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1),表明孕妇的压力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结论 妊娠压力会导致孕妇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从而直接影响孕妇自身及胎儿的健康.因此,如何评估孕妇妊娠期压力及孕妇心理问题,选挪合适的心理护理技术,是当前做好围产期身心保健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孕期妇女的心理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引起心理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了解孕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问卷法。问卷集中了引起孕妇心理反应的60项心理因素。根据孕妇对相关因素的反应轻重进行统计分析。笔者采用了相应的措施,帮助孕妇调解心理平衡,加强心理护理,使孕妇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结果得出最突出的问题有12项,尤其是高龄初产妇最明显。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可以降低围产期发病率,使孕妇处于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孕妇心理状况分析与健康教育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孕期保健越来越重视,尤其对心理健康知识内容的需求越来越高,通过健康教育使孕妇了解孕期心理知识,增强孕期保健意识,对保证围生期孕妇、胎儿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1].  相似文献   

4.
目的描述孕妇孕早期妊娠相关焦虑流行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孕早期心理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1 010名首次进行孕期保健体检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孕早期妊娠相关焦虑采用自编的《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进行评定。孕妇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不良因素暴露由问卷调查获得,统计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妊娠相关焦虑的关系。结果孕妇有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27.4%,孕妇的年龄和是否意外怀孕可显著影响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结论应加强对低年龄孕妇和意外怀孕孕妇的心理健康监测,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施翠芳  马丹英  常向东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749-2751,2851
目的:观察孕妇经心理干预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妇幼保健院常规体检的100例孕妇进行心理干预,进行SCL-90量表施测,与女性常模比较,观察孕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30岁、已婚、大专及以上文化、工作年限<5年、个性外向、职员或公务员孕妇组的SCL-90量表多个因子分低于女性常模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对防范其不良心理健康状态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对孕妇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富琴 《中外医疗》2008,27(12):88-89
目的 针对孕妇心理问题现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孕妇妊娠问题发生率.方法 把2005年1月至6月在我院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250例孕妇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经问卷调查和干预措施,观察在孕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是否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卒.结果 干预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且妊娠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孕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及个体心理咨询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为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行健康检查的400例孕妇,采取自编调查问卷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并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孕期妇女的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文化程度较高及高龄孕妇的心理问题尤为显著(P<0.01).结论及时了解孕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孕期保健,能够有效缓解孕妇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孕妇及胎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79例不同妊娠期孕妇进行调查分析,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和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定孕妇的个性特征。结果①妊娠组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246,P=0.033),其余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孕早期孕妇精神病性因子分较孕中期和孕晚孕妇高(F=4.116,P=0.029),其余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艾森克人格N因子分与精神病性因子呈正相关(r=0.208,P=0.022)。结论妊娠期孕妇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焦虑情绪,孕早期孕妇的精神病性倾向较高,与孕妇的个性特征有关。应做好孕期的心理保健工作,孕早期孕妇注意矫正个性缺陷,有助于孕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79例不同妊娠期孕妇进行调查分析,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和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定孕妇的个性特征。结果①妊娠组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246,P=0.033),其余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孕早期孕妇精神病性因子分较孕中期和孕晚孕妇高(F=4.116,P=0.029),其余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艾森克人格N因子分与精神病性因子呈正相关(r=0.208,P=0.022)。结论妊娠期孕妇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焦虑情绪,孕早期孕妇的精神病性倾向较高,与孕妇的个性特征有关。应做好孕期的心理保健工作,孕早期孕妇注意矫正个性缺陷,有助于孕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妇女健康教育状况及社会支持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妊娠期妇女孕期保健、心理卫生、孕期营养等知识的需求和掌握情况,探索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选择首次妊娠孕20周以内的健康孕妇400例,根据其个人的基本条件、孕妇心理状况、社会支持情况、最喜爱和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和对健康知识掌握的情况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问卷情况.结果 400例孕妇在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方面,最喜爱的措施是面对面咨询,占84.5%; 认为有必要参加孕妇学校者占87.5%;认为有必要参加孕期心理健康教育者占86.5%;对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正确率方面排序依次是:孕期保健(92.8%)、孕产妇心理卫生(91.3%)、孕产妇营养(87.3%)和孕期口腔保健(64.8%).结论 对妊娠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是必要的,应建立一套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的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体系,使孕妇处于最佳身心和护理状态,以顺利度过妊娠期及产育健康的后代.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孕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孕妇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调节,以有效降低孕妇的心理压力。方法收集426例孕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426例孕妇中,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的孕妇有240例(56.3%),有焦虑情绪者257例(60.3%),有抑郁情绪者184例(43.2%)。已孕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及偏执得分明显高于未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孕周、年龄、文化水平和职业的孕妇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妇在围生期由于内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会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围生保健质量,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个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12.
120例孕妇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产前检查的120例健康孕妇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孕妇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认为生育是妇女的特权,因妊娠而心情愉快,全心期待执行优生优育下策而对胎儿性别无所谓,积极准备承担母亲角色。但有一些孕妇却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反应;忧虑、感情脆弱、依赖怀强,为胎儿的健康与性别以及分娩痛苦而担心,针对目前孕妇的心理需求,提出了加强孕妇心理保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江俊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8):173-174
为探讨孕妇常见的心理状态.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整合近年来国内孕期心理保健的相关研究,并结合笔者多年的孕妇心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从而论证了孕期心理保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孕期心理干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茜  许玉玲 《西部医学》2009,21(12):2191-2193
目的调查不同孕期孕妇心理健康状况,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286名怀孕8~32周的孕期妇女进行心理问题调查和SCL-90测定,并对不同孕期孕妇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孕期孕妇的心理问题调查显示:担心胎儿的生长情况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的调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各因子分的测定表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的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分量的因子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孕期孕妇存在的心理问题各不相同,晚孕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早孕组和中孕组差,所以在实际的孕妇心理保健上要考虑不同孕期的差异,针对不同孕期的孕妇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缓解孕妇的心理压力,改善孕期妇女的生活质量,真正做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5.
孕妇焦虑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社会心理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孕妇的心理保健已成为围产保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焦虑症状这种异常心理状况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孕妇的心理状况 ,探讨引起孕妇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 ,提高孕妇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优生优育 ,我们于 2 0 0 0年 3— 5月 ,对 5 4 2名孕妇进行孕期心理状态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次调查以 2 0 0 0年 3月 2 0日— 5月 10日来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等 3家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 5 4 2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 ,年龄 19~ 39岁 ,平均 2 6岁 ;早孕 2 9例 ,中孕 2 1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前心理健康教育能否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并探讨预防产后抑郁发生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1 年7月在我院进行有完整的孕检记录并定期孕检的孕产妇中,随机抽取200名孕妇,其中观察姐100例,对照组100例.干预组在常规孕妇保健的基础上给予以"如何避免产后抑郁"为主题的集体心理干预(5次孕妇+1次丈夫)课程,对照组予常规孕妇保健.所有对象每月跟踪随访至产后3d、42d,采用爱登堡产后抑郁量表(EDPS)评估.结果:观察组导乐分娩和非导乐分娩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可以减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周英波  季东平 《中外医疗》2011,30(32):139-139
心理护理与疏导的工作方式和服务内涵不同于临床治病,它是妇幼工作的前沿,贯穿于人类生殖健康,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全过程,在多年的妇产科临床护理实践中,本人通过孕妇的心理护理,尤其产前心理紧张的疏导,健康教育,使众多孕妇提高了对孕期保健的认识,加深了医患间的情感,缩短了护患距离,减轻孕妇的心理压力,同时提高了孕期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取综合医院焦虑/抑郁( HAD)情绪自测量表,对我省某两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3年1-3月的门诊及病房妊娠晚期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并研究心理问题与某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41.7%的妊娠晚期孕妇存在焦虑状态,36.5%的妊娠晚期孕妇存在抑郁状态。担心孩子分娩后的经济花费、担心家人对自己妊娠的支持情况、担心产后孩子照顾问题、担心自身产后保健及身体恢复情况的焦虑发生率高(P<0.05),担心孩子分娩后的经济花费、担心家人对自己妊娠的支持情况、担心自身产后保健及恢复情况、担心产后工作的抑郁发生率高(P<0.05),教育程度、年龄与焦虑/抑郁也有关系。结论对于妊娠晚期孕妇要重视心理护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妊娠晚期孕妇具体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9.
岛礁守备部队长期驻守岛礁,心理保健工作难度较大。为进一步增强岛礁官兵的环境适应性,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确保守礁任务圆满完成,笔者对某守礁部队官兵心理保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驻岛礁部队官兵心理保健特点和难点,就如何做好岛礁官兵的心理保健工作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陈丽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97-97,101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保健的方法及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9年6月在本院足月待产孕妇1428例,均给予孕期保健护理,并选取同期未接受孕期保健护理的86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孕妇的饮食营养、运动锻炼及产前孕妇心理状况,并比较孕妇身体质量、胎儿情况、难产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合理饮食的孕妇、坚持锻炼的孕妇及临产心理稳定的孕妇比例均较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妊娠并发症者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适当的孕期保健对保证孕妇及胎儿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