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以降低医学生对艾滋病歧视的态度,更好地服务于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选取2014年6-8月海南医学院在校各年级本科生600名,采用"跟进式"教学方法进行降低艾滋病被歧视的培训并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期前后各年级医学生在艾滋病基本知识、歧视态度、防护控制知识得分分别为(48.97±2.68)(48.34±3.21)(14.83±3.01)分和(62.35±3.67)(56.03±4.96)(21.37±2.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接受过培训经验学生在艾滋病防护控制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医学生在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防护控制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源地和培训经验影响医学生艾滋病的歧视态度。结论 "跟进式"教学方法能有效普及医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降低医学生对艾滋病的歧视态度。  相似文献   

2.
赵群  王军芳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9):1301-1303
比较中美大学生的艾滋病歧视态度和健康教育模式,为提高中国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成效提供有益的启发.方法 2014-2015年分别在中国和美国高校采用偶遇抽样法,对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美大学生艾滋病歧视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大学生的得分(2.8±2.2)高于美国大学生(2.0±2.6)(t=10.8,P=0.001);女生的得分(2.7±2.5)高于男生(2.1±2.5)(t=4.7,P=0.031);美国大学生通过父母、学校、恋人和朋友来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比例较中国大学生多(x2值分别为88.9,38.0,21.7,54.2,P值均<0.01);在学校性健康教育模式上,美国大学生选择课堂教学的比例高于中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选择大学讲座的高于美国大学生(x2值分别为65.7,23.9,P值均<0.01).回归分析显示,社区开放程度和父母、电视等大众媒体、医院等其他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对艾滋歧视态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国大学生对待艾滋病歧视态度高于美国.我国需要加强多教育主体的性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了解广州市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校内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0所技工院校共991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18.46±4.62)(2.98±1.09)和(9.39±2.4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每月生活费用和家庭氛围是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年龄和父母婚姻状况是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性别、年龄、每月生活费用和家庭氛围是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较低.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文化认知、生理及心理特点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及教育.  相似文献   

4.
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歧视现状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为降低艾滋病歧视、预防艾滋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高校678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得分在不同年级、生源地、专业大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处境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预防知识得分与其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处境理解与其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呈正相关(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源地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处境的理解是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态度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应加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歧视及其危害的认知和了解,以减少艾滋病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5.
了解四川某高职院校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政策法规知晓现状及其相关性,为高职医学院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省某高职医学院校1 458名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政策法规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总分为(6.63±1.31)分,知晓率为82.9%;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均分为(2.17±0.45)分,其中最高为恐惧与逃避维度(2.56±0.61),最低为责任感知维度(1.66±0.58);艾滋病相关政策法规总分为(19,17±2.91)分.艾滋病知识与态度得分呈负相关,与政策法规得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28,P值均<0.01),即知识得分越高,态度越好、对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越高.结论 高职医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有所提高,对艾滋病普遍存在恐惧与逃避心理.对艾滋病相关政策法规存在明显薄弱内容.高职医学院校应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生风险感知、应急准备及应急素养,为对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自行设计新冠肺炎风险感知、应急准备、应急素养调查问卷,于2020年3月27-30日对从四川省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附属医院卫校和广安职业技术学院2所大中专院校抽取的4 864名医学生进行网络调查.结果 医学生新冠肺炎风险感知、应急准备、医学生应急素养得分分别为(35.18±4.33)(28.30±4.16)和(25.23±2.97)分.医学生的风险感知与应急准备、应急素养之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0.40),应急准备与应急素养呈正相关(r=0.51)(P值均<0.05).结论 医学生新冠肺炎风险感知、应急准备、应急素养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应依据新冠肺炎调查问卷结果对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培训.  相似文献   

7.
探讨医学生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认可度与HIV恐惧歧视态度的关系,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某医学院1 63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HIV职业暴露防护支持态度、HIV相关社会歧视态度、医疗歧视态度及是否害怕感染HIV.数据处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医学生对职业暴露防护支持态度、社会歧视态度和医疗歧视态度得分分别为(16.0±3.3),(55.8±8.2),(33.5±5.1)分,水平中等.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医学生社会歧视对职业暴露防护支持产生抑制作用,而感染HIV恐惧则为促进作用;从标化参数来看,社会歧视(β=-0.347)的影响大于感染HIV恐惧(β=0.099).结论 在通过HIV职业暴露防护保护医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消除社会对HIV的歧视和偏见将有助于改善医学生对职业暴露防护的认可程度.  相似文献   

8.
比较同伴教育和专家讲座对在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选择适当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徐州市488名大一学生随机分成同伴教育组和专题讲座组,分别采取同伴教育和专家讲座2种方式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种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结果 教育前,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专业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教育后两组大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分别提高了(2.77±1.56)和(2.86±1.54)分(P值均<0.01),对艾滋病的正向态度得分提高了(0.91±0.75)和(0.92±0.77)分(P值均<0.01).在“目前有比较有效的控制艾滋病进展的治疗方案”和“给予同性恋(同性性行为)理解”2个问题上专题讲座的效果优于同伴教育(P值均<0.05),其他问题的知晓率或正向率两种教育模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专题讲座两种教育模式均为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评分行之有效的方式,且各有优缺点.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小学性健康教育课程对减少艾滋病歧视态度的效果,为儿童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整群抽取北京市大兴区1所小学六年级学生95人为实验组,1所与实验组基本同质的小学六年级学生123人为对照组。2012年9月至2018年6月,实验组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接受性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普通小学教育。2017—2018学年春季学期末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知识和艾滋病歧视态度。结果在传染病预防、预防艾滋病病毒传播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表现3个知识性条目上,实验组知晓比例分别为61.45%、57.83%和75.90%,高于对照组的43.88%、37.76%和62.24%(P0.05);在艾滋病歧视态度量表4个维度及量表总分上,实验组得分为(3.05±0.92)分、(3.58±0.83)分、(3.80±0.80)分、(4.08±0.86)分和(3.72±0.62)分,均高于对照组(2.31±0.74)分、(3.19±0.66)分、(3.23±0.68)分、(3.66±0.87)分和(3.12±0.53)分(分数越高代表歧视程度越低)(P0.05)。结论小学性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增加学生艾滋病病毒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减少艾滋病歧视态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西省公务员、企业职工和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和歧视态度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公务员211人、企业职工235人及医学生328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公务员高于医学生,医学生高于企业职工。3类人群除"共用牙刷、剃须刀"能否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公务员、企业职工、医学生艾滋病歧视态度得分分别为5.4分、7.6分、6.2分;3类人群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最有可能采取的歧视行为是"不购买感染者家生产的商品或副食品"。结论 3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越高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歧视程度越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缺乏是导致对艾滋病歧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调查山西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为制定大学生体育锻炼促进计划和实施相关行为干预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5所高校的932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体育锻炼阶段评定问卷和体育锻炼态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piData 3.1和SPSS 20.0对收回的有效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大学生处于意向阶段的人数最多(303人),维持阶段的人数最少(73人).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总体得分较高(242.72±28.44)分,态度较积极,但行为控制感(22.14±4.75)、主观标准(17.38±3.41)和失败焦虑(13.80±4.23)3个维度的得分低于量表均分.在行为习惯、行为意向、行为控制感3个维度上,男生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4.663,3.908,6.780,P值均<0.05);女生目标态度、行为认知及失败焦虑得分均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2.181,-3.848,-2.533,P值均<0.05);在行为认知维度上,2014级低于其他年级(F=3.830,P<0.05);不同城乡、BMI水平者体育锻炼态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育锻炼态度总分及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5个维度的得分,从意向前阶段到维持阶段呈持续上升趋势(P值均<0.05).结论 应根据院校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行为阶段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采取相应措施对大学生不同阶段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菜单式干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信平台指导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大众意见领袖(popular opinion leader,POL)开展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的同伴干预及其效果评价,为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11-12月,以天津为中心,招募参与过前期以生活技能为核心的艾滋病预防教育培训的POL 22名,并通过滚雪球法,将POL招募的100名同伴或性伴纳入研究.2020年1-3月,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送海报,指导POL对招募的同伴/性伴的艾滋病预防能力进行干预,并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后,青年学生MSM发生性行为、多性伴的比例下降(X2值分别为12.12,5.94,P值均<0.05);POL同伴的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国八条"知晓率由90.0%提高至99.0%,"青八条"知晓率由86.0%提高至98.0%(X2值分别为5.82,7.56,P值均<0.05).知识得分由(11.08±1.89)分提高至(11.84±1.27)分,态度得分由(54.29±4.01)分提高至(56.06±3.75)分,行为得分由(52.12±4.78)分提高至(55.08±4.25)分,技能得分由(51.96±4.75)分提高至(54.67±5.04)分,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得分(百分制)由(87.30±6.95)分上升至(91.86±5.42)分(t值分别为-4.21,-3.51,-5.32,-5.16,-6.55,P值均<0.01).结论 通过微信平台指导POL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干预,对提高同伴的预防艾滋病综合能力有效.  相似文献   

13.
了解南昌市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状况和艾滋病歧视态度,为开展相关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南昌市4所不同类型高校内,根据年级与专业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共1079名大学生参与艾滋病相关问卷匿名调查,收集有效问卷918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以及教育需求.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1.7%,其中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3.9%,非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0.3%和35.5%;在艾滋病传播和非传播途径上,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歧视现象普遍,且没有明显的性别、专业差异(P值均>0.05).65.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接受的艾滋病宣传和教育还不够,73.5%的调查对象愿意接受艾滋病病人对其进行宣传培训.结论 在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存在一定的歧视.  相似文献   

14.
探究大学生自杀“守门人”培训对受训者自杀预防知识、态度和干预技能的影响,以期为探索预防大学生自杀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大学生自杀“守门人”培训效果评估问卷对广州某大学65名大学宿舍长(实验组32人,对照组33人)进行调查,使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训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实验组大学生的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值均<0.05),且在自杀预防知识[实验组(23.75±4.59)分,对照组(15.06±3.72)分]、自杀征兆识别[实验组(4.88±1.24)分,对照组(3.03±1.33)分]、自我胜任感[实验组(25.75±2.65)分,对照组(21.27±2.34)分]、干预可能性[实验组(25.88±2.34)分,对照组(23.79±3.03)分]和综合效能[实验组(10.94±1.97)分,对照组(9.48±2.08)分]等5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大学生(F值分别为8.41,5.77,7.23,3.10,2.89,P值均<0.01).结论 自杀“守门人”培训让大学生在自杀预防知识、自杀征兆识别、自我胜任感、干预可能性和综合效能等方面都得到提升,自杀“守门人”培训对受训者的知识、态度和干预技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评价多元化培训形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灾害现场救护中的应用效果,为探讨有效的初中生灾害应急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8所中学的485名初中生,采用多元化培训方法进行灾害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评价培训的近、远期效果.结果 初中生知识、态度、行为意向、自我效能得分及总得分在培训前分别为(10.28 +3.63) (39.33±6.53) (23.83±4.66) (23.27±4.78) (96.79±14.39)分,培训后即刻得分分别为(16.28±2.97) (43.72±4.93) (26.67±3.26) (29.24±2.92)(115.91±11.66)分,培训后3个月得分分别为(14.67±3.98) (41.81±6.04) (25.25±3.89) (26.49±4.92) (108.22±15.06)分,培训后即刻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及培训后3个月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34.46,61.01,55.32,185.89,21.66,P值均<0.05).结论 多元化培训方式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灾害现场救护能力,但随着时间推移培训效果有逐渐下降趋势,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复训.  相似文献   

16.
比较不同强度耐力跑对大学生焦虑症干预效果,为丰富运动抗焦虑的理论体系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较大、中、小3种强度耐力跑,对从潍坊医学院2013级大一学生中筛查出的焦虑倾向大学生进行干预,计算运动前后显性焦虑量表(MAS)、症状自评量表-90的焦虑因子(F5)、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结果 干预前,较大强度组、中强度组、小强度组MAS得分分别为(32.65±3.59)(32.89±3.63)(32.69±3.49)分;焦虑因子得分分别为(3.02±0.67)(3.07±0.59)(3.05±0.72)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分别为(58.97±4.78) (58.84±4.69) (58.72±4.59)分.干预后,较大强度组、中强度组、小强度组MAS得分分别为(21.38±2.63) (26.19±3.15) (26.98±3.52)分;F5得分分别为(2.29±0.46) (2.57±0.53)(2.69±0.53)分;SAS得分分别为(51.43±3.28)(54.48±2.97)(56.34±3.23)分.较大强度组干预前MAS,F5,SAS得分与干预后相应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86,3.264,2.589,P值均<0.05),中强度组干预前MAS,F5,SAS得分与干预后相应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87,2.779,2.358,P值均<0.05),小强度组干预前MAS,F5得分与干预后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5,2.658,P值均<0.05).干预后,各组间MAS,F5,SAS得分的多重比较发现,较大强度组各项得分均小于中强度组及小强度组的相应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较大、中、小强度耐力跑均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焦虑水平,3种运动强度中较大强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评价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干预效果,为今后开展有效的生活技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按年级和学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技能调查,对经过同伴教育后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同伴教育后,女生在生活技能的风险识别、协商、拒绝和寻求帮助4个维度上,由干预前的(52.00±5.82) (22.74±3.05) (18.85±2.63) (21.89±2.94)分提高到干预后的(54.31±5.89)(23.16±3.04)(19.29±2.64) (22.66±2.77)分,艾滋病防治总体知识得分由干预前的(14.08±2.47)提高到(15.18±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生的风险识别和拒绝能力由干预前的(50.82±7.10) (15.88±3.19)分提高到干预后的(54.79±6.97) (17.68±2.66)分,艾滋病防治总体知识得分由干预前的(13.57±2.89)分提高到(15.03±1.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防艾生活技能的影响因素为喜欢同伴教育、喜欢专家讲座、愿意参与防艾宣传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P值均<0.01).结论 同伴教育与教育对象的主动参与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防控生活技能,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8.
评价班级集体活动对大学生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干预效果,为高校班级环境建设及大学生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江西省某高校大二年级文科类班级中,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30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中的15个班级作为实验组(603人),另15个班级作为对照组(614人),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分别为(3.61±0.94) (3.93±0.78) (3.94±0.75);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6±0.62)(1.24±0.67)(1.26±0.71)分;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0.12%,6.30%,6.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分别为(3.62±0.87)(3.64±0.84)(3.63±0.91)分;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5±0.68)(1.71±0.72)(1.72±0.69)分;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0.26%,9.77%,9.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初的班级环境得分、自杀意念得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实验组干预末、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高于对照组,而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班集体活动对大学生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高校在班级建设及大学生危机干预工作中应重视班集体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心理的影响,为进行积极有效的家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泸州市某高校1 144名大学生进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均分为(2.28±0.37)分,其中性认知得分的总均分为(2.47±0.35)分,性态度为(1.89±0.58)分.男生性心理总均分(2.31±0.39)高于女生(2.27±0.36)(t=1.753,P<0.05).父亲及母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和过度保护维度与性认知、性态度的得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情感温暖维度与性认知、性态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性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关系.建议通过家庭形式从小对子女进行性教育,培养正确的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歧视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郑州市4所民办高校1 8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民办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39.67%~ 88.75%之间.不同性别、民族、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大学生艾滋病歧视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影响因素为性别、专业、年级(F=10.215,P<0.01),艾滋病传播知识影响因素为性别和住宿方式(F=4.064,P<0.01).结论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艾滋病认知程度有待提高.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