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探讨心系病位、病性特征与基础证的相关性.根据五脏系统辨证体系,结合模糊识别中的“择近原则”,利用MATLAB建立心系基础证模糊识别模型,对1741份心系病案资料进行检验,并分析模型中蕴含的隶属关系.心系病位、病性特征与基础证存在模糊映射关系;大部分隶属关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心系基础证病位、病性特点,个别隶属关系还提示兼夹病位及病性.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能较好的模拟心系病位、病性特征与基础证的模糊映射关系,该思路可应用于五脏系统辨证体系中,为病证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心系主要包括心及与之相关联的血脉、面、舌、脑络、小肠等.通过规范常见症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专家意见征询,确立心系病位特征及心系基础证的概念、证候(包括病位特征与病性特征),同时对临床常见的病位兼证与病性兼证作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3.
总结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董其美宗越鞠丸之意异病同治心悸、胸痹、高血压等心系病证的经验.认为心系病的病机始于气郁,成于痰瘀,变于风火,同时重视湿浊病邪在心系病中的作用,提出宗越鞠丸方证之意,以解郁化湿统治心系病;临证运用越鞠丸治疗心系病的关键在于把握气郁为先、诸郁夹杂病机之同,细辨悸、烦、闷、痛、晕证...  相似文献   

4.
脾系主要包括脾及与其直接相关联的脏腑、官窍、经络等。通过收集大量脾系临床病案,在参考中医古籍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脾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系统地阐述、规范了脾系病位、病性特征症, 总结了临床上常见脾系基础证与复合证,为脾系疾病证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肾系主要包括肾及与之相关联的膀胱、命门、胞宫、精室、二阴、髓、骨、耳、发、齿等。通过收集大量肾系临床病案,在参考中医古籍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系统地归纳并规范了肾系的病位、病性特征症,总结了临床上常见肾系基础证与复合证,为肾系疾病证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肺系主要包括肺及与之相关联的大肠、鼻、咽喉、皮毛等。通过收集肺系临床病案,在参考中医古籍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并规范肺系的病位与病性特征症,总结临床上常见的肺系基础证与复合证,为肺系病证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肝系主要包括肝脏及与其相关联的胆、目、筋、爪、肝经、胆经等。基于肝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在参考中医古籍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归纳、规范肝系的病位、病性特征症,总结临床上常见的肝系基础证和复合证,为肝系病证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报》2013,(10):1489-1491
目的:对病机与证候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从教材、辞典等对病机与证候的解读出发,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分析。结果:认为病机是对一种独立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特有本质的总结。证候是对患者患病过程中,某一阶段当下所有病变本质及所处状态的综括。病机与证候的内涵虽有差异,客观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临床应用上有互补性,基础病证则具有同一性。结论:病机是辨病论治的依据,证候是辨证论治的依据。厘清其间之症结而不混用,对中医临床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位证素.方法 通过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病毒性肝炎病例19 341份.应用Visual FoxPro 9.0编程统计证候诊断以及湿热证和肝胆湿热证对应的症状、方剂和中药.以病位证素为参考,从证候诊断中提取病位证素,对病位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行业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病毒性肝炎涉及的病位...  相似文献   

10.
胃癌中医病机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案,探讨胃癌中医发病机制。方法:运用证素辨证方法,对临床54例胃癌患者进行中医证素辨证,分析其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的频数频率和积分,探讨胃癌的中医发病机制。结果:54例胃癌患者中,病位证素积分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胃、脾、肝、肾、心、肺,其中脾、胃与其他病位证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病性证素中排在前4位的是气虚、痰、瘀、毒,与其他13种病性证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癌的病位主要在脾胃,正气亏虚为本,痰、瘀、毒相互搏结是胃癌发生的最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诊治经验。方法结合2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临床表现除一般表现外,部分患者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体征为主,易误诊,治疗应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为主。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合理治疗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马连珍主任医师,经过40余载研究,认为阳虚寒凝,脉络瘀阻是冠心病心绞痛常见证型,并研制出定痛救心胶囊,研究显示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等作用,符合现代医学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为该方用于冠心病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106-109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 年7 月~2019 年7 月我院收治的79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时期于我院体检有非酒精性脂肪肝联合冠心病的4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详细记录其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或冠脉介入史、高血压、糖尿病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引发冠心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证实,吸烟、高血压、TC>200 mg/dL以及HDL-C<50 mg/dL 均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吸烟、高血压、总胆固醇含量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过高可能诱发NAFLD 患者发生冠心病,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4.
李秋伟 《河北医学》2010,16(4):445-44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方法,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剖宫产35例(83.3%),心功能I-Ⅱ级者,剖宫产16(72.7%);心功能Ⅲ-Ⅳ者,剖宫产12例(92.3%);心功能衰竭者7例均行剖宫产。42例孕妇死亡2例(4.8%),43胎儿死亡2例。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积极地围产保健系统监护与治疗已有的心脏病,能有效地降低心衰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古籍中并无冠心病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悸"等范畴。从古至今对冠心病的病机争论不休,有认为痰瘀致病,有认为邪毒致病等等不一而论。张艳教授凭借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以及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冠心病的病机关键为心气虚,治疗中以益气养心为主,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984年及2004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脏病的病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常规检查心脏房室、主动脉、肺动脉等结构的大小、活动和血流等情况的变化,对超声心动图异常共计4616例(其中1984年1848例,2004年2768例)心脏病患者之病因加以对比分析,诊断以《超声医学》为标准。结果:1984年心脏病病因的构成比由高至低前五位为风湿性心脏病(24.6%)、肺原性心脏病(16.5%)、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5.3%)、高血压性心脏病(12.7%)、心肌炎(10.8%);2004年前五位则改变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30.9%)、高血压性心脏病(20.3%)、退行性瓣膜病(13.9%)风湿性心脏病(12.7%)、心肌炎(8.9%)。结论:心脏病的各种病因随年代的变化而变化:风湿性心脏病逐年下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逐年上升,已位于前列,这对临床上的预防、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9年7月入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的总生活质量得分为47.7±7.9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来源、职业类型、文化程度、焦虑及抑郁的心理状况存在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较高的焦虑、抑郁状况,而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与其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这是临床治疗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田茂琼 《河北医学》2012,18(2):177-179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列入研究组,单纯肺心病患者60例列入对照组,收集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两组基本资料、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心律失常、肺性P波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有吸烟史、肥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高血压史、高血脂症史、糖尿病史、心绞痛史、心肌梗死、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表现、持续性缺血、电轴左偏、持续房颤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重度右心衰、电轴右偏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确诊,应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病史、心电图变化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9.
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梅霞  林哲章 《医学综述》2007,13(7):527-528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是由于甲亢时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影响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它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是否正规,心脏扩大,心肌受损及低钾、感染有关,其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增大或心力衰竭、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并随甲亢控制而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5例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心)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甲减心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方法:本选 取我院1990年 ̄1998年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患50例,其中25例为甲减心。全部病例均经详细收集病例、体验及心电图检查、血T3、T4、TSH测定,部分病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和B型超声波检查及心包穿刺抽液检查。结果:甲减俣并甲减心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