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用益气温肾、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不孕,取得一定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吴述   《江西中医药》2013,(12):35-3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对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从多角度阐明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治疗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经腹腔镜术后诊断为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术后排卵前予丹术消异方治疗,排卵后予滋肾育胎丸治疗,对照组术后不追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受孕率、流产率、复发率及血清8-iso-PGF2α与GSH-Px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受孕率、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复发率、8-iso-PGF2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腹腔镜对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受孕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消癥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治疗,治疗组给予活血化瘀消癥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43%,对照组有效率68.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妊娠率74.29%,对照组妊娠率45.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消癥中药能加快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正常妊娠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中药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术后1周开始口服中药,对照组于术后1周内皮下注射醋酸曲普瑞林。对患者进行为期12月的随访,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妊娠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中药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有较好的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增加趋势,能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观察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治疗后的病人,随机分成中药组及西药对照组各34例,中药组通过经期点滴中药制剂,经期经后口服中药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GnRH-a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药结合腹腔镜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者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达65%,总有效率达97%。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针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血清CA-125水平、EMAb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给予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血清CA-125水平、EMAb的改变情况、随访1年内妊娠情况及3个月内流产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后的CA-125水平值、EMAb阳性率均明显降低、1年内妊娠率均明显上升,流产率均明显下降(均0.05),但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更明显(均0.05)。结论两组均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血清CA-125水平、EMAb水平、妊娠率,但活血化瘀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在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联合活血化瘀汤的应用疗效及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接受活血化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相关氧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相关氧化指标改善较为明显,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活血化瘀汤可有效治疗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EM)合并不孕症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轻型EM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中药(玉屏风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连续服用6个月经周期,统计临床疗效。随访1年,观察2组妊娠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年内总妊娠率61.54%,对照组1年内总妊娠率42.85%,治疗组1年内总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玉屏风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可有效提高轻型EM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位停配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方法:对2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合并不孕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异位停配合腹腔镜手术)104例和对照组(单纯腹腔镜手术)109例。治疗组术后给予异位停中药汤剂口服,连续用2个疗程。对照组术后未进行其他药物干预。结果:用药2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及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随访1年,两组半年内妊娠数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术后3个月内妊娠数、1年内妊娠数及总妊娠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术后配合异住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术后半年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三联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E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中药三联疗法;治疗组52例用孕三烯酮。结果:治疗组痊愈11.5%,显效21.2%,有效55.8%,无效11.5%;对照组痊愈9.6%,显效19.2%,有效57.7%,无效13.5%。结论:两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各种医学期刊,选择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活血化瘀的中药静脉制剂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CRF的临床RCT文献。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严格筛选,最终纳入文献24篇,涉及1655例患者,但其方法学质量均较低。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比较,治疗组(活血化瘀中药静脉制剂+西医常规治疗)治疗CRF在总有效率、改善Scr、BUN、Ccr、24hupq、ALB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在改善Hb、TG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文献仅极个别患者出现血管刺激症状,余无不良反应报道。结论:活血化瘀的中药静脉制剂治疗CRF有一定的疗效,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不良反应方面亦有待于今后的临床研究及毒理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方对痔疮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沈阳市肛肠医院就诊的80例痔疮非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熏洗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方对痔疮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2.5%,对照临床有效率为7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痔疮患者采取中药熏洗联合自拟活血化瘀方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蒋华  庄燕  王醒  鲁俊  陈明祺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161-2163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对脓毒症患者白细胞(WBC)、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白介素-6(IL-6)和28 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查找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表的关于活血化瘀法治疗脓毒症的相关研究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选择,并采用RevMan4.2.9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治疗组共624例患者,对照组共612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WBC计数降低[WMD=-2.53,95%CI (-3.73,-1.33)],TNF-α浓度下降[SMD=-1.73,95%CI(-2.31,-1.15)],IL-6浓度下降[SMD=-1.68,95%CI (-2.28,-1.08)],28 d病死率下降[OR=0.51,95%CI (0.35,0.72)].结论 活血化瘀法治疗脓毒症,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浆WBC计数、TNF-α浓度、IL-6浓度和28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评分均下降(P0.05),握力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活血化瘀立法,辨证施治中药内服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治干预,从临床疗效、胃镜病检改变、血液流变学多角度综合探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CAG患者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内服,3个月后进行胃镜及病理活检、血液流变学检查,以观察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疗法能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CAG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袪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补肾活血袪瘀中药,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有效率、肾功能改善情况及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有效率为6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 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t=6.862 1、5.017 7,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增加,治疗组高于对照组(t=5.527 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酸、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3.887 2、3.586 1、3.737 8,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袪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秦月好主任医师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采用辨证分型为主治疗,分为湿热瘀阻型、寒湿阻滞型、气滞血瘀型、痰浊瘀阻型加外用灌肠法。结果:选用活血化瘀、祛痰利湿、软坚散结、逐瘀荡胞、理气通络等方剂,标本兼用,与抗生素相比有一定的优势。结论:中医药的综合治疗,多途径给药,内外并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辨病、辨时、辨体质用药,治疗输卵管梗阻,恢复输卵管生理功能,提高受孕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将介入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1例随机分为活血解毒组(30例)与活血组(31例)。两组均服药两周,两周后对治疗前后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心电图进行观察;以后每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随访6个月,重点观察生存质量、终点指标发生的情况。结果活血解毒组治疗后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而活血组治疗后效果不显著(P〉0.05)。与活血组相比,活血解毒组有进一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计分的作用趋势。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药物可降低介入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47例,按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肝阳上亢、风痰阻络3型,分别给予中药治疗。结果:47例患者中,痊愈21例,有效13例,显效8例,无效5例,有效率89.36%。结论:中医药是治疗TIA的有效方法之一,益气活血化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改善糖尿病中医证候及糖脂代谢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58例,30例运用益气活血法为主中药治疗,28例以阿司匹林治疗作为对照,观察中医证候及糖脂代谢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气短懒言(P0.05)、健忘(P0.01)和口唇紫暗(P0.05)的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除TC P0.05,余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上升(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为主的中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和糖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