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新型双环双模带通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褚瑞  周亮  毛军发 《电子学报》2010,38(3):668-671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一个环形谐振器和一个微扰小环构成的新型双环双模带通滤波器。微扰小环具有两个可调参数,增加了调整双模的自由度,从而更容易地调节双模,便于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抽头输入输出耦合结构可以方便地调整双模滤波器的两个传输零点,从而改善滤波器的通带特性。最后实现了中心频率为2.41GHz,相对带宽为17.77%的双环双模带通滤波器,通带内插入损耗为0.67dB,回波损耗为17dB,且带外衰减大于20dB。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共面波导馈线结构实现的双模圆环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传统的圆环作为谐振器,引入阶梯阻抗作为微扰使其简并模式分离并产生耦合。这样的微扰结构我们称之为环形阶跃阻抗谐振器,它与输入/输出共面波导分别设计在介质基片的两个不同的面上。文中给出了该滤波器的结构及通过仿真和实验获得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在带宽为11.4%时通带内的最小插损为1.42dB。  相似文献   

3.
基于传统的T形贴片双模微带带通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加入缝隙耦合的T形双模微带带通滤波器。在T形贴片谐振器的两侧以缝隙耦合的方式插入馈线,并对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滤波器能在通带两侧都产生衰减极点,提高了阻带的抑制能力,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通带的中心频率为5.0 GHz,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滤波器尺寸为34 mm×24 mm,保证了滤波器的小型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传统的贴片型双模微带带通滤波器,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简单的滤波器.该结构是在十字形贴片谐振器上刻蚀正交的T形槽通过中心处的方开槽相连.对该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滤波器能在通带两侧都产生衰减极点,提高阻带的抑制能力,同时保证滤波器的小型化.该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通带中心频率为2.75 GHz,最大回波损耗优于-32dB,通带内最小插入损耗为0.60dB,3dB带宽达到59.8%,实测和仿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缺陷地结构的双频带带通微带滤波器.缺陷地结构采用双模开口谐振环形式, 并使用不同组合方式的双模开口谐振环产生两个通带.滤波器的两个工作中心频率分别为3.5 GHz和5.8 GHz, 其中第一个频带涵盖了所有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的应用频段, 第二个频带可以应用于雷达设备.为了进一步证实这款滤波器的性能, 基于Roggers RT5880板材制作了滤波器实物, 整体滤波器的大小仅为20 mm×20 mm, 测量数据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并且有两个传输零点, 可以满足工程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一种共面波导结构双模方形贴片带通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新型共面波导(CPW)结构双模方形贴片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方形贴片作为谐振器,在方形贴片的两个对称的角上开两个相同的方形切角作为微扰使其简并模式分离并产生耦合,贴片与输入/输出CPW分别设计在介质基板的两个不同的面上。文中给出了该滤波器的结构以及通过仿真和实验获得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通带带宽可在4.9%到7.4%的范围内调节,通带内的最小插入损耗为1.85dB。  相似文献   

7.
针对微带滤波器高性能小型化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方环形微扰单元的双模贴片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该滤波器由方形贴片作为谐振器,输入、输出端口采用直接馈电,具有对称结构.利用在方形贴片上蚀刻出方环形缺口的方式,对方形贴片谐振器进行微扰,实现双模滤波器.通过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分析了微扰单元的特性,对双模滤波器的性能进...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微波滤波器的小型化,文中设计了一个新型的三角贴片加槽双模滤波器。通过加槽的设计,使谐振器的工作频率进一步降低,从而实现了滤波器的小型化及低损耗;同时研究了该结构尺寸参数的变化对通带中心频率的影响。最后利用HFSS对滤波器进行了仿真,得到工作频率为2.352~45 GHz以及5.64~5.65 GHz的双通带带通滤波器。整个滤波器采用微带结构,经过仿真优化,得到的滤波器的滤波特性符合预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高选择性毫米波带通滤波器及其设计方法.在圆谐振腔的侧壁加入槽型微扰结构,通过调节微扰小槽的角度可以控制滤波器带外传输零点的位置,从而实现了带宽可调、高选择性的双模圆谐振腔带通滤波器.根据该滤波器结构、理论分析和仿真设计基础,研制了在V波段滤波器样品并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与方正吻合得良好.与传统双模圆腔滤波器相比,所提出的滤波器不需要额外的调节结构,其设计方法简单,选择特性高,结构紧凑,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用于高性能平面化毫米波滤波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新型的平面双模椭圆函数带通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传统的方形贴片双模滤波器,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带有两个切角的平面双模带通滤波器结构.该结构使用单个贴片谐振器并且没有耦合缝隙,通带两端各有一个衰减极点,有效减小了滤波器的辐射损耗.对该滤波器结构进行改进,又提出了一种带有两个相互正交、长度不等槽线的双模椭圆函数带通滤波器结构.该滤波器在中心频率1.8GHz处,回波损耗达到31.53 dB,通带内最小插损达到0.01 dB,3 dB相对带宽为19.44%.采用Ansotf公司的En-sem ble 8.0仿真软件进行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更加有效地减小辐射损耗,增加带宽,且体积比传统滤波器减小了约40%,有利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11.
双模微带三角形贴片滤波器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模微带谐振器用于微波滤波器设计时具有独特的优点。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由双模微带三角形贴片谐振器设计的滤波器,这类滤波器结构简单、尺寸小、通带损耗小、功率容限大。在传统的双模微带三角形带通滤波器的基础上,利用分形结构提出一种新型的双模微带三角形带通滤波器,并对此结构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验和测量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滤波器在保持原有滤波器性能的基础上,由于引入了分形结构使滤波器的尺寸更加紧凑、有更好的带外抑制能力。仿真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多模方式工作的微带方形贴片带通滤波器。通常设计微带方形贴片滤波器主要是利用TM1,0,0和TM0,1,0这一对简并主模实现单模或双模的工作方式。但是这些滤波器尚存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诸如带内插损偏大,带宽受限等等。本文设计的带通滤波器不使用主模,而是利用三个高次模分量,通过一种简单的微扰方式和馈电方式激励起除简并主模以外的三个高次模分量,并使之相互耦合实现通带。仿真和测量结果充分说明,这种滤波器能够实现宽频段的通带响应,并且在通带内具有很低的插损和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微波平面电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简单的结构用于设计具有良好带外抑制能力的单通带和双通带滤波器。在矩形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接地面上设计了一对非对称的互补谐振环,使其在单通带滤波器下作为一个微扰元件,在双通带滤波器下作为一个谐振元件。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不改变整个腔体尺寸的前提下,仅通过调整非对称互补谐振环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单通带和双通带转换的新方法。此外,通过抑制高阶模式实现宽阻带性能,并通过引入有限的传输零点来提高带外抑制能力。为了验证该设计的可行性,本文设计,加工并测试了中心频率为11.075GHz,带宽为750MHz的单通带滤波器和中心频率为11.45GHz,14.25GHz,带宽均为500MHz的双通带滤波器。测量结果表明通带内回波损耗均大于13dB,插入损耗小于1.5dB。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颖、简单的圆形贴片上刻蚀小方槽的微带双模带通滤波器结构.该滤波器仿真的通带中心频率为5.9 GHz,最大回波损耗优于-31.5 dB,通带内最小插入损耗为- 0.7 dB,3 dB带宽为23.73%.实测和仿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微带方形环谐振器,采用一种新的微扰方式来实现奇偶模分裂,并对其模式分裂机制进行分析。采用阶梯阻抗微带线结构实现输入/输出与双模谐振器之间的强耦合,构成了宽带带通滤波器。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中心频率为4.9 7 G H z,通带内最小插损为1.3 3 d B,3 d B相对带宽为2 4.7 5%,并且具有准椭圆函数响应,改善了阻带抑制特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T 型谐振器结构,设计了一款新型小型化可重构滤波器。它可以通过开/ 关射频开关,实现三种滤波器的重新配置。这三种模式分别为带阻滤波器(BSF)、宽阻带带阻滤波器(WB鄄BSF)和双模带通滤波器(DB-BPF)。设计并制造了一款小型可重构滤波器实物(εr =2.65,h =1 mm)。其中,带阻滤波器的阻带中心频率为3.89 GHz,-3 dB相对带宽为90.9% (2.12 - 5.65 GHz);宽带带阻滤波器的阻带中心频率为3.54 GHz,-3 dB 相对带宽为137.85%(1.1~5.98 GHz);双模带通滤波器的两个通带中心频率分别为1.53 GHz 和6.89 GHz,-3 dB 相对带宽分别为17. 6%(1.4~1.67 GHz)和1.16% (6.85~6.93 GHz),两通带之间回波损耗优于15 dB。实物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张友俊  林君 《压电与声光》2015,37(6):1057-1060
设计了一种采用折叠双模谐振器结构的新型双模微带带通滤波器。通过在折叠双模谐振器两侧加载交叉耦合结构,使通带两端产生一对传输零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损耗低,带外抑制性能好等优点,且其中心频率为3.65GHz,通带为2.5~4.8GHz,最大回波损耗优于-33.5dB,最小插入损耗为-0.18dB,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张友俊  林君 《压电与声光》2016,38(6):1057-1060
设计了一种采用折叠双模谐振器结构的新型双模微带带通滤波器。通过在折叠双模谐振器两侧加载交叉耦合结构,使通带两端产生一对传输零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损耗低,带外抑制性能好等优点,且其中心频率为3.65 GHz,通带为2.5~4.8 GHz,最大回波损耗优于-33.5 dB,最小插入损耗为-0.18 dB,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基于微带贴片谐振器的高选择性双模双通带带通滤波器及一种模式分析算法.首次利用该算法分析了微带贴片的模式组成,计算了导模场的闭式解.微带贴片的耦合馈线同时作为谐振单元构成第二个通带,减小了结构尺寸.全波仿真分析(full wave analysis)结果及测试数据表明,与现有的双模双通带带通滤波器相比,本文设计的滤波器传输零点个数增加了2倍,达到11个,带外抑制度达到20dB,带内插损较小,仅为1.2dB,抑制了寄生通带.同时设计的拓扑结构复杂度较低,利于滤波器的小型化.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切双模介质谐振器的差分带通滤波器设计方法。半切双模介质谐振器由两个等同的半切矩形介质谐振器垂直交叉构成,并在顶端通过表面覆盖金属形成电壁,实现双模谐振器的小型化。该半切双模介质谐振器中存在着一组可被差分激励的简并模,通过微扰实现它们之间的耦合,同时它们能够被差分激励构建差分通带。最后,一种紧凑型差分双模介质谐振器滤波器被设计用来证实上述理论。仿真和实测结果表现出了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