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肺功能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6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17例CVA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均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VC)、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预计值的百分比(PEF pred%),以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炎症因子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症状积分均有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VC无明显变化,而FEV1、FEV1/FVC以及PEF pred%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该3种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GF-β1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IgE、IL-8、TNF-α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TGF-β1显著低于对照组,IgE、IL-8、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以及TGF-β1水平,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润肺止嗽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经口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2吸/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润肺止嗽丸,2丸/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咳痰、气短、疲乏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润肺止嗽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调节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3.
庄英鸿  尚东  巫瑞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1):1626-1630
目的 分析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4年5月-2016年5月中航工业西安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并计算FEV1/FVC的值,以及生活质量、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6(IL-6)水平,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后半年内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EV1、FEV1/FVC、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SGRQ评分、血清MMP-9、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急性加重1次及以上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平均急性加重次数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加重的发生次数,且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MMP-9、IL-6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口服联合布地奈德雾化与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丙卡特罗组与特布他林组,每组各60例。丙卡特罗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联合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口服治疗,特布他林组予以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比较两组成本-效果。结果 特布他林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丙卡特罗组(86.67%,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FEV1、FVC、PEF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特布他林组患儿FEV1、FVC、PEF显著高于丙卡特罗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EOS和Ig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特布他林组患儿EOS和IgE水平显著低于丙卡特罗组(P<0.05)。特布他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丙卡特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卡特罗组治疗经济学显著优于特布他林组(P<0.05)。结论 与丙卡特罗口服液相比,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可能具有较好效果及安全性,但丙卡特罗口服液具有更高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6.7%,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FVC等肺功能相关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孟鲁斯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渭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CVA患儿280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斯特治疗,两组均治疗6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1s用力呼吸容积(FEV1)及一秒率(FEV1/FVC),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是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以上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孟鲁斯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比单用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婷  王伊迪  李莹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2):2473-2477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安康市中医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9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注射液,10万U的注射用乌司他丁加于500 mL 0.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二氧化碳分压(pCO2)以及氧合指数(OI);外周血单核细胞样受体(TLR4)、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后的FVC、FEV1、FEV1/FVC、pCO2和OI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TLR4、CRP、HMGB1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能显著降低慢阻肺患者外周血CRP、TLR4、TNF-α和HMGB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清肺消炎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6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包括63例。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1吸/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肺消炎丸,5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肺通气功能、自我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65%)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后,两组的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MMEF、FEV1/FVC、FEV1% pre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AT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MMP-9、TGF-β1、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消炎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溴索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大剂量组(102例)给予大剂量(60 mg/次)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小剂量组(98例)给予小剂量(30 mg/次)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通过比较治疗后的疗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不同剂量氨溴索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大剂量组有效率89.2%,小剂量组有效率75.5%,大剂量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前,两组CRP和TNF-α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大剂量组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VC、FEV1和FEV1/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VC、FEV1和FEV1/FVC%均明显升高(P<0.05),且大剂量组上述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药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小肺部炎症反应,提高肺部通气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清咳平喘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热伤肺络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哈尔滨市中医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100例热伤肺络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1吸(泡)/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水冲服清咳平喘颗粒,10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和血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哮鸣音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哮鸣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最大呼气流速(PEF)、FEV1/FVC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FEVl、PEF、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EOS、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咳平喘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热伤肺络型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有效恢复患者EOS、IgE至正常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住院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PASS)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PASS对我院2010年15 966例住院患者的1 184 997条用药医嘱进行监测,以黑色警示医嘱为依据,收集不合理用药信息,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50 261条,发生率为4.24%.绝对禁止黑色医嘱5441条,主要为药物相互作用(66.54%)、注射液体外配伍(17.86%)、用法用量(15.46%)、儿童警告(1.14%).结论:应用PASS系统能有效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有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但PASS系统尚存在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讨论某院抗真菌药使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真菌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某院2009年住院患者抗真菌药用药信息。结果:2009年某院住院患者抗真菌药DDDs排名前3名分别为:氟康唑、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使用金额排名前3名分别为:氟康唑、米卡芬净及卡泊芬净;更换一种抗真菌药进行治疗的患者数为176人,在全部患者中占13.4%。结论:应进一步强化用药指征的意识,提高标本送检率,同时改善某些抗真菌用药不合理更换的现象,以避免耐药性发生,从而更好更长远地体现抗真菌药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微透析取样技术在中药体内分析中的应用,介绍微透析取样技术的原理、组成、探针类型、特点,重点阐述了微透析取样技术在测定脑、血液、皮肤等组织器官中中药有效成分浓度的应用实例。表明微透析取样技术在中药药效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分析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用药情况。方法将PASS系统嵌入医生工作站、临床药学工作站等子系统,构建合理用药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住院医嘱进行及时监测,将监测结果向医生反馈,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共监测医嘱3 620 241条,不合理医嘱908条,占0.02%。不合理医嘱中,配伍禁忌(381条)占41.96%,用法用量(381条)占41.96%,药物相互作用(108条)占11.89%,儿童用药(38条)占4.19%。经与医生沟通后,更改不合理医嘱856条,占94.27%。结论PASS系统可有效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通过与医生交流,大大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也为临床药师开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PASS系统尚存在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充分利用护士在医师和患者间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促进基层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护士的工作性质出发,论述护士参与促进合理用药的方便和优势。结果通过实践,护士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基层合理用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结论充分利用护士与医师和患者间的特殊桥梁作用,在基层医院促进合理用药,规范医师用药行为,防止药物滥用,引导患者安全用药,降低药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We evaluated the chondroprotective effects of wogonin by investigating its effects on the gene expression and produc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 (MMP-3) in primary cultured rabbit articular chondrocytes, as well as on production of MMP-3 in the rat knee. Rabbit articular chondrocytes were cultured in a monolayer, and RT-PCR was used to measure interleukin-1β (IL-1β)-induced expression of MMP-3, MMP-1, MMP-13,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4 (ADAMTS-4), and type II collagen. In rabbit articular chondrocytes, the effects of wogonin on IL-1β-induced production and proteolytic activity of MMP-3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western blot analysis and casein zymography,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wogonin on MMP-3 protein production was also examined in vivo. In rabbit articular chondrocytes, wogonin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MMP-3, MMP-1, MMP-13, and ADAMTS-4, but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ype II collagen. Furthermore, wogonin inhibited the production and proteolytic activity of MMP-3 in vitro, and inhibited production of MMP-3 protein in vivo.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wogonin can regulate the gene expression and production of MMP-3, by directly acting on articular chondrocyt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 2 0 0 2年西南 4省市 6 3家医院呼吸系统用药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收集 2 0 0 2年西南 4省市 6 3家医院的呼吸系统类药物的用药数据 ,对其每季度用药金额、用药品种及生产公司进行调查。结果 :2 0 0 2年呼吸系统用药金额为 3345 1786元 ,1季度~ 4季度用药金额分别为全年用药金额的 19 7%、19 3%、2 7 0 %和 34 0 % ;止咳祛痰药占总用药金额的 5 9 4 % ,平喘药占总用药金额的 4 0 6 % ,氨溴索和卡提素两种药物占用药金额的 5 1 4 7% ,国外公司生产及进口药品用药金额约占 2 7%。结论 :呼吸系统用药随季节而变化 ,冬秋季节呼吸系统用药金额明显大于春、夏季节  相似文献   

18.
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探索其理想的浓度和剂量。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临产初产妇45例,平均分为三组:0.16%Rop组和0.2%Rop组作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15例。观察组于宫口开至2-3cm时于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以罗哌卡因维持镇痛;对照组未作分娩镇痛。围分娩镇痛期地监测血压(BP)、脉氧饱和度(SpO2)、EKG、PETCO2、宫缩及胎心音,记录产程时间:镇痛效果采用VAPS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运动神经阻滞以Bromage分级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5min进行Apgar评分,分娩后24h新生儿NACS评分。结果:围分娩期三组生命体征稳定;VAP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0.2%Rop对运动神经的阻滞频率和程度最重,对宫缩有轻微的抑制,催产素用量相对增加;对产的影响均短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三组对围分娩期胎心、Apgar评分无影响;分娩后24hNAC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增高明显;剖宫产率0.16%、Rop组最低。结论:罗哌卡因独特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明显分离,对子宫胎盘血流无明显影响,有利于分娩镇痛。0.2%Rop较0.16%对运动神经阻滞的频率和程度更重0.16%Rop对分娩镇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局部麻醉药。  相似文献   

19.
合肥市某“三甲医院”2009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该"三甲"医院2009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三甲"医院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并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品种、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涉及96种,销售金额(4597.57万元)占医院药品销售总金额(15123.58万元)的30.40%,其中列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28种(2386.49万元),其他β-内酰胺类16种(1124.52万元)及氟喹诺酮类8种(319.03万元);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前3位为头孢甲肟、头孢替安、头孢孟多酯。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20.
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在钙化过程中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在体外培养时能保持分化表型的成骨细胞实验模型,并观察成骨细胞在体外的凋亡.方法:用酶解的方法从新生SD大鼠颅骨分离成骨细胞;用改良钙钴法及偶氮染色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用Von Kossa染色法及Fluo-3染色法检测其钙化沉积物;根据凋亡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高表达的特性,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观察不同时期的凋亡细胞.结果:原代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在体外培养44天中,逐步形成包括多层细胞结节,钙化的细胞外基质组成的骨样组织,随着基质的钙化,凋亡细胞逐步增多.结论: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在体外发育过程的表型能反映成骨细胞在体外的成熟过程,是研究成骨细胞生物学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