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罗良华 《当代护士》2023,(2):121-124
目的 探讨信息化联合跟踪式健康教育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门诊拟行结肠镜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肠道准备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信息化联合跟踪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肠道准备知识的知晓度、肠道清洁程度、排便次数及结肠镜操作时间。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肠道准备知识得分为(17.46±1.79)分,高于对照组得分(14.08±2.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右半结肠清洁评分、左半结肠清洁评分、中段结肠清洁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肠道清洁合格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排便次数为(9.14±1.49)次,对照组为(5.70±1.0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结肠镜操作时间为(16.38±3.82)min,对照组为(20.79±4.5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肠镜检查患者采取信息化联合跟踪式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联合右美托咪定滴鼻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及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试验,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绍兴第二医院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结肠镜检查前的准备方法并给予右美托咪啶滴鼻,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咀嚼口香糖的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肠道内祛泡效果、结肠镜操作耗时(插镜耗时、退镜耗时)、排便情况(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前大便排空时间)及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前,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的清洁度评分分别为(2.12 ± 0.58)、(2.23 ± 0.75)、(2.18 ± 0.46)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1.82 ± 0.63)、(1.93 ± 0.72)、(1.90 ± 0.81)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2.29、-2.39, 均P<0.05), 观察组的肠道内祛泡效果评分为(1.12 ± 0.4...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联合应用普芦卡必利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8例择期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4例。检查前两组均行肠道准备,对照组在检查前4 h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7. 12 g用温水2 L溶解后在2 h内饮完,观察组在检查前3 d联合应用普芦卡必利2 mg每日1次口服,检查前4 h同法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采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对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肠道准备及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直肠-乙状结肠、升结肠-回盲部、横结肠-降结肠以及左侧结肠、中段结肠、右侧结肠BBPS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两组患者肠道准备及检查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21,P=0. 728)。结论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联合应用普芦卡必利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可提高肠道清洁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口服肠道清洁剂联合不同时机灌肠对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消化科接受结肠镜检查的186例慢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2)、观察组Ⅰ(n=62)和观察组Ⅱ(n=62)。对照组于检查日7:00服用2 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9:00服用0.9%氯化钠溶液500 mL+温开水500 mL,10:00口服二甲硅油散溶液30 mL;观察组Ⅰ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检查日前1 d 19:00实施清洁灌肠;观察组Ⅱ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检查日10:30予以清洁灌肠。比较3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排便总次数、各部分结肠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及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Ⅰ和观察组Ⅱ肠道准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Ⅰ排便总次数、右侧结肠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和全结肠波士顿肠道准备总分明显高于观察组Ⅱ和对照组(P<0.05)。3组患者肠道准备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和观察组Ⅱ的腹痛和腹胀发生率低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再次口服缓泻剂与清洁灌肠对普通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不充分患者的补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6月因肠道准备不充分[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BBPS)总分<6分或3段结肠中任意一段评分<2分]于当天接受补救措施并继续行结肠镜检查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再次口服2 L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溶液(PEG组)59例,接受人工清洁灌肠37例(灌肠组)。比较两组补救处理后的结肠BBPS评分、肠道准备充分率、盲肠插管时间、息肉检出率、不良反应和患者接受度。结果PEG组全结肠[(7.9±1.8)和(7.1±1.7)分,t=2.17,P=0.033]、右结肠[(2.7±0.8)和(2.2±0.7)分,t=3.12,P=0.002]和横结肠[(2.7±0.8)和(2.3±0.7)分,t=2.50,P=0.014]BBPS评分明显高于灌肠组,肠道准备充分率(93.2%和73.0%,χ^2=7.48,P=0.006)明显高于灌肠组,患者接受度(91.5%和75.7%,χ^2=4.59,P=0.032)明显高于灌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结肠BBPS评分、盲肠插管时间、息肉检出率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次口服2 L PEG溶液对普通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不充分的补救效果优于清洁灌肠,且具有较好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联合咀嚼口香糖对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进行肠道准备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室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口香糖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检查当日提前4~6 h服用PEG等渗溶液2000 mL,每10 min服用250 mL,2 h内服完,并嘱患者多运动;口香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要求每服用250 mL,咀嚼无糖口香糖1粒,持续10 min,共8颗;联合组在口香糖组基础上在嚼口香糖同时持续步行10 min,速度达到50步/min及以上。采用Boston量表评价3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记录患者首次排便及大便排空时间,记录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291例患者完成研究,联合组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BBPS评分、BBPS总分及祛泡效果评分均高于口香糖组及对照组(P<0.05);联合组首次排便时间、大便排空时间、插镜时间短于口香糖组及对照组(P<0.05);联合组及口香糖组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口香糖组(P<0.05)。结论运动干预联合咀嚼口香糖可提高服用PEG肠道准备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缩短肠道准备时间及操作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缓泻剂及促胃肠动力药在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8月我科收治行结肠镜检查的120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进行肠道准备。观察一组采用乳果糖+复方聚乙二醇进行肠道准备。观察二组采用普芦卡必利+复方聚乙二醇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三组首次排便时间、大便清澈时间、肠道准备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二组首次排便时间、大便清澈时间短于观察一组和对照组,排便次数多于观察一组和对照组(P0.05)。观察二组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总评分高于观察一组和对照组(P0.05)。观察二组满意度高于观察一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联合普芦卡必利用于慢性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信小程序图文宣教在胃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科需胃肠镜检查的7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纸质宣教,观察组结合微信小程序图文宣教。对比两组依从性、肠道准备知识知晓度、肠道准备、肠道清洁效果、胃肠镜检查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准备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准备充分37例(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例(5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镜检查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小程序图文宣教在胃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肠道准备知识知晓度,改善肠道清洁质量和肠道准备质量,减少胃肠镜检查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药物对老年大肠息肉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2月老年大肠息肉患者46例,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磷酸钠盐,对照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结果:两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大肠息肉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时,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肠道清洁效果,但采用磷酸钠盐法的不良反应低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法,故采用磷酸钠盐法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健宫医院收治的24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作为肠道清洁剂,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作为肠道清洁剂。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情况、肠道准备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电解质紊乱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及总BB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在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效果优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结直肠息肉镜检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肠镜检查的50例结直肠息肉患儿一般资料,将第二次检查新发现的息肉作为未检出息肉。经2次检查息肉全部检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小儿结肠息肉镜检准确率的高危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50例结直肠息肉患儿44例第1次检出息肉,6例给第2次检查检出。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息肉大小、息肉位置、充分肠道清洁/准备、息肉形态以及息肉的数量均为影响检出率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在对结直肠息肉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息肉大小、息肉位置、息肉形态以及息肉的数量及充分肠道准备都会对检出率有一定的影响,鉴于以上情况需要对其给予精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便秘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前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以期为选择适合便秘患者最佳的肠道准备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国际部拟进行结肠镜检查的便秘患者1361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将136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80)和对象组(n=681)。观察组患者于检查前1d19:00及次日晨检查前3h分别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45ml清理肠道,对照组患者于检查前1d19:00口服酚酞片0.2g,次日晨检查前3h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90ml清理肠道。记录两组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程度和不良反应,以及手术医生对其肠道准备效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度及医生对其肠道准备效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作肠道准备时,检查前1d19:00及次日晨检查前3h分次服用磷酸钠盐口服溶液的方法,患者更易于接受,不良反应轻,且肠道准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新的方法对肠道准备用药进行重新评价,探讨一种有效的肠道准备用药及措施,以提高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成功率。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某院门诊或住院完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3965例,其中单纯结肠息肉患者762例,完成研究的患者为85例。按自身对照设计原则,85例患者均半年复查一次肠镜,共复查3次,每次复查前随机给予口服3种泻剂(20%甘露醇、50%硫酸镁、番泻叶)中的1种准备肠道,每例患者3次复查口服泻剂不重复。按肠道准备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口服20%甘露醇组)、B组(口服50%硫酸镁组)、C组(口服番泻叶组)。对3组患者服药后的肠道清洁度采用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提出的Boston肠道准备量表( BBPS )进行评分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全结肠肠道清洁效果PP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H分别为1.103,1.377,0.179,0.160;P>0.05)。结论口服20%甘露醇、50%硫酸镁、番泻叶在肠道清洁效果上无差异,肠道清洁效果与用何种药物准备肠道无关。护理健康教育可能是肠道准备中影响肠道清洁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人工智能肠道图像识别模型用于评估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0例接受肠道准备评估及结肠镜检查患者,根据评估肠道准备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人工智能肠道图像识别模型进行判断,n=100)和对照组(仅由患者将末次粪便性状与肠道清洁准备图进行对比而判断,n=90);比较2组肠道清洁度、肠镜检查时间及腺瘤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及腺瘤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而肠镜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检查前采用人工智能肠道图像识别模型评估肠道准备情况可提高BBPS评分及腺瘤检出率并缩短肠镜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15.
AIM: To retrospectively compare previous-day vs splitdose preparation in terms of bowel cleanliness and polyp detection in patients referred for polypectomy. METHODS: Fifty patients underwent two colonoscopies: one diagnostic in a private clinic and a second for polypectomy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The latter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within 12 wk of the index ones. Examinations were accomplished by two experienced endoscopists, different in each facility. Twenty-seven patients underwent screening/surveillance colonoscopy, while the rest were symptomatic. Previous day bowel preparation was utilized initially and splitdose for polypectomy. Colon cleansing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Aronchick scale. We measured the number of detected polyps, and the polyp miss rates per-polyp.RESULTS: Excellent/good preparation was reported in 38 cases with previous-day preparation(76%) vs 46 with split-dose(92%), respectively(P = 0.03). One hundred and twenty-six polyps were detected initially and 169 subsequently(P 0.0001); 88 vs 126 polyps were diminutive(P 0.0001), 25 vs 29 small(P = 0.048) and 13 vs 14 equal or larger than 10 mm. The miss rates for total, diminutive, small and large polyps were 25.4%, 30.1%, 13.7% and 6.6%, respectively.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plit-dose prepa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OR, P) with increased number of polyps detected overall(0.869, P 0.001), in the right(0.418, P = 0.008) and in the left colon(0.452, P = 0.02). CONCLUSION: Split-dose preparation improved colon cleansing, enhanced polyp detection and unmasked significant polyp miss rat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法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特诊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法行术前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行术前肠道准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灌肠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每次灌入液体量、灌肠次数、灌肠液保留时间及自觉症状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每次灌入液体量较多,保留时间长,而灌肠次数减少,自觉症状减轻。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法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17.
即时结肠灌注肠道清洁效果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肠灌注透析仪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200例接受肠镜检查者肠道清洁前随机分为口服甘露醇组(A组)、即时结肠灌注组(B组)及联合A、B方法组(C组)。据结肠镜检查中肠道清洁程度(I~Ⅲ级)和清洁范围(0~4度)评价肠道清洁效果。结果C组肠道清洁程度和清洁范围最理想(1级:P均〈0.01;I级+Ⅱ级:P〈0.05;失败率:P均〈0.05。4度:全结肠清洁率为39.39%,P〈0.01)。B组降结肠以下清洁率(62.86%)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和P〈0.01)。此外,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时结肠灌注法安全、便捷、不良作用轻微,清洁效果也令人满意,尤其适用于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检查,特别是镜下高频或微波治疗。结合口服泻剂则能满足全结肠甚至回肠下段检查和治疗的肠腔清洁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检查前应用乙酰半胱氨酸对CE小肠清洁度及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行CE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检查前1晚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 3 000 mL行肠道准备;观察组在检查前1天给予乙酰半胱氨酸600 mg口服(1天3次),检查前1晚使用PEG 3 000 mL行肠道准备。两组CE检查前30 min均口服二甲硅油散,比较两组患者的小肠清洁度、CE在小肠内停留时间、小肠疾病阳性检出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CE在小肠停留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小肠清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E检查前服用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提高小肠清洁度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screening colonoscopy is effective for early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rates remain low. Multiple factors are thought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low rates of screening colonoscopy, but bowel preparation appears to be a key deterrent. Tolerability issues with bowel preparations may lead to poor patient compliance, inadequate colon cleansing, and reduced detection of colonic polyps. Successful colon cleansing requires careful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bowel purgative regimen, as well as patient acceptance of and compliance with the chosen regimen. The two major classes of bowel preparations include polyethylene glycol solutions and sodium phosphate preparations. Patient preference for tablet versus liquid formulations and medical history (e.g., renal impair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bowel preparation. Regardless of the bowel preparation administered, adequate hydration is important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bowel preparation. Appropriate patient education regarding hydration and individualized patient instructions may increase compliance, reduce adverse events, promote successful bowel preparation for colonoscopy, and enhance the probability of a quality exam.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护理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护理方案,包括4个肠道准备干预时机、5个肠道准备干预关键点、15条护理干预指导内容。方便选取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8月—2021年1月行结肠镜检查的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应用对象,按结肠镜检查的时间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试验组运用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护理方案,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肠道准备指导。比较两组肠道准备充分率、腺瘤检出率、肠道准备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局指标的差异。 结果 试验组的肠道准备充分率、腺瘤检出率、肠道准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肠道准备过程中出现恶心、腹胀及低血糖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应用糖尿病患者肠道准备护理方案可提高患者的肠道准备充分率、腺瘤检出率、肠道准备依从性,减少其肠道准备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