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kappa binding,NF—kB)与脑膜瘤组织钙化、坏死及瘤周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0例脑膜瘤组织、10N正常硬脑膜组织中NF—KBp65、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硬脑膜组织中NF—KBp65无表达,脑膜瘤组织中NF-KBp65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两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NF-kBp65、EGF、EGFK在脑膜瘤组织中和正常硬脑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NF—KBp65与EGF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4524,P=0.001〈O.005),与EGFR的表达无相关性(r=-0.2506,P=0.079〉0.05)。NF—r.13与脑膜瘤坏死(r=-0.27,P=0.15〉0.05)、钙化(r=-0.045,P=0.754〉0.05)、瘤周水肿(r=-0.043,P=0.769〉0.05)无相关性。EGF与脑膜瘤瘤周脑水肿也无相关性(P=0.754〉0.05)。结论:NF—KB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与脑膜瘤坏死、钙化、瘤周水肿无相关性。EGF与脑膜瘤瘤周脑水肿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评价脑肿瘤血管通透性中的价值。方法:应用SOMATOM PLUS4螺旋CT扫描机,对34例临床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转移瘤11例,胶质瘤10例,脑膜瘤13例,其中术后复发脑膜瘤2例)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使用256彩色直观地显示脑组织灌注图,并计算出脑肿瘤实质区、瘤旁水肿区和对侧脑组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肿瘤与对侧脑组织PM比值及瘤旁水肿区与对侧脑组织PM比值。结果:3种脑肿瘤的PM值均明显高于对侧脑组织(P〈0.01),脑膜瘤PM值及其比值高于胶质瘤和转移瘤(P〈0.05),而胶质瘤和转移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2例有不同程度的瘤周水肿,瘤周水肿区与对侧脑组织PM比值,脑膜瘤和转移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明显大于脑膜瘤和转移瘤(P〈0.01)。复发脑膜瘤2例的PM值明显增高,达正常脑组织的2.5倍以上。结论:CT灌注成像不仅能较准确地定量脑肿瘤的血管通透性,有利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肿瘤复发的检出,而且能精确显示肿瘤的真实轮廓,有助于肿瘤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47例脑膜瘤和10例正常脑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正常脑膜中无iNOS,明显低于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膜瘤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率为68.09%;iNOS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大小、形状无关(P〉0.05),各级脑膜瘤组织均有iNOS蛋白阳性表达,其中Ⅰ、Ⅱ、Ⅲ级中分别随病理分级和瘤周水肿分级升高逐渐增高,不同级别脑膜瘤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膜瘤组织中iNOS的表达与脑膜瘤血管生成和临床病理密切相关,iNOS可作为预测脑膜瘤生物学行为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Galectin-3在脑膜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行SimpsonI级切除治疗并经至少5年随访的60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标本中Ga-lectin-3蛋白表达水平;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脑膜瘤病理标本的Galectin-3蛋白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alectin-3在不同级别的脑膜瘤中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3在恶性脑膜瘤及非典型性脑膜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Galectin-3的表达在良性复发组明显高于良性未复发组(P〈0.05)。结论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脑膜瘤病理分型有一定关系,其表达水平随着脑膜瘤WHO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高;Galectin-3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良性脑膜瘤有无复发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周开宇  王广涛  王义荣  杨树旭 《浙江医学》2009,31(9):1217-1219,1250
目的通过检测人脑膜瘤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以进一步了解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方法对49例脑膜瘤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以单克隆抗体直接检测E-钙粘素、β-连环素的表达情况。按染色强度和阳性范围评估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析粘附分子表达程度与脑膜瘤的WHO分级、瘤周水肿之间的关系。结果脑膜瘤WHO病理级别为I级、Ⅱ级、Ⅲ级者E-钙粘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2.69%、33.33%、0(P〈0.05),β-连环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2.93%、33.33%、20.00%(P〈0.05)。瘤周水肿程度为0级、1级、2级、3级者E-钙粘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3.75%、85.71%、60.00%、0(P〈0.05),β-连环素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50%、85.71%、30.00%、0(P〈0.01)。结论脑膜瘤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与其WHO病理分级相关,不典型或恶性脑膜瘤中E-钙粘素和β-连环素呈低表达或缺失;E-钙粘素和β-连环素表达越低,其瘤周水肿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WHO(2000)Ⅰ级脑膜瘤术前MRI瘤-脑界面特征及与其相关的病理学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观察30个病例的术前MRI脑脊液-血管周围间隙特征和瘤周脑水肿程度、术中肿瘤-脑界面手术分离度(Ilden分型)及术后相应部位脑组织病理学结果,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Ilden分型与T2WI瘤周水肿级级别(P〈0.05)、MRI脑脊液-血管周围间隙(P〈0.05)显著相关;Ilden分型是预测肿瘤脑侵袭的重要参数(P〈0.05);T2WI瘤周水肿级别与肿瘤脑侵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MRI脑脊液.血管周围间隙不清晰则脑侵袭存在几率增加(P〈0.05)。结论:术前依据瘤周水肿级别(MRIT2WI)、MRI脑脊液.血管周围间隙,可以预测瘤.脑手术分离度(Ilden分型)和肿瘤是否存在脑侵袭。  相似文献   

7.
脑膜瘤瘤周血管源性脑水肿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脑膜瘤瘤周血管性脑水肿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②方法 选择61例幕上非脑室型脑膜瘤病人,均进行了脑膜瘤切除术。所有的标本根据Mac Carty的病理标准分类。瘤周水肿的存在及程度由磁共振三维扫描确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③结果 61例病人中,29例无水肿或可疑水肿。32例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水肿或可疑水肿,32例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水肿或可疑水肿组(χ^2=6.62,P<0.01)。脑膜瘤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为65.6%,其中恶性脑膜瘤和脑膜上皮细胞型脑膜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和70%,纤维型脑膜瘤阳性表达率为437.5%,前两者和后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2=7.57,P<0.01;P=0.006)。④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脑膜瘤瘤周血管源性水肿,其在脑膜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脑膜瘤病理分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手术前后及复发时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30例OTC(术后肺转移7例、局部复发23例)在术前、术后及复发时血清VEGF(serumVEGF,sVEGF)的水平及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g及TgA的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肺转移组及局部复发组在手术前sVEG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3,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97、14.140,P均〈0.05);肺转移组及局部复发组在术后sVEGF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77、11.500,P均〈0.05);术后2组sVEG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93、1.525,P均〉0.05);肺转移组及局部复发组在复发前后s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7.387、12.160,P均〈0.05),复发后肺转移组sVEGF较局部复发组明显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167,P〈0.05)。2组血清瞻浓度与sVEGF表达成直线正相关(r=0.786,P〈0.01)。结论sVEGF在DTC术前及术后复发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可作为评估DTC生物学行为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Claudin-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良性脑膜瘤(WHOI级)、20例非典型脑膜瘤(WHOⅡ级)、18例间变脑膜瘤(WHOⅢ级)进行Claudin-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Claudin-1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和肿瘤侵袭情况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无关(P〉0.05)。结论:Claudin-1与脑膜瘤侵袭性有关,对脑膜瘤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脑膜瘤的瘤周水肿、脑浸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 95例脑膜瘤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其瘤周水肿、脑浸润、切除程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5 3例全切除的肿瘤中 ,有脑浸润及瘤周水肿者术后复发率明显增高 (P <0 .0 1;P <0 .0 5 )。结论 :瘤周水肿和脑浸润是影响脑膜瘤术后复发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PV及亚型在不同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以及HPV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92例不同组织亚型的宫颈腺癌患者以及78例正常宫颈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巢式PVR检测HPV各亚型以及不同组的阳性率,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宫颈腺癌与正常宫颈女性的HPV阳性率,HPV在不同组织亚型的分布,宫颈腺癌P16表达与HPV感染及其型别的关系以及宫颈腺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HPV阳性率的关系。结果:宫颈腺癌患者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女性;宫颈腺癌不同组织亚型间HPV阳性率的比较为宫颈粘液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腺癌,三者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组织中HPV各亚型中以HPV16和HPV18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合并HPV感染,且各宫颈腺癌组织亚型均以HPV16和HPV18多见,合并感染和单一感染HPV发生率在三种不同组织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P16阳性表达以2分和3分为主;而HPV阴性组中以P16阴性表达或1分阳性表达为主,两组在P16阳性表达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PV各亚型间P16阳性表达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且均以2分和3分阳性表达为主;在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上,HPV阳性率在年龄和临床分期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分化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V阳性与宫颈腺癌的组织亚型以及分化程度有关,在不同组织亚型中阳性率不同,对HPV阳性检测可指导临床诊断并治疗宫颈腺癌。  相似文献   

12.
孟海霞  马强  刘娜嘉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2):1140-1141,F0003
目的评价弥散张量成像(DTI)定量指标平均弥散系数(MD)及各向异性分数(FA)在鉴别瘤周水肿区域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的40例幕上脑肿瘤患者的DTI资料,比较不同肿瘤瘤周水肿区及高级别胶质瘤不同成分间的MD值、FA值。结果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比较,MD值、FA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瘤与脑膜瘤比较,MD值、FA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FA值明显低于脑膜瘤(P〈0.01),两者MD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周水肿区MD、FA的定量测量结合FA图的形态学改变,有助于鉴别瘤周水肿区域性质,进而界定肿瘤的真实际边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ag-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56例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ag-1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胶质瘤组织中阳性率为69.64%,其中胶质瘤低级别组(Ⅰ~Ⅱ级)40.91%,高级别组(Ⅲ~Ⅳ级)88.2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时间〉2年组与生存时间≤2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g-1表达可能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和预后分析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靳君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16-17,21
目的观察DOG1蛋白存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其意义。方法选取30例确诊为直肠癌且以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取肿瘤组织及瘤旁间质组织进行常规包埋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DOG1、CD117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同时对DOG1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细胞核异形性等的关系进行分析.随访患者3年,观察DOG1阳性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DOG1蛋白多呈弥漫性表达,肿瘤组织DOGI阳性表达率为23.33%.瘤旁间质组织DOGI阳性表达率为10.00%,肿瘤组织DOG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瘤旁间质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CD117阳性表达率为80.00%,瘤旁间质组织DOG1阳性表达率为33.33%,肿瘤组织CD11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瘤旁间质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G1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丰富程度及细胞核异形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G1表达阳性者1年生存率与表达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DOG1表达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G1蛋白在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瘤旁间质组织,且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丰富程度及核异彤性程度有父,而且其阳性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瘤及脑膜瘤患者血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浓度与肿瘤病理分级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2例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全部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其中Ⅱ级15例、Ⅲ级13例和Ⅳ级14例),另外脑膜瘤患者19例、健康者(对照组)22例,均检测血清IGFBP-2表达情况。结果神经胶质细胞瘤组血清IGFBP-2浓度显著高于脑膜瘤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P〈0.01);脑膜瘤组血清IGFBP-2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WHOⅣ级与WHOm级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血浆IGFBP-2浓度都显著高于WHOⅡ级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血浆IGFBP-2浓度(P〈O.05,P〈O.05);WHOⅢ级与Ⅳ级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血浆IGFBP-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812:〉0.05)。结论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血浆和肿瘤组织IGFBP-2表达可作为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脑膜瘤瘤周水肿与手术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新治  张建军  司赟  赵沃华  赵洪洋 《浙江医学》2006,28(5):343-344,348
目的探讨脑膜瘤瘤周水肿程度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2例脑膜瘤术前瘤周水肿程度与术中肿瘤分离难易程度、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类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血管瘤型脑膜瘤、恶性及低度恶性脑膜瘤瘤周中、重度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脑膜瘤(P<0.01);脑膜瘤周围水肿越严重,术中脑膜瘤的分离难度越大(P<0.01),同时复发率也较高(P<0.05).结论脑膜瘤周围水肿程度与手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