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喜玉教授临证数十载,尤其擅长治疗消化系统慢性疑难疾病,对治疗慢性腹泻有独到见解。唐喜玉教授认为,慢性腹泻总的病机为湿盛则泻,但发病的根源是脾胃虚弱,治疗应以脾胃为本,治以健脾化湿,临床运用自拟健脾益肠方,收效颇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佳殷 《中医研究》2009,22(4):49-50
本文总结了李鳌才教授对慢性腹泻辨证论治和灵活遣方的经验。他对慢性腹泻辨治思路简明清晰,便于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介绍刘文峰教授运用自拟温清并用止泻汤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经验。该方温补清利并用,适用于治疗慢性腹泻虚中夹实、寒热错杂者。并举验案1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正>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慢性腹泻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龙祖宏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龙老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50多年,对胃肠、肝胆等疾病有深入的研究。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现将龙老师治疗慢性腹泻的经验浅述于下。  相似文献   

5.
周丽雅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教学工作30余年,对慢性腹泻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周老师认为慢性腹泻的主要病位在脾胃和大肠,但与肝肾密切相关.根据《内经》:"湿盛则濡泄"的理论,认为慢性腹泻的病机关键为湿邪内蕴,治疗首重祛除湿邪,邪去则正复,故运用"以通为补"治疗慢性腹泻.  相似文献   

6.
乌梅丸是一首经典经方,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张炜教授对运用六经辨证和经方辨治儿科疾病和内妇科临床常见病、疑难杂病有丰富的经验.特举张炜教授运用六经辨证,使用乌梅丸治疗儿童慢性腹泻2例验案,探讨乌梅丸对小儿慢性腹泻属厥阴病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7.
姜春华治疗慢性腹泻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春华治疗慢性腹泻的经验上海医科大学(200032)戴克敏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病证,若治不得法,往往缠绵不愈。姜春华教授熟谙中医典籍,精通中医理论,临床经验丰富,辨证论治立法选方环环入扣,现将姜老治疗慢性腹泻经验,分列八法简介如下。-、平肝腱脾此法适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于世家教授在糖尿病腹泻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依证施治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7,(12):1761-1762
本文通过介绍徐凤芹教授对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硬化、慢性腹泻、老年性尿失禁、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方法,阐述了徐凤芹教授运用中药金樱子治疗现代疾病的临床经验。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阐述了徐凤芹教授创新性治疗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硬化的辨治策略,以及其将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王灿晖教授岐黄生涯50余载,致力于温病学研究,强调辨证施治,兼顾祛邪与扶正,无论外感热病还是内伤杂病都有自己独特的诊治方法。本文探析王教授治疗慢性腹泻的经验,其在辨证过程中以脾虚湿盛作为慢性腹泻的基本病机,并依此在临证中运用健脾清肠法治疗该病,选药精当,临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每日大便超过3次及/或大便超过250ml。慢性腹泻是指上述症状≥3周的腹泻,同时还可伴有腹痛,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四肢乏力等症状。我们应用张必清教授创立的奇经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诊疗慢性腹泻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万里教授认为"脾失健运,肺失宣降"是溃疡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基本病机,提出调理脾肺法论治肠道疾病的学术观点。刘老师以抑肝扶脾,宣肺化湿为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以补益脾肺,清热固肠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培土生金,渗湿止泻为主治疗慢性腹泻;以清肺运脾,利水化湿为主治疗肠道息肉。  相似文献   

13.
毕爱萍 《新中医》2015,47(1):251-253
张柏林教授是天津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市首批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教授学识渊博,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治疗研究工作多年,对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慢性气管炎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颇深,现将张教授诊治消化性溃疡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1病机阐述与辨证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吐酸、嘈杂范畴,常以胃脘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在胃,与肝  相似文献   

14.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伴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我国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腹泻型占大多数。刘启泉教授认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病机为:脾虚湿盛、肝脾失调。刘启泉教授认为风药具风之清扬开泄之性,善走不守,其性轻灵,具有多重效应,可治多种疾病,并配伍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风药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可以起到疏肝理脾、祛风除湿、升举清阳、调气引经、活血通络等作用,并列举相关风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与刘启泉教授运用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5.
张大宁教授认为,慢性腹泻的基本病因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阳虚、命门火衰为主,标实以肝郁、伤食、湿热、寒湿为主。临床治疗中,张大宁教授针对腹泻的病因病机,提出补肾健脾、温补命门、固涩止泻之法,以四神丸和补中益气汤加减,临证做到整体局部相结合、理证治病相结合、多种治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慢性腹泻指排便次数>3次/d、粪便量>200 g/d、粪便含水量>85%,且持续或反复发作 4 周以上者[1].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中医"久泻"范畴.李春婷主任师从江苏省名老中医单兆伟教授,临证善于从肺论治慢性腹泻,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单兆伟治疗慢性腹泻的临证经验拾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慢性腹泻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单兆伟教授的临证经验。认为慢性腹泻的发病,以脾虚湿盛为本,而以所夹湿热为标,且病久不已,每及肝肾,从而出现肝木乘脾或脾虚及肾的病理变化。因此,在治法上应以健脾清化为主,而佐以疏肝理气或温肾固涩等法。  相似文献   

18.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慢性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谢晶日教授认为,肝脾功能不调是本病的关键病机,湿邪为主要病理因素,并根据多年临证心得将慢性腹泻分为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两虚证3个主要证型,治疗上分别以疏肝理脾、健脾化湿、益火补土为基本原则,同时注重通涩相济、养生调摄,临床屡获佳效。  相似文献   

19.
从慢性腹泻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单兆伟教授的临证经验.认为慢性腹泻的发病,以脾虚湿盛为本,而以所夹湿热为标,且病久不已,每及肝肾,从而出现肝木乘脾或脾虚及肾的病理变化.因此,在治法上应以健脾清化为主,而佐以疏肝理气或温肾固涩等法.  相似文献   

20.
首都国医名师赵荣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脾胃、肝脏、食管等疾病及各类虚证的治疗。赵荣莱教授重从脾胃调治反流性食管炎,以辛开苦降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补脾阴、调情志诊治功能性胃肠病等见解对于脾胃病的临床治疗影响较深。《金匮要略》中首创"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大法,而慢性腹泻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多与"痰饮"关系密切。赵荣莱教授在治疗慢性腹泻时,对于脾阳不足、肾阳虚衰、脾肾两虚导致久泻的患者,主以"温药"健脾、温肾止泻,佐以理气、清热、调肝之品,以达到"调和"目的,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