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四味生药组成,对其抗炎活性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确切机理仍不清楚。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形态学改变与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指征较为一致,因此作者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黄连解毒汤各组分的抗结肠炎作用。不携带病原体的7周龄雌性 BALB/c 小鼠分为6组,每组8只。4个组自 DSS(4%水溶液)造模之日起每日分别服用1 g/kg 剂量的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另设正常组及模型组。给药结束后处死动物,测量小鼠体重、血红蛋白含量、胸腺和脾脏重量以及结肠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ERIC-PCR和半定量PCR技术检测黄连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内菌群及嗜黏蛋白益生菌(A.muciniphila)菌的变化对肠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制备UC小鼠模型,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65 mg/kg,tid),黄连组(0.3g/kg,qd).造模成功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DSS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病理结构的变化及葛根芩连汤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按照实验内容的不同,随机分组,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DSS组,中药组,中药+DSS组;第二部分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UC组,中药组,中药+UC组。观察各组小鼠结肠长度变化;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实验中,正常组小鼠结肠长度和DSS组以及中药+DSS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见正常组及中药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完整,无病理改变出现;DSS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中药+DSS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较DSS组轻;第二部分实验中,正常组小鼠结肠长度和UC组以及中药+UC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见正常组及中药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完整,无病理改变出现;UC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中药+UC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较UC组轻。结论 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葛根芩连汤对结肠组织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在病变发生后,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起到了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连解毒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成分、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黄连解毒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UC疾病相关的基因.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推测核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神丸(SSP)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能量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Nor)组、模型(DSS)组、四神丸(SSP)组、美沙拉嗪(5-ASA)组.除Nor组外,其余均用DSS诱导UC小鼠模型,并于造模成功后第1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d.观...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对实验性结肠炎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敏  江琼  石永江 《中成药》2012,34(1):154-156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实验性结肠炎结肠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36只随机分成正常、模型、川芎嗪治疗三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小鼠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连续7d,诱发形成溃疡性结肠炎,川芎嗪治疗组小鼠在造模同时,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80 mg/kg,每天1次,连续7d.按照UC疾病活动指数和组织学评分标准,评价川芎嗪对小鼠UC的治疗作用,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肠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评分分值升高、ICAM-1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治疗组DAI和组织学评分分值降低、ICAM-1表达减弱(P<0.01).结论 ICAM-1在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中表达增强,川芎嗪对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香连丸有效部位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香连丸有效部位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和20%乙醇联合诱导小鼠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DSS和20%乙醇联合诱导的小鼠急性期UC模型,ig给予香连丸有效部位(0.292,0.584,1.168 g·kg-1),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疾病活动指数、结肠性状、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测定各鼠结肠长度质量比、脾脏系数、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香连丸有效部位能显著改善结肠炎小鼠的一般状态,改善结肠的性状,减轻其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降低其血清中MDA的含量。结论:香连丸有效部位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象为以便血为主诉的急性直肠炎、结肠炎患者12例,溃疡性结肠炎(UC)7例,给予黄连解毒汤7.5g/d,连续用药7~14天,比较给药前后的自觉症状、结肠内窥镜检查(TCS)的变化。并用药物一般只用汉方药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珍珠烫伤膏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肠道炎性反应的疗效。方法:采用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美沙拉嗪(Mesalazine,Mes)组和珍珠烫伤膏(Pearl Scald Ointment,Pso)低(Pso1)、高剂量组(Pso2),每组10只。给药10 d,观察并分析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病理评分及炎性反应因子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珍珠烫伤膏各剂量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病变评分、HE染色病变评分及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由UC引起的体质量及结肠长度缩短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珍珠烫伤膏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地改善作用,提示其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雷公藤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干预作用,并分析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DSS诱导的UC小鼠动物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及雷公藤低、高剂量组。观察给药后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结肠厚度、结肠病变大体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检测小鼠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法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雷公藤给药后可有效减轻小鼠结肠炎症状,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对UC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菌群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肠道菌群紊乱,菌群丰度降低,经雷公藤治疗之后,肠道菌群的恢复速度加快,与模型组相比,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提高,门水平上主要表现为拟杆菌门比例降低,硬壁菌门的升高;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毛螺菌和拟杆菌属的减少。结论雷公藤可以调节UC小鼠菌群的组成,加快菌群的恢复,对UC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甘草炮制雷公藤后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抗炎作用及对肠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该研究建立DSS诱导的UC小鼠动物模型,以美沙拉嗪(Mes)为阳性药;通过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等分析甘草炮制雷公藤低(PT1)、高(PT2)剂量给药后的药效作用;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6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小鼠结肠的免疫组化CD3+T及Fox P3+Treg染色等分析甘草炮制雷公藤对UC小鼠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还通过小鼠肝脏组织HE染色及血清ALT,AST水平分析各剂量甘草炮制雷公藤的肝毒性情况。结果显示,PT1组、PT2组给药后小鼠结肠炎症状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炎症因子表达降低,且分别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甘草炮制雷公藤高、低剂量组肝脏HE染色及ALT,AST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甘草炮制雷公藤对UC小鼠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同时该剂量未呈现明显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70%醇提物预防给药对小鼠多药耐药(MDR)基因表达产物P170、肺耐药蛋白(LRP)和拓扑异构酶II(TOPO II)的影响,探讨其干预MDR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指导临床应用以预防MDR的产生。方法:小鼠随机分为非耐药模型组、耐药模型组、黄连解毒汤70%醇提物100,50 mg·kg-1组,模拟临床PFC方案,建立小鼠S180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在体模型,同时给予黄连解毒汤70%醇提物4周,流式细胞仪荧光检测P170,LRP,TOPOII。结果:黄连解毒汤70%醇提物明显降低化疗诱导后耐药细胞P170,LRP的表达率和ROPOII活性。结论:黄连解毒汤70%醇提物可通过对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调节,干预和逆转化疗诱发的肿瘤MDR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李贵海  孙付军  董学  李晓晶  杨书斌 《中草药》2007,38(7):1050-1052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70%醇提物对小鼠多药耐药(MDR)基因表达产物P170、肺耐药蛋白(LRP)和拓扑异构酶(TOPO)的影响,明确其干预MDR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指导临床应用其逆转MDR的产生。方法模拟临床PFC方案,建立小鼠S180肿瘤细胞MDR在体模型,同时给予黄连解毒汤70%醇提物10d,流式细胞仪荧光检测P170、LRP、TOPO。结果黄连解毒汤70%醇提物明显逆转S180肿瘤细胞MDR相关基因表达产物P170、LRP、TOPO的过度表达。结论黄连解毒汤70%醇提物可通过逆转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过度表达,逆转化疗诱发的肿瘤MDR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研究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BAEB)对DSS诱导+白念珠菌(CA)定植状态下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SS组,DSS+CA组,BAEB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Mesalazine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平板法检测小鼠肠道内容物真菌载荷量,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ASCA及结肠黏膜组织IL-6,IL-8,IL-1β,HBD-2,HBD-3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DSS模型组相比,DSS+CA组小鼠一般状况及血清ASCA无明显变化,但肠道CA载荷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肠黏膜组织IL-6,IL-8,IL-1β,HBD-2,HBD-3的蛋白水平均超过DSS组,BAEB高剂量与Mesalazine治疗能改善结肠组织病理,降低IL-6,IL-8,IL-1β,HBD-2,HBD-3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提示,BAEB能有效改善DSS+CA定植下的UC小鼠结肠病理及免疫性损伤,对肠道真菌过度定植相关肠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2):121-124
目的:评估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Paliurus ramosissimus,EAEPR)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影响以及抗炎作用。方法:灌胃给予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0.8、1.6、3.2 g/kg,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评价其抗炎作用。以3%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溶液自由饮用7d复制实验性小鼠UC模型,自饮用DSS溶液当天开始灌胃给予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剂量同上,连续7d,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并进行结肠炎疾病指数(DAI)评分;第8d眼眶采血后脱颈椎处死动物,测定结肠长度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各剂量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形成;1.6、3.2 g/kg组能改善实验性UC小鼠一般状况,抑制体重降低和DAI评分增高,并能显著改善肠道水肿和肠道组织损伤,减轻炎细胞浸润,显著降低血清TNF-α水平。结论:马甲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DSS所致实验性小鼠UC病变严重程度,其作用可能与下调TNF-α等炎性因子分泌有关,是一种有效的UC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形成溃疡性结肠炎的建立方法。方法小鼠自由饮用3%DSS7d产生急性炎症模型,此后继续饮用自来水14d产生慢性炎症模型。结果急、慢性炎症模型小鼠的大体观察及组织学病理改变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类似。结论单次使用DSS诱发的小鼠结肠炎模型可用于相关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水黄皮根总黄酮抗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水黄皮根总黄酮(PRF)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产生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由饮用4%DSS水溶液制备UC小鼠模型,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作对照,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结肠黏膜损伤情况,同时检测结肠组织中T-AOC、MDA、NO及NOS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RF高、中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的改善UC小鼠的临床症状,减轻结肠黏膜损伤,降低结肠组织中MDA、NO、NOS的含量或活性和升高T-AOC水平(P<0.05,P<0.01),且PRF高剂量组作用与SASP相似(P>0.05).结论:PRF对DSS诱导的UC小鼠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增强抗氧化能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黄连解毒汤对脑缺血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提取物对脑缺血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测定了脑缺血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 (GSH)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力。结果 :黄连解毒汤提取物 2 0 g/kg、4 0g/kg或 8 0 g/kg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中MDA的含量 ,显著增加脑缺血小鼠脑中GSH的含量 ;能显著提高脑缺血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中SOD、GSH Px和CAT的活力。结论 :黄连解毒汤提取物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EEHDH)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及抑制肠炎组织异常增生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EHDH低、中、高剂量(2.5、10.0、20.0 g/kg)组,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UC模型,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便血、便形等症状改变,HE染色评估小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血清及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分析肠上皮细胞中核抗原Ki67阳性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EHDH中、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下降相对缓慢,停止DSS刺激后恢复也较快;同时小鼠腹泻、便血症状改善明显,病理损伤和肠组织异常增生显著降低(P0.05、0.01);小鼠血清及肠组织中IL-6、TNF-α的表达及Ki67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EEHDH能够有效改善DSS诱导的UC症状,并通过抑制IL-6等炎症因子表达降低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炎症浸润及异常增生,EEHDH对UC的治疗及肠炎相关肿瘤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芩汤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NF-κB p65的影响。方法:用DSS诱导结肠炎小鼠模型,实验设对照组、DSS组、DSS+黄芩汤组(130mg/kg)、DSS+美沙拉嗪组(7.4mg/kg),每组8只;3.5%DSS自由饮用7d制成结肠炎小鼠模型后第2天进行治疗,连续7d。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和结肠病理组织评分,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灌胃检测肠道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汤能增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体质量(P<0.01),降低结肠病理组织评分(P<0.05),对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降低结肠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黄芩汤能够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肠道上皮屏障功能、抑制NF-κB p65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