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细胞抗原受体(T ceIl receptor,TCR)是T细胞表面关键的受体分子。TCR特异性地识别各种多肽抗原并通过胞内区ITAM磷酸化传递抗原刺激信号,进而引发T细胞的免疫效应。TCR的活性异常将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发生。对于TCR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从而为相关免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该文对TCR的分类、基因重排机制、受体组装方式及其结构基础、TCR对抗原的识别以及活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综述了近几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唐古生  沈茜 《生命的化学》2008,28(4):172-174
共刺激分子免疫球蛋白家族—B7家族成员与CD28家族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向T细胞传递共刺激信号,在T细胞充分活化和功能发挥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近几年研究表明,部分B7家族成员向T细胞传递免疫信号的同时,也向表达B7分子的抗原提呈细胞传递反向信号,增强或抑制了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并进一步在维持T细胞免疫和T细胞耐受中发挥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唐古生  沈茜 《生命的化学》2008,28(2):172-174
共刺激分子免疫球蛋白家族-B7家族成员与CD28家族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向T细胞传递共刺激信号,在T细胞充分活化和功能发挥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近几年研究表明,部分B7家族成员向T细胞传递免疫信号的同时,也向表达B7分子的抗原提呈细胞传递反向信号,增强或抑制了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并进一步在维持T细胞免疫和T细胞耐受中发挥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脂筏与T细胞信号转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后通过MHCⅠ/MHCⅡ类分子提呈供T细胞识别。TCR对抗原的识别引起一系列下游信号事件的发生,最终使T细胞激活,但对TCR复合物结合抗原后引起胞内区磷酸化的早期事件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最近的研究揭示脂筏参与了这一早期信号事件的发生。脂筏是一种膜脂双层内含有的特殊微区,T细胞膜表面参与T细胞激活的各种关键信号分子都定位于脂筏。T细胞激活过程中脂筏通过聚集和重分配形成一个信号转导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T细胞是通过其表面受体-T细胞抗原特异性受体(T cell antigen specific receptor,TCR)识别抗原并进行免疫应答的.T细胞如何识别以及清除抗原一直是分子免疫学研究的重点.免疫应答的重要过程是淋巴细胞的活化.而T细胞活化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鉴于T细胞抗原识别和活化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性.对近年来T细胞在抗原识别与活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T细胞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是存在于T细胞膜上的识别外来抗原与自身MHCI类(或Ⅱ类抗原)的复合物成分。它是T细胞将外部信号转化为内部信号,触发T细胞增殖分化、发挥其效应功能的重要分子基础。TCR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深入探讨机体免疫应答机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对人和小鼠TCR生物学特性有了详尽的认识。近年来,对鸡TCR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就鸡TCR生物学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鸡TCR结构及其亚群分类象哺乳动物一样,鸡TCR多肽键…  相似文献   

7.
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IS)是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胞免疫识别时,多种分子参与、分阶段不断变化的过程,涉及黏附分子、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分子、细胞骨架蛋白等多分子的聚集或离散.其形成不仅促进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稳定接触,而且激活T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促进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对IS的研究可以从分子水平解释免疫激活、免疫耐受、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为进一步揭示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寻求疾病防治的靶向分子提供新的思路.近年来,光学成像的发展为可视化研究IS形成与T细胞活化的关系提供了有力帮助,为研究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免疫应答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IS)是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胞免疫识别时,多种分子参与、分阶段不断变化的过程,涉及黏附分子、细胞因子、信号传导分子、细胞骨架蛋白等多分子的聚集或离散.其形成不仅促进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的稳定接触,而且激活T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促进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对IS的研究可以从分子水平解释免疫激活、免疫耐受、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为进一步揭示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寻求疾病防治的靶向分子提供新的思路.近年来,光学成像的发展为可视化研究IS形成与T细胞活化的关系提供了有力帮助,为研究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免疫应答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u S  Yao YM  Sheng ZY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4):313-318
树突状细胞(DC)是最强效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DC通过趋化因子作用由外周组织迁移至淋巴组织和器官,同时上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分泌细胞因子,获得预激幼稚T细胞的独特能力。DC通过不同的受体吞饮、吞噬和胞吞抗原,例如C型凝集素受体捕获和呈递抗原,通过Toll样受体识别病原体和激活DC。本文主要综述了DC的免疫调节效应及其不同病原体识别受体活化和细胞内信号机制。  相似文献   

10.
CD4+T细胞免疫识别的一种新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获得性免疫具有抗原特异性,但同时T细胞识别却有混杂性和NHC制约等现象,这提示T细胞对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pMHC)识别中可能存在不同模式。本文提出了CD4 T细胞有两种特异性识别活化基础单位(具有不同的生理学意义)的模型,一种为纯TCR模式(TCR model),对pMHC(尤其是抗原肽)高特异性识别;另一种为复合受体模式(TCR-CD4 model),对MHC-Ⅱ分子特异性要求很高(NHC制约),但有可以不同亲合度结合抗原肽的混杂性;它们在免疫应答中以不同组合形式出现,可形成细胞水平区分“自我”与“非我”的效应。由此可更合理、简化地理解各种有关免疫现象以及淋巴免疫系统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整合素(integrin)是一类重要的跨膜黏附分子,在T细胞定向迁移到淋巴器官、感染或炎症部位以及T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之间相互作用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受到抗原或趋化因子等的刺激后,启动细胞内大量的信号传导分子,并形成"inside-out"信号通路,导致整合素构像的改变(conformation change)或促进整合素在细胞表面的聚集(integrinclustering),最终增强整合素的affinity或avidity,促进其与配体结合的能力,提高淋巴细胞间的黏附。近年来的研究已经鉴定出调控整合素活化的多个关键的信号分子及其形成的信号转导复合体。该文主要阐述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由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介导的"inside-out"信号通路中关键的信号分子如ADAP、SKAP-55、RapL、Rap1、Talin和Kindlins等如何与上下游信号分子协同作用,调控整合素LFA-1活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陈缘  高福  谭曙光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10):4004-4028
T细胞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核心,以T细胞功能调控为基础的免疫检查点疗法已经在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以基因工程化T细胞为基础的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在血液瘤治疗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免疫治疗已经对肿瘤的临床治疗产生了深刻变革,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赋予了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的特异性,能够识别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呈递的包括胞内抗原在内的广泛肿瘤抗原,具有高度的抗原敏感性,因而具有广泛的抗肿瘤应用前景。2022年第一款TCR药物的上市开启了TCR药物开发的新纪元,多项TCR药物临床研究表现出潜在的肿瘤治疗价值。本文综述了以TCR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策略研究进展,包括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TCR-T)和TCR蛋白药物,以及基于TCR信号的其他免疫细胞疗法,以期为以TCR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策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HLA-G属于一种非经典HLA-I类抗原,主要表达于母胎界面的滋养层细胞,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HLA-G分子可以与相应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ller inhibitory receptor,KIR)作用,抑制NK细胞和CTL的杀伤作用。这可能是诱导和维持母胎耐受的一个重要机制。与经典I类分子类似,HLA-G的凹槽结构可结合九肽抗原,从而可能向TCR提呈抗原或直接与T细胞表面KIR结合,进而调控T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4.
Dai P  Liu X  Li QW 《遗传》2012,34(3):289-295
胸腺中T细胞的发育及次级淋巴组织中成熟T细胞的活化均需要细胞能够对环境信号分子做出适应性的反应。在共刺激分子及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参与下通过TCR(T cell receptor)及其辅助受体CD4和CD8与MHC/抗原肽复合物相互作用,可以诱导TCR信号通路激活并最终导致T细胞免疫反应的发生。Src家族激酶Lck(Lymphocyte-specific protein tyrosine kinase)和Fyn(Proto-oncogene tyrosine-protein kinase)的激活是启动TCR信号通路的关键因素。在T细胞的发育、阳性选择、初始T细胞的外周存活及由淋巴细胞缺失诱导的细胞增殖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显示,虽然这两种信号分子紧密相关,但在某些条件下Lck发挥着比Fyn更重要的作用,并且Fyn仅可以补充Lck的部分功能。文章针对这两个激酶在T细胞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戴鹏  刘欣  李庆伟 《遗传》2012,34(3):289-295
胸腺中T细胞的发育及次级淋巴组织中成熟T细胞的活化均需要细胞能够对环境信号分子做出适应性的反应。在共刺激分子及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参与下通过TCR(T cell receptor )及其辅助受体CD4和CD8与MHC/抗原肽复合物相互作用, 可以诱导TCR信号通路激活并最终导致T细胞免疫反应的发生。Src家族激酶Lck(Lymphocyte-specific protein tyrosine kinase)和Fyn (Proto-oncogene tyrosine-protein kinase)的激活是启动TCR信号通路的关键因素。在T细胞的发育、阳性选择、初始T细胞的外周存活及由淋巴细胞缺失诱导的细胞增殖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显示, 虽然这两种信号分子紧密相关, 但在某些条件下Lck发挥着比Fyn更重要的作用, 并且Fyn仅可以补充Lck的部分功能。文章针对这两个激酶在T细胞发育的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在先天免疫系统中广泛表达,可通过促进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从而间接导致T细胞活化。然而研究发现,TLR也可在T细胞中表达,并可在没有APC的情况下直接调节T细胞的代谢与功能。本文综述了TLR信号对不同T细胞亚群代谢和免疫功能的直接调控作用,为T细胞介导的癌症及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T细胞活化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细胞表面DIGs(detergent-insoluble elycolipid-enriched domains)在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作用正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证实受触发的TCR(T cell receptor)向DIG中聚集的重要性,以及PTKs(protein tyrosin kinases)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的机制,提出了一个突性的理论模型,在TCRs的连续触发模型基础上,研究了T细胞活化早期TCR与其特异性配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及辅助受体CD4/CD8在细胞膜上“免疫突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解释了不同配体对最终T细胞活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TCR与配体的结合亲和力、TCR与配体复合物的离解率、以及辅助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T细胞的活化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对于一定的T细胞克隆,其特异性配体与其TCR-pep复合物的离解率,决定了这一配体究竟是显效剂抑或是拮抗剂。辅助受体CD4/CD8参与识别配体的同时,又可以通过它与TCR-pep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改善配体对T细胞刺激信号的强度,影响最终的活化结果。通过模型,证明了TCR与配体复合物在DIG中的聚集是细胞活化的重要事件,DIG中的PTKs保证了活化信号的转导。  相似文献   

18.
<正>T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APCs)之间的识别过程介导了适应性细胞免疫和抗体应答反应。当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s)识别APCs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pMHC)上结合的肽段(抗原)时,T细胞信号立即被启动。TCRs与pMHC的识别,加上细胞间黏附受体的参与,共同形成了T细胞和APCs之间的特殊结构,称为免疫突触。免疫突触能介导效应分子和胞内信号在突触间隙进行有效的传递。  相似文献   

19.
TCR有αβ或γδ两种异二聚体形式,使T细胞可分为TCR1(γδ)和TCR2(αβ)两种类型。TCR1T细胞特异识别MHC-I类抗原,在监视上皮细胞以及TCR2T细胞的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维持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昀  吴长有 《生命科学》2010,(6):506-514
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在对某一抗原产生特异性识别及应答的同时,记住该抗原,当再次遭遇同一抗原时,能发生快速和强烈的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后,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提呈抗原短肽段,与T细胞相互作用。在T细胞抗原受体信号和共刺激信号的协同作用下,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收缩,小部分细胞作为记忆细胞长期存活。免疫记忆T细胞在表型特征和功能上都存在多样性。深入研究机体记忆性T细胞的特征,不仅能指导新型疫苗的设计,而且可望帮助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