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田野 《黑龙江粮食》2023,(5):105-107
粮食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食品中的污染物包括:铅、镉、砷、锡、镍、亚硝酸盐、苯并[a]芘和多氯联苯等。其中,粮食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有4种,分别是镉、铅、汞和砷。重金属污染物毒性作用与其含量成正相关。本文对粮食中常见重金属污染物危害及其检验方法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性提出降低重金属污染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苏州市地方特产水生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情况, 评价苏州居民经水生蔬菜膳食途径摄入的重金属对人体存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6~2018年在苏州市10个区县连续采集8种共198份水生蔬菜样品,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 按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判定重金属超标情况; 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不同种类水生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污染程度; 采用暴露情景假设的方法和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水生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 水生蔬菜中铅和总砷的超标率分别为5.29%(10/189)和0.60%(1/166), 镉和总汞无超标样品, 铅、镉、总汞和总砷检测平均值分别为0.0518、0.0066、0.0007和0.0526 mg/kg。3个年份样品的重金属污染水平不完全相同, 水生蔬菜总汞水平存在种类间差异; 重金属污染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水生蔬菜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或等于0.7, 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 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区水生蔬菜中的铅污染对成人及95%的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对高食物消费暴露的儿童(5%)可能产生潜在的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水生蔬菜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水生蔬菜铅污染可能对小部分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戈壁设施蔬菜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物状况,并评估健康风险,为保障戈壁设施蔬菜绿色生产和食用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产基地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2020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戈壁设施蔬菜产区采集蔬菜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样品中铅、镉、总汞和总砷含量,根据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目标风险系数法评估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共采集141份蔬菜样品,铅、镉和砷含量的中值分别为0.005、0.002、0.007mg/kg,总汞含量均低于检出限。戈壁设施蔬菜铅、镉和总砷含量均未超标,检出率分别为4.26%、23.40%、87.23%。蔬菜重金属污染指数均低于0.6,属于清洁水平。通过膳食途径摄入蔬菜中的重金属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总砷、铅、镉,不同种类蔬菜的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瓜、辣椒、番茄;儿童、中老年和青壮年摄入蔬菜中重金属的风险依次递减。结论:戈壁设施蔬菜中铅、镉、总汞和总砷的含量均未超标,通过膳食途径摄入戈壁设施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苏州地产大米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污染状况, 并评估4种重金属对苏州居民的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2019年从苏州市属9个区县采集本地产大米93份, 采用国标方法检测其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的含量, 依据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样品中重金属超标情况进行判定;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大米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采用简单分布模型(确定性评估)的方法评价大米中重金属对苏州居民造成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全部大米样品中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铅、镉、总汞和总砷污染水平均值分别为0.0208、0.0419、0.0027和0.0701 mg/kg, 各区县大米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大米中4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优良水平; 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 污染程度处于安全水平。苏州地产大米中铅的污染对苏州本地居民95%的儿童及所有成人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 但可能对5%的儿童(高食物消费暴露者)产生潜在健康影响; 镉、总汞、总砷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不会产生健康危害。结论 苏州市地产大米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 大米中铅的污染可能对高食物消费暴露儿童存在潜在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对舟山本岛范围内农贸菜场和超市的菲律宾蛤仔中铅、镉、总汞、无机砷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污染状况和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可食部分中铅、镉和总汞均符合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部分样品中无机砷含量超标,超标率在6%~10%之间,无机砷污染指数为0.71;菲律宾蛤仔中铅、镉、汞、无机砷含量小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比例的10%。故舟山农贸菜场和超市中菲律宾蛤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中国总膳食研究方法,运用广东省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所采集的各类居民日常食品中的铅、镉、砷、汞检测数据,评估广东省居民膳食中铅、镉、砷、汞的人群健康暴露情况。方法测定广东22市各类食品中的铅、镉、砷、汞含量,计算居民铅的暴露边界比,镉的每月摄入量,砷、汞的每周摄入量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各类食品中铅、镉、砷、汞的总体均值分别为0.140、0.118、0.320、0.018 mg/kg,18岁以下未成年人群,铅的暴露边界比(MOE)值为0.35~13.76;18岁以上成年人群,铅的MOE值为1.83~89.57,镉的每月摄入量为0.02~20.28μ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人量的0.08%~81.1%。各人群大米中镉的EMI值为11.47~20.28μ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45.9%~81.1%;砷的EWI值为0.2~10.4μg/kg·bw,占PTWI的1.3%~69%;汞的EWI值为0.01~1.29μg/kg·bw,占PTWI的0.25%~32.2%。结论广东省居民膳食中铅、镉、砷、汞污染的暴露情况对于各年龄段人群来说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但其中大米的镉、蔬菜中的铅暴露却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食品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十分严峻,严重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本文将以砷、铅、汞、镉4种有毒重金属为例,介绍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原因、危害,并尝试用HACCP的方法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讨论分析。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随着近年来不断曝出的镉米、血铅、毛发水酱油等事件,食品安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中食品重金属污染显得尤为突出。重金属一般指密度在5 g/cm~3以上的金属,包括砷、铅、  相似文献   

8.
对天津市市售大米进行了重金属含量调查分析,并通过经大米途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大米中铅、镉、砷和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77 8,0.062 7,0.027 3和0.008 7 mg/kg。所采集的大米重金属含量与GB 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和NY 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规定限量标准相比较,铅、镉、砷和汞的含量均低于标准规定的限量值,表明天津市市售大米总体水平是安全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铅、镉、砷和汞的靶标危害指数(THQ)值均低于1,说明经大米途径摄入的铅、镉、砷和汞对居民的健康危害风险较低。但是THQ成人THQ儿童,表明成人经大米暴露途径摄入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是味鲜、低热量、高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的健康食品,野生食用菌更是食物中的珍品。环境镉、铅、汞、砷污染日益严重,通过食物链并经口摄食是人体对环境中有害污染物最主要的暴露途径,所以食品中污染的镉、铅、汞、砷被认为是典型有毒元素。与维管植物相比,大型真菌对生长环境中的金属和类金属等矿质元素具有更强的吸收和富集性能,包括镉、铅、汞、砷。对食用菌中镉、铅、汞、砷的含量水平,在菌体中各部位的分布及其生物富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特别关注了野生食用蘑菇中镉、铅、汞、砷的研究现状。研究表明通过选择优良品种、改善生产环境、改革栽培技术等,市售人工栽培食用菌在镉、铅、汞、砷的污染问题上有所控制,按照相关标准抽检合格率较高,基本能够保证质量安全。但是野生食用菌种类繁多,生长环境复杂,生长过程可控性差,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和食用安全风险评价,开发野生食用菌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区食用农产品中铅、砷、汞、镉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全区290件食用农产品中的铅、砷、汞、镉等重金属进行监测,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以及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重金属污染特征,采用健康风险分析法评价农产品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 290件样品中的4种重金属均未超出标准限量值,水果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均低于0.6,属于清洁水平;蔬菜和稻谷中重金属污染物残留较多,属于尚清洁水平。谷物和蔬菜中重金属危害系数均小于1。结论崇明区食用农产品中重金属存在一定的污染残留,靶标危害系数法分析结果表明未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楚雄州常见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水平,评估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健康相关风险。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汞(Hg)、镉(Cd)、铅(Pb)、砷(As)的含量进行测定。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 86份食用菌样品中重金属检出率为100.00%,重金属总体超标率为44.19%,Hg超标率高于Cd、As、Pb(P0.01);同一种重金属在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地区采集的食用菌样品中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食用菌样品质量评价为三级;干食用菌和新鲜野生牛肝菌的食品安全指数(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IFS)大于1。结论食用菌中的Hg、Cd、Pb、As等4种重金属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野生牛肝菌重金属污染程度和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均较高,对人体有一定的健康危害,应高度关注并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谷物作为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受到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日益加剧。其中, 铅(Pb)、镉(Cd)、铬(Cr)、砷(As)和汞(Hg)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 长期随谷物摄入可能导致中毒和慢性疾病。由于谷物广泛应用于各类饮食和加工食品中, 重金属的积累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本文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农作物的自然途径和人为途径来源、谷物中重金属检测方法及相关法规和标准, 同时针对谷物中重金属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 进而阐述谷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措施和技术手段。通过评估谷物中重金属污染对膳食安全构成的潜在风险, 明晰谷物质量安全的潜在威胁, 以期为保护我国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估毛建草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情况,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毛建草中铅、镉、铬含量,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汞含量,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镍含量.参照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进行判定,铅的测定结果均低于5.0 mg/kg;镉的测定结果均低于0.1 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保健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评价北京市售保健食品重金属铅、总砷、总汞的总体水平。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 对2016~2017年北京市售的1397批保健食品进行铅、总砷、总汞含量测定, 采用Excel和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 依据GB 16740-2014和产品质量标准判定, 结合产品规格与食用方法, 计算产品中重金属每周摄入量, 用于安全评价。结果 共检测1397批产品, 总合格率为98.5%。铅、总砷、总汞合格率分别为98.9%、99.5%和99.8%; 检出率分别为95.2%、85.5%和50.4%; 5种剂型保健食品中, 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以茶剂最高,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批胶囊剂中汞含量超标, 但基本存在于胶囊壳中。筛选出39批婴幼儿保健食品, 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产品质量标准与国家标准要求。产品铅、总砷、总汞每周摄入量均符合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联合法典委员会要求。结论 2016~2017年北京市售保健食品中重金属整体监测情况良好, 且无蓄积中毒的风险; 茶剂产品的重金属含量较高, 但考虑其冲泡方式的特殊性, 实际重金属摄入量较低; 另发现个别胶囊壳中汞含量超标, 建议加强保健食品辅料、包材中重金属污染情况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陕西省6类食品中铅、镉、汞、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污染状况做出综合评价,从而为陕西省开展食品安全评估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陕西省境内10个地市的大型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超市,采集粮食562份、蔬菜340份、水果174份、肉类228份、蛋类144份和奶类108份,6类食品共1 556份。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Pb)、镉(Cd)的含量,应用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As)的含量,利用测汞仪直接测定汞(Hg)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对不同类食品中铅、镉、汞、砷的污染状况做出评价,并对陕西省居民经此6类食品摄入铅、镉、汞、砷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描述。结果陕西省6类食品中,铅、汞含量均值最高的都是肉类,分别为0.049 0和0.003 3 mg/kg,镉、砷含量均值最高的是粮食类,含量均值均为0.025 0 mg/kg;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6类食品中铅、镉、汞、砷含量进行评价,均可评价为安全、清洁;由6类食品摄入铅、镉、汞、砷的安全限值(MOS)1。结论陕西省6类食品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铅、镉、汞、砷的污染,但总体污染程度较低,铅、镉、汞、砷对食品安全影响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西藏4地市(山南市、日喀则市、林芝市、拉萨市)不同磨制方式生产的糌粑中重金属砷(As)、镉(Cd)、铬(Cr)、铅(Pb)、汞(Hg)含量,并开展污染情况全面分析评价,以提高西藏各地市糌粑的质量安全水平,为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从西藏4地市分别采集不同模式生产的糌粑样品101个,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糌粑样品中5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与质量安全评价。101个糌粑样品中,按照糌粑质量分级标准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不同磨制方式生产糌粑中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电磨和水磨糌粑中的重金属As 、Cd 、Cr、Pb、Hg污染等级均属于安全。不同地市生产糌粑中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山南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日喀则市糌粑中的重金属As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Cd 、Cr、Pb、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林芝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污染等级属基本清洁,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拉萨市糌粑中的重金属Pb、As 、Cd 、Cr、Hg污染等级均属安全;根据Nemerow综合污染等级评价4地市中的其他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等级均是安全。因此,西藏4地市糌粑中的重金属As 、Cd、Cr、Pb、Hg综合污染指数等级均是安全。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重金属污染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为保证食品安全,构建快速、廉价和可推广的食品重金属污染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以功能核酸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及分析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核酶和核酸适配体等功能核酸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识别分子,可实现对金属离子的特异性识别,在构建高灵敏、高选择性的食品重金属分析检测平台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功能核酸在重金属(铅、汞和镉)污染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由功能核酸构建的荧光传感器和比色传感器,及功能核酸与纳米粒子复合构建的核酸纳米传感器。此外,考虑到食品重金属离子检测所涉及的区域范围广、样品数量多等问题,本文突出了功能核酸与微流控技术及便携检测设备整合的检测平台,为临场的食品重金属污染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