MP-2、MMP-9和TIMP-1基因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皮肤中MMP-2、MMP-9和TIMP-1基因转录产物的灰度比值分别为(3.8±0.7)%、(5.8±4.4)%、(30.3±3.0)%,在增殖期瘢痕中分别为(13.5±4.5)%、(18.4±4.7)%、(37.7±4.3)%,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5).成熟期瘢痕MMP-2和MMP-9基因表达量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但TIMP-1基因较正常皮肤仍持续高表达(P<0.05).结论 MMP-2、MMP-9和TIMP-1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之一,MMP-2和MMP-9基因表达降低可能与增生性瘢痕达到相对稳定的成熟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脂联素(ADPN)在糖尿病肾脏病(DKD)肾损害不同时期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DKD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SCr)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肾功能衰竭组(D组),正常对照组30例(E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ADPN水平变化。结果血清ADPN水平在A组显著低于E组(P〈0.05),而在B、C、D组均显著高于E组(P〈0.01),且随24h尿蛋白定量及肾损害程度的增加依次升高,B、C、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A、B、C、D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E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且随24h尿蛋白定量及肾损害程度的增加依次升高,4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A、B、C、D组血清ADPN水平与TNF-α、24h尿白蛋白定量及SCr呈正相关(r=0.4345、0.5015、0.4644,P〈0.01),与血糖、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1849、-0.1793,P〈0.05)。与胆固醇无相关性。结论2型DKD患者血清ADPN水平随。肾损害程度加重而不断升高,且与TNF-α显著相关。提示二者水平变化及相互作用可能在DKD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上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1的蛋白及mRNA在不同培养时间的表达水平,了解与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相关的MMPs/TIMPs系统参与PCOS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收集2011年9月到2012年1月行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PCOS患者30例,对照组为同期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30例。密度梯度法获得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细胞贴壁培养,分别在培养24、48和72h收集颗粒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颗粒细胞中MMP-2、MMP-9和TIMP-1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颗粒细胞中MMP-2、MMP-9和TIMP-1mRNA的表达。结果 (1)PCOS组黄素化颗粒细胞MMP-2,-9蛋白表达在各培养时间点(24、48、72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MMP-2蛋白表达水平在48、72h相对于24h的比值,以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在72h相对于24h的比值,PCOS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2)PCOS组MMP-2mRNA在24、48、72h的表达,MMP-9mRNA在48、72h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MP-2,-9mRNA表达水平在48、72h相对于24h的比值,PCOS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PCOS组TIMP-1蛋白及mRNA表达在24、48、72h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OS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升高,其MMPs/TIMPs的平衡状态向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方向移动,可能与PCOS患者黄体功能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设为透析组,10名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相应的生化指标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根据颈动脉内膜厚度,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硬化组。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378,P〈0.05);而颈动脉硬化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明显高于正常人,其浓度与动脉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对其更深一步的研究有助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提供更好、更敏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状况,拟在探讨其与肾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CRF患者(氮质血症期15例,肾衰竭期24例,尿毒症终末期21例)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TIMP-1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清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与肾功能损害等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RF患者各期血清MMP-9、TIMP-1水平明显升高,MMP-9/TIMP-1比值显著降低,随着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MMP-9、TIMP-1呈降低趋势,而MMP-9/TIMP-1比值却逐渐上升。血清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与血肌酐、GFR及血红蛋白呈高度相关性。结论血清MMP-9、TIMP-1参与了CRF的进展,血清TIMP-1水平或MMP-9/TIMP-1比值能较好地反映肾脏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大鼠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其特异性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TIMP-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阿仑膦酸钠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激素组、阿仑膦酸钠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激素组和阿仑膦酸钠组肌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12.5mg/kg,每周2次,阿仑膦酸钠组同时给予阿仑膦酸钠5mg/kg灌胃,每周1次;对照组只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肌注。4周后取左侧股骨头骨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鉴定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坏死情况;取右侧股骨头骨组织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MP-2、MMP-9、TIMP-1和TIMP-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MMP-2在激素组、阿仑膦酸钠组、对照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15±0.04、0.13±0.07、0.09±0.03,MMP-9在三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13±0.03,0.09±0.02和0.08±0.02;TIMP-1在三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07±0.02,0.13±0.4和0.18±0.04;TIMP-2在三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45±0.15,0.63±0.10和0.69±0.19。激素组与对照组比较,MMP-2、MMP-9mRNA表达增高,TIMP-1、TIMP-2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仑膦酸钠组与对照组比较,仅MMP-2显著性差异。阿仑膦酸钠组与激素组比较,MMP-2、MMP-9mRNA表达降低,TIMP-1、TIMP-2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泼尼松龙上调大鼠骨组织中MMP-2、MMP-9mRNA的表达,下调TIMP-1、TIMP-2水平,使MMPs/TIMPs比值升高。阿仑膦酸钠可以拮抗皮质激素对MMPs/TIMPs系统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动态观测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表达变化,探讨NGAL分子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UUO模型组及假手术(SOR)组,每组24只,UUO组行左侧输尿管梗阻术,SOR组仅游离左侧输尿管不结扎。术后第1、4、7、14天分别处死每组6只大鼠,取左肾行HE&Masson染色,并用免疫组化EI,iVision‘M1plus法检测肾组织NGAL、MMP-9及TIMP-1的表达。结果:HE、Masson染色切片示:UUO组间质损伤指数在术后各时间点高于SOR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UO组术后各时间点NGAL表达高于SOR组(P〈0.05),与肾小管损伤指数呈明显负相关;MMP-9在uu0术后早期(1~7天)有所上升,随着病程进展,7~14天表达有所下降;TIMP1在UUO术后表达逐渐增强;NGAI。与MMP-9/TIMP-1比值呈明显正相关。结论:NGAL在肾间质纤维化早期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对调节MMP-9/TIMP-1的平衡亦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血清含量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MMP-2及MMP-9进行测定,并与18例正常血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同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中MMP-2和MMP-9含量均显著增高(P〈0.000),血清中MMP-2和MMP-9含量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均有显著性增高(P〈0.0000),膀胱癌组织学Ⅱ、Ⅲ级患者血清中MMP-2和MMP-9含量明显高于I级(P〈0.0000),但两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站论MMPs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MMPs血清学测定可作为判断膀胱肿瘤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oux—en—Y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5肛∥g)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SD大鼠分为3组:糖尿病组(8只),假手术组(8只),手术组(14只);另取正常SD大鼠作为正常组(8只)。术前、术后8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术前及术后4、8周测定血清BUN、Cr;术后8周取肾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计算肾脏质量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肾组织纤连蛋白、Ⅳ型胶原和TGF—B1的表达,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MMP-2、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术后8周,糖尿病组大鼠血糖、BUN、Cr、肾脏质量指数分别为(15.9±1.6)mmol/L、(9.24-0.6)mmol/L、(44±4)~mol/L、(10.7±1.5)mg/g,手术组大鼠分别为(5.9±0.7)mmol/L、(6.64-0.4)mmol/L、(304-2)~mol/L、(8.6±0.6)mg/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假手术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系膜增生;手术组有明显改善。正常组大鼠肾脏皮质纤连蛋白、Ⅳ型胶原、TGF—B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积分光密度值、MMP-2、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64±23、864-5、524-6、1.00-4-0.04、644-4、1.004-0.20、48±5,糖尿病组大鼠分别为16654-44、7894-66、4594-35、0.52±0.13、514-6、0.364-0.05、384-4,假手术组大鼠分别为1701±55、7544-49、4254-42、0.544-0.19、484-5、0.434-0.09、394-4,手术组大鼠分别为11054-61、1954-11、1474-16、1.53±0.29、634-5、1.114-0.14、49-4-5,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40.30,4982.50,2025.10,654.19,13.58,610.74,7.86,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ux—eFl—Y胃旁路术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表达和上调MMP-2、MMP-9mRNA和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黄芪抗纤维化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造模。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厄贝沙坦治疗组(Irbesartan组)和黄芪治疗组(AM组)4组,每组6只。造模14d后抽血检测肾功能,取结扎侧肾组织观察肾间质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肾组织MMP-9和TIMP-1表达。结果①AM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较UUO组低(P〈0.05),肾纤维化程度较UUO组有明显改善(P〈0.01)。②肾组织TIMP-1表达,UUO组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1),AM组较UUO组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MMP-9表达,UUO组与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组较UUO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黄芪可改善UUO大鼠肾功能,并可通过抑制TIMP-1表达,调节MMP-9/TIMP-1平衡来发挥其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