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涎腺超声图像斑点噪声强、对比度低和边界弱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形态学检测的自动随机游走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形态学操作获得目标的初始轮廓,然后提取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骨架结构的有效标记点作为随机游走算法的种子点,最后利用种子点对预滤波后的肿瘤图像实现随机游走分割.实验选取大量临床采集的涎腺肿瘤超声图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复杂度低,解决了传统随机游走模型初始种子点的人工干预问题,有效实现了涎腺肿瘤的自动分割.  相似文献   

2.
在实时视频图像车辆目标检测时,为了克服行进中车辆背景噪声和阴影带来的准确率低、漏检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时空融合和内外标记的分水岭车辆检测算法。通过相邻视频三帧差法得到的时域运动变化信息结合Canny算子得到的边缘图像相结合,得到时域掩模图像。利用文中提出的基于二次重构、内外区域标记、梯度修正的分水岭空域算法对运动区域及其周围区域进行分割,解决了一般分水岭算法的过分割现象。将得到的结果进行投影,以提高运动状态下车辆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车辆背景噪声和阴影的影响下,该算法的检测效果仍然较好,车辆漏检率降低到4.90%,算法的准确性、鲁棒性和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将交互式分割算法与Kalman滤波器结合,提出基于Kalman滤波器的随机游走算法,并将其用于解决交通视频监控中的阴影与遮挡问题.首先利用Kalman滤波器的预测信息对随机游走的计算区域进行精简,并提取标记节点用于分割阴影和遮挡目标;然后利用随机游走的分割结果为Kalman滤波器提供精确的观测信息,以更新滤波器参数.同时,使用基于车底阴影的随机游走算法对目标进行初始分割,以获取Kalman滤波器需要的初始状态向量.实验结果证明,文中算法能够解决运动目标阴影与遮挡问题,并且目标分割平均正确率大于94%,算法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进的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与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在应用中的实时性和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应用单目视觉进行车辆检测的方法;首先,提取车道边缘,由车道边缘得到道路区域,根据经验知识在车道区域内确定感兴趣区域,减少车辆检测算法搜索范围;接着基于车辆的对称性特征,阴影和边缘特征对兴趣区域进行过滤,进一步缩小感兴趣区域;最后用离线训练好的AdaBoost分类器对过滤后的图像进行分类识别,检测出动态的车辆;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能满足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交通视频车辆检测与跟踪中经常出现的车辆前景粘连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透视点在图像轮廓上搜索车辆分割点并通过区块特征识别车辆的粘连车辆分割方法.根据路面场景中车道线信息提取出透视点和车道区域,结合混合高斯模型与形态学梯度轮廓算法提取出车辆前景团块.利用透视点原理从前往后顺序分割粘连的车辆前景团块.对分割开的待检定区域,利用车辆区块特征进行检验识别,修正错误分割,将粘连的多辆车逐一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直线道路上多辆车粘连的分割有较好的准确度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遮挡是图像处理和运动物体跟踪过程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针对交通视频中车辆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车辆遮挡分割算法。该算法在提取出运动车辆的基础上,使用横向-纵向扫描方法对运动车辆前景模板进行去空洞处理,得到完整的运动车辆区域;利用统计模型判断是否发生遮挡,如果判断车辆发生遮挡,在加入纠错机制的前提下得到正确的遮挡点,同时确定遮挡区域;利用边缘提取方法分割出遮挡区域,得到完全分隔的车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车辆部分遮挡问题。  相似文献   

7.
《微型机与应用》2016,(1):95-98
车辆检测已成为交通运输工程(ACC)和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中的核心技术之一。该算法利用车辆的边缘特征与Bag-of-Features(BoF)模型的融合对前方运动车辆进行实时检测,主要包含车辆假设存在区域生成和假设区域验证两部分。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利用Sobel边缘检测处理得到车辆假设存在的区域;然后,利用Bag-of-Features的K最近邻域算法对假设存在区域进行验证。该算法与其他算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将边缘和Bag-of-Features相结合来提高检测率。通过对实际道路视频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检测出道路上前方运动车辆。  相似文献   

8.
蒋新华    高晟  廖律超    邹复民 《智能系统学报》2015,10(5):690-698
针对交通场景运动车辆检测中车辆数目统计准确率不高、自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监督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的交通视频车辆检测方法。利用人工标记的少量样本,分别训练2个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与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的不同核函数的SVM分类器;结合半监督算法的思想,构建SVM的半监督分类方法(SEMI-SVM),标记未知样本并加入到原样本库中,该方法支持样本库动态更新,避免了繁重的人工标记样本的工作,提高了自适应性;最后,通过三帧差分法提取运动区域,加载分类器在该区域进行多尺度检测,标记检测出来的运动车辆,统计车辆数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的同时,有较高的车辆检测准确率,即使在复杂交通情况下,对运动车辆依然有很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传统以像素为单位的随机游走算法随着像素点增多,计算量大、复杂度高、分割速度大大减慢,且对彩色图像分割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随机游走图像分割方法。首先,使用改进和优化后的分水岭算法对目标图像进行预分割,为防止分水岭算法过分割问题,结合使用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方法和形态学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然后,将分水岭算法分割后形成的同质区域作为图的节点用于随机游走算法,通过用户标记种子区域,分割出感兴趣的目标物体;最后,给出传统随机游走分割方法与本文提出的分割方法的实验结果比较,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颜色特征空间的半监督聚类分割算法适合分割结果包含多个颜色特征相似目标的应用场合,但对高噪声图像却无法获得理想的分割结果,而基于随机游走理论的半监督图像分割算法需要用户对目标逐一进行标记的问题,提出一种半监督图像分割算法.首先根据用户标记采用半监督模糊C均值聚类(SSFCM)算法对图像颜色特征进行建模;然后引入一个确信度函数,并根据SSFCM算法得到的隶属度数据计算确信度函数值,再将像素分为2类,分别作为随机游走图像分割算法的已标记点和未标记点;最后采用随机游走算法完成最终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图像中的噪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无需用户对目标逐一进行标记.  相似文献   

11.
Symmetry-based monocular vehicle detection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a symmetry-based vehicle detection system. The system uses a single forward looking camera to capture the road scene. Vehicles are detected based on their edges and sym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A method to extract the symmetric regions in the image using a multi-sized window and clustering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We hypothesize the vehicle’s locations in the image from the detected symmetric regions and the regions are then further processed to enhance their symmetrical edges. A bounding box of a vehicle is detected from the projection maps of the enhance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edges. The hypothesized vehicles are then verified using a two-class classifier, which consists of an edge oriented histogram (EOH) feature extractor and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Once a vehicle is verified, a tracking process based on a Kalman filter and a reliability point system is used to track the movement of the vehicle in consecutive video frames. The system wa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and tested on a standard PC.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live video feed and pre-recorded video sequences for various road scenes showed that the system is able to detect multiple vehicles in real time.  相似文献   

12.
胡正平  孟鹏权 《自动化学报》2011,37(10):1279-1284
目前的显著性检测算法主要依赖像素间的相互对比,缺乏对显著目标自身特性的分析理解. 依据显著目标是显眼、紧凑和完整的思路,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全局孤立性和局部同质性的 随机游走显著目标检测算法,将视觉显著性检测公式化为马尔科夫随机游走问题. 首先将输入图像进行分块,根据像素块之间颜色特征和方向特征的相似性确定边的权重, 从而构建图模型;然后通过全连通图搜索提取全局特性,突出全局较孤立的区域; 同时通过k-regular图搜索提取局部特性,增强局部较均匀的区域;最后将全局特性和局部 特性相结合得到显著图,进而确定感兴趣区域位置. 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所提方法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合理, 证明该算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基于ViBE目标检测算法,融合交通监控视频中车辆的边缘与颜色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算法,实现对复杂交通场景中车辆阴影的检测与去除。通过ViBE提取前景目标,采用串行融合方式检测阴影。首先在传统的基于边缘特征检测阴影的基础上,利用水平集方法代替水平垂直填充,实现多个前景目标内部边缘的快速填充。在获取候选的阴影区域后,结合HSV颜色特征以及形态学处理等操作,以达到更好的阴影去除效果。通过对不同的视频图像序列进行测试,表明提出的多特征融合算法能有效去除投射阴影,且优于单个特征方法,适用于复杂的交通场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鉴于随机游走过程对人类视觉注意力的良好描述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惰性随机游走的视觉显著性检测算法。方法 首先通过对背景超像素赋予较大的惰性因子,即以背景超像素作为惰性种子节点,在由图像超像素组成的无向图上演化惰性随机游走过程,获得初始显著性图;然后利用空间位置先验及颜色对比度先验信息对初始显著图进行修正;最终通过基于前景的惰性随机游走产生鲁棒的视觉显著性检测结果。结果 为验证算法有效性,在MSRA-1000数据库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主流相关算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比较。本文算法的Receiver ROC(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及F值均高于其他相关算法。结论 与传统基于随机过程的显著性检测算法相比,普通随机游走过程无法保证收敛到稳定状态,本文算法从理论上有效克服了该问题,提高了算法的适用性;其次,本文算法通过利用视觉转移的往返时间来刻画显著性差异,在生物视觉的模拟上更加合理贴切,与普通随机游走过程采用的单向转移时间相比,效果更加鲁棒。  相似文献   

15.
在基于维吾尔文特殊字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维吾尔文视频文字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RGB彩色边缘检测算子获得水平、垂直、右上方和左上方的边缘图,然后根据加权后的边缘图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检测出候选的文本区域,根据文本区域的启发式规则,去除虚假的文本区域,最后由维吾尔文本的基线特征判定检测出的区域是否为维吾尔文本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简单背景和复杂背景视频图像中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任梅  詹永照  潘道远  孙佳瑶 《计算机应用》2012,32(11):3014-3017
视频事件类别的归属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超图的点边射入矩阵拓展成概率形式的软超图进行关联关系分析和语义分析,将会更有利于提高多事件检索检测的精准率和召回率。提出基于概率超图模型的视频事件语义检测算法(PHVESD)。 该方法首先将颜色、灰度共生矩阵、Tchebichef矩、局部二值模式(LBP)等四种底层视觉特征进行融合; 然后定义视频段的亲密度函数并利用亲密度的信息构建概率超图模型,其中每条超边对应一种事件语义;采用随机游走过程来预测视频段属于每条超边的概率;最后结合阈值采用条件概率模型对视频段进行事件语义分类。将该方法用于交通突发事件多语义检测中并与其他的识别算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超图模型的多标签随机游走算法(MLRW)相比,PHVESD的算法使多语义事件检测的准确率提高了10%,召回率提高了8%。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帧图像的视频文字跟踪和分割算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视频中文字的提取是视频语义理解和检索的重要信息来源.针对视频中的静止文字时间和空间上的冗余特性,以文字区域的边缘位图为特征对检测结果作精化,并提出了基于二分搜索法的快速文字跟踪算法,实现了对文字对象快速有效的定位.在分割阶段,除了采用传统的灰度融合图像进行文字区域增强方法,还结合边缘位图对文字区域进行进一步的背景过滤.实验表明,文字的检测精度和分割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交通场景中车辆间的距离过近或相互遮挡容易造成识别上的粘连,增加了准确检测目标车辆的难度,因此需要建立有效、可靠的遮挡车辆分割机制。方法:首先在图像分块的基础上确定出车辆区域,根据车辆区域的长宽比和占空比进行多车判断;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七宫格”的凹陷区域检测算法,用以找出车辆间的凹陷区域,通过匹配对应的凹陷区域得到遮挡区域;最后,将遮挡区域内检测出的车辆边缘轮廓作为分割曲线,从而分割遮挡车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实时性的前提下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且能够按车辆的边缘轮廓准确分割多个相互遮挡的车辆。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分割成功率和分割精度,查全率和查准率均可达到90%。结论:提出了一种新的遮挡车辆分割方法,有效解决了遮挡车辆不宜分割和分割不准确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跟踪和轨迹生成算法.该算法由改进的车辆检测方法,快速跟踪算法和新的车辆轨迹生成算法3部分组成.基于区域和车辆间的相互关系,在视频序列中,车辆被视为可自主运动团块.在对该团块实现有效跟踪及获取运动轨迹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数学手段可获得团块其它运动信息.在高速公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车辆检测,跟踪算法切实可行,轨迹生成技术可用于交通流检测.  相似文献   

20.
基于D-S证据理论的车辆视频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车辆视频检测方法,通过一部或多部CCD摄像机采集多源图像,由边缘检测算法获取图像中的车辆特征数据,然后采用D-S证据理论对车辆类型进行判决,从而为交通量的准确检测提供依据。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靠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