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提高张力控制精度,设计了一种冷连轧机架间张力模糊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机架间张力偏差、下游机架单位宽度轧制力、出口机架速度和上游机架速度修正值,按照所建的模糊控制规则库,调整下游机架辊缝修正量和上下游机架速度修正量,从而实现机架间带钢张力控制功能。控制器在冷连轧生产线成功应用后,机架间张力控制稳定、精确,响应速度快,相对于经典的PID控制,减少了由安全因素而引起的人工干预调整,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
张力控制是铝带轧机生产过程控制的难点。在双机架铝轧机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机架间的张力大小,可以减少轧机的负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铝带的板型质量。分析了张力控制的基本原理,基于双闭环的动力系统建立了以速度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张力系统模型。通过自适应模糊PID的智能控制方式对双机架铝冷轧机中的张力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研究表明,自适应模糊PID对张力系统的控制优于常规PID,可减小系统较大幅度的振荡,而且能更快地达到张力控制系统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酸轧联机轧机入口恒张力控制效果直接影响轧制过程和成品质量。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架调节补偿和饱和速度控制的轧机入口恒张力控制技术,该控制技术能有效抑制联机活套张力波动和轧机机架调节对轧机入口张力的影响。通过此控制技术在华北某冷轧厂酸轧联机工程的成功应用,证明该技术控制精度高、响应快、性能稳定,可在酸轧联机生产线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述了前馈控制和物流控制的概念 ,然后分析了物流控制在连轧机的两单机架间的常规应用 ,最后提出一种将物流控制应用于张力辊与单机架的方法 ,并说明了它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公司1 850 mm双机架铝带冷连轧机架间张力控制系统具有参数多变、强干扰等特点以及存在传统PID控制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建立速度-张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线性自抗扰算法的张力控制器。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张力系统相比,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技术的张力闭环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CSP轧机是短流程工艺中最重要的设备,保证机架间金属秒流量相等是轧制过程稳定的重要前提.过程控制利用数学模型和动态测量数据相结合,在轧制过程中对压下补偿进行动态修正,以维持机架间的协调关系,提高带钢厚度精度,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钟洪  郭贵云 《钢铁技术》2002,(1):31-34,37
介绍了冷连轧机机架间张力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冷连轧机机架间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论述了张力设定值及张力极限值的选取原则,描述了速度式调张法和辊缝式调张法的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冷连轧动态变规格轧辊速度的动态设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变截面,变张力逆流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动态变规格控制方式为基础,通过轧辊速度及带钢出口速度的实测值来动态修正变规格过程轧辊速度的设定值。实际应用表明,轧辊速度的动态可以保证变规格过程中冷连轧机组各机架速度的稳定和使机架间张力稳定,从而保证变规格过程带钢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9.
黄光辉  张磊 《冶金设备》2012,(Z2):105-106
冷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产品尺寸,产品厚度超差时是采用改变机架间速度来解决,还是采用轧制力变化来解决,不同的张力控制方式会引起轧机的轧制特性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冷连轧机卷取张力控制的性能直接影响成品钢卷的质量。本文介绍的卷取机恒张力控制技术包含直接张力控制模式和间接张力控制模式,两种模式可根据现场情况自动切换,保证了在卷取机动态调速和末机架辊缝频繁调整的复杂条件下,卷取张力仍能保持稳定精确。此控制技术在华北某冷轧厂五机架冷连轧生产线上成功应用,投入生产后取得了满意的卷取效果,证明了该技术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