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慢性便秘是消化科的常见病之一,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高达22%[1,2]. 在慢性便秘的病因中,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根据罗马Ⅲ标准[3]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便秘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也可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便秘的病程超过6个月被认为慢性便秘,慢性便秘多为功能性便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肠水疗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对3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大肠水疗;对治疗前后排便状态进行评分(包括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每次排便时间).结果 治疗后排便状态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3.3%.结论 大肠水疗是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安全、方便、副作用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润通汤治疗功能性便秘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便次太少、粪便干结且量少。正常人一般每周排便不少于3次,平均每天粪便量35-200克,粪便含水量在60%-80%。便秘患者可表现为每周排便少于3次,有的虽然每日排便多次,但排便相当费力,每次排便所费时间相当长,排出粪便干结如羊粪且数量少,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的感觉。引起便秘的病因很多,如能排除引起便秘的器质性疾病,则这类便秘便称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亦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多数调查显示,女性多于男性,随年龄增加而患病增加。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多为无力性便秘,笔者通过综合性调理,以恢复排便生理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经检查排除结肠、直肠器质性病变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及护理探索。结果:发生便秘的原因有饮食、排便动力不足、药物因素及不良排便习惯。结论:针对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原因进行心理、饮食及药物护理,并给予排便和运动指导,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具有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其治疗多年来困扰着临床医生。国外报道应用生物反馈治疗便秘,获得令人鼓舞的疗效,但至今国内尚未广泛开展。出口梗阻型便秘是功能性便秘的一种,是由于肛门直肠附近的组织或器官发生生理性改变导致的排便困难。为评估生物反馈治疗不同亚型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我们针对不同型的特点采取了不同措施与疗程并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便秘是指由非器质性原因(即没有实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该病患者多为老年人,故又叫老年功能性便秘。该病患者可出现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粪质干硬、排便困难或有排便不尽感、腹胀、头昏脑涨、精神疲惫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主张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可采用以药物治疗为主、以调节饮食和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为辅的方法进行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除了可在短期内服用泻药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安神理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自拟安神理气汤和福松(聚乙二醇4000),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虽然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显效率、对排便费力与排便不尽感的改善及缩短排便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安神理气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和(或)排便不尽感。目前,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人口学特征(尤其是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和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便秘发病的影响日益凸显。未来,希望能通过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便秘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综合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拓宽临床思路,并重视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精神心理因素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生物反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Ⅲ专家委员会在近年研究基础上,对功能性肛门直肠病的诊治标准进行了修订,将功能性便秘的出口梗阻型归入功能性肛门直肠病中,称为功能性排便障碍。功能性排便障碍包括盆底失迟缓和排便时直肠推进力不足所引起的排便困难。近年来认为脑-肠轴功能异常是也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原因。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等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CNS)与肠神经系统(ENS)的脑-肠相互作用产生影响。生物反馈治疗因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被认为是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罗马Ⅲ专家委员会在近年研究基础上,对功能性肛门直肠病的诊治标准进行了修订,将功能性便秘的出口梗阻型归入功能性肛门直肠病中,称为功能性排便障碍。功能性排便障碍包括盆底失迟缓和排便时直肠推进力不足所引起的排便困难。近年来认为脑-肠轴功能异常是也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原因。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等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CNS)与肠神经系统(ENS)的脑-肠相互作用产生影响。生物反馈治疗因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被认为是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苁蓉通便液在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洪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2011年2月~2015年1月92例老年人功能性便秘采用苁蓉通便液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例服用1支后顺利排便;30例服用2支后顺利排便;39例服用3支后顺利排便;6例服用3支后仍不能顺利排便。结论:苁蓉通便液对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3.
庞智 《苏州医学》2009,32(2):76-79
便秘(constipation)主要是指粪便于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如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许多药物也可引起便秘。不少便秘无器质性病因,罗马Ⅱ标准中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与便秘有关的病症包括功能性便秘、盆底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组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以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功能性便秘的西医治疗差强人意,导师奚肇庆教授,认为功能性便秘以血虚、阴伤、气滞阳损为多,治疗上立足大肠传导,辨证论治,疗效尚可。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排便障碍是慢性便秘的一种亚型,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药物、饮食调整等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研究证实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的便秘症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遗憾的是,生物反馈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尚不广泛,本文主要综述生物反馈疗法在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用生白术和莱菔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以重用生白术和莱菔子的理气润肠通便方药治疗4周,观察便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时间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总有效率为95.58%。结论重用生白术和莱菔子对功能性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正>功能性便秘是一种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未尽感的功能性肠病。据调查,我国人群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为9.2%,6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14.8%。长期便秘可继发痔疮、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肠癌患病风险,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异常[3]。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对60岁以上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脐周按摩配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护理。结果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规律的排便习惯有助于预防便秘。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缓解功能性便秘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杨润  吕楚  冯培民 《黑龙江医学》2014,38(1):109-110
功能性便秘按照罗马Ⅲ[1]标准被定义为排便费力,排便为块状或硬块,有排便不尽感,有肛门直肠梗阻或阻塞感,需要用手操作以促进排便,排便少于3次/周,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近年来,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近年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并伴有腹胀、腹疼、恶心、肛门坠胀、心烦、腹部包块等亚健康症状。功能性便秘是指非器质性或药物因素所致的便秘。目前对便秘的病因不是很清楚,治疗上采用各种泻药易引起习惯性便秘,因此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解除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痛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